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47章

隋末逐鹿记-第247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原一带,一直流传着一个箴言,那就是“刘氏主吉”。

就像河南的豪强相信“李氏主兴”,河北的各路豪强都相信“刘氏主吉”。这句言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河北一地流行起来地,它出自何人之口,已经无法追究了,人们只知道天下大乱之际,这流言就慢慢在河北一带传播开来。

当初,阿舅贼刘霸道在豆子炕起兵,就是以此箴言为借口的。

刘霸道兵败而亡,只能证明他并非天命所归之人。却并不能说明这言就是大谬不当的,北地豪强仍然有不少人相信这句话。

既然高畅可以取代窦建德,刘雅相信,只要自己紧握军权。在忍耐中寻找机会,日后何尝不能取而代之。王侯将相,宁有种否?刘雅虽然粗通文墨,陈胜王反抗暴秦时说的这句话,他还是明白其中意思的。

在原本的那个时空里,几年后,窦建德在虎牢关被李世民所擒,送至长安被李渊诛杀,窦建德部顿时消散而去,后,李渊征召窦建德地旧部,像范愿,高雅贤,曹堪,董康买等将领入长安觐见,那些人担心李渊将其征召入长安是为了将他们诛杀,人人惊恐不安,决定打着为窦建德的名义,重新起兵反唐,既然要重新起兵,就需要有一个头领,根据“刘氏主吉”这句箴言,他们就来到隐居在乡间的刘雅住,邀他为首领,让他统率众人起兵反唐。

可惜,那时的刘雅已经心灰意懒,认为李唐大势已成,无法抵挡,于是拒绝了众人的提议,那些人担心刘雅向官府报告众人的密谋,就将其诛杀,然后,推举刘黑为首领,从河北起兵,反抗李唐统治。

而现在的刘雅因为没有受到重挫,对这样的箴言还是深信不疑地,有着别样心思自然也无可厚非。

不过,随着高畅的威权日盛,刘雅的这种心思已经变得淡薄了许多,慢慢地不复存在了。

据刘雅所知,像范愿这样有异心的将领,大多在征战中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这无疑让刘雅心惊不已。

再加上,高畅对部下地控制与窦建德完全不同,窦建德和他们相处,凭借的是个人魅力,他以仁厚待人,将他们当作了自己地兄弟,只要兄弟们对他效力,他并不插手他们对部队的管辖,他们和窦建德一样,将众多骁勇的将领收为义子,让他们担任亲卫,依仗这些人拼死作战,为他们建功立业。

而高畅则并不是如此,他并不允许军队系统游离于他的指挥之外。

通过一系列缓慢却又咄咄逼人的整军行动,高畅渐渐剥夺了将领们对士兵们的控制,士兵们必须按照统一的操典训练;士兵们可以领受军饷,家人们按照人口和军攻分发土地,所以,不得在作战中不听号令,擅自劫掠;而且,佐尉以上的军职都必须得到高畅的认可,不允许将领们私相授受;每个级别的将领所拥有的亲兵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不得任意扩充自己的亲兵规模;再加上一系列的调动,将他们帐下的将领调到另外的营中,将不熟悉的人派到他们手下那任职,所有的这些都杜绝了他们将部队变成自己私兵的打算。

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像刘雅,曹旦,高雅贤等将领对自己的部队仍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权力

很大的限制。

相比于某些人的反抗,刘雅选择的则是放弃,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别样心思,一心为高畅卖命,只希望日后也能成为公侯之类的大人物。

以前,他统率的兵力足有七八千人,如今,只有四千人左右,然而,相比于那时,他这四千人的战斗力却要强大了许多。



在刚才的那次战斗中,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军,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入敌阵之中,大雨落下来之际,敌人就开始四散而逃。待刘雅将敌军主将薛大用斩落马下之后。溃逃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场大战,刘雅的本部人马战损不过区区一两百人,敌人也只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剩下的那些家伙已经溃逃无踪了,在当时地天气状况下,在主将已经阵亡地情况下,要想重新将那些溃兵收拢,集中起来,今天恐怕是不成的了。

想到得意处。马背上的刘雅不由哈哈大笑,他回头望向身后,在身后两里处,高雅贤地部队正不紧不慢地跟随着他,隔着一道山梁,他看不见对方的旌旗。

哼!哼!

