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彪悍公主记 作者:天下夏天(晋江2015-05-12完结+番外) >

第34章

彪悍公主记 作者:天下夏天(晋江2015-05-12完结+番外)-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萧家留在京城的女眷,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得了皇后的嘉奖和赏赐。
  接着,她们来关月殿探望贤妃。不多时,贤妃娘娘屏退了左右,萧家老太太担心地问道:
  “萱儿,你前些日子调用了些人手,可还顺利?”
  “你放心吧,母亲。有哥哥在,二十万大军在手,陛下也不会让我出意外。”贤妃娘娘劝慰她道。
  “这几个月,宫中多事。多给你些人手,也是让你能够自保。”老太太说着说着,忽然问道,“那些肮脏事儿你没有参与吧?”
  “没有。”贤妃笑道:“母亲可还记得,我以前连只蝴蝶都不舍得伤害啊!就算那只恼人的八哥儿没了,我还哭了一场。”
  “是啊是啊,”老太太一回想起女儿小的时候,就忍不住笑道:“那只八哥儿是个促狭的,它每次见了你,都大叫:‘美人儿来了,美人儿来了!’气得你每回都想打它!”
  “可不是!”贤妃笑了起来。
  母女俩又聊了一会儿,见时辰到了,贤妃就依依不舍地目送娘家人离去。
  临行前,贤妃暗中拿出了一封信,让母亲叫人尽快传给哥哥。
  嫂子站在一旁欲言又止。老太太也并未多想,点头应允。
  今年冬天,雪下得很大,连下了三天三夜。京郊的许多农户都被雪压塌了房子。他们无处安身,有的暂居在破庙里,还有的游荡来了京城。京城里讨饭的人陆续增多,路上也多了抢劫的流民。
  皇帝仁慈,除了派出官员开仓施粮外,以皇后为首的后宫,也开始派人施粥。京中的大户人家,也纷纷效仿。
  若是以往,因为天灾,农家遭难,官家的这两项政策一出,也就普遍安稳了。
  可是现在,天寒地冻,皇帝又病了,底下人不免人心惶惶。各种私心之下,小股的盗匪竟然还在流窜,没有被缉拿归案。
  朝廷上,晋王那一派的大臣禀道:
  “陛下如今龙体欠安,微臣以为,当派皇家子女去护国寺为国祈福。”
  陛下沉吟片刻道:
  “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臣记得盛洪二年的春天,骄阳公主一行,功德圆满。臣举荐骄阳公主出行。”这位大臣四平八稳地启奏道。
  汉王的眼风一动,他这一派的大臣,立刻有一位出列,启奏道:
  “微臣以为,此乃多事之秋,与其让公主祈福,不如派出一位王爷。”
  “哦?爱卿认为何人比较适合?”陛下耷拉下眼皮,问道。
  “微臣认为,晋王一向孝顺陛下,此行定能成功!”
  “微臣认为汉王殿下最合适……”又有一位大臣出列启奏道。
  这两派你来我往,朝堂上就像炸开了锅,皇帝又开始头疼起来。
  “父皇,儿臣愿意去护国寺祈福。”两位殿下同时出列,说道。
  皇帝抬了抬手,仓促地做出了决断:
  “两位皇儿留京,着令骄阳公主即刻出行。”
  刚一说完,他便迅速地退朝了。
  骄阳公主在府中得到了旨意,收拾了几样东西即刻动身。
  “公主,如今雪灾严重,恐路上有流民出没,还请公主一定要带上府中的精锐。”书香担心地说道。
  公主点头应允。
  李姑姑不知怎么了,右眼皮一直跳,她忧心忡忡地说道:
  “公主,不知为何,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请公主路上小心,无论到哪儿,身边都要有周全的保护。”
  公主郑重地点头。
  因为圣旨来得匆忙,有些府中的好手派出去了,不在府中。再加上公主府也要留人守护,所以,公主的这一次出行可谓简便至极。
  骄阳公主也有些不详的预感。毕竟,晋王一派在朝堂上突然启奏,肯定是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她把书香留在了府中,此次带上了墨趣和吟箫。
  公主一行出城后,只见到一片茫茫的白雪,路上行人稀少。
  一路平安无事。眼看就快要到护国寺的时候,突然几十只利箭从树上射来,目标正对着公主的銮驾。
  墨趣、吟箫一左一右,用匕首格挡,公主也抽出十皇子送她的匕首来,牢牢握在手中。
  早有穿着白衣的暗卫直扑上箭支射来之处,招招毙命,与其缠斗。
  侍卫们团团围住銮驾,将公主护在当中。
  对方的攻击弱了下来。
  按照这种情况,只要公主的銮驾速度再快一点,就会安全地到达护国寺。有高僧的保护,公主就安全了!
