中华异史-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世玉冷笑道:“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还不知道,等回去了就知道了!”他将那人猛的向后一推,随后命令手下众人道:“将他捆起来,一同带回去!”
“方!快看,这些欧洲人的手臂上大都挂着这个东西,上面图案很是眼熟。”正当方世玉与手下人清点着己方人数的时候,穆罕默德却带着自己的侄子哈桑飞快的从山谷的另一边奔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着。
待穆罕默德在跟前停下,方世玉责备道:“我说过多少次了,大家伙儿不要轻易分散,怎么你又随意乱跑?又去找珠宝去了?”
穆罕默德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说道:“珠宝没有找到,不过却找到了许多奇怪的东西。”他将手中拿着的一摞东西递给方世玉,并说道:“这些东西都是从那些死人手臂上取下来的,上面的图案十分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方世玉接过那些东西,仔细的看了看,但不等他开口,站在他身后的张宝却已经叫了起来,他喊道:“这个图案……这个图案我也是见过的,就在扬州城外的静庵寺里,那些佛像的胸前就刻着这种图案。”
“真的是这种图案吗?” 方世玉将其中的一个臂章举了起来,凑到张宝眼前,说道:“你再仔细看看。”
张宝伸手抓了抓后脑勺,不太肯定的说:“大概就是吧……”
方世玉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佛祖如来胸前的‘吉祥海云相’表示的意思是吉祥和功德无量,而且是向右旋转的,可是你再仔细看看,这个东西是向哪里旋转的?”
“向左旋转?”穆罕默德抢先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张宝伸了伸舌头,说道:“这么说来这些人应该不是和尚了。不过,他们既然不是和尚,那么为何要戴这些东西呢?”
方世玉摇了摇头,随手将那些臂章塞进自己腰带上系着的一个钱袋中,并说道:“咱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叛徒童清风已经被消灭。现在,大家马上清点人数,待回到这个将军的府邸后,带上咱们那两个受伤的弟兄,马上回去!”
“回哪里?”张宝忙问道。
方世玉抬头看了看那已经渐渐落到山坡上的夕阳,长呼一口气,说道:“自然是回家,有什么地方比家更好呢?”
正文 第五章 射天狼 第十二节 东林
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南京城也就再次进入了炎热的初夏时节。
沿着长长的御街,一溜儿店铺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街道两边,有些店铺外搭设的油布篷在夏日的微风中轻轻的晃悠着,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地上。
一间虽然不大,但却十分雅致的小酒铺外也搭着这么样的一个油布篷子,而且就在紧邻篷子的西边,一根一丈高的竹竿笔直的耸立在那里,竹竿的顶部挂着一个小巧的布幡,布幡上用清晰的黑墨写着“酒墨斋”三个大字。
布幡在微风中不停的晃荡着,向着街道上的行人展示着自己,为这间小小的酒铺招徕着生意。
正午已过,与乡下的农人们一日两餐不同,此时城里的普通人家已经吃完了午饭,一名儒生打扮的年轻人由远及近缓缓踱到了这面布幡下,他停下脚步,并抬起头看了眼布幡上写着的那三个大字,脸上显出一个得意的微笑,随后便将脚步再次挪动起来,缓步走进了那间小酒铺。
酒铺里的生意还算可以,在这个生意清淡的时候,小小的铺子里居然坐了十几个食客,而且很明显的一件事是,从坐在铺子里的这些食客身上穿着的衣服来看,这里的食客全都是儒生。
年轻儒生很从容的在靠近铺门口的地方找了张没人的桌子,并从容的坐了下去。
一名酒铺的小伙计马上走上去,笑着说道:“陈公子已经有差不多二十天没上这里来了,今日怎么忽然又有空了?”
