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72章

隋末逐鹿记-第272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突厥人希望中原越乱越好,最好几股势力相持不下。如此。他才好积蓄力量,乘虚而入。

李渊也好,刘武周也好。都是他扶持的代理人,现在的突厥还在观望之中,所以不允许代理人之间互相争斗,除非有某个代理人地势力扩张过大,而现在李唐地势力还算不得独大,他能否撑得过薛举的西凉军的攻击尚未可知。所以,这个时候,突厥人绝对不会允许刘武周去攻打李唐地后方太原郡。

没有突厥人的支持,刘武周是不敢出兵的。

若是惹得突厥人不满,他的兵马前脚离开了马邑,突厥人后脚就会跟了过来,截断他的后路,那时。他当死无葬身之地。

宋金刚不是一个蠢人,听了刘武周的解释,他也知道对方所说地话甚有道理,然而。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机会从自己面前溜走,确实有些不甘心。两人对视一眼,唯有长叹无言。

马邑的刘武周集团面对这个机会却不能下手,只能徒唤奈何,河北的高畅却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的意思。

以河北现在的财力物力,组建一只大军翻越太行山,一路攻克好几道关卡,前去攻打晋阳,几乎无法做到,然而,高畅却不会什么事情都不做。

苏定方到达博陵郡之后,他带来了高畅的最新命令,于是,博陵郡内的高畅军开始了大规模却又秘密的调动。

苏定方抛出了大量地烟雾弹,军队的行踪诡秘不明,他放言要去攻打恒山郡,然后西进翻越太行,进攻晋阳。

不过,各路豪强在博陵的细作并不相信他发出的狂言,博陵地高畅军最多不过五千来人,其中精锐也就三千不到,就这点人,想要越过层层关卡,路途南行的太行山去攻打李唐集重兵防守地晋阳城,无疑是天方夜谭。

恒山郡已经向李唐投了降表,光是恒山郡的兵力就与博凌郡的高畅军兵力相当,博陵的高畅军若是没有后方的支持,要想打下恒山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经过多方分析,那些人认为这是苏定方放的烟幕弹,为的掩护信都方面的高畅军朝名义上属于李唐的赵郡发起进攻,使得恒山郡的军队不敢驰援赵郡,自从张道源在赵郡被刺杀后,赵郡已经隐隐有向夏国投降的意思了,现在,只不过是在观望而已,若是信都的高畅军突然向其发起进攻,多半会不战而降吧?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出乎他们的想象。

七月二十九日,恒山郡郡城真定城外五十里,一直一千多人的军队正默默地通过沱河的河谷向西行进。

“将军,为了保密,郡守大人不能前来送行,以壮军威,还请将军大人多多包涵!”

小山坡上,一个身着儒衫高冠的中年人朝苏定方拱手说道,此人乃是恒山郡户曹郑斌,此次前来,特地代表恒山郡送上劳军之物。

就在高畅击败罗艺占据幽州后不久,恒山郡郡守就暗中投降了高畅,现在,郡守的核心幕僚,郡兵的将领都已换为了高畅的人,至于,向李唐俯首称臣,那只是高畅为了麻痹对方而设下的计谋而已。

这个时候,并不是大举进攻晋阳的好时机,就算高畅派兵夺得了晋阳,他也守不住,北方的刘武周肯定不会容忍晋阳落在高畅之手,再加上南方的李唐的反击,夹在中间的高畅军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是守不住晋阳的,何况,南方还有宇文化及和瓦岗军的威胁,高畅也抽不动兵力来进攻晋阳。

不过,他可以先未雨绸缪地布下一些棋子。

苏定方所率领的这一千人就是先头部队,他们大部分是太原人,不是太原人的那些家伙也都在前些日子学会了太原话,他们将会通过一个秘密小道翻越太行山,进入太原郡,然后,按照计划行事,为日后大军的行动做准备。

“无妨!”

苏定方朝那人拱手回了一礼,就没有怎么搭理他了,他忧心忡忡地瞧着河谷下行进的部队,那条秘密小道山高林密,悬崖峭壁,踹急溪谷,遍布路上,这一千人,能够活着到达太原郡的不知有几人啊!

