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宸妃被尊为太后,谥曰章懿。仁宗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又亲自抚李宸妃的棺木恸哭。他嫌棺木不好,另外备了楠木梓宫,开棺观看,见李宸妃身上全是皇后冠服,棺中贮水银,而容如生。仁宗心中才略略宽慰,回到宫内,私自叹息说:“人言究不可尽信。”因此待刘氏恩礼如故。
公平地说,刘后临朝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内外赐予,也有节制。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称在庾储粟,有羡余粮千斛,乞付三司。刘后说:“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么?他四人曾进献羡余么?”刘悼怀惭而退,到了晚年,宦官始从中弄权,所有被服兖冕等事,皆是他们怂恿出来的。刘后称制凡十一年,仁宗即位,刘后谕辅臣说:“皇帝听断之暇,宣诏名儒讲习经史,以辅其德。”不可谓妇人之见。《宋书》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赐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刘后虽垂帘听政,但不以权力害天下,所作所为可圈可点。惟有割断李宸妃与仁宗的母子之情实属不近人情。幸好刘后生前以皇后礼制葬李宸妃算是明智之举,否则刘氏家族可能被戮无疑了。后世有狸猫换太子之说,全系捕风捉影,不可尽信。
第87节:辽道宗误杀皇后
辽道宗(1032~1101年),即耶律洪基。字涅邻。辽代皇帝。公元1055~1101年在位。辽兴宗长子。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兴宗病逝,继帝位。改元清宁。清宁九年(1063年),兴宗弟重元谋夺皇位,得密报,派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平乱,重元兵败自杀。咸雍二年(1066年),改国号为大辽。此后耶律乙辛擅权,大康七年(1081年)诛乙辛党,在位四十五年,好汉文学,习儒学。
日暮时分,余霞满天,辽道宗耶律洪基打猎回来,随行的还有北府宰相张孝杰。这时皇族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求见。耶律乙辛长得风仪合度、面目俊朗,翩翩然如玉山之将倾,而且性情稳重随和,耶律洪基一直对他非常信任。三人散坐闲聊,片刻后耶律乙辛道,“近日宫中教坊见到《回心院词》,为皇后亲笔所书,臣读后觉得词情悲苦,却不知皇上可曾一读?”耶律洪基一怔道:“词在何处?”耶律乙辛从袖中取出一副彩绢,呈给皇帝。耶律洪基把彩绢展开,词有十首,分别如下:
一: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二:拂象床,凭梦借高塘;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三: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四: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绣被,待君睡。
五: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六: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茵,待君临。
七: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八: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九:热熏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熏炉,待君娱。
十: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词中的扫殿、拂床、铺被、挂帐、剔灯、弹筝,其实写出了夫妻夜生活的全过程。而且环境的布置可见皇后的用心,暧昧、美感、刺激以及等君王而不至的幽怨纠合在一起。耶律洪基反复看过,不禁长叹,沉默不语。他为自己冷落皇后太久而内疚,皇后以前的种种好处潮水似的涌来。
至于为何会冷落,以前又如何,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萧惠的女儿。辽国的皇后大多是萧姓,因为辽由两大部落构成,一是耶律部落,为皇帝族;一是萧部落,为皇后族。与中原婚俗不同,这两大部落仍像上古初民一样互婚,世世代代都这样。契丹人都尚武粗犷,连女性也如此,但萧后却例外,她清美娇柔,冠绝后宫,且工诗善画,能够自制歌词,尤其精通琵琶等乐器。
辽道宗也爱好汉族的文化,经常写诗做赋,虽然写得很粗糙,且不协音律。他对萧后非常宠爱。以至于萧后的父亲萧惠带兵打仗屡战屡败,因为萧后的关系,辽道宗也对他很宽容。契丹人游牧为生,喜欢打猎,辽道宗的马号称“飞电”,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如履平地。有一天,萧观音陪着辽道宗去秋山打猎,道宗让她做诗助兴,她沉吟片刻道: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教猛虎不投降。
诗表面写打猎,实际表现出雄心四海的抱负以激励道宗,辽道宗非常兴奋,当即下令将此地名为伏虎林。
萧后知书达理,为人持重谨慎。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妻子,一向以艳冶自矜,有一次在宫里像娼妓一样放荡无忌,萧后见了心下不悦,劝诫她:“你为贵家夫人,怎么能这样呢!”耶律重元后来造反被诛。
才貌品质无双的萧后怎么会被冷落了呢?原来辽道宗刚愎自用,好听阿谀奉承,性格自私刻薄,翻脸无情,而萧后又时常对他的做法进行劝谏。比如辽道宗爱骑着他的骏马“飞电”信马由缰,动辄只身跑到荒芜人迹的幽山深谷,这是很危险的举动,曾有过侍卫坠马而亡的先例。萧后对此很担心,便极力劝谏。大意是说:周穆王好远游,周朝因此衰败;太康贪逸,夏朝差点灭亡。这都是因为沉湎于打猎的教训。陛下不带随从,一个人远游荒地,万一有猛兽怪物袭击怎么办呢?