刘雅用鼻孔出了出气,最好,一会冲击幽州军本阵的时候。仍然不需要高雅贤的部队参与,让他在他后面只有吃灰的份,谁叫那家伙仗着夏王的宠信,在自己面前。明明很得意,却做出一副谦逊地样子。莫得让人作呕。

“将军,前方的斥候还未回来,会不会有什么事”

一旁说话之人身着一身白衣,散发,只是用一根丝带绑在额前,将头发束好,这人的装扮乃是军中神官的标准装束,此人名叫封子清,乃是高畅派到军中的大神官,负责将士们的信仰宣传。

“有事?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刘雅不由撇了撇嘴,对这个神官,他并不感冒,有人来分你的权,甚至负责监视之职,你也不会对那人感冒的。

然而,在表面上,他却不能将自己地心思泄露出来。

“刘远,快给老子过来!”

刘雅把自己的亲兵叫了过来,让他带着几个人去前面查探消息,看看是不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听了封子清的话,他地心中也感到了一些忐忑。

刘远一行离开队列后不久,就急忙打马奔了回来,不需要他们说话,刘雅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一里外的山梁上,出现了一股骑兵。

那只骑兵并未打着旌旗,他们地衣着杂乱不堪,有的穿着单衣,有的甚至披着皮袍,有的则赤着上身,那群人不停地吆喝着,发出一声声怪叫,从山梁上打马疾驰下来。

越来越多的骑兵出现在那道山梁上,就像永无尽头一般,他们像潮水一般从山梁上涌下来,朝刘雅一行蔓延过来。

沉闷的牛角声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飘荡,刘雅听在耳内,心中凛然不止。

“结阵!”

刘雅声嘶力竭地高声吼道。

当初得胜之后,高畅让传令兵来传达了命令,让刘雅和高雅贤部小心行军,防止敌军伏击,故而,刘雅部的行军阵型分外紧密,在对面的骑兵冲杀过来之前,堪堪转换好了阵型,只是,错过了用强弩攻击敌人的机会。

面对着森严的枪阵,那股骑兵的前锋并未直冲而来,而是绕过刘雅的方阵,从两翼疾驰而过,朝刘雅部身后兜了过去。

仍然有骑兵从一里外的山梁后冒出来,刘雅心惊不已。

看这情况,这骑兵恐怕不下一万人,他们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

突厥人?

刘雅原本黝黑的脸庞突然间变得惨白,刚才的猜想让他差点从马背上摔落下去。

是的!是突厥人!看那些家伙的装扮,看他们那娴熟的马术,看他们使用的武器,是突厥人没有错。

一想到自己被上万突厥精骑包围,刘雅彻底绝望了,本来,他还有一线希望,希望身后的高雅贤部能将自己救出来,然而,很快,在他后面响起了一阵厮杀声,这证明高雅贤部也陷入了敌阵的包围之中。

“啪!”

身边的亲卫抽出横刀,将一枚朝刘雅疾驰而来的白羽箭格挡下来,刘雅回过神来,发现那些突厥人正纵马一边围绕着本方的步兵方阵疾驰,一边向阵中抛射羽箭,由于准备得不充分,竖起盾牌的士兵不多,不少人都闷哼着跌倒在阵中。

“神君庇佑,

焚身以火,



封子清披散着长发,像疯子一样驰出军阵,在军阵前来回,高声唱着奠歌,视敌人的箭雨如无物。

在那一刻,刘雅心中热血翻涌,绝望,沮丧等负面情绪顿时一扫而空。

他举起马槊,高声嘶吼。

“儿郎们,有我无敌,死战到底!”

