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向关中李唐称臣?
这样的念头孟海公一直都有,相比东都那个郑帝王世充而言,同样是逆臣,孟海公更看好李渊一些,这也是当初王世充称帝之后,他拒绝向其称臣的原因。
不过,主动向李家摇尾乞怜,自认身具读书人傲骨的孟海公却不想这样做,而这个时候,魏征的到来却给他这样的一个机会,现在是李家有求于他。
曹国公,食邑五百户,子孙世袭,这样的条件对没有希望夺取天下的自己来说,也算是差不多了吧?
只是,要想获得这些东西,自己却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也有可能鸡飞蛋打,什么也捞不着,只是,就算不为这些东西,单纯的为了自保,自己也要做这样的事情啊!
魏征带来了淮安王李神通的话,希望孟海公能主动向鲁郡发起攻击,鲁郡的夏军才刚刚战败徐圆朗,当地人心尚未安定,此时发起进攻,无疑是最佳时机。
实际上,孟海公也有这样的打算,当鲁郡的夏军分兵,滕珏留守鲁郡,李靖却率部南下,不攻曹州,而是直奔东海郡而去时,孟海公就在酝酿出兵东进了,等着别人准备停当之后来攻击自己,倒不如先发制人。
李神通之所以让魏征前来招揽孟海公,用高官厚禄来让其为李唐效力,意图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减少魏县以及黎阳方面的唐军压力,不然,也不会承诺封孟海公为曹国公,在李唐的阵营中,日后能被封为王的只会是他的皇族子嗣,被封为公侯的当是在立国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文武大臣,当然,那些为了笼络别人胡乱分封的官职是算不了数的,就象那个吃人魔王朱粲,当初投靠李唐的时候,李渊封他为楚王,可是,当李渊派出抚慰使段确前去招抚朱粲时,从段确对朱粲的态度,朱知道李渊的许愿封官也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他朱粲的名声实在是太坏了,等到李渊真的夺取了天下,等待他朱粲的只能是当头一刀,所以,他先下手为强,将段确和他的一干随从杀死,将段确碾为肉,让众人分食,转头投了做出礼贤下士姿态的王世充。
不过,对孟海公的封赏却是李唐心甘情愿的,首先,孟海公这人的名声不错,家世也不鄙薄,若是他的举动真的拖住了夏军的脚步,减缓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是当得起这样的封赏啊!
现在,孟海公担心的是鲁郡的空虚是高畅故意摆出来的陷阱,因为,按照常情,李靖和滕珏分兵南下朝东海郡进发,这明明不合常理啊!鲁郡,琅琊郡,高密郡这三地刚刚纳入夏国版图,要想安抚民心,镇压反抗势力,需要重兵把守这些姑且不论,曹州的孟海公难道高畅真的视其为无物,一点也不防备?
不过,明知是陷阱孟海公也要去试一试,了不起只发起试探性的进攻,发现不对立刻退兵,反正李神通只是通过他在侧翼战场的攻击,牵扯高畅主力大军的注意力,为魏县的主战场分担压力,并没有叫他一定要攻下鲁郡,所以,他只要摆出进攻的姿态,虚张声势地发出几波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击就行了!
五风二年,六月初。
高畅率领步骑三万大军从聊城出发,进入魏县,同时,孟海公也率领大军从曹州出发,向鲁郡方向进发。
第六十八章 山西攻略
月,宋金刚率定杨军数万围攻晋阳,李元吉率领城内城死守,晋阳内的存粮足够数万唐军一年所用,晋阳城墙高大,护城河之水既深又宽,在定杨军攻打榆次之时,李元吉就在晋阳城外广挖壕沟,建筑高垒,并于晋阳东门修建了两座军营,与晋阳呈犄角之势,协助城内守军防守。
宋金刚率军来到晋阳城下,为了能够攻下晋阳,他命令部队向那两座唐军大营发起了猛攻,唐军大多由晋阳的本地人组成,深知若是晋阳被贼寇一般的定杨军攻破,家中的一切将无法保全,故而,面对定杨军的猛攻,他们拼死作战,绝不后退。
花费数日的功夫,折损了数千人,就连刚刚投降了定杨军的原唐军将领张达也死在了某道营垒之前,定杨军宋金刚部仍然没能攻进唐军这两座大营,最佳的一次战果也仅仅是攻到了其中一座大营的寨棚前而已。
李元吉虽然狂妄无知,性情暴躁,却也并非无能之辈,何况,李渊也给李元吉留下了不少能人,协助其镇守晋阳,像宇文这样不识时务自以为是忠臣的家伙毕竟还是少数,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为李家卖命,不过也是混口饭吃而已,所谓的忠诚就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他李家的江山,他李家的人愿意折腾,其他人又何必多事呢?
