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 >

第15章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给弟弟娶了妻、替妹妹找了好人家、又给父亲送了终,守孝完的姑太太已经三十多了。这时候上门求娶的不是填房就是填房,林姑太太又因为早年辛劳过度,眼神变得不好使了,便歇了嫁人的心思,守着祖屋过日子,教一教附近的小女娘做女工——她弟弟是个出息的,不大不小做了个官儿,想要接姐姐去享福,林姑太太却道:“临老不要遭人嫌,你们两口子过日子,奉养姐姐算什么意思?”硬是不肯去。那弟弟每年让自己儿女回来陪着姑太太一起过年节。
    林姑太太教人女红并不是为了收束修——她那弟弟每年孝顺的银子也尽够她花了,用林姑太太的话说:“就是给自己找找乐子,打发时间。”
    黛玉回乡守孝后,与林姑太太是隔墙比邻。
    起先黛玉碍于自己重孝在身,不便与人交际,就是让雨燕送去了一些土仪。
    后来,年过四旬的林姑太太打听了黛玉的境况,很是怜悯,亲上门来:“论辈分,你该叫我一声姑太太。我老婆子年纪大,也不讲究什么的,来这儿陪你坐坐,姑娘家,不容易。”
    黛玉听得心怀感激,与姑太太几番接触后发现她确实是个性格坚韧的女子,大为敬佩。
    王嬷嬷也乐于看到黛玉身边出现品性正直的女性长辈:毕竟自己是个外来户,身份又不高,不适合过多地指点林黛玉该如何如何。有林姑太太在,确实是一件好事。
    守孝的日子过得清苦,好在黛玉本就不是爱慕那花花世界的人。
    倒是荣国府,老太君和贾宝玉隔三差五就送书信、物件来,让黛玉也觉得颇为暖心。
    …………………………
    且说贾宝玉回京后一度心灰意冷,觉得仅凭一己之力,完全没办法扭转阖府的命运。
    寝食不安之下,圆润的面颊都消瘦了。
    急坏了一屋子的莺莺燕燕。
    也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
    王夫人只当是宝玉思念黛玉,对林黛玉又暗恨了几分。
    贾母却是仔仔细细地打量自己的心尖尖。
    宝玉被打量的发虚:“老祖宗,我就是有些燥热,才吃不下的,没甚么大事儿。”
    贾母拍拍身边的床榻,让宝玉坐下:“从小,你就是养在我跟前的,你有什么不对劲的,我会不知道?说说什么事儿,憋在心里好久了吧?”
    贾宝玉想起自己从牙牙学语开始第一句话就是叫老祖宗,又想到梦里老祖宗去了之后的凄惨景象,忍不住流泪。
    倒是把贾母吓着了:这个混世魔王以前撒泼也不是没有哭过,可都是干打雷不下雨的花招,哪里像现在,哭声凄厉,倒叫人听得心酸。
    “乖孙孙,到底是怎么啦。”贾母忙不迭地问。
    宝玉哭得快背过了气儿,这么好一年,都不敢把自己的梦境和别人说,对于一个十三四的少年来说,确实是压力很大。
    等宝玉抽抽噎噎哭过瘾之后,让贾母把下人都轰出去。
    贾母自然是依的。
    宝玉揩干净眼泪,把自己的梦境告诉了老祖宗。
    贾母是当今圣上的奶娘,经历两朝,眼光毒辣,比两个儿子都强的多。从宝玉的梦境里听出了门道:大的门道,想必是新皇登基对着四大家族开刀了,树倒猢狲散;小的门道,就是这荣国府内个个下场凄惨,自己也算是未得善终。
    若是别人说出这番话,贾母必定怒斥“一派胡言”,可是贾宝玉衔玉而生,本就是通灵的人物,又秉性纯良不会撒谎,由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可信度极高。
    一时间把贾母也震住了。
    所幸姜是老的辣,贾母自此上心之后,不如之前那样万事撒手不管,果然发现这花团锦簇的荣国府暗流涌动,根基不稳。
    等到宫里传来消息,贾政长女元春加封贤德妃,皇帝恩准省亲。王夫人带着王熙凤来商议建省亲园子的事,被贾母一通呵斥。
    贾母喊来贾赦、贾政,表示今上厉行节俭,若是自家为了省亲劳师动众、大兴土木,必然太打眼了。
    贾赦本就无所谓:封妃的又不是自己女儿,建园子花的是公中的钱,不建更好!