年轻儒生也笑了笑,并说道:“前些日子家夫命我回故乡办些事情,因而未能前来品尝你们掌柜亲手酿制的佳酿,昨日刚从福建赶回来,因此今日便得了空子,溜出来犒赏一下谗虫。”
小伙计一边从肩膀上取下抹布,仔细的抹着那个本来就很干净的桌子,一边说道:“公子回福建老家一趟,小店的生意就冷清了一分。对了,小人听说福建的人已经走光了?是不是真的?“
年轻儒生皱着眉摇了摇头,并说道:“虽然没走光,不过也差不多了,除了福州、泉州这样的几个大城之外,其它地方已经是十室九空,就连我的远房亲戚也远走南洋,他们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团圆。哎……”
小伙计见触动了儒生的伤心事,边急忙转换话题,轻声说道:“公子稍候,小人马上将美酒端上。”
小伙计片刻即回,手中的托盘上除了一壶酒,一个酒杯之外,尚有几样小菜。
待小伙计将托盘里的酒菜摆上桌子,那年轻儒生忽然问道:“小二,你记错了吧?我可没有点过这样酱鸭。”
“没记错!您一向点的是一荤两素,不过这样酱鸭可不是小人自作主张,这其实我们家掌柜特意叮嘱的,他说公子给我们写招牌,而且又不收钱,他心里过意不去,于是便命伙计们特意给您加上这样菜,就是您不点也要硬给您加上。您别推辞,自从您给小店写了新招牌,这里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掌柜的说了,他一定要亲自谢谢您,不过今日他与少掌柜出门相亲去了,因而不在这里。”
儒生微微一愣,随即摇头道:“不可,不可!写几个字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怎可如此?生意好是因为如今朝廷鼓励经商,连儒生也开始经商了,儒商们有了钱,自然会来这里。”他从袖子中取出几块银圆,交与小伙计,说道:“这是酒钱,你就按照这些菜一并收去。”
小伙计拿着银圆,有些为难的说道:“掌柜的吩咐过,不许多向公子收钱。”
儒生微笑着说道:“那就算是我赏你们的。”
“谢公子赏!”小伙计立刻眉开眼笑的向着儒生鞠了一躬,并说道:“小人代其他的伙计谢公子。”
儒生戏谑的说道:“怎么?你怎么还自称‘小人’‘小人’的?朝廷不是已经下了法令,从今往后,不许再用小人自称,也不许再行跪拜之礼了吗?你见了我,要自称‘我’。”
小伙计抓了抓脑袋,喃喃道:“这个……这个小人……我一时还改不过来。”
儒生笑着挥了挥手,说道:“去忙你的事情去吧。”
待那小伙计走后,儒生便自顾自的开始享用面前的美酒佳肴,虽然并不丰盛,不过却也自得其乐。
“陈兄,原来你果然在这里!”正当这名儒生正仔细的品尝着那杯清香宜人的水酒之时,从铺子门口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年轻儒生回头一望,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于是赶紧站了起来,向着那来人稽首道:“却原来是孔贤弟。”
那来人也是一身儒衫打扮,但样子却要年轻一些,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来人走到年轻儒生跟前,也行了个稽首礼,随后抬起头来,说道:“我方才去府上找你,但却没找到你的人,向令尊大人打听,才得知你又跑到这里来喝酒了,于是便匆忙的找了上来,若是打搅了陈兄的雅兴,还望陈兄海涵。”
年轻儒生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我见孔贤弟行色匆匆,似乎是应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吧?”
那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来找陈兄不为别的,只为带着你去见老师最后一面。”
“什么?老师怎么了?”那年轻儒生一急,便伸出手去拉住那来人的手腕,急切的问道。
那来人伸手擦了擦眼角涌出的泪,哽咽道:“老师恐怕是不行了。”
“这……这怎么可能?”年轻儒生难以置信的追问道,“我昨日从福建老家回来,便去老师府上探望过老师,当时我见他虽然言语不清,但头脑甚是清楚,而且身体似乎也正在慢慢康复,怎么今日却又忽然不行了呢?”
