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

第2章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第2章

小说: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向印度灵修大师奥修发问,如何可以令女人幸福。奥修就说,只要让女人做回自己,女人便能幸福。 
      其实任何人都是如此,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获得幸福感觉。   
        有的女人喜欢拥有爱情;有的女人喜欢拥有财富;有的女人喜欢拥有名声;有的女人乐于助人;有的女人喜欢小鸟依人;有的女人喜欢女权主义;有的女人喜欢唱歌、有的女人喜欢画画;有的女人喜欢写作;有的女人喜欢做白领……女人们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她们面对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东西,怎么会快乐?怎么会有幸福感觉? 
        
        女人,都不想在压抑中过活。所以作为男人,要让女人幸福就要让她去干喜欢做的事,不要去妨碍她,不要去禁止她,更不要去鄙视她。   
        无论这个男人多么的爱这个女人,即使衣食不缺,有人陪伴下,如果去控制她,她仍然陷入疯狂、不安、郁结的情绪中,这样就只是一个悲剧家庭,毫无和谐家庭之言。 
        
        女人虽然不能决定男人的幸福,但是可以影响男人的幸福,每个男人不管事业多么成功,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女人和小孩幸福,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幸福。 
        
        不过作为一个女人,在做回自己时,也要记住知足常乐,才会有幸福感觉。   
        女人的悲剧除了有男人因素外,有的还由于自己对爱情、生活的不切实际的想法造成。女人天生就喜欢幻想,喜欢浪漫缠绵的爱情,这往往是痛苦之源。   
        爱情的烦恼在女人中最易发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并非错事,错就错在把命运交给了爱情。结果,一旦失去爱情,女人的整个生活信念也就崩溃了,由此,不幸女人就产生了。 
        
        在很多女人的观念中,还有着封建社会的色彩。她们认为幸福是男人给于的,她们等待着男人给幸福,把幸福的赌注下在男人身上,最后往往也过得不怎么幸福,自然会任人摆布。 
        
        女人的幸福是什么?拥有男人、金钱、名誉、地位……这样会幸福吗?表象可以生活在人们幸福的眼光中,可是都拥有了,那她的欲望就越来越少了,幸福感觉也就很难获得了。想一想,作为幸福的母亲欲望没有了,那哪来幸福和痛苦呢?可能就只有空虚来代替。如何填满空虚呢?就只有继续寻找目标,或培养兴趣、爱好等,不过读书是填满空虚的最好方法! 
        
        想着如何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女人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幸福是什么?女人的幸福到底从哪里来?   
        常言道: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幸福了,男人也就获得了幸福家庭,你们的孩子自然也会幸福成长。         
           
        4,幸福由心态决定   
        每天起床,看着窗外远处朝阳公园的湖泊,让我的心有一种宁静的感觉,也时常思索人们是如何获得幸福感觉的?   
        我每天必做的事:早起之后走到窗前,远望那远处的湖水,再低头看一看马路,看着来往的人群,穿梭的车辆……在想,他们忙什么?此时想什么?心态好还是坏…… 
        
        我随时也会记起卡耐基的一句话:〃心中充满快乐的思想,我们就快乐。想着悲惨的事,我们就会悲伤。心中满是恐惧的念头,我们必会害怕。怀着病态的思想,我们真的可能会生病。想着失败,则一定不可能会成功。老是自怜的人,别人只有想法避开他。〃 
        
        其实卡耐基的这句话,同圣人老子说的〃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意思相近,前者通俗易懂,后者越体味越有味道:尽管你这个地方很落后,你吃的东西,是最美味的;尽管你穿的衣服单薄,但你要认为是最漂亮舒服的;尽管你居住的地方很简陋,但你要认为你居住的地方是最舒适的;尽管你的风俗不大先进,但你要认为你的风俗是最优等的。 
        
        相由心生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在一定程度上与心态有关。   
        幸福是一种感觉,要我们放开心灵去发现,细致的体验,敏锐地感受。   
        每天的日子总是周而复始,上班下班回家吃饭上网聊天或看电视打发时间,一成不变,让人感觉平淡无味。若每天我们用良好的心态去捕捉快乐,也许就不会感觉那么枯燥。因为老师或上司的一句表扬,而感到快乐;突然接到友人的电话,别人牵挂也是一种幸福感觉;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助人为乐。什么都可以快乐,只要你放开心灵,幸福快乐就会一直在你身边。 
        
