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26章

隋末逐鹿记-第226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浩抬起头,望着崔无锋。

“现在,李家派来那人尚在清河等待消息,父亲若是不喜,孩儿派人将其驱逐!”

崔无锋沉吟片刻,慢慢说道。

“李家的请求是什么?”

崔浩心中一喜,见崔无锋没有处置自家和李唐擅自接触的意思,认为崔无锋也许赞同他的意见,他提高了声音。

“李家的人也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条件,只是希望我们崔家不要助纣为虐,说是反贼高畅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跳不了多久,最终只能落得个身首异处,要我们崔家认清情势。那人说,高畅以流民为根基,军中高官多为贱民出身,朝堂上满是寒门子弟,世家高门的子弟寥寥无几,且其以神君自居,建立邪教,为政时多番压制佛门子弟,铲除道家高人,针对儒家高门,有汉末时黄巾张角之势,乃是天下的共敌!”

崔无锋抬起手,让崔浩起来说话。

“谢父亲大人!”

崔浩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压低声音说道。

“最近发生的那些事件与李家恐怕脱不了关系?当然,孩儿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这点,不过,要说这些刺杀事件和纷争只是自发行为,暗中没有人支持,孩儿断然不信!也许,监察司的那些家伙也感觉到了不对吧?最近,城中的局势显得很紧张,巡逻的士卒明显比往常多了,宵禁的时间也提前了一个时辰,依孩儿看来,夏王应该是有大麻烦了,只是,现在他正率领大军在幽州作战,对领地内发生的事情鞭长莫及,要是夏王后院的这把火真的被那些居心莫测的家伙点了起来,使得大军的后路断绝,粮草供

,夏王的处置若是稍有不当,恐怕北伐的那数万大军啊!”

听到崔浩这样一说,崔无锋的眼神微微闪动,手掌在石桌上轻拍一下,崔浩见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无非是在担心北伐大军中的三千自家的私兵。

“前段时间,夏王整军,将崔正贤弟率领的三千精壮打散开来,分散在了各营之中,他这样做,恐怕是不相信我们崔家吧?原本,这次我们可以通知崔正贤弟,叫他小心,以保存自家实力为重,只是,现在这样做意义不大了,那三千精壮多半是救不回来了,其中的数十名崔家子弟恐怕也将凶多吉少!”

崔浩瞧了一眼崔无锋,小心翼翼地说道。

“父亲大人,你看,我们是不是派人去通知军中的崔正贤弟,让他瞧见形势不对时,收拢崔氏族人,趁机后退!”

崔无锋想了想,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消息泄露,传到了高畅那里,事情就不妙了,北伐军中的那三千精壮,数十崔氏族人,他们的命运只能交给老天安排了!

为了家族的未来,总需要某些人做出牺牲!

瞧见崔无锋摇头,崔浩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才没有这么好心去提醒崔正,最好崔正死在军中,这样,就没有人和他争夺下任家主的位置了,在他提出刚才那个建议的时候,心中不晓得有多紧张,生怕崔无锋同意。

“那么?”

崔浩试探着说道。

“对李家的那个人,要怎么处置呢?”

“那人的身份隐秘吗?监察司的人不是易与之辈啊!”

“父亲大人放心!”

崔浩斩钉截铁地说道。

“孩儿可以拿人头来保证,监察司的人绝对不知道那人的真实身份,那人是土生土长的清河人,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清河郡,我想在那个人只是一个棋子罢了,并非真正的李唐使者,在他背后一定另有其人,这样,若是我们将他的消息泄露给夏王的人,真正的使者能施金蝉脱壳之计,逃脱追捕。”

“这样的话。

崔无锋沉吟片刻,说道。

“你不要亲自出面,派一个心腹出面与那人接触,但是,不要答应对方的具体条件,也不要生硬地拒绝对方的请求,一个字,拖!一直拖到幽州战役结束,看情况如何,再做决定,至于,那些人暗中策划的事情我们崔家就不要参与了,也不需要向监察司密告,坐山观虎斗是最佳策略,我们需要做的是待事情结束后,看情况如何再做选择!夏王也好,李唐也好,甚至李密也好,我们都不须和他们成为仇敌!”

