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191章

隋末逐鹿记-第191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依然杀了翟让,依然与王世充展开了宿命的争斗,既然如此,那么江都的杨广同样会命不久矣!高畅深信这一点。

说到底,这个时空和原来那个时空相比,变化最大的只是他替换了窦建德的位置而已,在他的势力没有向南发展,没有去和南方势力接触之前,这个天下大势多半仍会朝着原来的轨迹发展。

虽然,高畅只依稀记得发生在原来时空的某些大事情,并且,对那些细节毫不了解,即便如此,他也比那些对手多了几分优势,在某些时候,这样的优势是非常致命的,当然,要是某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不再像原来时空进行的那样发展,他偏偏又基于那样的预判做出了应对,也有可能会吃一个大亏。

谁知道以后的事情究竟会是怎样呢?

不过,高畅宁愿赌上一把!

所以,他没有杀王琮他们,第一,他不想因此落个嗜杀的名声,像王琮,杨善会这样的人,只要将他们软禁起来,他们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无须从肉体上消灭他们;第二,像王琮,杨善会,张玄素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干才,至少,在河北一地,他们声名远播,不仅和世家大族的关系非常良好,也深得那些平民百姓的拥戴,杀之不祥;

高畅帐下缺少人才,现在还只领四郡之地,行政人员襟见肘了,待得平定河北,统一天下之后,将更加困难,虽然,他也在为将来做人才储备,可是要等那些接受教育的孤儿们长大,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最起码也要十四五年以上,他等不了那么久,现阶段,还是需要那些世家门阀的读书人出来帮他的忙,一起治理天下,在这种情况下,王琮等人投降与否就非常重要了!第四,高畅还是相信,杨广在不久后将会死于叛乱,这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只要杨广一死,不管是关中李唐扶持的代王,还是东都的越王,以及被叛贼宇文化及扶持的大隋宗室,他们都只是傀儡,无法真正代表大隋王朝,可以说,杨广一死,隋朝也就真正覆灭了,而到了那个时候,像王琮,杨善会,张玄素他们也就没有了效忠对象,只要高畅礼贤下士,并且发誓为杨广向宇文家报仇,那些人就会投靠于他,为他效命!

因此,高畅将他们软禁在这个院子里面,每隔一段时间,在卫士们的陪同下,他们甚至可以出去走走,每十天还可以见一下家人,所有的这些怀柔手段都是为了降伏他们。

平时,高畅也会派像杨仪这样的与他们是曾经的同僚,下属,或者朋友的人去说服他们,希望能早日劝得他们归降。

说实话。对杨仪这样先一步投靠高畅地人来说,这是一件苦差事,其他人倒还罢了,面对王琮的杨仪,特别难受,这是因为王琮一直相信他,所以在领兵出战的时候,才会让他统领全局。镇守河间,虽然,丢掉河间城并不是杨仪的责任,可是,杨仪没有以身殉城就是他的错,更不要说他居然无耻地投降了反贼。更,更加可恶的是他居然还有脸来见王琮,劝说王琮归降。

所以,他最后只能狼狈而回,被泼以身茶水还并没有什么,最初的时候,他还被王琮用花瓶砸得头破血流过。

“呵呵!”

杨善会笑了笑,举手落子,将一颗白棋放下。

这个棋子放下之后,黑子的大龙顿时只剩下了一个眼。再也无法存活,如此。大势已定,观战地张玄素抬起头。直起身,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杨善会满脸笑意,自从和王琮等人一起困在这个院子之后,由于无事可做,两人就经常做这棋盘上的交锋,王琮的棋力略胜他一筹,故而,他是败多胜少。好不容易赢上一盘,自然内心欣喜。

“罢了!罢了!”

