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史话 作者:单士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编制可以推测,据载寺额(即每年用度)岁定银二十四万两……,至正德时用至三十六万两,犹称不足。嘉靖中厨役用四千一百名。再如英宗初,减光禄寺膳夫四千七百余人,由此看来皇宫的厨师要保持四千多人的名额,那么,大宴的规模不会少于万人。
第二部分
关于三殿的几次重建
关于三殿的几次重建
三大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施工以至建材都是无与伦比的。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相隔九个月便被一场大火烧光。到正统六年(1441)重新建成。而后又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万历二十五年(1597)连续两次火灾。其后重建,每次都要动用全国财力、人力。似乎老天成心和天子为难,每次火灾都是由于雷电引起,当日无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及中国建筑又是木结构之因。三殿是一组建筑,一失火便延烧无遗,甚至顺廊房一直烧到午门。无论皇帝怎样“修省”,也无济于事。今天看来,这是由于高大建筑缺乏避雷装置和消防设备所致。从记载中可以查到三殿有过如下几次重建:
1永乐十八年(1420)三殿成,十九年四月三殿火灾。
2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三殿建成(按从被火灾到建成为二十年)。
3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十三日,三殿又灾。延烧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次年门工先成,改奉天门曰大朝门。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殿成。改各殿名皇极、中极、建极(按从火灾至建成五年)。
4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殿又灾。四十三年(1615)重建。天启五年九月(1625)皇极殿门工先成。六年(1626)皇极殿成。七年(1627)八月中极、建极二殿成(按从火灾到最后建成为三十年)。
(以上据《明史·本纪》)
5顺治二年(1645)五月兴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即保和殿,明末一度改称位育宫)工,三年(1646)十月,太和、中和等殿、体仁等阁、太和等门工成。十一月位育宫工成。
6康熙八年(1669)敕建太和殿、南北五楹、东西广十一楹、殿基高二丈、殿高十一丈。殿前丹陛五出,环以石栏。龙墀三层,下一层二十三级,中上二层各九级。
7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太和殿。
8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太和、中和、保和三殿。
(以上据《东华录》)
根据以上记载,明代除第一次是创建,其他三次全是重建。而清代的四次营建中只有康熙三十七年(1698)明确提出“重建太和殿”,以后均是维修。从解放后维修故宫建筑观察所得,清代重建规模须弥座是明代之旧基。大殿与基座相比则显示不匀称。现在的太庙建筑殿与基座匀称合理。
