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30章

隋末逐鹿记-第230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畅漠然地望着他们的脸,几日之后,有些家伙的脸将不再出现在这群人中间吧!

人生就是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不得他们!

自己呢?

这无数次的转世,同样如浮萍一般,无从控制,这也是现今的自己,什么都想掌控在手中的原因吧?仅仅是为了排遣那无处不在的虚无!

第一百零一章 五月十八日(一)

目前的战局明显对我方有利,大人何以下令与夏贼决不明!”

说话之人乃是罗艺帐下猛将,由于性烈如火,被军中战将戏称为“霹雳火”的慕容吼,此时,他正用咆哮一般的声音向罗艺传达自己的不解。

“阿吼!不得无礼!大人庙算千里,作何决断自有道理,岂是我等可以妄自猜度!”

劝阻慕容吼之人乃是其兄慕容明,这两人皆身高八尺,身形魁梧,乃是罗艺近卫幽燕十八骑的左右统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说起斩将夺旗,薛家两兄弟皆不是其对手,在幽州军中,武艺也仅在罗成之下。

他们身上流淌着后燕鲜卑慕容的血液,故而,两人皆是一头黄发,高鼻深目,就算罗艺帐下的武将有多名胡人,他们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无妨!”

罗艺笑着摆摆手。

“诸位,若是对本人的决定有不同的意见,但说无妨!”

此时,正是辰时,太阳刚从东方的天际跃到空中不久,金色的晨光在大地上方流淌,原野,河流,山峦,仿佛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衣裳。

罗艺和帐下诸将齐聚在一个小山坡上,围绕着几株小树,拉着一层帷幕,向南的一面则大开着,坐在马扎上的众多幽州将官皆可以清晰地瞧见山坡下地情景。

山坡下。乃是幽州军的前营所在,在营外,遍布鹿,拒马,壕沟,土墙,现在,大量的民壮正在挖掘土墙。用其来填平某段壕沟,让大军出入的通道增加,一部分鹿和拒马也被收了起来,放回前营。

民夫们干活的号子声随风飘了上来,显得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在前营五六里外,在这山坡上。隐约可以瞧见对面高畅军的阵地,那里,赤红的旌旗像秋季地枫叶林一般迎风招展,火红一片。

在昨日温彦博未到高畅军中下战书前,像这样的时辰,高畅军已经出营来忙碌了,忙着将他们的营寨往前修筑,而罗艺也会动员一部分精骑出营去袭扰,让其修筑营寨的进度快不起来,不过。由于昨天下了战书的缘故,高畅军今日并没有修筑营寨的举动。远远望去,那里一片宁静。营寨上空飘着袅袅炊烟,如同一处安静地村寨。

诸位将领的声音在罗艺耳边不停响起,他面带微笑,目光越过一片空旷,投向了远方,在那里,有着他的生死大敌,他在猜想那人现在在做什么?或许。会和自己一样,在召集部署议事吧?

话语声渐渐平息。现在聚集在他身旁的都是他的心腹爱将,在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和慕容吼的看法相同,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不宜和高畅军决战。

单从幽州战局来说,他们的看法不无道理。

毕竟,只要自己坚守营寨,高畅军就不得寸进,时间一久,高畅军的粮草供应就会告急,最终将不得不退兵,到时,自己在寻机追击,不愁找不到胜机。

而选择在这个时候和高畅军决战,无异是舍易求难,首先,自己本部人马只有两万余人,其中,真正能打硬仗,打大仗地精锐不过数千人,其余那些军士虽然久处边塞之地,并非怯弱的南人可比,上可骑马作战,下可弯弓射敌,然而,他们终究是临时征集而来,并没有经过长时间地训练,对阵法,队列的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这数万人地会战中,远远没有那经过长期训练和多次沙场鏖战的数千精锐的作用大。

高畅军的兵力有四万人,除开辎重兵,能作战的士卒有三万,兵力比本方要多,和高畅军相比,本方能占优势的唯有骑兵,自己手下的幽燕十八骑统率着一千雷骑,那是大隋最为精锐的重装铁骑,除此之外,还有数千轻骑兵,而对方地骑兵,据内应所讲,不过三四千人而已,都是轻骑兵,并无重装铁骑。

绕是如此,匆忙之下和高畅军展开决战,仍然不是明智之举啊!