第二十章 高畅骂化及

宇文化及率领两万残余离开汲郡,进抵魏县就食

魏县城小,出产不封,近两年战乱频频,百姓多已逃亡,所以,无力承受两万大军的供养,西进关中之路极其漫长,途中有瓦岗军,李唐的大军,残余的旧隋势力,每股势力都对宇文化及心存敌意,要想回关中,需一路打过去,宇文化及的智囊们皆认为,依靠这两万人是无法打回关中的,现在,对宇文世家来说,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找一个根据地暂且安顿下来,积蓄力量,以待良机,在趁势而起。

宇文化及采纳了谋士们的意见,率领这两万人继续北上,目标直指聊城。

到这步田地,这两万人仍然跟随宇文化及,不离不弃,算得上是宇文家的死忠,军中的高低级军官大多姓宇文,或为其家族的家奴,所以,军心一直没有涣散,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他们的装备也是大隋禁军中的头一份,面对宇文军的强大压力,沿路的各路变民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俯首称臣。

当时,在聊城盘踞的乃是打着瓦岗旗号的伏德,他的兵力有一万余人,然而,大多为老弱病残,真正的精锐只有一千人左右,王薄在齐郡被高畅部下腾珏击败之后,率领了数百亲信前来投靠于他,两军加起来,能战之人也不过区区两千来人,要想抵挡宇文军的进攻,无疑是天方夜谭。

最终,伏德采取了王薄的建议。两人不战而降。将聊城拱手让给了宇文化及,至此,从江都一路逃窜至此地宇文化及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由于高畅雄踞河北。聊城附近地清河,平原两郡皆在夏国的统治范围,近年来,与之毗邻的聊城也甚少受到强大势力地袭扰,故而,这一带的百姓很少逃亡。再加上,聊城靠近黄河河岸,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突然间接纳了两万多大军以及庞大的旧隋官僚集团,一时间,却也承受得起。

不过,聊城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周围的地盘也只有那么大一点,时日一长,却也难供养人数如此众多的官僚的士卒,宇文家要想生存。就必须向外扩张。

南方是瓦岗军地势力范围,宇文化及刚刚被瓦岗军打败。对其心存忌惮,暂时没有南进之意,摆在他面前的唯有北上,东进,西攻这三个路径,而东,西,北都是高畅的夏国,聊城可以说是正处在夏国的包围范围内,就算是为了将来,宇文化及也必须打破高畅的这个包围圈,不然,若是高畅缓过手来,他只有被动挨打了。

九月,就在夏国百姓抢收秋粮之际,宇文化及派出了小股部队轮流进入夏国地界,抢夺粮食。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对于宇文化及的北上,高畅早有戒心,他一直停留在平原,未曾回归河间,甚至,苏雪宜和阿岚两人也离开了河间,前来平原陪伴他,对现今的夏国政权来说,南进至关重要。

宇文军地小股部队遇见了强有力的阻击,在平原和清河境内,各地农庄皆布置了烽火台,一遇见宇文军,若是兵少,农庄内的那些民兵则主动抵抗,若是兵力众多,则躲入农庄内,点烽火为号,高畅的正规部队驻扎在附近地堡垒内,一见烽火,立刻出动,宇文军身处在陌生地方,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没有,难免丢盔卸甲,狼狈而回。

粮食抢到不多,士兵的损失却非常巨大,眼见这种骚扰作战没有用处,宇文化及只好将这计划放弃了。

既然骚扰没有用,那么只能大举进攻了!