王琮长叹一声。轻拂长袖,投子认输。

也只有在杨仪来此之后,他才会败在杨善会手下,原因无他,心神不宁而已,而每当杨仪走了之后,杨善会就会立马来找他下棋,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杨善会才有赢的机会。

杨善会并不见得自己是胜之不武,作为一个兵家,本就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棋局和战场一样,唯胜负论,成王败寇,这是千古的至理名言。

“郡守大人,今日杨仪前来,所为何事?是不是他说了什么,让明公你心思不宁啊!”

张玄素是景城户曹,名义上是河间郡守王琮地下属,两人也有一些私交,眼见王琮输了棋,忙出声打岔,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提醒杨善会,王琮之所以输棋,并非技不如人,实乃事出有因。

“还不是那些陈词滥调!污你我双耳之言,不提也罢!”

“王大人说得是!不提也罢!我等既然已经困在这里,也不知那高贼最后会如何对待我等,还是少提那些烦心事罢了!”

杨善会低着头,慢慢将棋盘上的棋子拣入棋盒之中,出声说道。

“我王琮一心报效朝廷,忠于君上,就算那些无耻小贼舌绽莲花,也休想让我卑躬屈膝,人生无大事,唯死而已,我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王琮站起身,抬头望天,大声说道。

他表面上虽然慷慨激昂,然而,事实上,他的心中还是有着某些顾虑,特别是当和家属见面的那一天,他那坚如磐石的心就会变得柔软起来。

亲人是他无法放下了的牵挂。

他原以为自己可以狠下心来,为国舍家,然而,瞬间的决定到好下,当这个可供他下决定的时间拉长了之后,他终于觉得难熬起来。

是的,现在每一次和家人的会面,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一直陪着自己过苦日子,从来没有享受过地夫人,刚刚懂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久才能见自己父亲一面的大女儿,还在呀呀学语地小儿子。

每当见他们一次,他的心就软上几分,到后来,为了坚定自己地决心,他毅然拒绝了家人的探视。

即便如此,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知道多久。

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王琮之所以能坚持不投降,与其说是因为对大隋的忠心,倒不如说他只是在坚持某种东西,若是无法坚持那种东西,那么,他以前所相信的也就不存在了,他的一生也就毁了。

在这个院子中被软禁的人,大多抱着他一般的心思,所以,他们仍然坚持着,决不投降。

就在王琮慷慨陈词之际,几个亲卫走了进来,他们站在院门口,对王琮等人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

“各位大人,上课的时间到了!”

王琮,杨善会,张玄素三人面面相觑,杨善会脸上地微笑变成了苦笑,他长叹一声,站起身,与王琮,张玄素一起随着几个亲卫向前走去。

高畅在这个院子里创办了一个学习班,每天下午这个时候,王琮等被软禁的大隋官员就要分别向神庙收养地孤儿们教书授课,高畅曾经说过,在夏国,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才能获得报酬,因此,他不会白养这些人和他们的亲人,所以,他们必须做点什么。

给孩子们讲课,教他们读书识字到没有什么,也不至于让杨善会他们觉得苦恼,关键的是,在教完课之后,还有神官来为那些孩子上课,教授他们神学,杨善会等人必须在一旁旁听。

所谓神学,其实也就是从小教育那些孩子,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都是高畅赐予的,他们必须听从高畅的命令,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早日成为有用的人,长大之后报效国家,报效朝廷,报效神君大人。

每天都听同样的陈词滥调,杨善会等人自然感到苦恼不堪了,可惜,为了自己的亲人,他们必须忍受。

人啊!没有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只要习惯了就好。

这句话放在杨善会他们身上,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适合!