    贾政也是个自命清高的,被老娘这么一说,也觉得为了虚名建园子确实奢靡。
    邢夫人早在圣旨下来给宝玉赐婚的时候,就把荣国府的库房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建个省亲园子,该花多少钱!
    王熙凤本是碍于姑妈的面子才来一起商议这事儿,在她眼里,荣国府早晚是贾琏的,现在为了二房出的娘娘建园子,自己可是亏大发的。
    只有王夫人一心想着,自己的长女在宫里熬出了头,作为娘家,怎么也不能丢了娘娘的面子吧?难道元春做了主子娘娘,不该好好庆贺吗?可是没想到一向疼爱元春的贾母却驳了自己的意思,王夫人愤愤不平,却没办法反驳:孝道至上,忤逆亲长一词自己承受不起。
    …………………………
    最后,由贾母上了折子给皇后:荣国府身负皇恩,不敢骄奢,今若建省亲园子,耗资巨大,阖府上下不胜惶恐,唯愿以此银两先偿还亏钱国库之债,万望恩准。
    皇后把贾母的意思和皇帝一说。
    皇帝感叹道:“不愧是史嬷嬷,话说的滴水不漏,倒叫朕找不到发作的由头的。”
    皇后一边附和:“既然贾府的老太君如此识趣儿,万岁何不遂了她的意?”
    “着户部侍郎带着欠条去贾府清算吧。”皇帝吩咐下去,又对皇后说,“梓潼辛苦了。”
    “万岁说笑了,我哪里有什么辛苦的(注1),万岁为了黎明百姓才是操劳。”皇后客客气气地说道。
    皇帝对着皇后一本正经的脸深觉无趣,让皇后退下了。
    皇后回宫的路上,身边的奶嬷嬷说道:“您这又是何苦,和万岁服个软,便是好了。”
    “我这一辈子已是注定无子,将来不论哪个继位都得奉我为皇太后,反正万岁也等闲不会废了我,我何苦去讨巧?再怎么摆低姿态,也比不过那年轻貌美的妃子温言软语,不若就这么着吧。”皇后伸手抚过御花园的梅花,“又是一年春天了,今年宫里又该进了新人吧?”
    …………………………
    户部侍郎带着条子几乎搬走了荣国府的一半银子。
    官差走后,还有那东府的人过来打听西府这是怎么着了。
    而后,贾母给皇后递了牌子,按品大妆带着王夫人去探视元春。元春如今也算是一宫之主了,亲人见面,也已是君君臣臣。
    元春看着祖母与娘亲行跪拜大礼,却没办法去搀扶,一屋子的丫鬟嬷嬷在那里看着,:规矩,不可乱。
    执手相看泪涟涟。
    贾母说了家里的决定,不建省亲园子。
    元春面色是一片赞许:本身自己的分位就升得太快,根基不稳,之前还担心家里人得意张狂,现在看来有明事理的老祖宗在,真真是极好的。此时不铺张也暗合了自己的心意。
    因此元春真心真意地赞同家里人的做法,并表示即便不能省亲,也是甘愿的。
    恰逢此时,有那嬷嬷带来皇后口谕:凤藻宫贤德妃温良恭俭,准其元宵之日归家省亲,荣国府章建俱吻合规制,不必另行建园子,当日戒严,也便罢了。
    众人跪谢皇后好意。

  ☆、第十章

贾母并王夫人归家之后,开始各种的清理暂且不说。
    远在苏州的林黛玉是第一回一个人过年节。贾母早早令人送来了一些滋补的人参、灵芝,还有貂皮、狐狸皮子等等,以表示对黛玉的记挂。凤姐心细,送来的都是颜色素净的皮子。
