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女皇 作者:赵岷(晋江vip2013.01.17完结)-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王听他主动提起崔博陵,当下便接过话头道:“说起崔博陵,寡人也时有耳闻,说起来,当时寡人还曾想要他出山辅政呢。谁曾想他竟投到陈王帐下去了。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苏放放下酒杯,正色道:“我王虽为女子,然才华器量无人能及,她任人为贤,虚心纳谏,时常反省自身不足。若非如此,海内望族萧家嫡支萧舜钦怎会自甘折辱为之效力?纵然萧相国以除族相肋也不能动摇其意志。”晋王心里一沉,他接下来正要说服苏放,不想却被他提前堵了一下。是啊,有了萧舜钦这杆大旗挡着,崔博陵这个崔家远支以及苏放这个布衣寒士便不太引人注目了。这个陈梓坤她何德何能既能让萧舜钦这样的人为她效力?单不说萧舜钦这个人本身如何,单是他的感召力就非同一般。
这些念头在晋王心中一闪而过,不过,他很快就收起心思,哈哈一笑道:“苏先生真是忠心耿耿啊。”
苏放坦然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
晋王一阵感慨:“陈王有忠臣如斯,着实让寡人羡慕啊。”
苏放拱手说道:“大王何须羡慕别人,大王手下忠臣良将亦是数不胜数。”
晋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戏谑的说道:“先生忘了,前日还当廷笑我朝中无人呢!”
苏放一阵惶恐汗颜,躬身谢罪:“罪过罪过。”
晋王不介意的哈哈一笑,摆摆手再次提醒道:“来,喝酒。早说好了,私宴小酌而已,不谈国事。”
苏放眼珠一转,以拉家常的口吻说道:“大王可有兴致听听几件有关我王的事情?”
晋王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然后又用随意的口吻道:“先生愿讲,寡人便听。”
苏放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慨然说道:“外人常说我等身为七尺男儿,却投身在女王麾下。为我等扼腕叹息。但外臣却说这么说的人,实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人云亦云也。”晋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之色。
苏放音色沉浑,娓娓道来:“事实上,我王之器局天下男子多有不及。远的不说,臣单说最近一事:阳平大战之后,魏国派使者来陈要求魏陈结盟,魏国乃天下强国,当时群臣皆以为可行。我王却独有见解。”
“魏使竟然入陈?”晋王心中陡起波澜,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
苏放自顾自的说下去:“我王说,魏为天下首强,魏王其人反复无常,贪婪无比。我若与他结盟,所占土地定然皆归他所有。届时,魏愈来愈强,我之国力越耗越弱,火中取栗,损已利他,我不为也。然后她又力排众议派臣出使晋国,她又说,陈晋两国国力相当,晋王其人具有远略,若是两国能尽弃前嫌,则前途不可限量;若两国继续纷争,再必然会让魏国渔翁得利。当日寡人年少轻狂,听信小人之言,与晋结下血海浴室仇,此次两国结盟,理当由寡人主动发起。至于成与不成,寡人尽吾力而后悔矣。“
晋王眼中含着一丝极为复杂的笑意,接着漫不经心的问道:“她还说了什么?”
