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星条旗下的中国宝贝 >

第4章

星条旗下的中国宝贝-第4章

小说: 星条旗下的中国宝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玛丽第一次站在奥林匹亚街头的时候,川流不息的汽车令她目不暇接。在她面前,林立的大厦高耸入云,在阳光的照射下,玻璃通体透亮。往来的行人穿着都很有个性,还有些头发染成红、蓝、绿各色的年轻人在街头旁若无人地热烈拥吻。街头艺人、广告牌上摩登女郎的红嘴唇、随处可见的刷卡机、拖着长毛的贵族狗、五颜六色的冰淇淋……这一切都令玛丽眼花缭乱!她快乐地想:这就是我期待的、梦中的地方!
  在奥林匹亚入学后的玛丽觉得自己太适应这里的一切了,在这里她可以为所欲为。她最喜欢的就是学校里没有人在乎自己别出一格的任何言行,她大声地说话,放肆地大笑,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因为父母给她准备的美金实在不少!
  她流利地、毫不脸红地讲着错误的英文句子,和认识或不认识的白人同学打着招呼,绝不错过任何一个PARTY。她还学打橄榄球,把在国内“抛媚眼”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她盯着目标,右眼微闭,然后瞬间睁大,侧头,顺势把目光甩出。她甚至还很快学会标准的西方动作———耸肩,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她是绝对不会忽视的。在偷偷观察了好多次室友的这一动作以后,终于可以深得要领地表演了,她总能感情丰富地从动作上表演不属于自己的内心活动。
  尽管如此,玛丽还是感觉孤单———她没有真正的朋友,包括她的室友———Tina。探究原因,她给自己做了个总结:英文太蹩脚,黄皮肤的东方面孔,以及没有多少说服力的中国大陆身份。有时她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美国这个令她热爱的地方居然把她残酷地排斥在外!她冒冒失失、跌跌撞撞,找不到方向,于是她干脆冷眼旁观,变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守。她从没有放弃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找寻自己舞台的任何一个机会,她有太强的表现欲望,如同一个左右杀敌的勇敢士兵,要努力找寻属于她的舞台,找寻为她绽放的绚烂花朵。
  这天,玛丽听到宿舍外传来Tina和一个男孩子的谈笑声。Tina是一个胖胖的白人姑娘,星罗棋布的痘子盘在她圆润的脸上,旗帜鲜明地表露着荷尔蒙分泌物的过剩。Tina乌紫色的性感双唇总吐着烟圈,节省的布料衣服总包裹不住她发育良好的少女身体。玛丽见到那白人男生把手放在Tina性感的胸上,Tina的笑声从胸腔经过声带直冲到嗓子眼,干脆、劲爆。
  玛丽明白,今天她将再一次被Tina赶出宿舍。玛丽的宿舍常常被Tina和她的男朋友霸占。有时候,玛丽正忙着复习功课准备考试,Tina和她男友就会冷眼望着她,然后大声用她听不懂的美国俚语说话,结果,玛丽只有怏怏地离开宿舍。更多的时候,当Tina 和她男友搂着腰进宿舍时,玛丽就自动抓起挎包离开宿舍。这次她“嘭”地用力地关上门,同时小声用中文骂一句“不要脸!”玛丽常想:如果自己能像佳琦那样生活在舅舅家里,那该多好啊!
  佳琦在美国度过的第一个生日到了。
  佳琦回家,看见很多鞋子摆在门口,她好奇地想,舅舅家好像从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客人!心想,那么多人?他们会是谁呢?当佳琦进屋后,她乐坏了!哈!一大屋子的人居然都是自己的朋友!玛丽、茵、井美、英语老师Miss Isrealson……原来,是舅舅、舅妈瞒着佳琦为她精心策划的一个生日Party! 他们不仅为佳琦邀请了她所有的好朋友,而且特意把家里的客厅布置了一番,挂红带绿的绸带飘逸着,显得特别喜庆,简直跟过节一样!大家看到一进门的佳琦,就齐声向她祝福“生日快乐!”对佳琦而言,这真是个天大的惊喜!
