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

第8章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第8章

小说: 心灵美容 作者:李牧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指出天下万物有一个现象:越强悍的人,他们心理越脆弱,而且越听不进别人的劝导,这样的人就会最后导致毁灭。越柔弱的人,他们心里越坚强,成功率越高,生命力越强。 
        
        看来心理脆弱,不会心理养生,用外表的强悍来包装并不是一个好的生活方式,这样子会导致心理疾病,迷失自我。迷失自我,随大流沉沦还算是一种好一点的做法,若采取离世消极的方式,失去做人的权利,那将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自杀的人是自尊心很强的人,生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人。其实深入想一想,别人的看法有什么重要,他们的看法对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自己也不会少一块肉,可能这些人在某些方面也不如自己,学会换一个思维方式,就会有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很想改变现状的命运,那就布施和做善事吧,只有这样才会求得你所想要的人生。佛经典说过:求功名、富贵、男女、长寿都可得之。妄语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戒,诸佛、菩萨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 
        
        幸福是从心理养生中来的。心理养生就要学会自我更新,排除多余的想法和不利于自己的情绪,学会独处静观内心世界,这样,就会获得幸福人生。   
        第三篇:放目特殊群体的幸福……   
        放目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他们身体残缺,可心理健全……   
        1,口书画家刘京生的幸福   
        近年来,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让我们从新奇到接受,从封闭到开放……新一代人越来越不关心我们中国的古文化,而盲目的追求一些表面的浮华。   
        西方的文化摇篮是古希腊,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丹瑞:古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之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灵。   
        古希腊人以裸体为荣,肉体是上帝给的一种自然形态,要展现自己身体魅力的时候,就要同大自然融为一体。可如今的人们把这种艺术之美用在了生活中,认为一丝不挂的裸体就是一种美。若这个人身体不健全,就不美。在这种以肉体崇拜为荣的审美观中,让现代的人们忽略了灵魂之美,这灵魂之美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 
        
        人有一个健全健康的身体固然是好,可是当上帝忽略了,给了一个不健全的身体,那如何获得幸福呢?   
        2007年1月10日,我去拜访了特殊文化名人口书足画家刘京生。刘京生,1952年生于北京,喜好书画。1978年26岁的他在工作中被高压电击伤、双臂高位截肢。随发愤以书画求心声。1980年重返工作岗位,1985年入北京书法家协会。1987年加入世界口足书画家协会;曾在长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画院就读、进修。刘京生的作品曾在美国、日本、奥地利、韩国、葡萄牙等国家参加展出,在香港、深圳等地区举办过画展。现为世界口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协会副会长。 
                  
        由上简历可以看出,这位肢残者不平凡的人生。我们也不得不思索他是如何在逆境中超越自己?如何战胜那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他为何会练习书法?   
        早在25年前,《工人日报》首家报道了一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刘京生在顽强意志的支撑下重返工作岗位的消息。接着《中国人才》、《文化艺术报》等媒体也对他的事迹也作了相应的报道。 
        
        在拜访他之前,我对他的事迹也有所了解。可我一直好奇和疑惑,他被电击失去双臂之后,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当恢复健康,走出房间,面对人们异样眼光时,是如何面对的?工伤后失去女友后,心里是如何的滋味……这些问题都非常的敏感,面对曾经的痛苦,也需要有勇气,没想到刘京生却很坦然。 
        
        刘京生的家在北京市丰台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一进客厅,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张摆满了笔墨纸砚的大桌子。刘老师说,练习书法绘画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的爱人很贤惠,帮我们倒着茶水,据说他俩27岁的儿子是留学德国的法学博士,儿媳妇也是法学博士,一看这笑呵呵的老两口就感觉到他们的家庭很温馨。 
        
        刘老师已50有余,笑眯眯的,红光满面,头发略有些花白,若不看他的两支空空的袖管,他同正常人没有什么分别。我趁着他心情好,就想解开来之前的疑惑,没想到刘老师愿意打开回忆痛苦之门。 
        