第一百三十章 幽州大战(十)

实和刘雅所猜想的有所不同,出现在这里的这股万人厥人,当然,你要硬把他们称做突厥人也无不可,毕竟,在名义上,这些胡人都隶属东突厥汗国多管辖。

实际上这股胡人骑兵来自于渔阳郡外的奚人部落和契丹部落,他们名义上的统帅则是自称燕王的高开道。

华夷大防,对罗艺,高开道这样的人来说,几近于无。

他们根本就不懂华夏汉人和胡人的区别,像罗艺,当初身为隋王朝的将军,驻扎在柳城一带,率领虎贲铁骑北上剿杀胡人,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而已,同样,为了自家的身家性命,功名富贵,就算是引胡人入关又有何关系?

就像罗艺现在暗中投靠的唐帝李渊一样,起初,他从太原起兵,还不是对突厥汗国俯身称臣,在言辞之上甚为谦恭,说是卑躬屈膝也不为过啊,他率军进犯关中之际,突厥向他赠送了大量战马,且派有两千精骑助战,李渊不时将金银财帛,美女人口等战利品送给突厥人,以做礼物。

华夷大防,汉胡之分,不过是狗屁而已!

历史上,为了自家的功名富贵和所谓大业认胡人为老子,引胡人入关进犯中原的比比皆是,这样的人以前不会少,现在不会少,将来也断不会少。

李渊的所传承的李家本就有着胡人血统,像李建成,李世民的母亲长孙皇后就是典型的胡人,虽然。李渊在家谱中自称是大汉李广地后代。先祖是先秦时地老子李耳,不过是为了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所以,李渊向突厥人称臣就半点也不奇怪了。对胡人来说,名声什么的并不重要,有没有实际的好处才是最为重要地,至于名声,当掌握了最高力量之后,还不是可以凭借力量来将之洗刷干净。只要你手中有刀,握笔的难道敢反抗?

至于这个和罗艺联盟,引胡人入关,自称燕王的高开道,他同样有着胡人的血统,先祖乃是五胡乱华时进入到中原的胡人,高不过是他的汉姓,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地很厉害,却也保存着胡人的野性,跟他这样的人讲华夷大防,讲胡人入关的危害。注定不过是对牛弹琴而已!

满脸虬髯,长得膀粗腰圆。身形魁梧,就像一个杀猪的莽汉,这就是高开道的形象,然而,与其外表不符的是,他有着极其细腻的心思。

最初,高畅率领大军北上讨伐幽州,罗艺曾派信使前来想与他联合共同对付高畅,他手下有谋士认为应该乘罗艺抽调兵力全力抵挡高畅军之时,暗中出兵抄罗艺地后路,以便占领更多的领地。

高开道占据渔阳郡之后,一直处在罗艺的威胁之中,按道理,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罗艺地机会,不过,最终高开道没有采纳那个谋士的意见。

唇亡齿寒。

这个成语高开道并不知晓,但是,这不妨碍他对这句话意思地理解。

相比于幽州罗艺,占据河北中腹的高畅力量无疑要强大许多,罗艺一旦被他消灭,自己日后的下场也可想可知,高开道由此深知,此时并不是占便宜的时候,他应该和罗艺同仇敌忾,组成联盟,共抗高畅的北征大军。

当然,乘这个机会,高开道难免对罗艺提出一些条件,金银财帛自然不会少,领地什么的自然也会有所扩张,罗艺承诺,将北平,柳城等郡拱手让给高开道,任由高开道的势力范围扩充到这些地方。

罗艺也不是傻子,在目前的情况下,他无法顾及那些地方,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而已,若是他势力强大,重新将那些地方抢回来又有何妨。

高开道知道自己的实力不管是和高畅相比,还是和罗艺相比都处在下风,为了在战争之中占得上风,获取更多的利益,他用大量金银财帛馈赠给边郡一带的奚人和契丹人部落,请求这些部落首领与他一起出兵南下。