  然而,混乱中,不知是谁扔来一块包住石头的布,布上用匆忙潦草的血字写道:汉王来救,于路上遇袭,生死不知。
  公主的眼睛一瞪,即刻命令道:
  “随我返程!”
  “公主,还是公主的性命要紧!”墨趣和吟箫劝道。
  “那是我的兄长!”公主斩钉截铁地说道,“那是为了救我才遇难的兄长!”
  怪不得对方要在快到护国寺的时候才出手,因为最难走的,是回京的路!
  马车行的太慢,公主心急如焚,她跨到马上,斩断缰绳,飞奔而去。
  也许快一点,再快一点,她就会恰恰好,能救得兄长一命!
  墨趣和吟箫也抢了侍卫的马,紧随其后。
  远远的,她们看到两批人正在雪地上厮杀。旁边的房屋后,又有人射出了利箭,公主一行人用兵器格挡,艰难前行。
  公主看见一位黄衣人摔倒在了雪地上,所有的黑衣人都在用兵器向他的致命处招呼,而他身边的锦衣侍从,正在奋力相救。
  她杀出重围,来到他的身边。她终于能松一口气!
  她左手拿腰刀,右手伸出,想趁着快马的速度,一举将他拉到马上。而他身边的锦衣人也拼着挨了一刀,正要抬起主子,将他投到公主的马上。
  那时候,公主还在心里欣喜地想道:终于是赶上了!
  她左手持缰绳,拿着腰刀,右手伸展开来,想抓住汉王的腰带。此时,她没有丝毫防备,没有丝毫留守,门户大开,只为了能救得汉王一命。
  同一时刻,那被侍从投到空中的“汉王”,紧闭的眸子突然睁开,袖子里的匕首如蛇般刺向公主的胸口。
  骄阳公主一看不好,马上尽力矮下身,那匕首刺中了她的右肩。她觉得半个身子都麻了,那匕首上有毒!她不管不顾,打马便跑。
  “公主!”墨趣惊恐地叫道。她想也不想扔出了手中的刀,慢了半步,砍掉了对方的胳膊。
  只一刹那,公主的马已跑开,闪出了黄衣人的身形,吟箫“啪”地发出了暗器,射出了有毒的袖箭,正中那人的胸口。
  那黄衣人从空中“噗通”一声摔了下来,当即毙命。
  公主用高超的骑术驾驭着马匹,她扔掉腰刀,左手迅速地点了几个穴道,护住了心脉,然后从怀中掏出药瓶,用牙齿咬掉塞子,向口中倒去。
  她的右胳膊已经肿胀得不能动了。
  吃了药后,她似乎精神了一点。
  墨趣和吟箫骑马护在她的左右,夺路而逃。
  骄阳公主昏昏沉沉的,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她的众多侍卫和暗卫都回来了,护在她的身边。
  而她躺在一处民居的床上。
  有人为她拔出匕首,为她疗伤。她似乎是疼醒过来的。
  女大夫面不改色地在她肩膀上又划了一下,使劲儿挤出黑血。
  然后,千金难买的良药,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地洒下来。那挽着发髻,板着脸的大夫,就手脚麻利地为她包扎了起来。
  “公主,去护国寺,还是回京?”墨趣焦急地问道。
  公主咬了咬牙,说道:
  “回京。”
  “你不要命了?”女大夫指着她骂道,“刚受了伤,还要上路!你不想要这条命,还不如还给我!刚快马加鞭把我虏来,都快掂散了我的骨头。还得巴巴地回去!闲的你!”