        刘老师说:〃……鲁迅先生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当你从恶梦中醒来之后,无路可走。26岁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正当壮年,对未来有着很多憧憬。当时厄运发生在我身上后,肉体的痛楚已麻木,更多的思索是未来如何?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家人和朋友们给我的安慰,当时单位领导说,你就放心吧,党和国家可以养着你,而这种安慰最令我心酸。我曾想着自杀,死了算了,别给国家和家人增添负担。可是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去工作,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想做无用之人。但那时心理上,还是很绝望的。后来,朋友送给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在它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是多方面的,在人生的各个场合里,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这句话震撼了我……共青团当时到我的家里帮助打扫卫生,我非常想跟他们说句感谢的话,可是他们都在外屋,我躺在里屋出不去,就试着把笔放在脚上,用脚写出了〃谢谢〃两个字,写完之后自己一看居然能够认得出来,就萌生了用脚拿起笔的想法,当时的感觉就像在黑蒙蒙的夜里,突然间划亮了一根火柴,看到了一个希望……工伤前交的女友探望我2次后,也提出了分手,我很理解她,她不同我提分手,我也会提出来的,不能让她一辈子同我一起面对痛苦……当时有4个人照顾我的起居饮食,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1979年,热心的厂工会主席赵振宗为我介绍对象,当时我想都不敢想,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谁知,他在河北老家物色了一个叫毛大华的姑娘,毛大华的父亲是位参加过八路军的老中医,为人豁达开朗。他从医生救死扶伤的角度出发,劝说女儿,这样等于救了一个人。毛大华开始没有答应,看到我后,她善良纯朴的心十分同情我的不幸遭遇,后来我们产生感情就喜结连理了。从此,我爱人就无怨无悔的担当起了照顾这个家的重担……那时,我伤好了,深深的自卑感使我不敢跨出院门一步,觉的每个人的眼光都是怪怪的,刺痛了我已憔悴的心灵。只有邻院的2个小女孩愿意同我一起玩,她俩跳橡皮筋时,就把橡皮筋套在我身上,我帮她们牵绳,然后没完没了的给她们讲故事,这样我越来越有信心了……后来,我到长春特殊院校去学习,同宿舍的一位聋哑同学经常帮助我。长春报社的记者去采访他时,他说帮我是为了和同学一起征服命运,这句话让我很振奋……我从小对书画就感兴趣,失去双臂可以说打碎了我用手画画的梦想,但我还可以用脚、用嘴、用肩膀画。用嘴练习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老是流口水,没写几个字纸就被弄湿了,慢慢我就摸出了门道,笔要放在嘴的侧面,用之前把它放在火上烤热,再咬出固定的牙印,写字的时候就可以把笔固定在嘴里了。但是写的时间一长,眼睛离纸太近就会花,头也感到晕,常常磕到桌子上,牙床也被弄肿……〃 
                     
        刘老师的故事很感人,他的爱人讲述过去的时候,禁不住流出了眼泪。看着他让我想到了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她那被截断双臂的塑像,是公认最美的。后人塑造了很多种姿势,都觉得是画蛇添足,这给了人们很多生活的启示。 
        
        刘京生老师那不屈不饶的追求书法,是要花出常人多几倍的时间去练习,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挫折失去双臂,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向命运挑战,这不得不让人佩服。我想这一切的解释就是他对幸福生活永不放弃的追求结果。 
        
        在80年代,我国媒体报道了一批以张海迪为首的残疾人如何积极面对生活,挑战自我的事迹,激发了一代人,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着很深的影响。如今的人们由于追求肉体美,对这些特殊群体关注越来越少了,这是令人遗憾的一件事,如今我又重提只想刘京生老师的事迹能激发一部分人,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2,张佳欢自强不息的幸福   
        2007年1月24日,我在北展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推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自然再次欣赏到经典的千手观音舞蹈,我还发现了其他优秀的艺术人才。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张佳欢演唱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插曲〃音乐天使〃,表演充满了激情,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叫好声,也让喜欢音乐剧的我激动。 
        
        后来,在朱院长的引荐下,25日下午到她家里拜访。到她家里,她刚好在练声,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特别节目做准备,正在犹豫唱那首歌,一首是斯卡布罗集市;另一首是音乐剧《音乐天使》。她和她母亲也想听我们的意见,我听完后,就建议说,前一首歌比较多人熟悉,后一首歌很有深度,各有千秋,唱自己喜欢和拿手的歌最好。佳欢就表达很喜欢音乐剧,接着就讲了很多对音乐剧的认识,她梦想成为音乐剧皇后莎拉o布莱曼那样的歌唱家。 
         
        16岁的她总是带着甜美微笑,深入接触这位歌喉出众的女孩,你会发现一个感人且不平凡的故事。   
        张佳欢出生在西安,在她只有10个月大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脊肌萎缩症,导致双腿不能站立。这是百万人中才有一例的怪病,目前我国尚无治疗方案。在她1岁多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她的母亲一个人把她带大。 
        
