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901-文化彗眼读云南 >

第2章

5901-文化彗眼读云南-第2章

小说: 5901-文化彗眼读云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遵循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在大力推进媒体改革改版、创建富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工作机构、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步伐、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焕发了宣传文化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载体、抓项目、促发展,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使宣传文化工作不断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把宣传文化工作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有作为、有意义的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认可;坚持从云南的实际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以点带面,使全省宣传文化工作亮点频现、高潮迭起。在云南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过程中,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作风和精神,是云南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能够稳步推进、蓬勃发展的关键。


《文化彗眼读云南》 题记引言: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1)

    二、 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后,在党中央一系列战略措施的推进下,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全国不少省市纷纷提出了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营造政策环境、深化体制改革、繁荣文艺创作、实施发展项目、创建文化品牌等多方面着手,在短短3年时间内,使文艺创作空前全面繁荣,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建设活力迸发。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并把之誉为“云南模式”、“云南现象”。云南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如此成绩,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我从云南的实践出发,结合自己的思考,在此探讨几个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求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一)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有行动的到位。文化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领域,解决认识问题至关重要。从云南的实践来看,自省委、省政府下大力狠抓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来,就极为重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甚至把2003年确定为“统一认识年”,通过举办培训班及研修班、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开展理论研讨、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等多种形式来解决认识问题。    
    解决认识问题,首先,要基于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性。其次,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第三,要从区分文化双重属性的角度来强化对文化的经济属性、产业属性的认识。事实上,唯有突出文化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文化产业发展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第四,要从对文化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来认识文化产业的内容、本质及其发展途径,弄清什么是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就云南的经验而言,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促使人们厘清了政府与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艺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辩证关系。从一般意义来说,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须走市场主导型道路。但文化产业发育的稚嫩以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企业实力相对弱小等实际,决定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一味由市场来主导。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项目的总体策划、文化产品的整体营销及宣传推广等方面,仅仅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加入必要的政府主导因素,甚至是投入上的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重视就成为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所谓真正重视,就是通过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让主要领导干部不仅在宏观上而且也在微观上重视,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落实到行动上,主动、积极、扎实地采取具体措施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云南文化产业能够迅速取得突出成效的关键。但必须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过渡性的措施,随着文化产业发育的日渐成熟,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应该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又要避免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混为一谈的极端,走向片面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忽视文化事业建设的另一极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两手抓、两加强,使二者之间呈现出互动互补、齐头并进之势。对于文艺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要使人们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许多基础条件,其中之一是通过文艺创作的繁荣源源不断地提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孕育大量原初产品,以此拓宽其发展领域和空间。近两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下出现的云南文艺创作全面繁荣的局面,识。事实上,唯有突出文化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文化产业发展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第四,要从对文化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来认识文化产业的内容、本质及其发展途径,弄清什么是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就云南的经验而言,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促使人们厘清了政府与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艺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辩证关系。从一般意义来说,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须走市场主导型道路。但文化产业发育的稚嫩以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企业实力相对弱小等实际,决定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一味由市场来主导。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项目的总体策划、文化产品的整体营销及宣传推广等方面,仅仅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加入必要的政府主导因素,甚至是投入上的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真正重视就成为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所谓真正重视,就是通过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让主要领导干部不仅在宏观上而且也在微观上重视,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落实到行动上,主动、积极、扎实地采取具体措施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云南文化产业能够迅速取得突出成效的关键。但必须强调的是,这是一种过渡性的措施,随着文化产业发育的日渐成熟,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应该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又要避免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混为一谈的极端,走向片面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忽视文化事业建设的另一极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两手抓、两加强,使二者之间呈现出互动互补、齐头并进之势。对于文艺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要使人们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许多基础条件,其中之一是通过文艺创作的繁荣源源不断地提供可以进入市场的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孕育大量原初产品,以此拓宽其发展领域和空间。近几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推动下出现的云南文艺创作全面繁荣的局面,无疑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厚实的基础条件。    
    (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    
    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体现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是革除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一般认为,文化体制改革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按照这一理论逻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应该以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为前提。但是,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受到了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滞阻,其阻力之大难以想象。在这种状况下,就应该充分发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作用,让文化产业率先发展壮大,进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最终为文化产业发展彻底扫清体制性障碍。    
    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程度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已历史地联系了起来,呈现出正比促动关系。因为发展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构成,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最佳切入点。产业发展带来的观念更新、认识转变,以及对文化的再认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空前的。正是有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会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紧迫性,也才会使传统文化体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阻碍和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更加突出地暴露无遗,进而使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成为无法避免的历史必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因,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共同点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达到了有机的辩证统一。


《文化彗眼读云南》 题记引言: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2)

    (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拓展问题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文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却不是天然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培育和开拓。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市场、激活消费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要务。在市场培育和拓展问题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产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消费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拓展文化产业的市场要有一个全球化的眼光,不能光盯着一城一地,甚至不能只看到国内市场,而是要树立新的市场观,立足本土市场、占领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没有这一点,就无法理解在文化消费市场相对狭小的云南能够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云南多数文化产品的市场不在省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比如由云南省委、省政府精心扶持而打造出来的《云南映象》,一开始就把市场营销的重点放在国内而非云南省内,至今已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个大中城市巡演上百场,甚至走出国门到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演出,目前又与英国、德国、法国等8个国家的演出商签订了200余场意向性演出合同。最近,党中央提出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重大命题,更是为我国文化产业拓展国际市场指明了方向。    
    从云南的实践来看,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育市场主体,造就一批能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和支持大批文化企业迅速成长壮大,造就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企业,培育和扶持一批强势文化企业集团,用强大的企业群体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逐步打破所有制界限,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努力探索国有资产的多种实现形式。    
    第二,切实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生产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造成有效供给的不足。必须认真研究文化消费趋向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消费心理,以市场为导向,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进一步激活文化消费潜力。    
    第三,明确文化产品的市场定位,细分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的雷同,是当前文化市场的突出问题之一,大大抑制了文化市场消费潜力。文化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或提供之前,都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确定目标消费群,细分目标市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以避免文化产品的“千人一面”,从而多层次、多形式满足文化市场中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    
    第四,营造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培养庞大的消费群体。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提升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其消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水准;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让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文化产品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所有制问题    
    在传统体制下,文化生产资源高度集中在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手中,同时由于国家是文化建设投资的惟一主体,而且是采取只管投入、不问产出的财政投入模式,使文化生产资源得不到有效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形成国有文化单位的生产惰性,文化产品生产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主动性几乎丧失殆尽。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借助于社会资本利益驱动的特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国有文化单位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激活竞争潜力,面向市场、面向群众进行文化生产;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注入,改变国有文化单位一成不变的生产经营模式,盘活国有存量文化生产资源。    
    社会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下,早就无法按捺追逐文化领域巨大利润空间的冲动,在旧有体制的夹缝中求生存,为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单一的公有制模式正在一点点被打破。在部分领域,社会资本甚至已变为事实上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勇于承认这一现实,而且还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民营、私有、外资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的介入,文化消费市场才开始显露出初步繁荣的迹象,文化消费品才有了多样化的可能。因此,在文化经济领域,应该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放宽市场准入,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就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只要执法权和舆论控制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只要在国家宪法及相关法规的大框架内制定合理规则,严格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就没有理由担心社会资本(包括外资)的介入会改变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会使我们失去对文化领域的控制权。    
    (五)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    
    文化产业既有与其他产业带有共性的一般发展规律,更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每一件文化产品的生产,都与人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密切相关;每一次文化产品消费,都是消费者对文化的一种体验与认知。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产业才被人们视为创意产业。这一特殊规律,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