罗艺帐下的武将虽然大多一字不识,却也非脑袋生草地角色,他们经历过多次血战,与流贼,与官兵,与草原上的胡人,有了这么多的作战经验,自然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有清醒的认识,自然不会赞同罗艺此时与高畅军决战。

视线在众人面前缓缓扫过,除了事先知道内情的温彦博,薛万钧两人,其他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家伙大多回避他的眼神,唯有他的儿子罗成一脸的跃跃欲试,在这些人中间,恐怕只有这个家伙渴望与敌决战。

上次他不听号令,出营与敌军对阵,回营之后被重打了二十军杖,看来,他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轻浮跳脱的脾性仍然没有一丝改变。

“温先生,你这次前去夏贼大营,见到了贼寇高畅,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先生一一道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

温彦博欠了欠身,从马扎上站起来,微蹙眉头,沉思一会,方才说道。

“高畅其人,自视甚高,狂妄异常,这从他自称天上神君转世就可见端倪,本人此次见了他一面后,方知传言无虚,其人双眸,尽是冷血无情之意,杀伐决断,绝无妇人之仁,在他眼中,众生皆如蝼蚁!照温某看来,其人不但不是什么神灵降世,反倒为修罗魔王转生居多,为的就是杀戮众生!”

温彦博对高畅的不满之意在此显露无遗,不过,在他心中,高畅的确是这样一个粗鄙无礼,狂妄异常的家伙,这是一个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暴君,圣人礼教,道家三清

如来,皆被其视如粪土,如此之人,若是被其窃得天众生的不幸,圣门儒家的灾难!

罗艺点了点头,示意温彦博回座,他知道温彦博在高畅营中受到了冷遇,自然觉得温彦博之言有些耸人听闻。

乱世之中,手中有刀,就有力量,神灵也好,修罗也好,无非是力量而已!

始皇帝被儒家的史书称为千古暴君,但其一统六国,掌控天下权柄之时,又有谁敢在其面前说这些呢?

之所以在史书上大写特写,也无非是打架打不过别人,等别人走了之后再骂的小孩行径罢了!

“高畅其人,之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叛兵爬到如此高位,窦建德,杨义臣,王琮,魏刀儿,宋金刚皆是其手下败将,自然不是易与之辈,不可小视之!但是,这家伙也不是像冀州贼吹嘘的那样真的战无不胜,他身上还是有许多弱点,我们只要找到他的弱点,对症下药,当可战而胜之!”

罗艺停顿片刻,见众人皆凝神倾听,他继续说了下去。

“高畅领兵作战,喜用间,行诡计,爱冒险,他的许多战例都将这点表露无遗,最能说明他这个性格的事情,还是他当初占据平原,清河两郡,名义上虽然仍在窦建德帐下效力,实际上已然自立,然而,窦建德一纸文书。尽然将他招至了麾下,这一般人是做不到地,难道他不怕窦建德一刀将他杀了?所以,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高畅是一个非常喜欢冒险,且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他一旦认定的事情,旁人就无法阻挡。他喜欢以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战果,就算这是以他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也在所不惜!”

罗艺笑了笑。

“大凡英豪之辈,皆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怕冒险,但像高畅这样的,却也不多。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他的优点,但从另外地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弱点!”

“既然如此,大人,我们要怎样才能抓住他这个弱点呢?”