1644年在明末清初是个重要的年代。这一年是甲申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推翻了明代的北京政府,大顺朝仅成立四十天就被满族的清朝所取代。奇怪的是李自成的登基、清摄政王多尔衮的执政,都没有在金銮宝殿,而是在武英殿举行。清政府在北京成立是顺治二年,当年的大事之一就是“兴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工”,工程前后进行了一年半左右。根据这种情况判断,三殿在甲申这年势必有所破坏和损伤,但不会是全部毁坏。顺治二年至三年期间,全国各地抗清斗争非常激烈。清朝刚刚入关,不可能用很大人力和财力进行浩大的工程,也不可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对三殿进行拆旧建新,充其量不过是一次较大的维缮。
清康熙八年(1669)和三十七年(1698)的营建太和殿,已经处于清政权稳定时期,对象征皇权的三殿则根据满族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进行改建。从明代宫殿图和现存建筑对照,三殿的改变并不大。如前所述,把平廊改为夹室,把斜廊改为隔墙,从斗拱看似较明代为精致。那么康熙朝的敕建和重建应属于重大改建或翻建,而乾隆朝则是一次较大的维修。只有太和门是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载湉举行大婚前被火烧毁。由于当时婚期已定,按照清代制度,作为正式皇后必须经由前朝太和门进宫(按西太后原系由秀女选拔出身,她最初进宫无资格从朝门进入)。清政府下令由北京棚匠(扎彩工人)连夜搭成一座逼真的太和门,转年再重建。所以现存的太和门是故宫最晚落成的一座建筑。
三殿每失一次火都是当时全国性的灾难。永乐十九年(1421)三殿火灾后,到正统五年(1440)才重新兴建。《英宗实录》载,正统五年三月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发现役工匠、操练官军七万人兴宫,六年九月三殿两宫成”。从施工看时限为一年,但清理和备料却是二十年间的事。《见闻录》载:永乐十九年辛丑,只三殿灾迟之二十一年至正统六年辛酉工方完。仁宗、宣宗、英宗三朝即位时皆未有殿。今日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灾,其木石砖瓦皆二十年搬运进皇城之物……。
明嘉靖朝是火灾最多的时期,除三殿于三十六年(1557)六月起火外,各处宫殿前后烧毁不下十几处。由于大兴土木弄得“山林空竭,所在灾伤”。嘉靖三十六年火灾,只清理火场就用三万名军工。四十年(1561)他所居住的西宫大火,为了催建永寿宫,大学士徐阶只好动用建三殿的余材。嘉靖在位四十五年营建无虚日。工部员外郎刘魁为了进谏,先叫家里准备好棺木,然后上奏折:一役之费动至亿万,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国内已耗民力已竭,而复为此不经无益之事,非所以示天下后世”。于是触怒了嘉靖,把刘魁廷杖之后,又监禁于诏狱。
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三殿火灾相当严重。六月戊寅,火起归极门;延至皇极、建极三殿、文昭、武成二阁,周围廊房一时俱烬。时帝锐意聚财,多假殿工为名。言者谓:“天以民困之故,灾三殿以示儆。奈何因天灾以困民?”帝不纳,屡征木于川、广,令输京师,费数百万。卒被中官(即太监)冒没(即贪污)终帝世,三殿实未尝复建也(《明经世文编》)。
三殿工程在万历朝成为横征暴敛的象征。火灾后三十年到天启七年(1627)才完成。原来说被太监贪污几百万两银子,那么工程本身耗费又是多少?《春明梦余录》说:“(天启)七年八月初二日三殿工成。共用银五百九十五万七千五百十九两余。”但《明史·食货志》载:“三殿工兴。采楠杉诸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征诸民间。”看来这笔消耗无法统计,因为军工并不出钱,而采集木材又是征之于民间。即便如此,若单以采木的九百多万两来算,也相当于当时八百多万贫苦农民一年的生活。万历间重建两宫主工事者一贺姓者,因中官污陷而免官,其子为其父鸣冤,著有《两宫鼎建记》一书记载甚详。
第二部分
文华殿与武英殿