  舅舅、舅妈为了给她这个惊喜,在提前半个月就策划起来了。他们一一给佳琦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保守秘密。为了布置今天的客厅,还购买了很多装饰品。这个秘密Party最后只有佳琦一个人蒙在鼓里。在这期间,舅舅、舅妈一字未提,就连小表妹Cathy也懂事地替大家保守住了秘密。总之,一切太意外,太惊喜了!佳琦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甚至有点泪眼汪汪……
  大家在品尝舅舅、舅妈准备的满满一桌菜肴后,鼓动佳琦去拆生日礼物。天哪!全是自己喜欢的!佳琦心想。Miss Isrealson送了一条银项链,井美买了笔记本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玩具,舅妈买了佳琦最喜欢的《Backstreet boys》、《NSYNC》、《Celine Dion》、《Mariah Carey》的CD,舅舅送了佳琦一个皮的CD套,Cathy买了一个很可爱的记事本,茵在一个很贵的店Nordstrom买了一套很精美的信纸和明信卡片,玛丽买了很性感的内裤和胸罩……太多太多的礼物,好多好多的惊喜!佳琦陶醉在朋友们的关爱中。
  这是佳琦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次生日!佳琦记得在重庆过生日的时候,从来都是保姆小妹阿姨给她做一碗简单的长寿面就算生日了,虽然妈妈爸爸也送礼物,但他们为了他们的事业,从来也没有陪佳琦一起过过生日。佳琦在重庆的生日,没有惊喜,没有彩灯,没有音乐,没有朋友,只有一个人面对爸爸妈妈送的很贵的礼物和小妹阿姨做的那碗长寿面发呆。来到美国了,居然有这么盛大的生日Party,佳琦心中感动万分。她觉得朋友的情谊和祝福是何等的珍贵和无价,而爸爸妈妈仅仅用金钱堆积起来的礼物又是何等的冰凉。
  “哎呀!我差点忘了!瞧我这记性!”茵一拍自己的脑袋忽然叫了起来。
  “什么事?”众人紧张地望着茵。
  只见茵迅速跑到沙发中拿起自己的双肩背包,她在双肩背包的内袋里拿出样东西,塞到佳琦的手上,“给!”
  “什么?”佳琦望着茵塞到自己手上的一个精美的玫瑰色信封好奇地问茵。
  “拆开看看,拆开看看。”众人仿佛比佳琦还性急。
  佳琦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原来是四张风景明信片。
  “好漂亮啊!呀!这开满花的树真漂亮!”佳琦啧啧赞叹道。
  “这是华盛顿大学的樱花树!”佳琦的英语老师Miss Isrealson叫了起来。
  舅舅和舅妈顿时也认了出来,“对!没错!就是华盛顿大学的樱花树!”
  原来,这四张明信片是茵的美国妈妈罗娜让茵转送给佳琦的生日礼物。罗娜的先生爱尔墨也就是茵的美国爸爸,曾在华盛顿大学任外国留学生的辅导老师。几年前,因为罗娜身体不好,所以爱尔墨先生辞去了华大的工作,返乡照顾罗娜。爱尔墨夫妇非常恩爱,对茵也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虽然对于美国家庭的餐饮,茵依然不太习惯,但罗娜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做点茵爱吃的食物,茵很感动。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给茵讲华盛顿大学的许多故事。
  “华盛顿大学在哪里?”佳琦好奇地问。
  “在西雅图。”Miss Isrealson、舅舅、舅妈异口同声道。
  “西雅图离奥林匹亚远吗?”佳琦又问。
  “从奥林匹亚到西雅图开车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舅舅说。
  “就像杭州到上海那样的路程。”茵不愧是杭州人。
  “大概吧。”舅舅道,“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明天刚好是星期天,舅舅可以辛苦一趟带你们去看看。”
  “真的吗?舅舅?”佳琦、玛丽和茵简直大叫起来。
  “当然是真的。”舅舅道。
  “万岁!”三个姑娘顿时高兴地欢呼起来。
  “但是有一个条件———”舅舅止住了姑娘们的欢呼声。
  “什么条件?”三人瞪大眼看着舅舅问。
  “今晚帮舅舅、舅妈清理厨房!”