九月下,宇文化及率领一万精锐,伏德,王薄率领本部人马为其两翼,浩浩荡荡朝平原郡杀奔而来。

平原郡是高畅地根本,他的势力最初就是在平原郡发展起来的,他的根基在平原郡极其深厚,正因如此,宇文化及才把目标对准了平原。

不要说平原郡的富饶,获得了平原的粮食,不仅解决了两万大军的温饱问题,甚至可以扩充军队,就只看占据平原的政治意义,就值得宇文化及为之一搏了。

然而,宇文化及的如意算盘虽然打的不错,不过,他算错了一些东西,他的大军尚在聊城集结未曾出发,敌情司的那些家伙就把情报传回了平原,于是,战斗所必须的隐蔽性,突然性这些就没有了,当宇文军出现在平原地界时,等待他的是高畅亲自率领的一万精兵,牢牢地挡住了宇文化及的去路。

两军在一个叫虎啸谷的地方,隔着一条名为虎啸河的小溪对峙。

宇文化及想要河高畅决战,高畅却没有这个意思,现在的他仍然没有准备好,秋粮尚未入库,李靖和腾珏部进入渤海,北海,齐郡等地后,兵力扩充得很快,需要大量粮食,这三个地方人心尚不安稳,需要做的事情还需很多,农庄的模式能否在这三个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建立,还需要军队的帮助,再加上,瓦岗军与东都的杨隋政权尚未分出胜负来,北方的高开道尚未解决,胡人的威胁也如

背,大量兵力都摆在了郡,上谷一线,以防胡人的方已经率领一千前锋进入了太行山,后续的部队也该陆续发出,争取将太行山中的这个通道掌握在手中,这样,日后和李唐对垒时,方能占据上风,所有这些事情都需要消耗大量钱粮,在此时和宇文化及拼个你死我活,并不划算,人家是破罐破摔的烂瓦罐,自己是精贵的瓷器,没必要和他碰个两败俱伤。

高畅不出战,只是牢牢地挡在宇文化及面前,让他莫可奈何。



你说攻吧?虎啸河虽然不大,大军渡河的时候被对方半渡而击的话。同样够呛。若是撤退,那此次进攻不是白费钱粮了,典型地偷鸡不成蚀把米。

思索再三。宇文化及还是不甘心就此撤军。

于是,他暗中命令王薄与伏德两人带领本部人马迂回虎啸河地上游,想从上游渡河,包抄到高畅的后面向他突然发起袭击,这时,自己突然率大军过河。前后夹击,务必将高畅留在虎啸河。

为了帮两人赢取时间,不让高畅发现两人的行踪,宇文化及每日都命令军队到河边列阵,向高畅挑战。

这一日,到了约定前后夹击地时间,宇文化及率领大军又来到了河边列阵,大肆辱骂对方。在宇文化及看来,自己每日都这样做,高畅肯定会对此习以为常,警惕心什么的绝对会降低。挡他的后方受到攻击慌乱之际,自己突然发起进攻。对方一定难以抵挡。

出乎宇文化及意料之外的是,高畅居然一改往日拒不出战的作风,居然率领大军出营,在对岸布下了阵势。

宇文化及心中大喜,这样的话,王薄和伏德两人地机会就来了,若是两人在高畅后面发起进攻,对方必定溃不成军。

于是,他跃马来到河岸边,要求高畅出来对话。

高畅如他所愿,来到了阵前,于他隔河对望。

宇文化及微笑着说道。

“高贤侄,吾家与高家有通家之好,先父与乃祖高颖乃是一殿之臣,来者皆是客,现吾来世侄处做客,世侄何苦刀兵相见啊?”

高畅冷冷一笑,并未像宇文化及所想的那样与他客套,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废话,而是直接破口大骂。

“宇文家满门皆是不忠不义之徒,休得与我高家相提并论,当初,尔父宇文述与杨素合谋,帮助杨广欺瞒文皇帝,故而篡夺了大位,将先太子勇毒杀,吾祖高颖公信守忠义,未尔等不容,族灭身死,你宇文家深得杨广信任,就连尔在雁门被困之际与突厥人做生意,暗中出卖杨广,都特地绕你不死,杨广就算对不起天下人,也绝不会对不起你宇文化及,尔这不忠不义之徒,居然弑主夺位,天下无耻之徒,无人出尔之上!”

