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煤的历史 >

第5章

煤的历史-第5章

小说: 煤的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尼尔·笛福除了写过《鲁滨逊漂流记》之外,他自己的旅程也被载入了英国的史册。他在18世纪早期游览纽卡斯尔之后,曾写道:    
    在伦敦,我们看到大批满载煤的货船不断地抵达在这个日益扩大的城市,我们不由得纳闷:这些煤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没有掏空整个国家吧?相对地另一面,我们在这里也看到了从各个矿坑里挖出的大量煤堆,应该说是煤山,这里有多少矿坑,我们就有多少疑惑:哪里的人们能够用得了这么多煤呢?    
    在笛福游览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纽卡斯尔就一直心无旁骛地专事出产大量煤矿。由于英国煤需求量的狂增,到17世纪早期,纽卡斯尔的传统农业经济已经被煤产业挤垮了。随着伦敦逐步与广阔的世界接轨,纽卡斯尔的市场变得越来越狭窄。在煤的时代,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和文化出场了。    
    不断扩大的煤矿靠一些从农村迁来的工人运转,他们如潮水般涌进纽卡斯尔,挤在矿井经营者们为他们临时搭建的小屋里。附近的当地人并不欢迎他们。在17世纪早期星法院的一宗案件记录中,一位居民指责矿工都是“下流人,是各郡县的渣滓、糟粕,像藤蔓一样从各郡县蔓延开来”,还说有些矿工是贼,有些是“可恶的诅咒者”,有些“整天醉醺醺的,有的还同时与两三个老婆相安无事,还有的是……遭人唾弃的皮条客”。这样说也许过于偏激或夸张了,但也确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矿工的普遍态度。一面是小地主阶级,资格较老且生活稳定,一面是来自各郡县的劳工阶级,贫困而动荡,挤在临时棚屋里,在这二者之间已经很自然地滋生出一种紧张的情绪。    
    矿工一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排斥,通常被视为异类。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位历史学家认为,“煤成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一条鸿沟。中世纪的农民和工匠,无论多么贫困、多么讨厌,也从未像17世纪大多数矿区的煤矿工那样遭受邻居们的疏远”。久而久之,这些被孤立的矿工形成了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习惯和口音。当这些被社会放逐的人们因无法得到某种日益重要的日用品而受到生存的威胁时,他们就会像战争时期的战士那样,萌发出团结的强烈愿望。最终,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如果把力量凝聚起来,他们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正是这种认识,激发了后来一些声势浩大的英国和美国的劳工运动,给社会带来了强烈的震动。    
    从一个方面来说,17世纪的英国煤矿工人是幸运的。至少他们没有生活在苏格兰。在苏格兰,整个矿工一族的命运都被煤矿牵制着,他们其实已经沦为一种工业时代的农奴。有时,矿工不得不在矿主的协议上签字,受其奴役,而换来的只是一点点薪水或者一双鞋。矿主也会给矿工新添的孩子举行洗礼,借以劝诱矿工让孩子长大后也为矿井工作。而孩子一旦进入矿井,他(她)的一生就要葬送在这里了。    
    典型的是,在苏格兰,采矿是一种家庭劳动:男人们在井下采矿,女人和孩子们把煤拖到地面上。就像很久以前的农业封地时代一样,这些家庭被视为一种财产,如果矿井被转让,他们也随之被卖掉。他们如果逃跑,就会被戴上“专为矿工、女巫和声名狼藉的犯罪分子准备的镣铐”。    