  “哎呀,我们当什么难事呢!姑娘们,冲!”佳琦一声令下,三人疯疯癫癫地向厨房冲去。
  “你看你这个舅舅……”舅妈在一旁根本来不急阻止,她向舅舅丢去一个埋怨而微笑的眼神。
  舅妈的微笑还来不及收敛,忽听得厨房传来“咣当”一声巨响,小表妹忍不住叫了起来:“妈妈妈妈,姐姐不乖,砸碎盘子了!”
  第二天一早,三个姑娘兴致勃勃地坐上舅舅的车,向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挺进!
  华盛顿大学位于美国西北部,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它的正门有几根高大的图腾柱,那是华盛顿大学的特有景致,象征着美国西北原著民的精神。
  走进校园,很容易找到那铺满红砖的中央广场Central Plaza,华大的学生们都把它叫作“红场”。正对广场的是经典的歌德式建筑———华大的图书馆Suzzallo Library,气势宏伟。众多的拱门上,镶嵌着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物雕塑,在门柱与窗框上也都雕有复杂美丽的花纹。尤其是二楼每一个房间的玻璃窗上,都精致地镶嵌着彩绘的玻璃,玻璃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淡蓝色的光芒,更为这栋凝重而肃穆的建筑增添不少璀璨的色彩。
  沿着广场左边的台阶走下去,就会看到一个圆形的喷泉 Drumheller Fountain,这段路的两边种满了高大的樱花树。时逢樱花盛开的日子,樱花树下聚集了形形色色、年龄不一的赏花人,美国的大学都是对外开放的。有的夫妇抱着他们的小宝宝,在绚烂的樱花树下拍照,还有的年轻母亲推着童车在悠闲地散步,几个两三岁的小朋友迈着蹒跚的步伐你追我赶……佳琦、玛丽和茵围抱住一棵特别粗大的樱花树高声地欢呼起来:“你好!华大!你好!美丽的樱花树,我们来啦!”“我是佳琦!”“我是玛丽!”“我是茵!”
  看着三个女孩欢天喜地地、忘情地围抱在一起时,舅舅被她们的快乐深深感染了,他在一旁拿起相机高喊一声:“姑娘们,看这里!”随着“喀嚓”的相机声,樱花树下,三个美丽的中国姑娘的纤影和她们最灿烂的笑容被永恒地定格在照片上,也定格在她们友情的记忆里……团团簇簇的樱花,白的、粉的,映衬着她们无瑕的脸庞!拍完照,她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转晕了头。
  不一会儿,她们飞奔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依然欢乐地追逐着……渐渐地,她们不约而同地止住了脚步和笑声,眼睛直直地盯着三三两两的正从草坪上走过的学生:他们或背着挎包,或牵手而行;还有的学生,或躺在嫩绿的草地上闲谈,或坐在小径的长椅上阅读……这一切,看得三个姑娘羡慕不已!
  “玛丽、茵,将来我们也一起考华大吧。”佳琦道。
  “好!一起考华大!和他们一样!”佳琦的建议,正合玛丽和茵的心思。
  “考华大可不容易啊!因为华大是华盛顿州最好的学校。”舅舅在一旁道。
  “我们有信心!我们一定会一起努力的!我们一定会考上的!”三个女孩信心百倍道。
  “真的吗?”
  “来!大家跟我来!”佳琦说完话,就飞奔起来。
  玛丽、茵、舅舅也都莫名其妙地跟着佳琦,玛丽边跑边嚷:“佳琦!怎么啦!发生什么事啦?”“佳佳!慢点!小心看路!”舅舅也大声叫着。茵努力地紧跟着大家。
  佳琦率先跑到先前舅舅帮忙拍照的那棵最大的樱花树下,她从背包中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画了起来。她把双色笔芯调到了红色,然后画了三颗连在一起的心,心的周围又画上些盛开的樱花,刚画完,舅舅、玛丽、茵他们就赶到了。
  “看!”佳琦得意地将画完画的纸展示给大家看。
  “什么意思?”舅舅先发话了。
  “让我们把我们三个女孩的名字写在三颗心的中间吧!”佳琦兴奋道,“舅舅,这将是我们考华大的起点证明,来,大家签名吧,签完名我们要和这幅画一起,在这棵最大的樱花树下认真地合影。舅舅,准备帮我们拍照吧。”
  佳琦认真的神情传染给了玛丽和茵。
  “这学期,我争取全A,考好托福!”