在三大殿的范围,东西南北都有左右对称的廊庑、楼阁。太和殿东庑正中有文楼,清代名为体仁阁。西庑正中有武楼,清代改为弘义阁,都是两层式的重楼。明代皇帝有时在这阁中与亲信大臣谈古论今,商量政务。明代大类书《永乐大典》正本,传一度曾收藏在文楼。到了清代,政治活动除在三大殿举行大朝会之外,日常活动多在内廷进行。于是体仁、弘义两阁遂成皇宫中存贮什物的库房。体仁阁之左有一门名左翼门,东出即皇宫中之外东路地区。弘义阁之左有一门名右翼门,西出即皇宫中之外西路地区。在三大殿一组建筑的四隅各有崇楼一座,其制如都城宫城之角楼,都有左右对称的格局。这些大小高低的廊庑朝房,与三大殿互相交错起伏有致,使建筑外观一扫长脊呆板的感觉。明代的原状比清代所改现状更玲珑有致。
在太和门外东庑中间方向,在内金水河之南有一门,明代称会极门,清代改为协和门,俗称东牌楼门。东出有自成一组的文华殿建筑,位置在东华门以内。太和门外西庑有一门,明代叫归极门,清代改名熙和门,俗称西牌楼门。西出有一组武英殿建筑,位置在西华门内。这两组宫殿东西对称,与三大殿同属外朝部分。在建筑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左辅右弼,同时又是内廷东西两路的前卫。在体制上它们是三大殿的偏殿,所以屋顶形式是单檐歇山,只有小型配殿亦无廊庑围绕。它的台基高仅1。6米。如果把太和殿比做巨人的话,文华、武英二殿则是它下垂的双臂。
明代初年文华殿是所谓“东宫太子”出阁读书之所,屋顶是用绿琉璃瓦。《万历野获编》载:“太子出阁设座于文华殿。自嘉靖十五年改易黄瓦,仍为之上开经筵之所”。就是说在嘉靖十五年改用黄琉璃瓦,颜色升了一级。每年春秋两季还在这里举行讲学,称为“经筵”,君臣之间相互阐发儒家经典,并阐述古代经书即诗书、易经、春秋等。在文华殿后有一座小型建筑叫传心殿,是皇宫内供奉古代奴隶主的地方,从历史流传的唐尧虞舜开始,以下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直到孔圣。所谓传心就是传的古代这些人治理国家的心得、经验。
清代沿袭明旧制,仍在此举行经筵。因清代后来不立太子,故无太子出阁读书之事。清代日常召见阁臣大吏等国事一向在内廷进行而不在这里。只是在经筵时会见一些翰林学士而已。到清代末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文华殿曾做过接见侵略者代表的地方,所以这个小小的偏殿在国际上却大有名气了。
文华殿的对面紧靠紫禁城墙,有一座建筑是相当宰相身份办事的内阁,向全国的统治政令由此发出。明代初年内阁之东有著名的藏书楼——文渊阁,大约即在此附近。现在故宫中内阁大堂之东有清代的实录库、红本库、銮仪卫等五座建筑,都是木骨架用砖石封闭的建筑,其中收藏档案书籍等物,应即明代文渊阁旧址。1958年在这几座库房附近,由地下发掘出明代古今通籍石碑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特在文华殿之后,仿照浙江海宁范氏藏书楼天一阁的形式,把它宫廷化的装饰琉璃瓦建筑,使用“厌胜”防火之法,颜色以冷色为主。琉璃瓦件用青、绿色,彩画图案以水草龙云纹为题材,两山青水砖墙不涂红色,整个建筑极为清新可喜。阁前有小石桥,内金水河迂迴东去。太湖石叠山松柏交错,环境清幽恬静,是皇宫建筑群中有独特风格的建筑。
三大殿之西的武英殿也是外朝中的一个偏殿,与文华殿相对称,体制相同。不同之处是内金水河从武英殿门前东流,文华殿则从殿后文渊阁前东流。两殿额名似是文华谈文、武英论武,而实际并不如此。明代初年皇帝曾以武英殿作为斋戒之所,皇后也曾在此接受命妇(高级官员的家属)的朝贺。但更多的时间是在这里从事文化活动。如皇帝经常召集内阁中书衔的官员中能写善画者在这里编书绘画。只是在明末出现了武事。一是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直捣皇宫,推翻明朝政权后,曾在武英殿宣布大顺王朝成立。后来清朝人从东北进入山海关,联合明朝残余势力赶走李自成。另一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进京占据明代皇宫后,也在武英殿董理政事。武英殿除去这两件含有武事之外,此外再也没有了。