        她6岁时爬的姿式都不能做到,在艰辛疼痛的三年体能锻炼后,手臂和手指的力量仅能弹电子琴。9岁开始间断性学习音乐。从11岁开始,小佳欢获得一系列殊荣:深圳市电视台〃小金牛〃歌唱大赛银奖、宝安区首届少儿文化艺术节〃为明天歌唱〃小歌手大奖赛银奖、全国英语歌唱大赛广东赛区银奖,她还多次被邀请到各地演出,获全国青少年〃蒲公英〃歌手大赛北京总决赛荣获金奖、全国校园歌手电视大赛〃特别荣誉奖〃、中央电视台〃音乐快递〃栏目〃演唱奖〃及人气最旺奖。 
      2004年6月,小佳欢被破格邀请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舒曼钢琴声乐大赛〃, 
      此赛事自195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国际性大赛,选手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美声歌手,张佳欢有幸成为了此大赛有史以来的年龄最小的一位唯一参加此大赛的残疾人。比赛时,佳欢演唱了四首意大利语和德语歌曲,走出赛场时,许多德国观众已在外面等候,纷纷握手恭贺并请她签名。当地媒体赞誉她为:〃上帝赐给我们最好的声音〃, 
      并被大赛组委会授予她为〃舒曼大赛使者〃。2005年5月,联合国6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区)文艺演出评选比赛在中国二十多个分点开始比赛。在北京的总评选中,张佳欢以少年组唯一金奖的好成绩获得了赴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庆典演出的资格。 
      2005年9月21日,在曼哈顿进行了演出。张佳欢用意大利语演唱了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爸爸〃之后,用中文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她的歌声感动了联合国国际协调委员会珍安妮付主席和在场的各国观众,为祖国赢得了殊荣。在国内演出中,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接见。 
        
        16岁的张佳欢,有如此不平凡的经历,不由得让我们猜想她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要付出了多少艰辛呀?         
              
        激励着她向理想拼进的动力,也许是她家的客厅挂着她所写的书法〃自强不息〃这四个字。当然,她的成功也离不开她的母亲钟丽君的鼓励和支持。据说,她的母亲几年下来,为了给佳欢治病,辗转数家医院,耗费十几万元,一个人要兼几份工,她甚至想到了自杀,但为了女儿,她下定决心挺过来。 
        
        我看到钟丽君很幸福的笑容,就知道她很满意有这么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儿。   
        我离开张佳欢的家后,不由得心中默默祝福她们母女俩,愿她们幸福快乐,心想事成!   
        3,立功行善的幸福人生   
        2006年12月13日,我在《世界英才》杂志社社长王养富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沙河,参观了北科院的参奥特殊艺术学院,受到院长朱华的热情接待。   
        这个学院主要招收有艺术天赋的残疾人,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三十余名优秀演员,已注册北科院参奥特殊艺术学院,进修学习(不脱产)。一提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就会想到轰动全世界的千手观音的舞蹈表演。这个受到瞩目的艺术团,因为团员中有聋人、盲人,还有肢体残障者,他们克服身体不完美,创造艺术巅峰,证明人定胜天的奇迹。 
        
        朱院长带领我们,观看了残疾学生们的民乐合奏、聋哑人的舞蹈表演等,让我感触颇深。我同民乐有着很深的缘分,我母亲喜欢拉二胡,从小在她的熏陶下,学习了弹古筝,我这个正常人深知学乐器的辛苦。看着这帮残疾孩子的表演,感叹那要付出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呀。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对跳拉丁舞的聋哑男女,他们听不到音乐,但舞蹈感觉之好,这真是不可思议。据老师们介绍,这些孩子还学习英文手语和唇语,到世界各地演出时同外国人交流,没有一点问题。 
        
        看着这帮热情洋溢,没有皱一丝眉头的孩子,我知道他们是幸福的。我在思索一些身体健康的人,整日愁眉苦脸、忧郁不幸福样子,当即感觉上帝是公平的。   
        上帝给了一些人健全的身体,可又给了他们不健康忧郁的心理;由于上帝疏忽让一些人身体不健康,但给了他们健康的心理,这不得不感叹上帝很公平。   
        朱院长谈到,在其他高校讲课时,很多人会问:〃残疾人是怎么来的?〃是啊!残疾人怎么来的。朱院长用了一个传说来演绎:〃在上帝造人的时候,有一天下雨了,上帝就把近处的小泥人,搬到了避雨处,这些就是正常人;远处没来得及搬运的,就被雨淋坏了……成了残疾人。但是上帝有一颗慈悲公平之心,于是增强残疾人的其他能力,获得了超常的智慧;又让身体健全的人们有了一颗忧郁之心,当他们用怜悯之心,去帮助这些残疾人的时候,忧郁就会荡然无存……〃 
        
        为了这个残疾人特殊院校,做为肢残的朱华院长,办学很不容易,他的经历也颇传奇。   
        1969年,年仅两岁的朱华突发高烧,农村极差的医疗环境使他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致左下肢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