第四十三章 长亭送别

三年,十二月五日。

乐寿,城北十里,长亭。

长亭建立在一个小土坡上,土坡下,一条蜿蜒的古道如同长蛇一般向远方延伸,在古道两旁,长满了垂柳,在肆虐的北方吹拂下,柳枝枯萎,柳叶枯黄,不无悲怆地随风舞动,显得分外凄凉。

一支由几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排成一条长龙停在古道上,一批身披甲胄的士卒骑着战马,手持马槊,腰胯横刀护卫在马车之旁,寒风迎面吹来,骑士们仍然挺直着身子,脑袋昂得高高地,直视前方。

长亭内,高畅正在向北方极目远望,太阳悬在半空中,有气无力地撒下清冷的光晕,落在他苍白如雪的脸上。

苏雪宜与阿岚两人分立在高畅身后,若芷和莲花站立在稍远一点的角落,在长亭外,数十个面无表情的护卫包围着整个亭子。

苏雪宜上前一步,将一件白色的披风披在高畅身上。

“天冷!小心着凉!”

高畅回过头,与他对视的苏雪宜的目光分外温柔,闪耀着三月春光一般的光泽,使得这灰白色的天地在高畅眼中似乎也为之一亮。

高畅的嘴角微翘,笑了起来。

阿岚的眼神微微一变,她有些埋怨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到像苏雪宜这样温婉贤淑呢?她为什么就没有想起给高畅披上披风,说一点关心的话语呢?

她上前一步,面对高畅,大声说道。

“高畅,我真的不能跟你一起去吗?”

与高畅成亲之后,两人,不,准确地说是三人在一起才没多久,高畅就要带兵出外打仗,这一去,又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一想到要许久都见不到他,阿岚心中自然非常不情愿。

成亲之后,就算是一天没有见到高畅,她心情都不愉快,更不要说是一两个月与之不见面了,不过,稍微让阿岚觉得欣慰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苏雪宜同样见不到高畅,要是她能随高畅一起出征,就可以独霸高畅一阵,如果能够那样的话,她睡着了都会笑醒。

“我是要出外行军打仗,军中不能有女眷,另外,战场上刀剑无眼,要是伤到了你,怎么办?我可不想在你脸上,或是身上多道伤疤!”

高畅瞧着她,笑着说道。

“哪能啊!”

阿岚瘪了瘪嘴,说道。

“我一直都没有放弃练习武艺,就算是宫里的侍卫都不是我的对手,在战场上,我一定不会拖你的后腿,要是不信,你可以和我比试比试!我也想要上阵杀敌!我们女子也不是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

说到这里,她转过头,对苏雪宜说道。

“姐姐,你说,是不是这样?”

苏雪宜抿嘴一笑,微微点了点头。

“好啦!别闹了!阿岚,你穿成这样,就不怕受凉吗?”

高畅瞧了阿岚一眼,笑着说道。

在他身旁的这两个人,打扮大为不同,苏雪宜身着淑女盛装,外披一件狐皮披风,而阿岚则身着一身亮银的甲冑,看上去的确威风凛凛,不过,只有高畅这样经常身着甲冑打仗的军人才知道,在这样的天气下,那些冰冷的铠甲其实并不保暖。

“没什么?既然要去跟你打仗,这点苦,我肯定能吃!”

随着嘴巴的上下起伏,一缕白雾从阿岚嘴里喷出,凝聚在她面前的空中,久久不散,她的鼻尖微微有些发红。

高畅笑了笑,朝一侧招了招手。

莲花从亭子一角走了过来,将手中的一件狐皮夹祅递给高畅,高畅将

在了阿岚身上,他抱着她瘦削的双肩,直视着她,轻

“阿岚,听话,在家好好等我,我领兵在外,需要有相信的人留在家中,以免出现什么后顾之忧,你虽然不能出外打仗,却可以和雪宜一起在后方支持我,若不是有你们在我身后,我在外面就不会完全放下心来,所以,就算你不能陪我出征,也不是什么用都没有?我可是把所有的家当都交给你们两个了,你们要好好帮我照看!”

“嗯!”

阿岚痴痴地望着高畅,点了点头。

高畅放开了阿岚的双肩,将在一旁微笑着的苏雪宜拉了过来,视线在两人的脸上来回盘旋,说道。

“天冷,你们就不要再送了,早点回城,我很快就回来,相信我!”