    话又说回来,暴力和威压并不是苏格兰矿主给予手下矿工的全部待遇。显然,一些矿工挣的工资其实比当时其他普通矿工要多,这表明,这些矿工除了遭遇屈辱之外,还保留了一定的讨价还价的权力。如果肉体摧残的威胁和金钱的诱惑是防止矿工逃跑的两大手段,那么我们就大概知道了矿工们在地面之下的处境。    
    很难想像,还有什么工作环境比17世纪的煤矿更凄惨、更危险。黑暗、潮湿、狭窄、阴冷,顶部随时可能在你头顶坍塌,空气令人窒息、中毒,或者在你脸上炸开,也可能会有水突然冲进来,把你淹没或者永远困在井底。挖煤是几项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构成要素是土、空气、火和水,而在这四个方面,矿工们都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采矿也许是那个危险的时代里最危险的工作,生动而毫不夸张地证明着一个社会为了获取燃料而付出的代价。早期一个道德学家总结说,人类要在如此可怕的环境中工作,正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一种惩罚。    
    矿工们还担心,那些莫名其妙地降临的灾难是在煤中出没的鬼怪们作祟。这使在井下的艰苦劳作更加恐怖。矿井下面充满过去生命留下的奇异印记——如蕨类植物在地下深处的一个完整印迹——这种说法对矿工们毫无帮助,因为这有悖于他们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看法。    
    在矿工们面临的各种危险中,有三种致命的毒气,它们都产生于矿井内部,都是碳的变异,并且都是从煤自身散发出来的。第一种,叫“窒息气(choke damp)”(德语里的“dampt”或“damp”意为烟雾或水汽),大致类似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可以结束一个生命,就像熄灭一堆火。鳞木及其他史前的沼泽植物在因“假死”而沉睡了若干年后,最终被暴露在空气中,因而得以继续腐烂,这就是煤的氧化过程,而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混入了碳,就会产生“窒息气”。    
    在17世纪作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无形的毒气如何出其不意地置人于死地。在一次事故中,一个包括8名男子和1名女子的小组在矿井中闯入了一片窒息气较浓的区域,结果他们全都“跪地而死,像是中了枪”。据另一次事故的记载,在窒息气的袭击下,一个矿工根本来不及叫喊,只说了声“天哪”就死了。矿工们在顺着一条绳子滑下竖井时,有时会与这种毒气不期而遇。沿着绳子,他们开始滑动,就这样走向死亡。如果遇到窒息气之后还没有立即死亡,同伴们会对那个痛苦的人施行“普通救治”:在泥土中挖一个坑,把受伤者胃朝下放着、嘴放到那个坑里。这种救治的最后一招,是给受伤者“灌满上等啤酒”; 如果这样仍然不能挽回受伤者的生命,他们就只好“绝望地结束救治”。人们注意到,一些幸存者“会从此留下轻微的脑部问题”。    
    第二种折磨矿工们的气体叫“白色湿气”,也就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由不完全的燃烧产生,通常出现在矿井失火或爆炸之后,有时会杀死前来救火的人们。(如果你的暖气炉出了故障,一氧化碳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你杀死在睡梦中。一氧化碳也是你需要检修你的汽车的一个原因,因为如果发动机调整得不好,汽车就会释放出大量这种极具污染性的气体。)虽然一氧化碳是没有味道的,但不知为何,古书中记载的白色湿气却往往具有一种花香。在一个报道中有这样的描述:“一种芬芳的香味在矿井中散发开来,像紫罗兰的幽香,又像甜甜的花香;正当一名矿工贪婪地呼吸这一阵猛烈的芳香时,他却突然倒地身亡,在他虚拟的享受中永远睡去。”    