不过,面对定杨军地攻击。他们就不会视若无睹了。
晋阳是他们这些人家族的立身之地,定杨天子刘武周可不是唐皇那样宽厚仁慈,知根知底的大人物。
当初,刘武周在马邑任鹰扬府校尉,在马邑太守王仁恭麾下任职,王仁恭对其格外信任。将府邸的安全也交给他看守,不想这家伙却和王仁恭的小妾勾搭起来,并且,乘天下大乱时,阴谋发动兵变,杀了王仁恭,夺了马邑。
如此忘恩负义的家伙,纵然一时得势。也不会长久,现在,只不过是依仗突厥人之势才如此猖狂,一旦时局变幻,失去突厥人地支持,他也只能败亡了事。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定杨军,晋阳城内,却很难出现投降的意头,为了保卫家园。为了财富不被城外的豺狼夺去,他们只能团结在以齐王李元吉为核心的并州府文武大员麾下,奋力作战,与城外的定杨军进行殊死的搏杀。
久攻晋阳不下,宋金刚营中缺粮,马邑。雁门两郡地处边塞,土地贫瘠,要想供应数万定杨军长期作战,乃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样地局面,只有三个解决方法,第一就是率领大军北返,退回马邑;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尽快攻下晋阳,夺得晋阳的粮草补给;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另寻蹊径。放弃难以攻克的晋阳不打,转而南下,进取并州,河东之地。切断晋阳和关中的联系,使其成为一座孤城,然后再徐图之。
五月中,宋金刚突然从晋阳城下撤军,率领大军徐徐向南进发,其作战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宋金刚简直就是大摇大摆递在李元吉的面前扬长而去。
李元吉见宋金刚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倒继续南下,简直视晋阳的数万唐军如无物,他心中大是恼怒,不顾左右的劝阻,一心要亲自率军出城追击,最后,在左右,特别是表兄窦诞的苦劝之下,这才放弃了亲自带兵的出城追击的打算,只是,仍然派遣了一员大将率领一万精锐出城追击,攻击定杨军地后队。
在唐军的突然袭击下,定杨军的后队很快就崩溃了,然而,就在唐军追击想要扩大战果之时,宋金刚早就潜伏在前方不远处的精锐铁骑突然杀了出来,反倒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万人逃回晋阳城的不过区区两三千人而已。
遭到这样的挫败之后,李元吉甚是愤怒,将逃回晋阳地主将斩首示众,不过,他到是不再一意孤行,非要再出城去攻击定杨军,而是采纳了众人的意见,先近观其变,确切掌握定杨军的行踪之后再来谈应对之策。
五月十九日,宋金刚部前锋攻陷平遥(今山西省平遥县)。
六月十日,定杨军逼近介州(今山西省
),在围城之时,城内的内应和尚道澄动用信徒,秘门,将定杨军放入城中,城遂陷落。
面对定杨军来势汹汹的攻势,李渊甚是惊恐,一连数日都在关心并州方面的消息,连觉也睡不安稳,最喜爱的美人那里也许久未去了。
刘武周虽然来势汹汹,李渊其实却并不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刘武周只是突厥人地马前卒,紧跟在后面的将是突厥的大部人马。
当初,突厥的一千轻骑与梁师都地军队联合,进攻延州,却被延州太守段德操击退,从这可知,那方向并非突厥人的主力,突厥人的主力应该在马邑和雁门方向,说不定现在已经南下并州了。
为了让突厥人放弃南下的意图,在突厥汗国的使者来长安通知始毕可汗逝世的消息时,李渊进行了盛大的哀悼祭礼,他停止了朝会三天,命令文武百官按照顺序到突厥时节住的国宾馆吊丧,自己也亲切地会见了突厥使者,在让其带回突厥的文书中,言辞显得格外的卑下。
随后,他又派遣内史舍人郑德挺出使突厥,赠送了葬仪三万匹,用以贿赂新任的突厥可汗,顺便打听突厥方面的虚实。
—
在外交方面,李渊将自己的位置在突厥人面前放得很低,希望能让突厥人放弃南下的打算了,但是,同时他也没有指望能凭借这些动作就能化解这次兵灾。
他任命自己最为信任的亲信,很久以前就跟随他的裴寂前往晋州道(今山西省临汾市),担任晋州道行军总管,全面指挥晋州道的各路唐军,抵御刘武周,卫护河东之地。
还未到达晋州道,裴寂就让人快马前去前线,让位于第一线的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迎战。
这两人都是裴寂的亲信,自然对裴寂的命令坚决服从,没有二话。
裴寂之所以没有等到大军全部集结齐全,就让这两人前去迎敌,出于他的一点小小的私心,晋阳起兵,最大的策划功臣是裴寂和刘文静二人,然而这两人为了权位现在已经反脸为仇了,其根本原因在于裴寂紧跟着李渊的步伐,乃太子李建成的坚强奥援,而刘文静却一直和秦王李世民交好,乃是李世民的支持者。
第一次浅水原大战,李世民被薛举击败,刘文静替李世民背了黑锅,被李渊革去了官职,甚至差点杀了他的头,后来,李世民剿灭西秦帝国之后,在李世民的恳求下,李渊让刘文静官复了原职,然而,这个时候他的官位已经在裴寂之下。
刘文静自认为才干和功劳都在裴寂之上,现在官位却在裴寂之下,心中大为不满。
所以,裴寂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自告奋勇向李渊恳求,希望能让他出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担负起抵御刘武周的任务,李渊欣然应许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姜宝谊,李仲文这两个裴寂的心腹亲信自然要为裴寂拼命效力,讨个头彩。