  “我一定要用功读书!”
  “我们一定要一起考上华大!”
  “我们要一起在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里学习、生活……”
  三个女孩子的誓约久久地回荡在烂漫的樱花丛中,回荡在华大的上空,回荡在从西雅图到奥林匹亚的高速公路上,更回荡在三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之中……
  回到奥林匹亚的三个女孩,比以往更用功地读起书来,她们减少了上超级市场的次数,只要碰在一起,她们总是会拿出那天舅舅帮她们在华大拍的照片来看,然后向往着她们未来的华大生活。
  “如果考上华大,我们能住在一间宿舍吗?”茵问。
  “当然能!这还用说?!”玛丽道。
  “我们一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形影不离,好不好?”佳琦若有所思道。
  “佳琦,放心吧,我永远也不会离开你的。”茵道。
  “我也是。”玛丽跟着说。
  “我喜欢艺术类专业,你们呢?”喜欢手工艺和服装设计的茵,扑闪着大眼睛问。
  “我当然要读经济学,像我爸爸妈妈那样,炒炒股票,玩玩地产,然后挣大钱,哈哈。”玛丽好像有点继承她爸爸妈妈做生意的脑筋。
  唯独佳琦低着头不出声。
  “佳琦,你呢?你怎么不说话?”玛丽和茵问。
  “我……我喜欢传媒学和表演专业的,可是我爸爸妈妈在出国前就告诉我,到美国后,将来只能读工———商管理,唉……”佳琦终于闷闷不乐地开口了。
  “是啊,你家就你一个宝贝,家里产业又大,所以你爸爸妈妈以后一定是要你继承家业吧。”茵和玛丽颇感同情。
  “哎,不谈这些,太沉重了!我们讲讲上大学谈恋爱好吗?”玛丽提出个新话题。
  “是不是你已经瞒着我们偷偷恋爱起来啦?老实交代。”
  “没有的事……”
  “那你脸红做什么?”
  “我……哪有脸红啊……”玛丽支吾起来。
  “我想起来啦!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你,你宿舍的室友说,你和一个叫什么……什么什么的男生出去啦!”
  “叫比尔!”
  “对!比尔!”
  “还不老实交代!?”
  佳琦和茵把沙发靠垫砸向玛丽,玛丽边尖笑着边还击边说:“比尔是我室友的男朋友,那天,我是找他练习口语去了,为了学好英语,将来能考华大啊!”
  “真的吗?”
  “真的,你们不是说我口语很‘北京’吗?”
  “是吗?就这么简单?不说实话,看我们怎样处罚你!”佳琦和茵各举一个靠垫。
  “真的,真的,哎哟———”三个女孩嬉笑地打闹在一起。
  三个女孩在一起编织着她们快乐而美丽的梦,无论这个梦完美与否,她们都简单而固执地认为,未来的那个梦是真实的。
  佳琦在和茵的交往中了解到,茵从小就是个乖孩子,漂亮,善良,腼腆,深得大人们的喜爱。从幼儿园开始,她就获得各种各样的奖状,那些奖状堆了满满一箱子。茵的父母都是杭州的普通公务员,她爸爸的很多同事曾被送到国外深造,可爸爸的签证一直没有被幸运之神青睐。尽管爸爸也会一门外语———俄语,但是这门外语却不能为爸爸的仕途帮上什么忙。
  女儿的出世,让爸爸把他的出国梦转嫁到茵的身上。打从茵出生那天起,他们就开始筹划她出国留学。当茵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常告诉她:好好读书,将来出国留学去。到了中学,她回到家里听得最多的就是“刘处长的儿子到新西兰留学去了。”“王科长的女儿去了英国。”……让子女出国留学也成了中国很多公务员父母一辈子的追求。欧洲去不了,去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反正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