    白色湿气是如此狡诈危险,因此矿工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下矿井时带上一只装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或老鼠,因为动物对毒气有着非常灵敏的反应,这样就可以发出预先的警告。(后来,人们发现带金丝雀比带老鼠更好,因为金丝雀中毒之后会戏剧性地从栖木上摔下来;而老鼠中毒之后则“鼻头呈粉红色”,并且“蜷缩不动”。相比较而言,在黑暗的煤矿里,金丝雀的反应更容易被察觉。)但是,在17世纪,这种预警措施还远远没有开始使用。那时,狗是惟一用来帮着探测毒气的动物。人们如果怀疑矿井里有窒息气,就先把狗沿着竖井放下去。然而,一个1662年的报道表明,矿井的经营者们时常懒得先用狗做试探,除非第一个用绳子吊下井的人被毒死。    
    窒息气和白色湿气对矿工们的生命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威胁,但是它们的杀伤力却都无法与第三种毒气相比:“爆炸气”。在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矿井越挖越深,爆炸气的出现也更为频繁。爆炸气主要是甲烷气体,也是由腐烂的植物产生的。甲烷通常被人们称为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烈性的温室气体。爆炸气通常从煤层中渗出,有时也会“嘶嘶”叫着从煤层的裂缝中迅速泄漏。 爆炸气比空气轻,因而可以沿着矿井的顶部堆积。矿工总是要举着一根蜡烛在黑暗中照路的,最后,他就会遇到这种气体。*     
    如果只有一小块爆炸气,那么携带火焰者也许只是被当场击倒、烧焦。但如果爆炸气的体积很大,那么就会给矿井里的每一个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根据一则19世纪的有关报道描述,一次大型爆炸会“发出震天的声响,像最暴烈的雷……所到之处皆成废墟,不幸的矿工、马、马车和劳动工具,都被猛烈地冲撞、撕裂,最后与垃圾和木材埋葬在一起。这就是这场狂躁的废墟风暴”。这样一次爆炸会夺去很多矿工的生命。据目击者说,有时,爆炸的力量过于强大,那些牺牲者会被抛到离矿井口相当远的地方,就像子弹飞出枪膛。    
    为了努力避免爆炸气达到如此致命的浓度,有的矿井有时会雇用一名所谓的消防员。他的工作一点儿也不令人羡慕:全身裹着湿麻布,手中举着一根末端点着蜡烛的长棍子,在矿井的地面上匍匐前进。他得把木棍举到被怀疑有爆炸气的地方,使爆炸气沿着矿井顶部燃烧,这时,他要把自己的脸贴在地面上,直到火焰越过他。英国的消防员直到17世纪才出现,而一本更早的参考文献曾提到,1554年在比利时的煤矿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职业。一个游客看到一名矿工点燃从矿井裂缝喷出的爆炸气,感到颇为困惑。他这样描述这个裹着特制的亚麻衣服、拿着一根木棒进入矿井的矿工:“他靠近那堆火焰,并用手中的木棒吓唬它。那火焰开始扩散,并且一点点收缩;它慢慢消耗着自己,直到最后令人惊奇地缩成小小的一团,安静地待在角落里。但是那个身穿亚麻衣服的人在休息的时候,还需要继续监视那火焰,并不时用木棒威吓它。”    
    一直以来,矿工和矿主们都在努力寻求如何让矿井更好地通风,如何更安全地燃烧爆炸气,如何更稳妥地在不引起爆炸的前提下点燃爆炸气。在一些矿坑里,工人们甚至试着用发磷光的鱼来照明;这无疑是他们为解决这个难题而想出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办法之一,但却显然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尽管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但随着矿井的逐步加深,爆炸气的问题却越发严重。    
    在某些地区,矿井爆炸的惨祸经常发生,以致于矿主们请求当地的报纸不要进行报道。《纽卡斯尔时报》(Newcastle Journal)曾在1767年极其坦率地表明,这些惨烈的灾祸已经比以前普通多了,“也许这些事件实际上正呈现出微妙的良好趋势,但由于上级要求我们不能对其特别关注,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进一步的报道”。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为了不让读者们烦忧,报纸仍然避免报道正在发生的爆炸惨案。公众原本就对煤矿工人们的困苦处境漠不关心,如今更对他们置之不理了。