故而,两人在各路大军还没有聚齐的情况下,率领本部人马主动放弃了防区,主动向定杨军发起了进攻。
在这只唐军前面的乃定杨军黄子英部,黄子英乃是刘武周的心腹,马邑集团的悍将,和前军统帅宋金刚相属于两个系统,故而,宋金刚让他独领一军,独当一面。
黄子英的军队驻扎在雀鼠谷(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河谷),部队行踪飘忽,不时有小股部队朝唐军发起袭扰性质的攻击,让姜宝谊,李仲文这两人不胜其烦。
不过,每次交战,定杨军总是很快被唐军击败,如此反复再三,姜宝谊,李仲文确认面前的这只定杨军无力抵御本方的进攻,于是,在又一次接触战后,他们率领全军发起了追击,这次却进入了定杨军的埋伏阵地,唐军大败,姜宝谊,李仲文这两人也被黄子英所俘虏。
裴寂担任晋州道行军大总管的第一次战斗就以失败收场了,这仿佛预示着他这次的行动恐怕将所行不顺。
第六十九章 魏县告破
月,高畅亲率大军从聊城出发,向魏县进发。
李神通率领大军从聊城败退之后,一直停留在魏县,一方面收拢残兵,另一方面修筑营寨,凭借良好的防御工事抵御高畅军的进攻,顺便等待关中援军的到来。
黎阳是一个重镇,若是丢弃,对关中李唐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丧失了黄河以北的这个基地,李唐要想进袭河北高畅,日后将变得更为困难,所以,为了天下大局,黎阳断不能丢。
但是,要想保住黎阳,凭借李神通率领的这数千关西唐军,以及李世绩据守黎阳的数千原瓦岗精锐,再加上一万多投靠李唐的乌合之众抵御三万精锐夏军的进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在李神通看来,只是保住黎阳并算不得了什么,保住黎阳,他在和高畅交锋的过程中依然会处在下风,他想要做的是在黎阳战役中彻底将高畅击败。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神通决定采用了节节抵抗的战略,利用深沟高垒,层层防御,拖垮高畅军的节奏,减缓其进攻的势头,让夏军的进攻锐气得到削弱,以地盘换取时间和空间,拉长夏军的粮道,避其锋锐,最后乘夏军疲惫之际,再利用生力军一战而下,将其击溃,甚而全歼。
所谓的生力军,来自于关西方向。
在聊城被高畅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在率军西返地途中,李神通就向关中派出了信使,希望高坐在长安庙堂之上的李渊能够向关东派出援军,争取能毕其功于一役,在一次大战之中彻底击溃河北的高畅集团。
在李神通看来,高畅所创建的政权就和瓦岗军差不多。几乎全靠个人的威望在维持,政权的根基远远比不上像李唐这样地世家大族所建立的政权稳固。
李密当初也被称之为战神,百战百胜,几乎就没有打过什么败仗,然而,一个大的败仗打下来,李密所领导的瓦岗集团顿时就分崩离析,他自己的尸首也不知所踪。高畅和李密相比,并无什么不同,他自称是天上的神君转世,天上的神灵啊!自然不是凡人可以打败的,可是,要是他真地吃了败仗,他那些狂热的信徒们还会相信那个所谓的灵宝神教吗?就算是那些信徒依旧相信,河北大地那些被他大力打压的世家豪族恐怕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吧?
所以,李神通决定调集重兵在黎阳给高畅重重一击,彻底粉碎他那个战无不胜的神话。
李家虽然进入关中也不过一年的时光。然而,李家本身就是世家豪族,在关中根深蒂固,经营了数十年,关中人心已然尽得,关中的人力物力也尽入其手。所以,对关中能否派出援军,李神通并不担心。
早在年初,李唐集团就有了改变兵制的打算,最新的兵制采用的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该制度最重要地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这样,朝廷的财政负担当得到极大的减轻,相当于。把压力转交到了府兵身上。
李唐的地盘内,各个道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这是李渊为了防备拥有重兵地武将造反的一个策略。
这个制度训练出来的士卒自然比不上夏国募军制下的职业化军人,但是,按照夏国的军制,以河北诸郡那般广博的地盘,最多也只能供养八万人而已,而采用了府兵制的李唐,若是全国动员,就算是数十万大军也不难在一个月之内征召起来。
所以,单是比拼兵力的话,关中李唐远远在高畅之上,只是,李神通并不知晓地是夏国还有所谓的预备役兵制,那些预备役的民兵就相当于李唐的府兵,平时在家务农,闲时在那些退伍老兵地带领下进行军事训练,正规军若是受到了损伤,他们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去。
虽然如此,李神通的盘算也不算错,夏国的士卒一个人的消耗最起码也相当于四五个唐军,不止是武器,马匹,铠甲,还有军饷,伤亡之后的抚恤金,免除的田赋,免费供应的种子,耕牛,这些都需要政府来付出,所以,夏国用来征战的军队最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