罗成出声说道。

当初,他在高畅面前无功而返,心中甚是不忿,一心想击败高畅,消除当日之耻。自然对自己父亲所说的这些话感兴趣了。

罗艺深深地瞧了他一眼,说道。

“针对高畅喜欢冒险这一点。我给他布下了一个饵,一个让其舍不得放弃的饵。使其不得不冒险吞下去!那就是三日之后与其决战!”

众将的视线皆落在罗艺身上,等着他的下文。

“你们可能并不知道,夏贼马上就要断粮了,故而,高畅这个贼子已经在考虑退兵了!”

“是吗?”

众人一阵躁动,各自面有喜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从幽州这个角度来说。这对我们是一个好消息,不需要付出重大伤亡。就能将敌人赶出去,然而,我们的目光不要放在当前,须得心怀天下!”

罗艺提高了声音,将众人地窃窃私语压了下去,那些人停止了交谈,目光再次落在他身上。

“幽州和夏贼始终无法共存,一日不解决掉夏贼这个隐患,幽州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请大家站在夏贼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夏贼的野心是席卷天下,他势必要率军南下,渡过黄河,占领中之地,可是,他在这样做的时候,能放心我们幽州这个大敌在后虎视眈眈吗?所以,要想南下夺取天下,他必须先解决幽州这个心腹大患,一次攻伐无法攻下,那就二次,三次,甚至四次,让我们幽州之民无法耕种,无法放牧,最终迫使我等投降!要想避免出现上面那种情况,我们就必须将其歼灭,使其无法东山再起!所以,得知冀州贼粮尽想要退兵的消息,我这才向夏贼下了战书,邀其决战!”

罗艺冷哼了一声,望向远方高畅军的大营,继续说道。

“高畅进抵幽州月余,在蓟县城下不得寸进,他军中的士气一定低落不已,再加上后方不稳,粮草供应不济,所以他才决定退兵,然而,现在又收到了我军的战书,高畅自然又会改变撤军的主意,他就算知道我地这个决定出乎寻常,暗中或许有什么阴谋,以他的性格,也会选择冒险,留下来与我军决一死战,想要一战定乾坤,一个过于自负地人的选择,一定如此!只是,这个过于自负地人不知道的是,这也是我等待了许久的机会!”

将领们大都明白了罗艺话里的意思,只是,他们不知道罗艺哪里来的信心,一定能在野战中战胜高畅军,毕竟,幽州军的整体实力还是和高畅军有所差距,在这些人中间,也只有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或像罗成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才对此深信不疑。

“诸位,或许觉得我罗某乃是大言不惭吧!不过,大家跟随我这么久,也知道我罗某不是鲁莽之徒,也绝非是夏贼高畅那样极端自负之人,没有把握地仗我是不会打的,为什么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败高畅军呢?出于保密地原因,在这里就不对诸位多做解释了,诸君只需知道,到时听我号令行事即可,至于战果如何?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罗艺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众将也就不再就此进言,他们相信,罗艺不会带着他们往死路上走,如今,也只能听其号令行事了!

只是,心中未免仍有些忐忑,这也在所难免!毕竟,一战即可决定生死啊!

第一百零二章 五月十八日(二)

原郡,平昌县,西面二十里。

午时。

太阳高挂在空中,阳光照射之下,一块方圆十余里的洼地上,一场生死大战即将上演,某种肃杀之意随风在战场上空飘荡,人们的喊叫声,战马的嘶鸣声,兵器的碰撞声,号角声,鼓声,夹杂其间。

人数众多,靠着东面山坡列阵的乃是知世郎王薄一方,共有五万多人,其中,他从渤海带来三万人马,其余两万则是乃至豆子炕的河北贼。

起初,平原豪强刘霸道率宗族子弟在平原起事,建“阿舅军”,所占的根据地就是负海带河、地形险阻的豆子炕,当地为了活下去,不得不逃避劳役,赋税的百姓纷纷举家来投,不多时,刘霸道就聚众十万以上,风头一时无俩。