类似的话说多了,辽道宗极为不快,况且从未有人敢将他比拟成历史上的昏君。慢慢地,辽道宗开始反感萧后。从他这方面揣测,也许出猎是枯燥的朝政之后放松发泄内心的一种方式,而在后宫,他也更需要女性的纯粹的温情。于是渐渐两人开始疏远,以致耶律洪基几年不曾去萧后处安歇。
孤单孑影,凄惶寥落。萧后只能以写诗抒发内心的块垒。耶律乙辛呈给道宗的《回心院词》就是其中之一。耶律洪基看到词后,也思绪万千,想起了以前的种种好处。
这时,耶律乙辛道:“皇后才艺冠绝后宫,臣虽粗通文墨,也能感觉词情意切。只是背面还有一首《怀古》诗,臣却看不懂,请皇上恕臣无知。”耶律洪基忙将彩绢翻过来,原来另一面还有一首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耶律洪基看了半晌,不解“赵家妆”、“飞燕”、“昭阳”这些典故。他递给坐在一边的北府宰相张孝杰。张孝杰看罢多时无话,低头沉思。耶律洪基越发纳闷,便急着催问。张孝杰双膝跪倒,“臣不敢言。”
“但说无妨。”
“皇上明鉴,这‘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好像隐了‘赵惟一’三字。”
这一句话仿佛晴天霹雳,耶律洪基脸色由红而青,他“啪”地一拍桌子,将彩绢揉成一团。赵惟一是教坊的伶官,他精通音律,萧后写词后常让他为词谱乐,赵惟一往往能将乐曲与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萧观音也常与赵惟一在亭间流水边丝竹相合,听到乐音的人每每心旷神怡,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于是谣言四起,传她两人情意苟且,一些与萧后有隔阂的人——比如耶律重元的妻子——更加恶意中伤,无中生有。辽道宗也略闻一二,但无证据,加上他知道萧后耽于音乐,就没有往心里去。此时听张孝杰这么一说,彩绢前后诗词一对比,不禁怒恨填膺。即刻下诏令耶律乙辛和张孝杰重查此案。耶律乙辛将赵惟一下狱,施以种种酷刑,赵惟一受刑不过,屈打成招。辽道宗得知萧后与赵惟一私通一案落实,便敕令萧后自尽,归其尸于家;赵惟一凌迟处死并灭族。萧后想最后见道宗一面亦不可得,含恨而死。太子耶律浚哭泣伏地,请求代死,耶律洪基不许。
风华绝世的萧后就这样被诬构致死。耶律乙辛为何要致死萧后而后快?原来他早有篡位的野心。据说乙辛母怀孕的时候,夜里梦见手搏l羊,拔去了l羊的角和尾。醒后请人占卜。术者说:“这是好预兆,‘羊’去了角尾为‘王’字,你以后应当有儿子当王。”耶律乙辛长大后便以此为自己的志向。至于他最后为什么阴谋败露被杀死,还有这么一个传说——他幼时牧羊至太阳西斜,疲乏而睡,被人弄醒,乙辛怒道:“为什么惊醒我!刚才梦见有人手拿日月让我吃,月亮已经吃了,太阳吃了一半就醒了,可惜不能吃完。”这或许说明他为何仅陷害了萧后,而始终得不到篡夺辽道宗的皇位。当然这仅仅是个有趣的传说罢了。