“可是,夏王的政略明显针对我们这些高门世家啊!”

崔浩的声音有些犹豫,没待他说完,崔无锋立马打断了他的话。

“夏王针对的是反对他的世家,他所有的政略方针都是为了寻求一个强力的统治,就像当初暴秦的始皇帝一样,对于敢反抗的人,他不会害怕高举屠刀,所以,在情况不明时,我们绝对不能站到他的对立面去,那并非我们崔家的生存之道!”

崔无锋神色慈祥地望着崔浩。

“浩儿,你当知晓上善若水的道理,那才是我们崔家的生存之道啊!要想成为一个世家大族的家主,你必须像水一般,时而至弱,时而至强,但是,何时弱,何时强,你必须找对时机才行啊!”

“是!孩儿多谢父亲大人教导!”

崔浩朝崔无锋行了一个大礼,对崔无锋的话甚是信服,姜还是老的辣,那些南人的这句俗人之言不无道理啊!

第九十六章 李靖的心事

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天空的确很蓝,是初夏时期常见的好天气,白云以一种慵懒的姿态三三两两地漂浮在蓝色的天幕上,在某朵状似兔子的白云下,是一处青翠的山峦,山顶上生长着一片稀疏的松树林,青草从松林出发,沿着山峦的起伏,时高时低,铺在大地上,从高处望下,就像一面巨大的绿色织锦。

十来匹颜色不一的马儿从山峦的矮松林钻了出来,出现在山峦上,李靖身下的坐骑是一匹杂色的小公马,他抬起手,身后的那十几名骑士与他一般勒住了马缰,停下了奔驰,战马打着响鼻,在山岗上慢慢踱着步子,马身上,满是湿润的汗珠,看来,李靖和他的手下很是赶了一阵的急路。

这处山峦地处河间郡长芦境内,在山峦下方,乃是由刚刚驾崩不久,被关中李唐称为炀帝的杨广遣派劳役挖掘的运河之一段,永济渠。

高畅率领数万大军北征幽州,由于罗艺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使他无法以战养战,大军所有的给养全赖后方供应。

最初,由于欠缺战船,高畅率领的大军乃是从陆路进发,走的是从河间郡往郡的驰道,这一路的驰道已经数年之久没人养护了,高畅的大军一路行来分外辛苦,若是大军的后勤供应也经过驰道,那么,一路上需要的时日绝不会少,粮食在路上的消耗自然增加了许多,而且,这样做将要征召大量的民夫,这对后方的民生经济一定造成重大的伤害,所以,高畅和留守后方的徐胜治决定,大军的后勤供给就不从陆路经过,而是选择了水路,利用船只装载通过永济渠向郡运送。

这样,长芦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后勤基地,从清河,平原,信都等地征集来的粮食由船只装载通过永济渠源源不断地运来长芦,再从长芦向北行去,转送到蓟县城下的高畅军大营。

李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长芦驻军的统领。

当初,李靖和黄晟率领五千人马雪夜疾行深泽,一举扫荡了魏刀儿集团,将魏刀儿斩首后,他由中郎将升为了鹰扬将军。

那时,博陵郡的大部分城池和天下的大多数郡县一样,仍然打着隋王朝的旗帜。

由于驰道荒废,流贼四起,这些地方与中央的联系已然中断,朝廷的政令也无法听从,城池的军政大权大多由官吏和当地的豪族共同管理,他们募集乡兵,征收赋税,用来保境安民,这个保境安民的意思很简单,无论是贼军还是官兵,都会被他们拒之门外,若是遇到强大的势力过境,则派出使者和那些人相商,用一部分粮食和物资劳军,将其礼送出境,若是遇见小股流贼,那将拿起刀枪,将其追杀出去。

其实,这些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和高畅,瓦岗军,李唐等反贼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没有擅自称王而已!