来人叹道:“此事说来说去还不是要怪那《号角》?本来老师就是被《号角》气病的,昨日你走之后,老师的精神头儿忽然好了许多,他执意要仆人们将他扶起来,到外面去走走。那些仆人们也真是不会做事,他们居然把老师引到了一间茶馆外。陈兄是知道的,自从老师病后,我们这些人就不敢将《号角》这样的东西送给他老人家过目,拼着被老师骂,我们也不敢。可是,这一次老师却自己从那茶馆中买了本最新的《号角》,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书报。老师买了书报后,便回到府中,他斥退旁人,自己一个人呆在书房之中看那些书报。
唉……都怪我当时不在府中,要是我在,事情就不会如此了!当时那些仆人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是在很久以后忽然听到老师的声音从书房里传了出来。当时老师口中高呼几声‘悖逆之极’,随后便没有了任何声音,仆人们这才发现有些不对劲,于是冲进书房,却发现老师已经倒在了地上,人世不醒。
当时我在东林新苑得到消息,便匆匆的赶回,延请城中各大药铺的坐堂大夫,全力救治老师。大夫们忙了一个晚上,终于使得老师今日一早醒了过来。本来我是以为没事了的,但却不料,就在刚才,老师忽然又昏迷过去,千呼万唤之下,才幽幽醒来,虽经大夫救治,但已是回天乏术,他现在已经不能说别的话了,只是口中不停的念叨着你我二人的名字,我见事情紧急,就忙着跑到贵府,却不料你不在府上,于是便找到了这里,现在令尊恐怕已经到了老师那里去了。”
年轻儒生神色一变,二话不说,急忙走出酒铺,而那来人则紧紧的跟了出去。
等他们走后,酒铺中立刻陷入一片喧哗,十几个儒生交头接耳的谈了起来。
一名身穿紫衫的中年儒生问身边的一名青衫儒生,他说道:“方才那来人好象是张慎言张老夫子的得意弟子孔季康,这么说来,他口里的老师竟然是张老夫子了?那么他身边的那位是何人?我好象没见过。”
青衫儒生叹道:“那人也是张老夫子的学生,名叫陈永华,本是陈鼎陈老夫子的公子,数年前就拜了张老夫子为师。”
“原来是他……”紫衫儒生晃了晃脑袋,不无惋惜的叹道:“可惜,实在是可惜!我听说陈鼎原是靖海公的老师,但却因为几年前的哭宫之事得罪了靖海公,这样一来,就连他的儿子的前途也耽误了,实在是可惜啊!”
“非也,非也!”听到他们的谈话,坐在他们旁边的另外一张桌子上的一名七十多岁的老儒生马上纠正道,“其实并非是靖海公将陈鼎老夫子贬谪而去,而是陈老夫子自己执意要离去的。”
“哦?似乎这位老先生知道的相当详细,晚生斗胆请教一二。”那名紫衫儒生见那老者似乎知道更多的内幕,于是便追问道。
老者伸出右手摸了摸下巴上那花白的胡子,随后叹道:“上次的哭宫之事结束之后,陈鼎老夫子便发出揭贴,晓谕整个南京城,说他已经与靖海公断绝一切师生之谊,从次之后,他再也不是靖海公的老师,靖海公也不能再自称是他的学生。”
“这件事我也知道,当时我也收到了一份揭贴。”那名青衫儒生急忙说道。
老者抬头看了看那名儒生,随即说道:“年轻人知道的自然是不比我们这些老人多了!只会跟着那些宵小之辈胡言乱语,当真是儒家之大不幸!”