“当此之时,太上王勃然大怒,命人快马传信痛斥我王不孝:尔忘了为父的一箭之仇吗?忘了阳关关二万守军之死吗?忘了河津二百里是怎么丢的吗忘了魏晋锁陈之事吗?我王据理反驳:‘古谚云,大仁不仁,大孝不孝。若本王为了私怨而至国家利益于不顾,最终使国家暗弱,社稷倾颓,那才是真的不孝,本王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父王此时不能理解儿臣,将来迟早有一天会理解儿臣的苦心。’”
苏放将这一番话说完,便静静地低头饮酒。晋王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款款起身,意味深长的一笑:“苏放啊苏放,你的口才本王领教了。本王今日送你一句话:晋国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你无论要什么,只要本王能做到,定然会答应。”
苏放脸上一阵惶恐,连忙起身一躬到底:“多谢大王赏识。苏放会铭记在心。外臣先行告退。”晋王点点头本想再接着说些什么,想了想又识趣的憋了回去。他转身命令内侍送苏放出宫。他自己则在屋里不住的徘徊着斟酌着苏放的那一席话。
☆、50第五十章掘坑待虎
苏放自然明白凭他方才的那一席话并不能彻底打动晋王;他只是想在对方的心防上打开一个缺口而已。 第二日,田忆便亲自来接他住进田府。苏放客气了一番也就搬了进去。接下来的时间,晋王却再也没有接见他,苏放倒也不急;每日观石赏竹;临水垂钓;有时和田忆下棋品茗。
又隔了数日;晋王才让内史来宣苏放入宫朝见。田忆特地提醒他:“我王之意是;今日朝会上正式提及两国结盟之事;朝中众臣若有人出言不当,还请特使多多担待。”
苏放泰然一笑:“无妨。”
两人说着话一起上了马车。车夫扬鞭一甩,马车辚辚朝王宫驶去。
苏放听到宣令款步进入政事殿,一眼扫去,就觉得今日的阵仗非同一般,文武百官济济一堂。众人见他进来,目光刷地一下全部集中过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冲他扑面而来。苏放定了定心神,坦然自若的迈步上前,微微一躬身:“苏放参见晋王。”
晋王缓缓抬手,清亮的嗓音在殿中响起:“特使大人,诸位卿家,今日朝会只议一件事,那就是关于晋陈结盟之事。诸位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众位大臣一起亢声应答:“臣等谨遵王令。”
苏放也拱手作答:“苏放遵命。”
众人话音一落,陆砚就迫不及待的先跳出来高声问道:“敢问特使大人,两国结盟西部边界问题怎么处置?”
王炎也紧紧跟上,冷笑着接道:“请特使大人不要回避,邦交根本,不在说辞而在于利害得失。陈国若真有诚意,就应该把函关归还给我国。”
两人刚一说完,其他人也纷纷应和。
苏放略一沉吟,微笑着作答:“两国若是结盟,就应该将前尘旧帐一笔勾销,不看以前,只看将来。晋有函关之失,我陈国亦有河津三城之失。请大王及诸公明鉴。”
王炎冷哼一声道:“河津三城是陈王自已主动割让给魏国的,关我国何事?”
苏放脸上笑容不变,声音却冷凝不少:“王大人此言差矣,陈魏两国自魏文王开始便一直相安无事,此次若不是晋魏结盟,共同锁陈,我陈国焉有失地之辱?王大人敢说这与晋国无关吗?”
王炎顿时语结。 陆砚见状连忙接过话来:“大争之世,兵戈相见本是常事。自己丢城失地,不怪已国将领软弱无能,怎可怪到他国身上!”这话说得十分尖刻,明里他是在指责陈国将领无能,暗里却是在讥讽陈王软弱无能。
苏放刚才还和煦如春风一样的面容陡然严厉起来,声音也随之高亢激越,他环视众人一圈,最后目光落在陆砚身上,冷声说道:“照陆大人这么说,那么晋国丢失函关,是不是也应该归罪于当日的函关守将愚蠢无能,而不是怪我陈国?”
函关丢失,使陆氏一门蒙羞至今,晋成王在世时将陆氏一族全部贬为庶民,直到新王即位,才重新起用陆砚陆观等人。此时却被苏放当场指出来,陆砚当下面皮红涨,他强忍着没有当场发作,愤然说道:“这两事本不是一回事,请特使大人莫要混为一谈。”
王炎此时已缓和过来,也接着说道:“是陈国主动要求结盟,特使大人怎可如此咄咄逼人?”
有的人趁机翻起了老帐:“还有陈王毒杀先王一事也该有个说法?否则我王如何向先祖交待,如何向晋国的百姓交待?”
