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陶渊明集译注 >

第13章

陶渊明集译注-第13章

小说: 陶渊明集译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推类求之,靡篇不有。此萧统所谓‘抑扬爽朗,莫之与京’也。”很能
说明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2)。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3)?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4)。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5)。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6)。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7)。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8)。
盥灌息檐下,斗酒散襟颜(9)。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10)。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11)。
[注释'
(1)西田:指住宅西边的田地。
(2)归:归依。道:指常理。固:本来。端:头,首要。
(3)孰:谁。是:这,指衣食。营:经营,操持。
(4)常业:日常事务,指农事。岁功:一年的收成。
(5)肆:从事,操作。微勤:轻微的劳作。负耒:扛着农具。
(6)饶:多。风气:指气候。
(7)弗获:不能,不得。辞:推辞,摆脱。此难:这种艰难辛苦的劳动。
(8)四体:四肢,代指身体。庶:幸,希冀之词。《诗经?大雅?生民》:“庶无罪悔,以迄于
今。”《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异患:意外的祸患。这里指仕
途风险。干:相犯,侵扰。
(9)盥(guàn 贯)濯:洗涤。盥指洗手,濯指洗脚。散:放开。襟颜:心胸和容颜。
(10)沮、溺:长沮、桀溺。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心:指隐耕之志。乃:
竟。相关:相合,相通。
(11)叹:指因遗憾而叹息。
'译文'
人生归依有常理,
衣食本自居首端。
谁能弃此不经营,
便可求得自身安?
初春开始操农务,
一年收成尚可观。
清晨下地去干活,
日落扛犁把家还。
居住山中多霜露,
季节未到已先寒。
农民劳作岂不苦?
不可推脱此艰难。
身体确实很疲倦,
幸得不会惹祸患。
洗涤歇息房檐下,
饮酒开心带笑颜。
长沮桀溺隐耕志,
千年之下与我伴。
但愿能得长如此,
躬耕田亩无怨叹。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1)
'说明'
丙辰岁是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
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
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这首诗就着重表觊了
这种情怀。诗中写景形象生动,有力地烘托并体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
动。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2)。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3)。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4)。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5)。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6)。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7)。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8)。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9)。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10)。
遥谢荷ò翁,聊得从君栖(11)。
〔注释〕
(1)下潠(xùn 迅):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
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
(2)依:依靠。稼穑(sè瑟):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戮(lǜ陆)力:尽力。东林
隈(wēi 威):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3)春作:春耕。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4)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眷:顾念,关注。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
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谐:和合。
(5)饥者:渊明自称。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
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6)扬揖(jí及):举桨,即划船。泛:浮行,指泛舟。清壑(hè贺):清澈的山间溪流。壑:
山沟。
(7)郁郁:录本作“嚼嚼(jiào 叫,洁白貌),今从诸本改。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闲且
哀:悠缓而凄凉。
(8)悲风:指凄厉的秋风。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晨开:指天明。
(9)曰:语助词,无意义。此:指农业劳动。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三四:即十二。星
火:即火星。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
年。
(10)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事:指农耕之事。云:语助词,无意义。乖:违背,违弃。
(11)荷ò翁: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注(7)。聊:姑且。栖:居住,指隐居。
〔译文〕
贫居糊口靠农务,
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
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
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
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平湖,
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
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
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
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
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ò翁,
姑且隐居为君伴。
饮酒二十首并序
〔说明〕
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
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在诗序中
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
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
在这二十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
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
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1),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C,忽焉
复醉(3)。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4)。纸墨遂多,辞无诠次(5)。聊命故人书
之(6),以为欢笑尔(7)。
其一(8)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9)。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10)!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1)。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2)。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13)。
〔注释〕
(1)兼:加之,并且。比:近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 全)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这首诗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正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要
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
(9)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
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10)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
同。(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这两句是说。邵平在瓜田中种瓜时,哪里还像做东陵侯时那般荣耀。
(11)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1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