但是,由于他们名义上仍然打着隋王朝的旗帜,按照当初高畅和李靖的协定,李靖不会领军和官兵交战,所以,占领深泽之后,李靖就主动放弃了军权,将领军统领一职让给了葛舟行,神官一职仍然由黄晟担任,他则率领亲卫离开深泽,回到河间,听从高畅的分派。

本来,这次率领大军征伐幽州,高畅想把他也带去,但是,他拒绝了高畅的命令,在李靖看来,幽州罗艺虽然拥兵自重,却没有像刘武周之类的家伙自称天子,公开叛隋,所以,他不想和其交战。

高畅并没有强行命令他跟随,既然李靖不愿和幽州军交战,他就把李靖放到了长芦这里,让他率领五百人镇守长芦,负责看守这个后勤基地。

对于这个命令,李靖倒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他默默地接受了,来到长芦。

这便是他之所以出现在这处山峦的缘由。

李靖跳下战马,牵着马儿,走到一块状似磨盘的大石旁,那块大石上,长满了青苔,大石的下面是一片低缓的山坡,微风拂来,草丛微微起伏。

在山坡的下面,是一片乱石嶙峋的河滩,河滩下,永济渠澄明的河水像一条玉带一般缓缓朝远方流去,消失在一处山坡之后。

李靖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在他身后,那些骑兵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席地而坐,他们拿出干粮和水袋,一边进食,一边小声地交谈着什么,战马则缓缓散了开去,一边踱着步子,一边低着头,寻找着美味的青草。

李靖没有进食的打算,他站在大青石旁,眯着眼睛眺望着坡下的河水,正午的阳光当头照下,河面漾着嶙峋的波光。

这一段的河岸都是低矮的山峦和丘陵,一片翠绿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美景却不能使李靖的心情好上一点。

自从前几日得到杨广在江都被佞臣宇文化及所杀的消息后,李靖的心情就没有好过,乱七八糟的,就像杂草丛生的荒野一样。

然而,他的心情虽然难受,却又没有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而他原以为自己会如此!

一些失落!一点悲哀,一丝茫然!

这就是他此时的心情!

看来,自己并不是自己当初所想的那样忠贞啊!皇上驾崩了,眼看大隋就要灭亡了,真正的忠臣此刻应该以身殉国才是啊!然而,自己做不到!是的!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一个武将,用自己的宝剑勒自己的脖子,那是最耻辱的死法啊!

李靖微微裂开嘴角,苦笑一声,他望着奔流的河水,却像在望着一个未知的远方。

此时,他想起了当初和高畅之间的约定。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这一年过去,自己也将恢复自由之身,然而,到那个时候,大隋也应该覆灭了吧?

李渊那个老贼肯定会逼迫关中的杨让位,至于仍然打着大隋旗号的东都,就算不被瓦岗军攻下,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吧?

那时,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就这样匿于乡野,做一个山野村夫,躬耕于荒野,这样以来,一身的本领也就荒废了,堂堂的将门世家,却沦落到那样的下场!如此,对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吗?

自己已经四十好几了!正是武将的黄金年龄,自己甘心胸中的一腔热血就此变冷吗?

不!

李靖心中发出了一声咆哮,他知道自己心中并不甘心!

在长芦的这段日子,没有硝烟,没有征战,简直把他憋坏了,他总觉得自己身上了少了一些什么?他渴望着骑上战马,率领大军征战沙场!

这还是在军营之中,只是身处后方而已,他就已经觉得日子难熬了,要是他真的解甲归田,那日子还过得下去吗?