  骄阳公主咧嘴笑道:
  “你不用回医馆了,直接跟我回府。”
  “喂喂喂,我还没有同意呢!我的医馆啊医馆!”女大夫“哇哇”大叫道。
  ——公主府的人将她从医馆里抢出来,她又跟着公主府的人回去公主府。这下子,她的身份可就彻底暴露了!她本就是八公主暗中聘请的大夫。八公主不轻视女人,又肯出大笔金子,让她研究药方、药理。这么好的金主可不好找!
  可惜的是,为了不被八公主府的敌人暗害,她这段时间就只能呆在公主府了。
  吟箫二话不说,带着大夫就上了车。骄阳公主平躺在车上,脸色煞白。
  “出了内奸。布条上的字我认识,是书香手下周府的眼线。去查。”公主发布命令道。
  “是。”吟箫领命而去。
  “去打探汉王的消息!”公主继续说道。
  一名暗卫领命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公主的罗网

  
  一路上,侍卫头领绷紧了皮,暗自戒备着。
  不知道对方是没查到他们行踪,没料到他们会马上回府,还是对方笃定公主中毒已死,总之,路上没再遇险,八公主一行顺利回府。
  等到八公主平安回到府里,李姑姑这才谨慎地派人去禀明皇帝和皇后:八公主路上遇刺,毒发,昏迷在公主府。
  整个皇宫都快炸了!
  公主是为了皇帝祈福,路上遇刺,这等同于刺杀皇上!
  皇帝本来对公主出行充满了希望,只等着自己身体好转。谁知道竟等来了这个噩耗!这不是明摆着要他的命嘛!
  他愤怒地将书案上的奏折掀翻在地!
  是谁?是谁等不及,要让他死?
  皇后娘娘震惊无比!
  本来前几个月,她幸灾乐祸地看着那几位皇子出事,还假惺惺地去皇帝那儿请罪,说自己管理后宫不当,理应受罚。但是,那不过是意思意思。皇帝也不会真的重罚她!
  谁知道,现在有人对着她已出嫁的亲女动了手?是谁吃了豹子胆!
  八公主府对外说的消息是——八公主一直昏迷不醒!
  皇帝和皇后哀痛不已!
  然而,他们马上又收到了汉王受伤的消息。朝廷上,有大臣上本启奏,痛斥汉王殿下手足相残,一言不合,就趁机出京,路上埋伏,想杀死嫡妹!
  皇帝大惊,继而怒不可遏!这个逆子!原来他已等不及,想要了皇帝的命!
  皇后不信,亲自闯进去质问,但是上奏的大臣,一一列举出证据,说明汉王出城的事实,还有当日争斗时所用兵器,所穿衣物,以及一干人证等等。
  皇后瞠目结舌!
  而汉王,虽知自己冤枉,但在证据确凿下,却也百口莫辩!
  最后,他干脆不再辩解,只伏地痛哭道:不管是谁诬陷于他,他此刻都顾不得了!他心痛如焚,只想先去探望胞妹!
  陛下见他还念及胞妹,不由得对此次刺杀心生怀疑,点头应允。
  皇帝责令官员去查,在查明事实真相前,先将汉王囚于宗人府。在被囚于宗人府前,陛下允汉王先去八公主府,探望他的嫡妹。
  骄阳公主躺在床上,脸色煞白如纸。
  汉王让众人退去,只身坐于胞妹床前,喃喃自语道:
  “我不会害你的,我又怎会害你?若不是你嫁给魏家,我还被关在宗人府,说不定已经疯了,呵呵呵……”
  他低沉地苦涩地笑了起来,继续说道:
  “若我真想登临高位,也还需你手中的兵马辅佐,我又怎会傻得自砍臂膀!可笑世人愚昧,只记得当初你来到皇宫,我与你多年不合。不记得你鼎力助我,我们兄妹已经和好。父皇不信我,不信我是因为听说你路上被埋伏,才赶去城外相救,可惜准备不周,仓促行事,才落得受伤而回。我自始至终未见到皇妹一面,又何来加害?皇妹,你可信我?”
