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45章

隋末逐鹿记-第245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光飞溅,杀声震天。

很快,第二线也被高畅军突破了,不得已之下,薛大用只好命令第三线的兵马从山坡后冲出来,增援到第二线上去,两军在山坡的一侧纠缠在一起,阵线忽上忽下地来回移动着,一时间形成了焦着状态。

然而,也只是一时间而已,随着高畅军第二线队伍的来临,战局明显对幽州军不利了。

幽州军中的士卒大部分是征召不久的精壮,好勇斗狠虽然有之,像现在这样的万人会战却没有经历过,最初,还能凭借一腔血勇以及拼死保护身后亲人的意志作战,与高畅军形成相持,时间一长,身体也好,心理也好,多少都有些疲惫了,再加上敌人仿佛越来越多,似乎永远也没有缺少的时候,而本方的人却死一个少一个,身边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同袍越来越少,那些胆气稍微有些不足的家伙未免就会心中发慌,心中一旦发慌,脑子里的杂念就多了,慢慢地,求生的念头就占了上风。

于是,开始有人擅自脱离战阵,朝后方溃逃。

薛大用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亲卫队分散在山坡顶上,凡是擅自往后溃逃的士卒都被亲卫们用强弩射杀,或是用刀剑砍下头颅。

后退即是死!

如此以来,吓阻了许多想要脱离战场的人,逼不得已之下,他们只好挥舞武器和对面的敌人搏斗,寻求生存之道。

负责高畅军左翼第一线作战的将领是刘雅,在他身后助阵的则是高雅贤的本部人马,刘雅和高雅贤两人虽然都是窦建德的旧部,也是同一时间被高畅所降服,认高畅为主,然而,在高畅的心中,这两人是有亲疏之别的。

在高畅心中,高雅贤这人和他的嫡系将领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因为就算是窦建德当权的时候,高雅贤暗中也对高畅有所关照;而刘雅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对高畅俯首称臣的,两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高畅心中的地位。

刘雅也深知这一点。

年初,高畅在全军中展开整军活动,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士卒被清退出部队,几个杂系将领的直属部队受到的影响最大,并且,他们营中的军官都必须进讲武堂学习,学习完毕之后,却回不了原来的部队,而是分散到别的将领麾下;除此之外,像刘雅等级别的将领他们的亲兵人数也有所限制,不得超过一定的人数,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队伍,真正有战斗力,且对他们忠心耿耿的只有亲兵而已,这些亲兵基本上都是他们的老伙计或是宗族子弟,像刘雅就有一千亲兵,曹旦的亲兵更多,达到了两千多人,而现在,高畅将他们的亲兵人数限制在了五百人,多余的家伙全部打散到部队中去,且不在他们的统率之下。

非常明显,高畅这样做是要消除他们这些将领在军中的影响力,而在高畅的强势之下,他们也敢怒不敢言。

不甘心吗?

自然是不甘心的!

因为不甘心,像曹旦等人则选择了和外敌勾结,想要推翻高畅,重新夺得权力,而像刘雅这样的人,则想立下战功,让高畅刮目相看,表现出自己的忠诚,免得受高畅所猜忌,日后得不到功名富贵。

所以,刘雅并不希望在高雅贤的帮助下才能取得胜利,他瞧见本方人马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对面的敌人只是在苦苦支撑时,他率领自己的五百亲卫投入了战场,准备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山坡上的薛大用见状,也只好率领亲卫队冲杀下来,不然的话,他那些仍然在前线厮杀的士卒一定会崩溃,到时候,就算是有督战队也无法阻止士兵们的溃逃。

当两员主将都进入战场厮杀后,空中响起了一声闷雷,一道闪电急速划过天空,将士兵们狰狞着厮杀的脸照了个一清二楚。随后,雨下了起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 幽州大战(六)

右翼的高畅军刘雅部进展顺利,右翼的董康买部则遇到雨点落下来之际,他的部队几乎面临崩溃。

右翼的高畅军董康买部共有三千余人,他们布置在松树坡一线,布置在他们后面与他们相隔两里左右的乃是曹旦的四千人,两者之间的联系还算紧密,第一线的战事若是不利,曹旦部很快就能增援上来。

最初,董康买对高畅的布阵并不满意,他认为高畅的布阵未免太过稳重了,缺乏气势,一看就是先守后攻的战略,也就是说先等幽州军进攻,然后通过幽州军的进攻路线和兵寻找到幽州军的破绽,随后用生力军发起攻击。

像他们这样布置在第一线的部队只不过是诱饵而已!