之动,而观其会通。”朱熹《本义》:“会谓理之所聚。”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3)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译文'
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
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诗
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衰败繁荣无定数,
交相更替变不休。
邵平晚岁穷种瓜,
哪似当年东陵侯!
暑往寒来有代谢,
人生与此正相符。
通达之士悟其理。
隐遁山林逍遥游。
快快来他一杯酒。
日夕畅饮消百忧。
其二(1)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2)。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3)?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4)。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5)?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
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2)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
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
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3)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4)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
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5)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其三(1)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3)。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4)?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5)。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6)?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那种只顾自身而追逐名利之人的否定。表明了诗人达观而逍遥自任的人生态
度。
(2)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惜其情:吝惜自己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3)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4)这两句是说,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说,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
空名又有何用!
(5)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shū叔):迅速,极快。
(6)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译文〕
道德沦丧近千载,
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居然不肯饮,
只顾世俗虚浮名。
所以珍贵我自身,
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又能有多久?
快似闪电令心惊。
忙碌一生为名利。
如此怎能有所成!
其四(1)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4)。
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7)。
〔注释〕
(1)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孤生
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
(2)栖栖(xī西):心神不安的样子。
(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4)此二句焦本、逯本作“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今从李本、曾本、苏写本、和陶本改。
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7)已:既。违:违弃,分离。
'译文'
栖遑焦虑失群鸟,
日暮依然独自飞。
徘徊犹豫无定巢,
夜夜哀鸣声渐悲。
长鸣思慕清远境,
飞去飞来情恋依。
因遇孤独一青松,
收起翅膀来依归。
寒风强劲树木调,
繁茂青松独不衰。
既然得此寄身处,
永远相依不违弃。
其五(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
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6)。
'注释'
(1)这首诗写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平静的心境中,体悟着自
然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这一切给诗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快慰与满足。
(2)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寄居。人境:人间,世上。车马喧:车马往来的喧闹声。指世俗交
往。
(3)尔:如此,这样。心远地自偏:意思是说,只要内心清静,远远超脱于世俗,因而虽居喧闹
之地,也就像住在偏僻之处一样。
(4)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5)山气:山间雾气。日夕:近黄昏之时。相与还:结伴而归。
(6)此中:录本从《文选》作“此还”,今从李本、焦本、苏写本改。真意:淳真自然之意。《庄
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辨:辨析,玩
味。《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
意也,得意而忘言。”这两句意思是说,从大自然得到启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但这是无法用言语
表达,也无须用言语表达的。
'译文'
住宅盖在人世间,
清静却无车马喧。
问我为何能如此?
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
悠然无意见南山。
山间雾气夕阳好,
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
我欲辨之已忘言。
其六(1)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2)?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4)。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5)。
'注释'
(1)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愤怒的口吻斥责了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黑暗现实,并决心追随商山四
皓,隐居世外。
(2)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3)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
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楚辞?九辩》:“世雷同
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毁誉:诋毁与称誉。
(4)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5)咄咄(duō多):惊怪声。 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
皓”。见《赠羊长史》注(9)。
'译文'
行为举止千万种,
谁是谁非无人晓。
是非如果相比较,
毁誉皆同坏与好。
夏商周未多此事,
贤士不曾随风倒。
世俗愚者莫惊叹,
且隐商山随四皓。
其七(1)
秋菊有佳色,选抖奁溆ⅲ2)。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4)。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5)。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6)。
〔注释〕
(1)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
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2)选▂ì意):通“浥”,沾湿。掇(duo 多):采摘。英:花。
(3)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文选》卷
三十李善注“泛此忘忧物”说:“《毛诗》曰:‘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苌
曰:‘非我无酒,可以忘忧也。’潘岳《秋菊赋》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
之随波。’”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4) 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5) 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6) 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
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
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
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
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
归鸟向林欢快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