  他又枯坐了一会儿,苦笑一声,想要转身离去。
  这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道:
  “我信。你把那天的事,再详详细细地说上一遍。”骄阳公主睁开眼睛,淡然道。
  汉王先是惊讶,继而狂喜道:
  “皇妹,你醒了!”
  骄阳公主说道:
  “睡得再沉,都要被你烦醒了!”
  她做出一副刚醒过来的模样,让汉王给他倒水喝。
  汉王想要通知门外的侍女,被骄阳止住,说要瞒着送汉王过来的侍卫们。
  时间不多,汉王急忙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原来那天下了朝,他还没有回府,有密探说,有非常重要的消息,邀请他去茶楼一叙。他在茶楼等了半日,那密探才匆忙地赶来,说出了八公主路上会遇袭的消息。他着急来救,谁知道刚走到半路,就被人设伏……
  “原来如此!”骄阳公主点头。
  这两边的暗线送的信都对,只是送信的时机不对,一个送的早了,她还未到护国寺。一个送的晚了,他来不及拦住胞妹,胞妹已在路上。
  是谁设了如此歹毒之计?一个弄不好,他们兄妹二人都要折在路上。幸亏骄阳身手不凡,还有一个隐藏起的神医,这才能够活命。至于汉王,他的武功也没有拉下,再加上跟在他身边的,也有几个高手。这些属下拼死相救,他才能狼狈而归。
  两人密谈了片刻。将要去宗人府的汉王,果断地留下了自己的印信——一块暗刻着“汉”字的随身玉佩,让骄阳公主能够随意调派他的人手,这才装出一副哀戚的模样,与看押他的侍卫同去了宗人府。
  现在,骄阳公主的手上有了两府的人马。资源整合之后,起码不会再闹出信息不对等、时间错乱的谬误。
  她先挑选出汉王告诉她的忠心人选,用来查自己手下的暗线,然后用自己手上靠得住的暗卫,去查汉王手下出问题的暗线,来排查出奸细。
  很快,从汉王入宗人府的第二晚起,有大臣在路上遇袭。其中,汉王妃娘家的庶弟,一位五品的文官,被流民困在了巷子里,被人趁乱抹喉身死!
  至于几位大臣府中出来办事的属下,被流民袭击,失踪。这些小事件,夹杂在大事里,简直是太不起眼了!估计明年开了春儿,才会有人凑巧在乱坟岗上发现他们的踪迹。
  皇帝暴怒!
  因为他发现,他已经隐隐约约掌握不住这京城的动向了!他在朝廷上,下令彻查。
  皇帝敏锐地发现,兵部似乎有异动,但是他竟然查不到端倪!
  那一日,他在御书房中,怒喘着,砸碎了一整套摆在架子上的官窑的瓷器。
  而这时,妩夫人哭着来求见道:息王病了!
  他的整颗心,就像被浸泡在冰天雪地里。此时,他的疑心被放到了最大!
  ——汉王被囚,息王染病,兵部不稳,这不是逼着他要传位给晋王吗?
  莫非,这一切都是晋王搞的鬼?
  这时候,和王求见。
  皇帝疲惫地坐在龙椅上,看着和王毕恭毕敬地向他请安,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并且,和王漫不经心地讲道,前几日,息王闹着去看梅花,巧遇了晋王,晋王为他折了一枝梅花,兄弟两个在雪中相谈甚欢,玩了很久。他看了甚是羡慕。
  皇帝听了和王之言,越发疑心晋王。
  大冬天的,晋王跑到宫里来干嘛?不来向父皇请安,也不去看望母妃?他在汉王被囚、骄阳公主昏迷的时候,还有兴致去御花园赏梅花?恐怕是特意去让息王受寒的吧!
  这晋王,是心里太高兴了,才得意忘形,露出了马脚吧!
  然后,和王话锋一转,又说到了自己三岁的嫡子,有多么多么的可爱。皇帝不禁动了心,说道:
  “改日天暖和了,你将他抱进宫来,让吾看看!”
  随着和王谈论的一些生活琐事,皇帝冰冻了已久的心,渐渐地暖和了起来。最后,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今日才知吾儿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