    黛玉也回了礼,是有名的太湖三白并金灿灿的蜜桔——天寒地冻倒是容易储存。
    本该是无比凄凉的日子,幸好有一干忠仆相随。在孝期里不宜饮酒作乐——黛玉也压根就不会饮酒作乐,王嬷嬷带着雨燕、雪雁和新来的鹦哥一起做娇耳。
    因为不能有荤腥,拌的是三鲜的馅儿:冬菇、冬菜、豆腐。王嬷嬷在馅料里打了鸡子,想方设法保证黛玉营养全面。
    若不是林黛玉脾胃娇弱,把冬菜换成冬笋,风味更佳。
    年夜里上的是素宴,白崧、萝卜、豆腐、豆芽、还有王嬷嬷让下人在暖房里发的韭菜、胡瓜等等,经过成贵家的巧手,做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黛玉说道:“辛苦嬷嬷了,今日嬷嬷便坐在我下首一同用饭吧。”
    说着让鹦哥伺候自己用饭,让雨燕伺候王嬷嬷。
    雨燕感念王嬷嬷这几年的提携之恩,伺候得是万分周到。
    王嬷嬷推辞了一二,终是坐下了:做了这么多年的被奴役人群,终于能享受一顿被伺候的晚饭了!不容易!古代的丫鬟服务可是一对一的,绝对碾压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服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江苏隶属南方,冬日也不会太过寒冷,待到快开春的时候,下田务农的壮汉们都会热得只穿单衣了。
    林如海去世前,给黛玉留了偌大的家业,收拾了铺子——考虑到女儿年幼不适合打理,置办了许多的庄子。京城郊的温泉庄子、江南的田庄,零零总总十几个。
    乍听闻,十几个与那巨富之家比起来是不甚多,可是林如海留下的庄子都是精挑细选的,连成大片,管理方便。
    且不说京城郊的小温泉庄子是寸土寸金。
    苏州老家也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稻子一年可以两熟,黛玉守着这些庄子,足以一生衣食无忧了。
    有忠心耿耿的大管事在外、澄碧和许嬷嬷在内、王嬷嬷贴身伺候,黛玉身边并不缺人手。
    不过林如海也考虑到了人心多变这一点,临去前,又在外院扶起了二管事与一溜儿的小管事。
    这样内宅外院相互牵制,不至于王大管事一家奴大欺主。
    此时的林黛玉虽然与原着有了很大不同,不再纤细敏感、孤傲脆弱了,却也并不了解田间事物。
    幸好有管家、嬷嬷内外协助,又有林姑太太从旁教导,渐渐黛玉也摸熟了当地节气与作物的特点,不至于被人蒙蔽。
    三年匆匆而过,期间黛玉的及笄礼也是简单操办的,由林姑太太主持,乡间的望族乡绅倒是也有那来观礼的,归家后纷纷赞叹,林家果然是底蕴深厚的,林姑娘虽父母双亡,可瞧上去也是极有教养的。
    那时候,贾宝玉在奋战考秀才,倒是想来苏州,可是这一回长辈没一个应允了的。只能附上贺礼:乃是亲手雕刻的木簪子一枚。
    黛玉收到木簪,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个什么感觉。
    不完全的欣喜与不完全的羞涩。只是仿佛有个声音在心里说:既是注定要相伴一生的,为何会如此惆怅?