耶律乙辛外和内狡,很得辽道宗的宠信,有什么疑难常让乙辛断决。他曾官至南院枢密使,后改知北院,封为赵王。后来平定耶律重元的叛乱有功,更得信任,四方有军旅的情况,辽道宗允许他自作主张,一时势震中外,人人侧目。门口塞满了前来贿赂者的车子。他与奸臣张孝杰相勾结,凡是阿谀的小人都得到升迁,忠直的大臣被贬斥。一时朝政极为紊乱。
后来皇太子耶律浚渐渐长大,开始参预朝政。他流露出不满耶律乙辛专权乱政的言行。耶律乙辛不免惴惴忐忑,便与手下人阴谋构陷皇后,因为若不先除去萧后,就不能对皇太子下手。恰好萧后以前曾有个叫单登的侍女,原是已诛的叛臣耶律重元的奴婢,也会弹古筝,但技艺远不如赵惟一,因此不被萧后赏识,单登便迁怒于赵惟一。有一次,耶律洪基让单登弹筝,萧后加以劝止,她认为单登是叛臣的婢女,会有异心,并将单登赶出内宫。单登的妹妹是教坊朱顶鹤的妻子,朱顶鹤一直以来献媚于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便让他们放出萧后与赵惟一苟且的谣言,并伪造了《怀古》那首诗,模仿萧后笔迹,抄在萧后亲手写的《回心院词》的彩绢的背面。最终达到了构陷的阴谋。接着耶律乙辛又害死太子。
后来辽道宗察觉耶律乙辛的篡位野心,逐步削夺他的权力,耶律乙辛图谋奔宋及私藏兵甲的事被告发,下有司议,依法赐死。辽道宗去世后,皇太孙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他掘开张孝杰的墓冢剖棺戮尸,并诛灭了耶律乙辛的全族。
或许萧后的旷野孤魂也可以因此瞑目了。但佳人已逝,徒令后人思之黯然。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有词曰: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第88节:孟皇后被屡废屡立
宋哲宗(1077~1100年),即赵煦。北宋皇帝。神宗子。1085~1100年在位。元佑年间(1086~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听政,任用司马光等,废除王安石新法。高氏病死后,哲宗亲政。元佑九年(1094年)四月,改元绍圣。哲宗的皇后孟氏端庄有理,为何会被哲宗屡废屡立呢?