这一通大骂骂的宇文化及面色青白不定,险些吐出血来,高畅的声音不是雄浑有力的那种,却也清朗嘹亮,虎啸河两岸格外静寂,两岸的士兵将这骂声听了个清清楚楚。

“小子狂妄!”

宇文化及举起手来,指着高畅,厉声喝道。

这时,在对岸列阵的高畅军后方突然一阵烟尘滚滚,隐隐传来喊杀之声,宇文化及心中大喜,看来是王薄和伏德得手了!

眼见对岸地高畅军阵型突然一阵骚乱,宇文化及命令亲兵挥动令旗,他大喝道。

“儿郎们。随我杀过河去!“

顿时,鼓声雷动,早就有所准备的宇文军在将领们的率领下,一窝蜂地涌下了虎啸河,涉水而过,待其大半入水只好,对面却风云突变。

原本骚乱的高畅军阵型却突然变得齐整起来,弓弩手从阵型中鱼贯而出,好整以暇地拉弓上弦,随着一声梆子响,箭矢像乌云遮住天空一般,黑压压地一片,笼罩在虎啸河上空,箭矢的呼啸声就如地狱阎王地召唤一般。

虎啸河狭窄的河面上,堆满了宇文军的尸体,河水为之不流,触目之处,尽是鲜红。

宇文化及身子摇晃不定,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他心中一片茫然。

“你等的是他吗?”

对面的高畅纵马来到河岸边,手中提着一个人头,朝他高高举起,然后大声吼道。

人头血肉模糊,然而,从那个头盔来看,依稀可见是伏德的人头,宇文化及的脸色变得血红一片。

“气煞我也!”

他高喝一声,吐出一口鲜血,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一旁的亲兵忙冲了上来,将他扶上马,打马往后狂奔而去。

此战,宇文军损失了数千人,从此,宇文化及困守聊城,再也不敢轻言北上。

第二十一章 南北两件事

李密在童山击败宇文化及的十万大军后,汲郡降,一干被宇文化及丢弃的旧隋大臣纷纷前来洛口晋见李密,其中,就有暗中将高畅抚养长大的旧隋丞相苏威,也就是高畅妃子苏雪宜的祖父。

高畅之所以率领数十亲卫南下,一方面是就近了解瓦岗军和宇文军的战斗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另一方面也是应苏雪宜之请,看能不能将她的祖父从宇文军中救出来。

苏雪宜的父亲被困在东都洛阳,祖父苏威一直随着杨广的御驾,宇文化及杀了杨广后,他就落在了宇文化及的手中,宇文化及没有杀苏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苏威是两朝老臣,在文官中威望甚高;另一个理由则是因为他的孙女是夏王高畅的妃子,在关键时刻,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苏威没有跟随宇文化及的大军,而是被他留在了东郡,高畅并没有见到他,不过,就算苏威在宇文化及的军营中,高畅也不见得能见到他,在数十万大军交战的战场上找一个人,除非高畅真是神灵,否则断无可能。

东郡降瓦岗后,苏威也就落在了李密的手中。

李密和宇文化及打着同样的主意,自然不会就此杀掉苏威,而是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迎接他的规格也格外隆重,投桃报李,苏威的表演也格外精彩,一见面,就称李密为明主,倒头就拜。虽然已经老态龙钟了。行礼这个动作却做的格外利落,人啊!为了活命,果真是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获得一干旧隋大臣的效忠。又得到了数万骁果降军,瓦岗密公地威望达到了最高点,天下为之震动,向他遣使称臣地各路豪强更加多了,一时间,洛口军营来往的使者络绎不绝。军营如同菜市一般。

但是,李密是绝不仅仅满足于此的。

八月,他率领数万精兵西进,按照当初和杨地约定,进入东都去执掌朝政。

不过,在洛阳有一个人是不愿意看见李密如此得意的,他就是多次和李密交战,也多次被其击败的王世充。

知道元文都等人决定和李密休战。让其进入东都来执掌朝政后,王世充对手下的亲信说,我们和李密多次交战,彼此之间仇深似海。李密若是进入东都执掌朝政,你我将死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