说罢,他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分别停留片刻,似乎要将两人的面貌深深地铭记在自己心中,半晌,他毅然转过身,走出亭子,向土坡下的车队行去。

亭子外的护卫分成了两起,一群人随他往土坡下奔去,另一群人则留在了亭子外,负责保护苏雪宜和阿岚两人。

“高畅!”

阿岚奔出亭子,朝土坡下高畅的背影挥手,大声嘶喊,喊声直入云霄,借着风势,在原野的上空久久回荡。

高畅没有回头,只是举起自己的手,高举过顶,朝着后面摇了摇。

阿岚的脚步停了下来,终究没有向土坡下奔去,她痴痴地望着高畅的背影混入土坡下的车队之中,然后,再目送着车队启程,朝古道的那一头行去。

她的眼眶内多了一些雾水,在那群人中间,她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回过头,苏雪宜像一个仙子一般站立在风中,站立在她身旁,苏雪宜虽然没有落泪,她的目光却充满了忧伤。

阿岚害怕自己会哭出来,她转过身,抱住了苏雪宜,不想让别人瞧见自己的脸,泪水终究还是夺眶而出,濡湿了苏雪宜的肩头。

苏雪宜轻轻揽住阿岚的肩膀,她紧咬着牙关,手缩在长袖之中,紧握成拳,目光死死地盯着远去的车队,努力控制着使得自己无法掉下泪来。

高畅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骑着战马,行进在车队的中间,风在他耳边呼啸,铠甲随着战马的行进发出叮当的声音,马车粼粼,古道的两旁是一片原野,寒冬时分,野草都已枯黄,入目则是一片死寂的黄,天地之间,显得分外萧索。

如今的他,进入这个时空已经一年有余了,人的那些特性在他身上凸显得越来越多了,再也不是初临时那个冷冰冰的人形怪物,在他身上,多少多了一点称之为感情的东西。

他不知道自己变成这样,是受了热情似火的阿岚的影响?还是受了原来这个身躯主人深爱的苏雪宜的影响?他并不想去追问原因,他只知道,在某些时候,感情这样的东西也全非毫无用处。

离别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他喜欢这样的感受,虽然,他知道最后终究会变成虚无,不过,即使如此,又能怎样呢?

就算人生是梦,又何尝不能把梦当成人生好好地过一场呢?

他勒住马缰,回头望去,现在,他已经瞧不见土坡上的那两个人了,他瞧见的只是亭子那高高的尖角。

高畅深吸了一口气,回过头,对身边的护卫说道。

“李二郎呢?叫他来见我!”

第四十四章 一年之约

在一路小跑的战马上,风过耳,将他垂在耳旁的散发飘拂,布匹塞在头盔内,包裹着双耳,风声呜呜。

很难说清楚他现在的心情,有些许的不安,些许的忐忑,些许的激动,甚至微微带着些许的恐惧,不过,所有的这些心理变化都无法在他脸上瞧见,头盔下的面目格外的严肃,带着军人特有的煞气。

昨天,在陶然居与旧友杨仪意外重逢,李靖从最初的喜悦中恢复平静之后,顿时有了觉悟,这是一次不仅尴尬,甚至充满危险的重逢。

在两人不多的相处时间,两人分别就对方的一些近况做了一些探讨,虽然对方和李靖一样有些闪躲,对自己的近况语焉不详,但是,李靖看得出,杨仪现在已经投靠了高畅,身为伪朝的高官。

当然,李靖也没有对杨仪说实话,并没有说自己在高畅军中效力,并且身为中郎将。

不过,虽然两人身处在文武不同的两个系统,但是,两人都身居高位,迟早都会见面,杨仪之所以不说自己在高畅那里任职,无非是怕李靖笑话他言行不一,背弃了年轻时保家卫国的理想,就算是在朝会上与李靖相见,也无非是尴尬一些,最多红一下脸,最后还不是一笑置之。

然而,李靖却不能做到像杨仪那样轻松,很简单,他在参军地时候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