第一部分 可以移动的气候第7节 踏上革命的征途(2)

    除了不断受到毒气的侵袭,矿工们还面临着各种水源的威胁。地面沟渠里积聚的雨水渗入地下,会引起事故;当矿井在低于地下水位的位置施工时,周围的地下水和偶尔出现的潜流或地下泉不久就会慢慢地淹没矿井,引起麻烦。    
    还有一些水源会导致更意外的危险。在一次壮观的事故中,两位在苏格兰的一条河里钓鱼的先生,惊奇地看到河水开始“微微喷发”,接着是一阵汩汩的流水声。他们正自猜度,河水已经爆发了,泻进水下的一个煤井!他们赶紧跑去通知矿工们,这才使他们幸免于难。水面上的那个小口迅速扩大成了一个大坑,整条河的水以及河上的船,全都灌进了那个矿井,只剩下鱼儿们在裸露的河床上蹦跶。后来,由于渗入矿井的空气压力太大,水“从无数个地方喷射出来,只见几十英亩的土地顷刻间开始冒泡,像一个沸腾的大锅炉”。    
    然而,还有更常见的灾难。早期的一些煤矿被废弃之后,慢慢会充满水,如果被后来的矿工不小心戳破,就会爆发洪水。这样的灾难一旦发生,后果通常不堪设想:矿工们被瞬间淹没,或者遭到更坏的命运,即被冲进黑漆漆的矿井,直到饥饿而死。    
    地下水不仅夺走了无数矿工的生命,而且广而言之,它也威胁着社会公众。确实,矿井里的水使得国家面临着煤短缺的危险,要知道,英国对煤已经相当依赖了。    
    1610年,纽卡斯尔一个最大的矿主惊慌地向国会报告说,人们都以为纽卡斯尔的煤矿拥有无尽的潜力,其实由于排水装置的问题,纽卡斯尔的煤矿最多只能维持21年。当然,这个可怕的预告未免过于悲观了;英国人已经采取了许多有创意的办法为矿井排水,并试图保持之后几十年里的煤产量,但这并不容易,而且,排水的问题只是往后拖延了而已。    
    要想为矿井排水,首选的办法是利用地心引力,这也是最便捷的办法。早期的煤矿都开在山上,因此工人们就可以挖一条长长的窄窄的隧道,把水引入附近的山谷。早在14世纪,英国人就开始在山坡上挖掘排水的隧道,到17世纪中期,已经挖了数千条。挖掘这种隧道(也可以叫做“水闸”)的确是一种想像力范围之内最为枯燥的工作,几乎可以使人患上幽闭恐怖症。为了省钱并避免陷落,这些隧道尽可能挖得狭窄,通常只有18英寸宽,只够容纳一名工人和一把在山坡上开路用的十字镐。有些隧道只有4英尺高,工人不得不跪在地上挥舞十字镐。    
    许多隧道有1英里多长,有些长达4英里,它们到处设有通往地面的透气管道,以保证挖掘工作的进行。通常,工人们从山谷开始挖,向山上推进,直到到达矿坑,这个过程需要好几年。隧道要恰好能够到达指定的某一点,这是个相当棘手的挑战,也使得隧道的测量工作显得异常出色。挖掘这些隧道还有一个惊人的危险,就是当工人们最终挖到了灌满水的矿坑,那幽闭已久的水就会突然爆发,那力量足以置人于死地。1665年的一份报道解释说,在打通矿坑的那一刻,工人们必须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否则就会被洪水冲到隧道的边壁上,“撞成碎片”。    
    后来的矿井由于往地下挖得太深,以致于不能用这种办法排水,人们不得不设法把矿井里的水抬出地面。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尽管大多数矿井都采用了各种装置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肌肉的能量,但还是要靠矿工们用捆在背上的木桶背水。在最早的这些装置中,有一种是简单的轱辘,跟老式水井顶端的装置差不多:绳子的一头系在矿井的管道上,另一端拴着一只水桶,吊到井下去。与水井装置不同的是,这种轱辘进行了一点改造:在桶上添置了一圈厚厚的铁链,就像手镯上的饰物,叫做“桶链”(chain of buckets)。水桶悬挂在矿井管道上方的一根卷轴上,能够降落到灌水的地方。一位历史学家解释说,如果某一个螺钉不幸松脱,整个装置就会“重重地摔落到矿坑底部,每一只桶都会裂成无数碎片”。 17世纪初期,甚至还出现了蒸汽抽水机的雏形,即排水装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