太皇太后去世后,宋哲宗开始亲政。他立即召宦官刘瑗等十人入内参与政事。翰林学士范祖禹入谏说:“陛下亲政,未访一贤臣,却先召内侍,天下将会议论陛下私昵近臣,此事断然不可。”哲宗默然不发一言,好似不闻不见。宋哲宗册立马军都虞候孟元的孙女孟氏为皇后。孟氏端庄有礼,宣仁太后和钦圣太后向氏皆对贤淑温婉的儿媳非常满意。哲宗皇帝虽不大宠爱孟氏,但对她仍礼遇有加。不久,孟皇后诞下女儿,封为福庆公主。
哲宗最宠爱的刘婕妤初为御侍,明艳冠于后庭,得以专宠。奸臣章、蔡京钻营宫掖,倚恃刘婕妤。哲宗耽恋美人,只要刘婕妤欢心,恨不得天上的月亮也要摘下来。刘婕妤阴图孟皇后的位置,外结章、蔡京一帮虐臣,内连郝随、刘友端一帮宦官。她恃宠成骄,一度轻视孟后,见面也不循礼法。在礼法甚严的宋代宫廷,一个妃子敢于越礼,完全倚靠皇帝为后盾。孟后性情和淑,从没有为此与她争论短长。只有中宫的内侍,见刘婕妤骄倨无礼,心里往往代抱不平。
绍圣三年,孟后率诸妃嫔等朝景灵宫,礼毕,孟后就座,诸嫔御都在一边侍立,只有刘婕妤轻移莲步,退处帘下去看花。孟后虽也觉着不妥,却没有说什么。侍女陈迎儿,口齿伶俐,这时看不下去,她高声说:“帘下什么人?为什么亭亭自立?”刘婕妤听了,非但不肯过来,反而竖起柳眉,怒视陈迎儿;忽然又扭转娇躯,背对孟后。陈迎儿还想再说,孟后以目示意她不要多口。孟后返宫后,刘婕妤脸上还带着三分怒意。只是无从发泄,暂时忍耐。
冬至来临,后妃按例要谒见太后,到了隆佑宫,太后还没有起来,众妃坐在殿右等着。按规矩只有皇后可以坐朱漆金饰的椅子,刘婕妤一个人站在一旁,不愿坐下。她的随从郝随知道刘婕妤心里的想法,于是替她换了把椅子,也是朱漆金饰,与皇后的一样。刘婕妤刚坐下,突然有一人传呼:“皇太后驾到!”孟后与诸妃嫔相率起立,刘婕妤也只好起身。哪知等了片时,并不见太后身影,后妃又陆续坐下。刘婕妤也随着坐下去,不料椅子却被搬走,她一下坐了个空,仰天跌在地上。侍从连忙扶起,已是玉山颓倒,云鬓蓬松。原来有人不满刘婕妤所为,于是故意误传太后到临,然后趁机取走刘婕妤的椅子。妃嫔都相顾窃笑,连孟后也忍俊不住。刘婕妤惊忿交集,只是在太后宫中,还不敢发作,只好咬住银牙,强行忍耐,但眼中的珠泪,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回宫后刘婕妤余恨未息。宦官郝随劝慰说:“娘娘不必生气,若能早为官家(宋朝称皇帝为官家)生子,不怕此座不归娘娘。”
刘婕妤恨恨地说:“有我无她,有她无我,总要与她赌个上下。”正巧值哲宗进来,她也不去接驾,直至哲宗走到身边,才慢慢站起来。
哲宗见她泪眦荧荧,玉容寂寂,不由的惊讶逾常,便问:“今日太后有什么斥责?”
刘婕妤呜咽说:“太后有训,理所当从,怎敢生嗔?”哲宗说:“此外还有何人敢惹卿?”刘婕妤陡然跪下,带哭语说:“妾被人家欺负死了。”
哲宗说:“有朕在此,何人敢来如此,卿且起来!好好与朕说。”
刘婕妤只是哭着,郝随即在旁跪奏,陈述大略,却一口咬定是皇后的阴谋。
哲宗说:“皇后循谨,肯定不会有这种事。”
刘婕妤随即说:“都是妾的不是,望陛下撵妾出宫。”说着枕在哲宗膝上,抽泣娇啼。哲宗哪有不怜惜的道理。免不得软语温存,好言劝解,又令内侍取酒肴,与刘婕妤对饮消愁,待到酒酣耳热,已是夜色沉沉,便就此留寝。
刘婕妤虽倚仗哲宗宠爱处处针对孟后,可是孟后深得两宫太后欢心,要使哲宗决心废后并不容易。这时孟后的女儿福庆公主得病,医治无效,孟后的姐姐颇知医理,公主也让她诊治,却始终没有起色。她没有办法,遂出宫去打听有何名医,有人对她说:“京城里新来了一个道士,善能书符治病,大有起死回生的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