闻不到马粪的味道,铁锈的气息,浓烈的血腥;听不到嘹亮的军号声,沉闷的鼓声,苍凉的牛角声,壮烈的喊杀声;看不到万马的奔腾,如林的旌旗,惨烈的搏杀。

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望着奔腾的河水,李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一年期满,到时自己该何去何从?

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只是,现在的他不愿承认而已!

是的!最好的去路就是留下来,继续留在高畅军中,帮助高畅成为天下之主,一方面满足自己征战沙场的意愿,一方面建功立业,不辱祖上的声名。

毕竟,现在有资格夺取天下的不过区区几人,关中李唐,夏国高畅,瓦岗李密!

李密,一忘恩负义的小人,脑生反骨,不屑投之;李渊,与自己有隙,当初,自己从太原逃出,准备向朝廷密告他谋反,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势如水火,若是投到他帐下,多半会被他借故杀掉!

所以,现在的他唯一能投靠的对象只有高畅一人了!

既然大隋的灭亡已成必然,自己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李靖再次苦笑一声,决定不再对此多想,到时候自己究竟该怎么做?到时再说吧?自己先做好现在的事情再说。

长芦的驻军虽然有五百人,其中大多数为新兵,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只是作为民兵做过简单的军事训练,真正经历过沙场鏖战的只有一百来人,其中有五十名骑兵,这只军队并不负责押送粮草,他们只需要守住长芦这个后勤中转点,所以,这样的兵力配置已经足够了!

虽然,这样的一个任务对李靖来说,完全是大材小用,然而,他却对此毫不懈怠,不但每天按照训练条例操练士兵,而且,派出斥候沿着长芦周边侦察,防止敌军靠近,像今日这样自己亲率骑兵出来巡逻这样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情。

小心无大错!

为人如此!统军作战更要如此!

事实证明,李靖这样做并不多余,过了一阵,当他们离开这处山峦后,就遇见了李靖派出的前哨,当时,那前哨正向他打马狂奔而来,在他身后,乃是一处谷道,在那里,漾起了大量的烟尘,尘嚣直上!

第九十七章 西进的变民军

身杏黄道装的于弄仁高坐在战马上,眼望着前方的那带着一溜尘烟消失在山脚,他心有不甘地放下了高举着的马鞭,终究是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若是他知晓前方那十余骑中有长芦守将李靖的身影,日后恐怕会后悔今日的举动。

“真人,为何不让儿郎追击?”

在于弄仁身侧,满脸虬髯的公顺神情不满地问道。

于弄仁回身望了公顺一眼,笑容像花儿一样在他脸上绽放开来,他小声地回答道。

“大帅,对方马快,见了我军军容,胆战心惊,早早就逃了开去,追之无益!反正我军已然靠近长芦,就算让贼军得到消息又有何妨?贼军只有区区五百人,大半老弱病残,我方五千浩荡之师,以十当一,长芦弹丸小城,指日可下!”

这次率军奇袭长芦,截断高畅北征大军赖以生存的水上运输通道,乃是于弄仁从王薄那里讨来的号令,这原本和他当初领得的任务无关。

于弄仁本来的任务很简单,他作为宇文世家的使者和王薄取得联系,用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某些空头支票哄得王薄出兵攻击高畅,他根本无须亲自上战场,只需要履行监军职责,看王薄有否出工不出力的举动。

这个任务他非常顺利地就完成了,原本他以为自己要费一番唇舌才能哄得王薄出兵。对付高畅这个庞然大物,然而,事情地进展比他的想象要简单了许多,可以说,王薄和他是一拍即合,两人稍一接触,王薄就全盘接受了宇文家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讨价还价。就决定了出兵。

之所以如此顺利,有两个原因。

第一:盘踞在渤海,北海,齐郡,邹平等郡的王薄,杜彦冰。王润,孙宝雅,公顺等变民军的生存空间已然越来越窄,东面是大海,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铤而走险,向西发展,去摸高畅的虎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