        若遇到挫折,需要自我鼓励打气,自信以后定会成功;遇到情场失意,就对自己说,别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整个森林;遇到悲伤的事,就学会忘记;被人激怒,学会平静,认为发怒只会伤肝伤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何苦去做,显出没有被激怒才是对对方的一个很好的还击……这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换一个对自己身心有利的想法。 
        
        在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无法估计判断出事情的后果,这就需要平时的培养,可以用一些方法:一,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状况是什么?〃二,如果别无选择,准备接受最坏的状况。三,冷静的谋求改进之道。 
        
        遇到痛苦的事,我们就用贝多芬的话来安慰自己吧,〃我们这些具有无限精神而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快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说:最优秀的人通过痛苦才得到快乐。〃 
        
        幸福是什么,就是一种感觉,自我感觉良好,就是一种幸福。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学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幸福的心态和对身心有利的心态去思索,就会时时有幸福感觉,这也是长寿的秘诀。 
        
        5,幸福布施   
        《国语·周语上》:〃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   
        《庄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由上可见,我们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倡布施。   
        在佛法菩萨行的修行中,需遵守六个原则,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布施排在第一位。   
        很多人认为布施就是财物布施,其实是有三层含义:1,财布施;2,法布施;3,无畏布施。   
        世间人最先追求的是财富,因为没有财富,生活会过得很苦,所以财富是第一位,也是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活物质需求满足了,就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其次追求的就是聪明、智慧;最后想要健康长寿,这也是历代帝王追求的目标。 
        
        佛教中告诫世人要获得财富、智慧、健康长寿,就需先修因,有因才有果。因此,一定要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因,才会有果报。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为别人,不为自己,就是布施、供养。你在做家务、努力工作加班时,可能就会心中有怨言,想发牢骚,那你这所有的布施功德就没有了。若你换一个想法,做家务是为布施、供养你的家人,加班工作是布施公司、社会大众……你念头一转,牢骚、痛苦就变成了布施功德,这样你心里就会感到:多快乐呀!幸福感觉也油然而生。 
              
        财布施,在佛法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钱财物质;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许多捐赠角膜和内脏,就是内财布施的一种。还有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的一种。例如作义工不求报酬,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 
        
        法布施,就是智慧、聪明、才艺的修因。分为出世间与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不一定就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无量布施当中的一种。例如各行各业无尽的知识、技术、没有条件、不计报酬的传授,都属于法布施。一切布施中,佛法布施为最。 
        
        无畏施,就是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例如为保卫国家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有人晚上害怕走夜路,送他一程,他就不害怕了、心安了;吃素食也是属于无畏布施,因为一切众生看到你都不会害怕了。 
        
        布施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早到晚处世、待人、接物,只要转一个念头,时时处处无不是修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是舍、是帮助别人。   
        我们每个生活在世间的人,都要为生活去奋斗,去奋斗的目的若是为一己私欲,就会常常遇到对自己很不公平的事,若换一个想法,是去做布施了,可能就会减轻痛苦忧郁;若一个人成功后,不知做什么好,就学会去帮助别人吧,这种助人为乐将是你一生的目标,永远也不会有尽头,你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幸福快乐。 
        
        大多数的人们很喜欢物质财富,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拥有了物质财富,不仅自己过得好,家人也过得好。在自己和家人过得好的同时,布施财物给那些需要的人们,可能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幸福快乐。不过精神财富更重要,这样既可以让人充实远离空虚,还可以帮助一部分身体健康,但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你的乐观感染忧郁的人们从中解脱,启发他们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你的健康心理和行为,反照忧郁人们的思想,他们就会发现:只为自己而活的狭隘人生观是获得不了很多快乐的,要心理健康就要学会布施、乐于助人。灰暗人生才会看到光明,人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从思想上去引导人也是一种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我从小确定的人生观就是立功行善,喜欢以助人为乐作为己任。曾有一晚梦到佛陀指引我说,在宇宙中,有一个阿弥陀佛世界……看来我同助人为乐的宗旨有很深的缘份,这也是我获得快乐的幸福布施缘份。 
        