高开道向这些部落首领承诺,允许他们的士兵劫掠,凡是胡人士兵抢来的战利品一律归其所有。

高开道占据渔阳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派使者前往突厥人的王庭,向突厥人称臣,突厥可汗欣然应许了他的投靠,所以,从名义上来说,高开道和那些奚人,契丹人部落的小王一样,都是突厥人的奴才,算得上是自己人。

春夏之交对草原上的胡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打仗的好时机,战马在这个时候无疑是要掉膘的,马力远没有秋冬时期那般强盛,对以骑兵为主的胡人来说,这个时候出兵南下打仗无疑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不过,在高开道向他们展现出来的美好前

惑下,在美女和黄金的引诱下,那些小王最终还是没花高开道多大的功夫,他们就决定和高开道一起南下发财,金银,绸缎,美女,奴隶所有的这些全都赤裸裸地摆在他们面前,只需要他们拿起战刀去抢而已!

以往南下劫掠,往往要面对边塞的长城和堡垒,面对边军的强弩长戈,如今,他们不需要这么麻烦了,他们只需要驱动坐骑,挥舞战刀收割那些猪狗一般的南人的性命,抢夺他们的财产和女人即可。

好几个部落联合起来,尽然达到了一万来人,他们和高开道的五千精兵秘密南下,来到了蓟县战场,由于罗艺和高开道将这个秘密掩藏得极好,高畅安排在他们内部的无间无法探知到这个消息,所以,高畅对此一无所知。

罗艺摆在本方右翼的部队不过是诱饵而已,薛大用对自己很是不满,罗艺自然心知肚明,借这个机会铲除那些仍然对薛氏忠心耿耿的幽州人,对罗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至于那几千新兵,本就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少战斗力,能够成为诱饵对他们来说,也算是派上了用场。

罗艺知道高畅军的左翼部队在得胜之后,一定会迂回攻击自己的本阵,而胡人组成的轻骑兵集团就埋伏在他的右翼和本阵之间,乘高畅军不备之际向其发起突袭,彻底歼灭这股敌军之后,再向中路合围,将高畅的大军赶到桑干河中去。

出乎罗艺意料之外的是,刘雅和高雅贤部在获胜之后,并没有像他猜想的那样以急行军的姿态向本方发起攻击,他们一路行来,分外的小心,虽然是在行军,却一直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并没有松懈。

胡人骑兵的出现的确很突然,那些胡人骑兵的速度也的确很快,然而,在那些胡人骑兵冲杀进来之前,刘雅部和高雅贤部都已经转变成了战斗阵型,他们结成圆阵或是方阵像一个刺猬一样怒张着身上的刺抵御着敌人的冲击。

由于行军的原因,刘雅部和高雅贤部相隔有两三里的距离,这是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面对的敌骑达到了上万之多,完全有能力将他们分割开来,一一吃掉。

逃跑?



逃跑不过是死路,要想在平原和骑兵赛跑,就算高畅军个个都是刘翔附身,也都逃不过覆灭的命运,如今,他们只有一面扎好阵型,抵御敌骑的冲击,务必不能让敌骑将本方的阵型冲垮,另一方面则派出轻骑,寄望他们能冲出敌阵,把这里的消息传到本阵去,希望能获得本阵的援救,不过,说实话,对此,不管是刘雅,还是高雅贤都没有报什么希望。

经过刚才一战,刘雅部还有三千多人能够作战,高雅贤部的三千人则是生力军,他们加起来,一共有六千多人,只要他们能保持阵型,找到一个适合防守的地方,就算面对一万多敌骑的冲杀,他们也坚信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在这之前,两人的部队最好是合在一起,摆脱目前糟糕的状态,避免被对方各个击破,一一剿杀。

因此,在战鼓声的呼应下,两人指挥着军队保持着阵型缓缓向对方靠拢过去。

与他们对阵的敌人自然不希望他们合拢,敌骑保持着严密的阵型围绕着刘雅和高雅贤的部队疾驰,两人的部队每靠拢一步,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些胡人的骑兵就像狼群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