在董康买看来,本方部队兵精将猛,根本不需要耍这么多花招,直接以泰山压顶之势冲杀过去即可,对面的幽州军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根本无法抵挡。

然而,随着双方阵线开始接触和交锋,董康买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过自大了,若是高畅真的按照他的想法采用强攻之势,极有可能在敌军的坚固防守之下碰个头破血流。

对面的幽州军装备虽然没有本方精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却一点也不差,在生与死的搏杀之中,在血与汗的厮杀之中,他们同本方的士卒一样骁勇无比,悍不畏死,虽然,在小股部队的配合作战中,幽州军处在下风,在局部战役上呈现出被本方军马追着打的状况。总地说来。对整个战局却无大地影响。

这是因为董康买当面之敌人数远比他要多,且与之对敌的乃是幽州军的步兵精锐,董康买没有想到地是罗艺将主力部队的突破点放在了他的左翼也就是高畅军的右翼。所以,他才会遇见这么大的压力。

要想突破与幽州军左翼相对应的高畅军阵线,随后,迂回攻击位于后方地高畅军本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高畅军与幽州军进攻方向相对应的右翼。一共有七八千人马,战斗力并不差,要想突破这七千人,将之击溃,绝不简单;再加上高畅军的左翼和本部之间的距离并不短,幽州军迂回至此再向高畅军本部发起攻击时,高畅军多半已经反应过来,一定会将精锐的预备队摆在这一线。那时,久战之下的幽州军已然精疲力竭,面对高畅的生力军,只能无可奈何。停下前进地脚步。

因此,高畅军中的诸多将领都不认为幽州军的主攻方向会在这里。认为罗艺多半会集中重兵,采用两翼呼应,中间突破的战略,这样,才有利雷骑地突击,毕竟,像雷骑这样的重甲骑兵,并不耐久战,也无法长途奔袭。

在前面半个时辰地交锋中,战事似乎也正如他们预测的那样在进行,幽州军在中路动用了大量骑兵,而在两翼只安排有少量骑兵,这表明幽州军的主攻方向是在中路,而非两翼,虽然不见雷骑出阵,不过,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毕竟,王牌部队是不会这么早出场。

可是,纵然董康买没有认为敌军的主攻方向在自己这一路,战局的发展却让他微微有些不安,面前的敌人实在是太过疯狂了,他不知道左翼的刘雅和高雅贤部是不是也像自己现在这样陷入泥潭,若真是如此,那幽州军的战斗力就太可怕了。

最初,两军各有一千人在松树坡下的平地上展开了交锋,战事明显对高畅军有利,很快,幽州军的那一千人就支撑不住了。

就在那一千人队即将溃败之际,幽州军将第二线的队伍投入了战场,又是一个千人队,这一千人队加入之后,很快稳住了战局,并且,隐隐占有了上风。

本方的士卒虽然作战骁勇,终究也还是人类,还是会感觉到疲倦,面对敌军的车轮战,自然难以招架。

薰康买见状,除了将自己的亲卫队留下来做预备队之外,他将其余的那两千人都投入了战场,想一举击溃当面之敌,然后,借助追击残兵之势直捣敌军的大本营,为此,他还派了传令兵向身后的曹旦部传达消息,让曹旦部尾随在本部人马后面,在合适的时候加入战团,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薰康买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更没有读过左传,这样的道理却也是知晓的,通过观察,他知道本方的兵力和对方比起来不占上风,那么,若是一直采用这样的添油战术,本方未免太过吃亏了,因此,他想

战胜利这个契机,驱赶着敌人的溃兵朝他们的本阵奔要身后的曹旦部能够配合及时,未免不能立下大功。

故而,他将三千兵力全部投了进去,自己则率领着五百亲卫缓缓跟随其后,他的这五百亲卫中有一百多轻骑兵,他让他们压在两侧,随时准备发起进攻,将慌乱的敌人军阵分割开来,如此,胜利可期也!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一开始,战事的确如董康买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当他的两千精兵投入战场之后,战场内的敌军很快就溃败了,他们后方的部队甚至没有来得及增援上来。



“杀!”

高畅军高声嘶喊着,不紧不慢地赶着溃兵朝敌军的阵地冲杀过去。

对面的幽州军虽然在大声高喊稳住阵脚,让溃兵从两侧逃离,然而,对于那些被杀破了胆,只晓得亡命奔逃的溃兵来说,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用,他们在高畅军有意识的驱赶下,冲入了本阵之中,搅乱了本阵的队列,而这时,高畅军则一鼓作气地冲杀了进来,很快将敌军的阵线搅了个稀巴烂,压迫他们不得不往后退去。

这就是董康买部所取得的最大的战果,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很快,那些英勇的高畅军将士就发现,自己这些人陷入了一个泥潭,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前一步变得困难起来,与此同时,要想往后退却,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四面八方仿佛都是敌人,让他们杀不胜杀,自己的身侧的同伴则不断倒下,倒下后就没有人增补上来,不像对面的敌人,砍了一个,很快就有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出现。

薰康买见状大恐,同时,心中无比悔恨。

这么一个简单的诱敌深入之计,他居然都没有看出来,竟然闷头栽了进去,眼看自己的士兵在敌军的包围圈中挣扎求存,让他心急如火。

他掉头往身后望去,希望曹旦部能够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两军的距离相差不过两三里,按照道理,他们应该赶上来了,只有作为生力军的曹旦部投入战场,虽说也许不能击败当面之敌,至少也能将自己的这两千多人解救出来。

然而,回首之际,董康买只瞧见松树坡的坡顶上乌云翻涌,本该出现在视线中的曹旦部却了无踪迹。

他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

已经向后方派出好几个传令兵了,为什么曹旦部并未按时出现呢?难道他那里也遭到了敌军的围攻?又或是?