        其实当你帮了一个人,看到对方感激的笑容,心里也有一种安慰,这种幸福安慰会让你一生难忘。   
        布施可以让人从中获得快乐,每个人快乐了,社会就和谐了。   
        6,幸福善行   
        《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商朝的贤君太甲说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尽力做善事,多积阴德,这是所做之福。〃 
        
        佛教中很讲因果,也教导人们遵循正道去求取功名、财富、男女、长寿等。这正道是从心地、积善去恶上去求,如果不顾一切,过分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就会徒劳无益,而且还会受到灾难的果报。 
        
        上天都是因世人的操行厚薄,所做得善恶业轻重,而给人以应得的果报,若想在应得份上,一定要积德,宽恕别人,原谅别人,要和爱。   
        《商书》上说:〃天道难信,因为命在变异,是不肯定的。〃《周书》上说:〃天命无常,修德为要。〃   
        由上深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   
        孔子的外祖父姓颜,当时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时,称道他的祖宗积德,预料他的后人,必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事实证明,正是如此。   
        最近看了《了凡四训》,在〃善业的积累〃这章中,列举了10个有名有姓的做善事获果报的例子。其实做善事,看到别人获得幸福,自己也有助人为乐的幸福感觉。 
        
        书中说到,如果精确的推论行善,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明辨,才能做到真实的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1,真假善行:凡是从全心出发,无所希求,有益于人的行善,就是打人骂人都是真善;凡是表面上装作行善形式,有所希求,只利于己的行善,就是敬人礼人都是假善。 
        
        2,端曲善行:凡是想做好事,就不要耳目所迷,随世俗见解,应从内心隐微处,默默审察,是不是纯粹从济世利人之心出发,如果是这样,就是端善行。假使行善的时候,有一毫沽名钓誉的媚世之心;有一毫牢骚之心,有一毫玩世不恭,侮弄世人之心就是曲善行。 
        
        3,阴阳善行:凡做了一件善行,为人们所知道的叫阳善。阳善可得善报,并享受世间的名誉,被人称誉,美名远扬也是福。但必须名副其实,若是享大名,而实际没有真实德行的,就往往会得奇灾大祸。相反,没有过咎的人而横被恶名的,他的子孙却往往会发达起来。做了善事别人不知道的,叫做阴德。阴德能转变自己的业力,能获得意料不到幸福。 
        
        4,是非善行:所行善事,不应从事情本身来看,还得看它影响于当时和以后,是利还是害,来加以区分和定论。现行虽山,而其流风足以害人,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作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 
        
        5,偏正善行: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以善心而行恶事的,这是正中之偏;以恶心而行善事的,是偏中之正。做一件事,应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   
        6,半满善行:行善而心无所着,不见有人、我、及所施之物,这叫〃三轮体空〃,也叫一心清净,能这样行善的,就是所施只有一斗米、一文钱也种无边的福,消千劫之罪,所行善行都是圆满。倘使心着于善,斤斤计较得失,虽然布施了万两黄金,也仅止于半善罢了。 
        
        7,大小善行:凡是存心为天下国家着想的,那善虽小而大;倘使为了自己一生打算的,那善虽多也是少了。   
        8,难易善行:凡是有财有势的人,如果他腰里供给的,确实很容易,以而不做,这是自暴自弃。贫穷的人做福很难,难而能做,才算是难能可贵。   
        随缘做善事的门类很多,例如: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做福、护持佛法、敬重师长、爱惜物命等。   
        雷锋是一个典型的乐于助人的例子,由于部分现代人喜欢否定过去来做一个标榜,所以取笑雷锋式的人物,这也是如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漠的原因。在这冷漠中,也有不少人呼唤雷锋的到来,可见雷锋式的人物是应该出现在这世界的,而且会越来越多。 
        
        善行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这样不仅自己可以求得福报,还会让社会和谐安定,生活自然幸福快乐!   
        7,知足常幸福   
        2007年的春节,我回第二故乡重庆给外婆上坟,顺便同我的高中同学做了聚会,大家很开心,到凌晨3点才结束。把我的〃幸福女人〃专辑和小说赠送给他们的时候,他们觉得我是成功的。但是我内心却觉得还可以更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