    …………………………
    这三年间,荣国府里也有不大不小的改变。
    首先是客居的薛家搬了出去,因为薛宝钗通过了小选,成了十公主身边的女官。而后又不知怎地,被十公主一母同胞的兄长,八皇子讨去了身边,做了侍妾,不多时有了身孕,做成了皇子侧妃。
    薛姨妈、薛蟠自然是觉得不好在借住贾府了,便在“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京城东边置了房子,这样宝钗也算有了正式可回的娘家。
    贾宝玉知道最后登上大位的并不是这位出身低,目前朝中交口称赞的八贤王,倒是有心想阻止宝姐姐,可是皇宫内院哪里是贾石头去得的?只待求贾母想办法,贾母却沉吟之后表示无能为力。
    其次是三年前荣国府还清了欠着国库的银子,一时之间银钱凑手,那王熙凤想到去放印子钱,恰恰开始着手去办,就被贾母发现。
    贾母大发雷霆:“那断子绝孙的事儿,也是你该做的?我看你且先把自己的爷们收收心,早日生下儿子是正理。”
    于是便趁此机会亲自接手了管家大权,并让三春一旁协理:“都到了这个年纪了,很是该学学怎么做当家主母的,我贾府的姑娘就算不是做宗妇,也是配给嫡出的子嗣,必定要学会打理家业。”
    另一面又裁减下人,打杀了一批,放出了一批。
    可别说,查抄的出的银钱可观,抵得上荣国府十来年的出息。因为贾母并未做绝,查抄的也是贪得无厌之辈,并将之扭去送官,丝毫不再如往常那般顾忌脸面,贾府剩下的下人战战兢兢,府内风气为之一肃。
    虽有那好口舌的说荣国府下人也藏污纳垢,可是这起子既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荤话艳语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没了影子——京城的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乐子,今天哪个王爷偷香被王妃打上外室的门、明日道出哪个姑子庙挂羊头卖狗肉做的是皮肉生意……哪一个不比荣国府整治下人要有噱头?
    再次是贾母对宝玉也不再是极度宠溺了,对于宝玉发奋读书想去考个功名也表示了支持,还在王氏心疼宝玉,劝他歇歇的时候给王氏一通训诫“慈母多败儿”——说的好似以前那个慈祖母不是她似的,王氏心里很憋气,心疼儿子也有错?
    不止是宝玉,还有那贾珠的遗孀李纨也被嘱咐了好几遍,要好生教育贾兰。
    这荣国府的老太君一直致力于力挽狂澜。
    可是该来的还是会来。
    万岁驾崩,传位一直掌管户部的四皇子。
    对于贾府而言,且先不论之前的政治投资把宝押在那位皇子身上,先被打击到的,就是二房王氏——长女元春做了妃子才没几年,就得守寡了!殊不知,守寡好歹留得命在。
    听宝玉说了梦境的贾母和贾宝玉倒是对此松了一口气:只要有命在,德太妃在先皇的妃嫔中分位不低,过得不会艰难。
    继位四皇子是有名的铁面王,早年就有抄家皇子之称。继位第一年未改元,第二年——恰恰是黛玉守孝的第三年,新皇找了由头发作了曾经皇位的有力竞争人——当年的八皇子,现在的廉亲王(注1)。
    先以“治家不严”为由头停了廉亲王差事。
    所谓的治家不严,问题就出在廉亲王的侧王妃,薛氏身上。
    薛氏有一兄长,名叫薛蟠,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早年在金陵就横行乡里,刚入京城倒是缩起头了一阵子,待到妹妹成了皇子侧妃后,又故态萌复,嚣张行事起来。
    前些年因为诸位不明朗,大家咬牙忍下了呆霸王的嚣张气焰。等到皇位归了今上,今上也流露出秋后算账的意思,便有那机灵的把这现成的把柄交给了御史台。
    御史台最会扯嘴皮子,翻出金陵旧案,薛蟠与人争妾,打死了人。
    抓住这一点,廉亲王被喷得狗血淋头。
    这还不算,御史们继续挖出薛家以皇商名头揽财,以供廉亲王豢养私兵——这条罪状出来就反了天!
    豢养私兵,居心叵测。
    今上下令严查。
    作为导火索的“薛蟠打死人而逍遥法外”一案的主判贾雨村立即被撸了官,作为同宗的荣国府、宁国府贾家也吃了挂落,所有在朝为官的、无论大小一律闭门反省。而贾雨村当时的举荐人林如海因为已经去世多年,又素来有着好名声,与人为善,倒是无人去针对——毕竟一个识人不清的罪名也说不上多大,咄咄逼人的难道要去刨了林如海的坟吗?还不如跟着圣上的意思,盯紧了廉亲王府。
    不得不说,就算素来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台,也是看人下菜碟儿的。
    有那为官多年的老御史徐某教育府里的子孙:“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包拯、海瑞?御史也是万岁的臣,也得会看万岁的眼色。愣头青似的见谁都参一本,是活不长的。看祖父我,为官三十余载,起起落落,可曾摊上大事儿?且多学着点!”
    从此徐家出了三代御史,堪称朝中不倒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