清代康熙朝在武英殿成立了修书处,集合文人学士在这里编写书籍。这时正是18世纪初期,中国印刷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提高,因而在武英殿里开办了一个印书工厂。这个工厂曾用铜活字版印了一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这是仅次于明代《永乐大典》的巨著。《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分五千二百册。这样大部头的书籍,用铜活字版印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活字版就是先用铜刻制出各个单字,要印书时用单字排成印版,书印成后拆了版的单字仍然可以利用,再排印其他书籍。这方法和后来铅印书籍排版法一样。这种技术远在11世纪宋朝时已发明了。不过当时是用胶泥制成活字,后来用木刻活字。在西方国家直到15世纪才发明活字印刷术。在18世纪中国皇宫里用金属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这样大部头书籍,确实是印刷史上一件大事。
乾隆时期继续在武英殿集合文人学者编辑书籍《四库全书》,馆就设在这里。除去编书外也翻印古籍。书版有整块的木刻版,有木刻活字版。木活字版就是有名的聚珍本。武英殿翻刻的书籍只准许全国文人购买。当时手艺最高的排版工人大都集中到皇宫印书工厂。我国特产的开花纸、连史纸等上等好纸也都垄断在皇宫里。当时许多学问渊博的读书人被召进宫整日在这里精勘细校。所以武英殿印行的书都是较高工艺刻制的书版,纸墨精良、校勘详审,跟坊间一般的刻本大大不同。因为这些书都是在皇宫里武英殿中刻印的,所以通常叫做殿本书。
在武英殿之北还有一座仁智殿,俗呼白虎殿,曾在明代做过皇帝停灵之地。但很长时间直到明末这里都是皇宫的画院。如《明史》记载:孝宗尝至仁智殿观钟钦礼作画。《稗史汇编》载:成化朝江夏关伟画山水人物入神品,宪宗召至阙下,待召仁智殿,有时大醉,蓬首垢面,曳破皂履踉跄行,中官扶掖以见。上大笑命作《松泉图》,伟跪翻墨汁,信手涂抹,而风云惨淡,生屏幛间。上叹曰真神笔也。仁智殿在清朝曾做为总管内务府机构。在其地设有造办处,建有多种工艺品制造工厂,同时承袭明画院之旧,亦设画院于此。
武英殿西耳名浴德堂。其后有一穹洼圆顶建筑,由外通进水管似淋浴式,室内砌满白色瓷砖,清末流传此处为弘历(乾隆)维族香妃之浴室,笔者认为此说不确,另有文述。
在武英殿南斜对面偏西有五间小殿,和东西配殿自成一区名南薰殿。“南薰”二字是由古代《诗经》中的“南风之薰兮”而命名的。则此地应为紫禁城中纳凉之所。在解放后维修此区殿座时,发现座院当中地下芦根满布,估计明代时殿前是一池沼,曾种植荷苇。可证明这一小殿群的用途了。明人彭时所著《纪录汇编》中载:庚辰年四月六日,上御南薰殿召王翱、李贤、马昂、彭时、吕原五人入侍。命内侍鼓琴者凡三人,皆年十五六者,上曰琴音和平,足以养性情。曩在南宫自抚一二曲,今不暇及矣。”——因皆叩头曰:愿皇上歌南风之诗以解民愠,幸甚。据此可以肯定南薰殿是优游之所。此后又曾命承值学士缮写帝后册宝在此殿。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又将宫中旧藏历代帝后及功臣像排比成册,庋藏其中,一般称之曰南薰帝后名臣像。清嘉庆时胡敬曾按其庋藏次序编写一部《南薰殿图像考》行世。
南薰殿台基不高,开间平稳,是明代原构规式。殿中彩画精致无比,一般天花支条彩画两端习惯上只画燕尾图案,而南薰殿天花支条则满画宋锦,与宋代织锦图案相仿。一进殿内举目金碧辉煌,藻井彩画亦独具风格。精细繁缛,紫禁城中各宫殿藻井画格之富丽,此为第一。
南薰殿南墙为一道小城,与门外的逍遥城连一条线,小城有券洞。其外南距紫禁城南城垣不远。明汉王高煦由于反其侄洪熙帝,被洪熙帝缯至铜缸中,在逍遥城东头火炙而死(见《明宫史》)。这是封建王朝皇宫中侄皇帝烧死叔叔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