后刘霸道兵败被杀,河间人格谦继其位,自称燕王,聚众十余万,声势依然鼎盛,后格谦被杨义臣擒获斩杀,部众纷纷匿于乡野,待杨义臣被杨广征召回江都之后,又齐聚为贼,只不过,由于此时平原郡被高畅所占,高畅在平原郡内大量收拢流民,开辟荒田,分发土地,建立流民聚居点,豆子炕中的贼兵纷纷下山为民,至此,豆子炕中,只留下了少数人,以劫掠为生,不曾下山来安居乐业。

他们大多数为小股势力,分散开来,无法聚在一起,毕竟,那些小头目中,并没有雄才伟略之人,也没有人的威信能够达到一呼百应,号令群雄的地步。

后来,高畅夺窦建德之位,当时,窦建德有许多养子,一些人被高畅所杀,另一些人则害怕受到清洗,率领亲兵逃亡,一部分亡于高鸡泊中,另一部分则亡于豆子炕内,在那些人中,有些人原本就是豆子炕的阿舅军余部,格谦死后,他们没有跟随高开道北上,而是投奔了窦建德,此时只是重归旧地而已!

那些人回到豆子炕后,以他们的威信,他们很快就把散落在豆子炕中的流贼势力整合起来,准备为窦建德报仇。

不过,这些人也知道以现在的他们的力量,在高畅忙着开疆辟土的时候,自保无妨,想要寻仇,没门!

毕竟,老百姓若是能活下去,就算活得艰难,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上山为贼,在高畅治下的平原郡,是不会有人抛离家园,随其上山的。

率众下去劫掠?裹挟众人上山?

可惜,镇守平原郡的高怀义不是无能之辈,他根据高畅的意见建立的警报系统甚为了得,敌情司在流贼军中也布下了不少的探子,故而,每当豆子炕内的贼众想要劫掠百姓时,他们尚未出山,散步在平原郡内的宗族们的坞堡和流民聚居点就得到了消息,当贼众出得山来,迎接他们的往往是严阵以待的郡兵和乡兵。

所以,这些人纷纷向外寻求援助,甚至与素来和他们不合的长白王薄,以及相互看不对眼的瓦岗军结盟,反正只要能为窦建德报仇,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王薄想要东进,自然需要河北的流贼配合,否则他对平原郡的情况毫不了解,极有可能撞得满头是包。

所以,当他率军突入平原时,豆子炕的大小贼众则与之呼应,纠集了所有的力量下得山来,配合王薄攻打平原。

在这些贼子里面的无间通过特殊渠道很快就把消息传递了出来,当河北贼和山东贼聚在一起的时候,郡城内的高怀义已经做好了准备。

为了赢得整军的时间,平昌县进行了殊死的抵抗,不过,在内应的帮助下,王薄很快就攻下了平昌县。

在平昌县主事的官吏基本上来自当地的大族,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高畅并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什么改革,毕竟,在他那里,寒门士子出身的官吏太少了点,由自己培养的人才现在还不堪大用。

所以,官吏的任命他依然袭用了旧隋的那一套,只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们只能施行民政,正规军就不用说了,就连郡兵,乡兵的训练,统率也牢牢地掌控在军队系统里面,就连当地大族的私兵也必须交由高畅的人统领,农忙时让他们回家务农,农闲时则聚在一起训练,或进行基础建设,修桥补路什么的!

再加上神庙的建立,不但流民聚居点,就连那些宗族的坞堡内,也必须建立神庙,派遣神官,这更进一步加强了高畅的统治。

另外,则是特务机关监察司的存在,让那些官吏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使其牢牢地掌控在高畅手中,中央的政令不致无法在下面施行,也使得这些大族出身的官吏不敢肆意为自己的家族出头,以公谋私,然而,这样做伤害了当地大族的利益,让某些目光短浅的家伙心怀不满。

平昌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