“就是,请陈国拿出诚意来。将河津三城割让给晋国。”
……
朝堂上吵成了一片。
晋王见时机已到,微蹙着眉头往下压压手,示意众人肃静。众位臣工虽然心怀不甘也不得不停下来。堂上一阵寂然。
晋王颇有威严的训斥道:“成何体统!特使来访,尔等本应以礼相待,如何成了这个样子?”
王恢见状连忙出来转圜:“大王,特使,这也是一时话赶话。千万不要因此坏了和气,来,接着商讨。”说完,他还冲苏放歉意的一笑。
苏放肃然站立,洞若观火的看着这对君臣一唱一和,他微微一笑,掷地有声的说道:“方才有人将我陈国的主动看成是有求于晋国,苏放在此澄清一下:我王之所以主动发起结盟,并非因为我国走投无路,而是因为当日我王即位之初,因受人掣肘,做了数件不利于晋国的事情。无论前因如何,都是我国理亏在前,因此我王前苏放前来斡旋讲和。”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声音渐渐变得高昂:“今日苏放也干脆敞开了说话,陈晋结盟,受益最大的是晋而不是陈!我陈国可以不和晋国结盟,但晋国却不得不和陈国结盟!”
他的话音一落,自然再次引起了一阵轰动。
众人脸上纷纷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王恢也肃然接道:“特使此言差矣,恕我等不敢苟同。”
苏放一扬手,打断了其他人的质问,朗声说道:“诸位且听我把话说完,再决定是否苟同!当日晋魏两盟,屯兵边境,封锁陈国,东西两线同时开战。试图耗死陈国,可是结果呢我国虽然丢失了河津二百里,可是国内照样安然无恙。如今魏国已有意与我国结盟,并且资助陈**粮数万石,如今我国粮荒已解,国民无论男女老少,人皆言战。形势一片大好,再看看晋国,东有强魏割地威胁,西有阳平关之险。天气不日就要进入隆冬,请问晋国的五万大军该何去何从?进则无利,退则无功。臣再说一句不当的话,大王初位大位,接连受挫,不知其他人做何感想?陈不与晋结盟,便好转而和魏结盟,到时晋国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内乱倾轧,结果如何,苏放不便多说。当日陈国之困,亦是晋国明日之困。然则外困虽同,情形却大不一样,其中之真意,望众位好生揣摩。苏放告辞。”说完,他肃然朝晋王深深一躬,大袖一甩,飘然离去。
“这人当真可恶!”
众臣本想再接着与他辩驳,奈何对方竟真的拂袖而去。
苏放这次并没有回到田府,而是径直回驿馆对侍卫吩咐道:“快,抄小道回国。”
侍卫不敢多问,急忙下去准备。
待田忆带人赶到驿馆时,苏放人如杳鹤,不见影踪。
五日后,苏放悄悄回到陈国。
他一见陈王深深一躬,面带惭愧的说道:“臣启我王,微臣这次无功而返,恳请我王恕罪。”
陈梓坤面带微笑,虚扶一把,道:“先生请坐,先将此事经过细细讲与寡人罢。”
苏放端然入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来。陈梓坤边听边点头,一脸赞赏的说道:“先生无须谦逊,此事做得极好。陈晋两国宿怨极深,那晋王又是个精明之人,本王原本也没打算一次成功。况且,此时晋王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
苏放听罢,坦然一笑道:“大王英明,晋国确实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只须静等佳音便可,魏王索地,他给与不给都是一个困局。若给,他必将引起国内百姓和袁氏宗族的不满;若不给,魏王定然不会善罢干休。况且,他继承王位,并没有老晋王的遗诏,可以说是兄篡弟位也不为过。袁氏诸王子仍在虎视眈眈。”
陈梓坤自信的一笑,目视着苏放说道:“先生只管回去好好歇息,本王猜想要不了多久,晋国定会派使者来斡旋。”
君臣两人再次密谈了一个时辰。苏放这才放心回府。
时间很快便进入了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大批的军粮和棉衣已经送往阳平关西平关和函关。陈晋两军继续僵持对峙。赵博眼看隆冬降至,越发着急。最后决定故计重演:先是佯攻西平关,再让人伪装成陈军有去求援。不想却被萧舜钦一眼识破。阳平关守军继续坚守不出。