薰康买不敢想下去了,若事情真的像他后一个想法所想的那样,大事就不妙了!

大事究竟如何?现在的他是顾不上了,现在,他最重要的是采取行动,看怎样将困在敌军包围圈中的部下救出来。

如此,他就必须率领身边的这五百亲卫投入战场,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来,能救多少算多少,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自己和这五百亲卫也会陷入重围,难以逃脱生天。

或许,这个时候最明智的选择该是断尾求生,在敌军冲上来之前,留下步行的亲卫掩护,自己和手下的一百轻骑仗着马快,逃离战场。

当然,他这样一做,就无法在高畅军中容身了,现在,高畅所奖赏给他的那一千多亩良田,以及农庄豪宅也会化为乌有,更可怕的是他的族人和亲人也会受其牵连,成为弃民,需要服十年劳役才能恢复良民的身份,这十年内不得进神庙一步,不得乘坐马车等交通工具,不得穿着锦竹绸缎。

也许高畅会在这次会战中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他所担心的那些东西都不会存在,然而,董康买并不敢这样孤注一掷,毕竟,高畅战无不胜的形象一直深扎在他心中,他无法想象他会失败,他心中有一个执念,就算是曹旦真的像他所想的那样背叛了高畅,高畅仍然有办法对付。

这个想法没有什么理由支持,董康买却深信不疑。

最后,如何选择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儿郎们!随我冲阵,神君庇佑,死战到底!”

薰康买一声疾呼,驱动战马,率领五百亲卫朝前方的战场冲了过去,风迎面吹来,他身后的亲兵扛着的大旗在大风中倔强地飘舞着,显得是那么的孤寂。雨,终于落了下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大战(七)

雨点从天空打落下来,就如被长杆打落的果子一般,又粒如黄豆般大小,没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没有丝毫的缓冲,直直地从空中倾泻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电闪雷鸣。

乌云在慢慢消散,能见度却不曾有所提高,雨幕笼罩之下,人们的视线变得更为模糊了。

一个马扎摆在中军大帐前,高畅却未坐下,而是站立在马扎下,眺望着远方,在他视线所不及的地方,他的军队正在和敌军进行着殊死搏杀。

他的本阵位于桑干河河滩旁的一个高地上,在他背后,就是本方的大营,此时,大营已经为之一空,只有少量辎重兵留在大营里,进行日常的养护工作。

高畅的本阵距离前线有一定的距离,天气晴朗,视线良好的情况下,他站在中军大帐所在的这个山坡上,还能看得清楚前方的一部分战斗场面,雨一旦落下来,铺天盖地,笼罩在天地之间,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只能听见隐隐约约传来的一阵喊杀声,就算是这喊杀声,也是时断时续,常常被雨声和雷声所掩盖。

雨落下来的时候,高畅身边的薛仁贵忙上前请求,希望高畅能进帐暂避。

高畅摇摇头,没有理会他的请求,仍然笔直地眺望着前方,就像他的目光能穿透层层雨幕,能穿透空间的距离,清楚地落在前方的战场上一般。

薛仁贵忙一路小跑,将高畅的华盖大伞拿了过来,竖立在高畅头上。为他遮挡风雨。

一骑从山坡下疾驰而来。穿过疾风骤雨,来到本阵之前。

那人翻身下马,右拳紧握。放在左胸,稍稍俯身,朝高畅行了个军礼。

然后,他扬起头,露出被大雨润湿地脸,高声吼道。

“秉大王。左翼地刘雅将军来报,他已经击溃当面之敌,现在已经和高雅贤将军合流,正按照既定计划,迂回前往攻击罗艺本阵,不过,由于大雨倾盆,道路不清。可能会多花费一些时间!”

在现在这种天气下,像战鼓,号角,旗语。烽火这样的联系方法已经指望不上了,部队与部队之间的联系。只能依靠轻骑传递,高畅军地传令兵都经过特殊训练,个人武艺高强,且灵活机变,一般说来,都不会误事。

高畅点了点头,微微蹙起眉头,仿佛在思考什么,半晌,他沉声说道。

“很好!传本王令,命刘雅和高雅贤小心行事,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事,不过,不要过于追求行军速度,失去阵型,避免遭遇敌军伏击!”

“诺!”

传令兵沉喝一声,转身上马,疾驰而去。

按照常理,左翼击溃当面之敌后,应该加快速度,会合中路大军夹击幽州军本部才是,之所以要加快速度,无非求一个快字,在幽州军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之前,打一个时间差,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高畅的命令却与之相反,并没有让左翼的刘雅和高雅贤快速前进,而是让他们保持阵型,缓慢前行,这其中自然有他的考量。

事出反常即为妖!

高畅非常清楚这样的道理,在他看来,就算罗艺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摆在中路,想要强行进攻本方地中路,他摆在两翼的人马也不会这么弱啊!

刘雅和高雅贤部加起来也不过八千余人,与他们对敌的幽州军人数当不小于这个数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