紫衫儒生见老者似乎有些生气,生怕自己听不到这种内幕,于是赶紧拉了下那青衫儒生,随后向那老者说道:“老先生不要跟我这位同窗一般见识,还望老先生不吝赐教。”
老者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噢……还是有懂事的人的。其实此事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老夫还是在一次偶然的讲学中听到的。”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酒铺墙壁上的那几幅山水画,沉默了许久,方才接着说道:“靖海公郑森得知陈老夫子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便急忙亲自找到了陈老夫子府上,跪在陈老夫子的脚边,恳求陈老夫子收回成命,但却被陈老夫子拒绝了,因为陈老夫子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马上撤消二主共和,另从宗室之中挑选一位德高望重的王子,拥立其为大明皇帝,但靖海公郑森没有答应这个条件,因此,这件事情就这么无可挽回了!
“这么说来,陈老夫子当真是深明大义啊!宁可不要自己的前程,也要维护大明江山社稷。“那名紫衫儒生自然是知道这样的老头最爱听什么,于是便忙顺着他的意思说了一句。
那老者果然非常满意,他笑着看着那名儒生,赞许道:“不错,孺子可教也!”他从袖子中取出一张名帖,递给那名儒生,并说道:“这是老夫的帖子,你拿着到东林新苑去,老夫就在那里讲学,若是有兴趣,不妨来听听。”
紫衫儒生谢过那老者,随即便将那帖子小心的贴身藏好。
老者转过身子,看着铺子外那条被太阳晒得有些白的刺眼的街道,轻声叹道:“没想到张老夫子这么快就……唉……以后东林领袖以谁为好呢?”
“这个,以晚生之见,应以史可法史阁部为最佳。”那紫衫儒生小心的说了一句。
老者转回头,望着那儒生,摇了摇头,说道:“史阁部虽然有心维护东林,但其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史阁部的人望远远比不上张老夫子,为人又极易受他人影响,因此无法挑起东林重担。”
“那,陈永华或是孔季康怎样?他们是张老夫子的得意弟子,应该有足够的人望吧?”紫衫儒生急忙换了两个人选。
老者又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孔季康年纪太小,阅历不足,或许有热情,但却无手段,至于陈永华嘛,其实依老夫之见,他与他的父亲不同,他似乎更倾向于朝廷一边,虽然也曾在东林聆听大儒们讲学,但其心思显然不在其上。”
老者闭着眼睛,痛苦的思索了一阵,随后又睁开眼睛,叹道:“楚国公确实厉害,一个拳头一个拳头的接连打将下来,已经将儒学打压的无法透气了!”
“可是晚生听说,现在的儒学实际上是假的,是伪儒,与先秦圣人的儒学相差甚远。”那名青衫儒生终于找到了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胡说!”老者有些恼怒了,“伪儒不过是朝廷的污蔑之辞,怎可当真?”
“可是上次从秦朝始皇帝的陪葬兵马坑中挖出来那么多先秦典籍,那上面所记载的儒学可与现在的儒学大不一样啊!”那名青衫儒生显然对于老者没有什么好印象,故而言语有些顶撞。
老者气愤的站了起来,怒道:“那些东西都是伪造的!”
青衫儒生正色道:“伪造?可是怎么伪造的如此逼真?况且始皇帝的陪葬坑谁人见过?谁人能找的这么准?更何况连九鼎都被一同找出来了,这事又如何解释?”
“九鼎?嘿嘿!”老者怒极反笑,他走到那儒生面前,低头看着那儒生的脸,说道:“何为九鼎?九鼎又是什么样?谁人见过?况且此次所谓的那九只鼎上没有任何铭文,唯有一些图案,这又怎讲?这可与典籍上记载的大不一样啊!据史籍记载,始皇帝过泗水之时曾经丢了一只鼎,那么说来,应该只剩下八只鼎才对,况且,如果始皇帝真的想将九鼎陪葬的话,那么就应该埋入陵寝之中才对,怎会埋在陪葬坑中?”
“也许典籍上记错了!”青衫儒生对于老头儿的顽固十分反感,他急忙分辩道:“既然儒家经典都记错了,那么那些史书、典籍自然也会出错!”
老者摇了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