十一月上中旬时,第一场大雪降临。与此同时,魏王特使再次入晋发出通牒,要求晋国尽快割晋南两城与魏国。晋国朝野上下同仇敌忾,纷纷指责魏国背信弃义。十一月底,在大雪封山前,晋王终于下定决心,命令赵博王勇班师回朝。本来按照陈梓坤原来的计划,是要趁机机会再出兵重创晋军一回,如今既有意与晋国结盟,便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晋军一撤,陈军也开始换防,陈信率领二万骑兵回京,由边防老将钱益接防。
回京途中,萧舜钦不幸染病,陈信只得另外派人护送他。陈信由此在准婿评语上又减了几分:身体太弱,减三分;脾气怪,再减两分。整体有待考察。
☆、51第五十一章不欢而散
进入十二月后;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着四野,凛冽的寒风终日呼啸。 处于北部的陈国正式进入了窝冬期,路上的行人商旅也开始稀少起来。官员也由以前的隔日上朝改为五日一朝。
魏国的事情告一段落后,郑喜也悄悄返回了陈国。
小书房中;君臣二人围着炉火品茗闲叙。
“大王;臣这些日子将几位大人的底细都摸透彻了;大王抽空看下。”郑喜说着递上两本册子。眼下陈国急需人才;陈梓坤表面上看是来者不拒;但私下里却会着人去将来人的底细摸查一番。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些人中有的将来要接触朝堂中枢机密事务,如果让别国的奸细混进来,麻烦就太大了。另一方面,她也可以借机多多了解一下自己的臣子。
陈梓坤一边随意翻着,一边问道:“那崔家表妹已经到了陈国了?”崔家表妹就是崔博陵的表妹何氏。后来嫁入了杨家,婚后一年便开始守寡一直到现在。
郑喜揉揉脑袋,无奈的叹道:“已经到了,我已经将她送往崔府了。她的夫家自认为在当地也算是个望族,寡妇必须守节,据说光贞节牌坊都得了几块,此事办来颇费周折。”郑喜小心翼翼的看了陈梓坤的脸色,往前凑了凑说道:“大王莫要怪罪,臣为了尽快回国,不得已使了个下作手段——臣派人在杨氏族长与某尼姑通奸时潜入房中,威胁他说如果不让我带走何氏,我就将他的丑事公诸于众……”
陈梓坤脸上露出一阵诡异的笑容,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随你,本王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郑喜这才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轻松愉悦的笑了笑。
末了,郑喜又接着说道:“臣还顺带打听到了萧先生家的消息。”陈梓坤手上的动作一滞,飞快地追问道:“如何?”
郑喜眉头微蹙道:“臣只打听到萧先生的父母虽是门当户对,但一直性情不合。两人成亲没多久,其母谢氏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常住别院。萧先生上有五个庶兄三个庶姐,下有弟妹十几个,谢氏却只生了他一个。如今的继母杨氏比萧老爷小二十岁,育有二子一女。颇得萧老爷欢心。听人说,萧先生自从母亲去世后便一直寄居在庙中。其他的一概不知。 ”
陈梓坤眸光微闪,默然片刻,转而笑着鼓励道:“你做得很好。以后这类琐务就交与你了。”
郑喜想了想又说道:“如今三个肱骨大臣中崔先生已经不用操心了,其他的就剩下苏大人和萧先生,臣建议大王可以用姻亲的关系稳定君臣同盟。也可以更好的让两位大人融入陈国。历代君王莫不这样,臣还听说,晋王已经准备将妹妹袁琪下嫁给王恢。”
陈梓坤起身踱了两步,为难的说道:“可是本王又无亲姐妹,几个结义叔叔的女儿要不是年纪不合适要不就是已经定亲,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啊。”
郑喜沉吟片刻问道:“那微臣以后抽空去查访一下太后的族人。听说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