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 >

第45章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第45章

小说: 怪味沧桑 作者:郝树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丫丫的离异,单位里没有人知道。有许多人恭维她,孙医生成了县长太太,孙丫丫也不做解释。就连最疼爱自己的哥哥,她也不说。在商场和情场上拼杀的孙二孬,竟然在以后的几年中,粗心大意,毫不知情。 
  就是这两个女人,给杜思宝带来了感情危机。 
  杜思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科委上班。单身贵族总是面临婚姻的挑战,事业再重要,没有女人怎么行?杜思宝阅历了不少女孩,没有一个中意的。后来,经单位里一个热心肠的老大姐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范哲。  
  当他俩第一次回到马寨时,杜思宝的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儿。他爷爷肚子里那点可怜的知识,一下子就见了底儿。爷爷私下对杜思宝说:“小宝啊,这女人的姓好,她姓范,咱姓杜,有了她,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他们顺路去县城看了孙二孬,孙二孬也同着范哲,擂了杜思宝一拳,开玩笑说,我看你们这些在衙门里干活儿的小干部,一到晚上,到处找“饭辙儿”,可怜巴巴的。你不用找,娶了这个美人,天天有饭辙儿了。 
  范哲的父亲是个老革命,河北籍的南下干部,时任工业局副局长。范哲是他们最小的女儿,长相并不出众,照样是掌上明珠。中专毕业后,被他安排在下属的技工学校工作。由于她的文凭偏低,干不了教师,就在行管后勤科室转来转去打杂。现在职业技术学校不景气了,学校领导整天为招生发愁,给同志们分配招生任务,强压硬逼,让同志们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校领导与市里的一个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合同,用人家的文凭招徕生源,作用也不太大。在这种状态下,他们这所学校的领导与教职员工们,每天做的功课,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相对悠闲自在。 
  也许缘分就是天注定的,杜思宝站在万花丛中的时候,没有挑到一朵牡丹、玉兰,或者是带刺的玫瑰,却挑了个不怎么起眼的范哲。他当时的感觉,也许是出于自卑,找一个这样的老婆保险系数高,况且他总感到,在范哲的身上,有一种过日子的女人味儿。 
  范哲黏黏糊糊地迷上杜思宝以后,以为终身有靠,两个人热恋了好久。结婚后,满腹经纶的杜思宝,农家出身的土气暴露出来。娇生惯养的范哲悄悄地抱怨过杜思宝不修边幅,吃饭声音太响,皮鞋脏兮兮的不知道用卫生纸揩抹,烟瘾也太大,吐痰总是不知道拣地方。这些抱怨,没有一次不激怒杜思宝,说一次,两个人就生分一次。但杜思宝与范哲的娘家人相处很好,尤其是与岳父最合得来,翁婿对弈的时候,粗声粗气的岳父责骂岳母管得宽。这一点,让杜思宝觉得非常开心。他对范哲说,我与你爸是同路人,你与你妈才是一丘之貉。 
  杜思宝没有在岳父那里捞到半点好处,却因为他这个宝贝女儿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性,受了不少窝囊气。范哲的父亲下台以后,范哲的性子大有收敛。特别是范哲生下女儿以后,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穷讲究了,二人磨合成了一对模范夫妻。随着杜思宝仕途的不断攀升,范哲更加感到宽慰。况且,这几年中,由于杜思宝的影响,从刘庆立校长学校里,年年都培养出了不成器的学生,混到初中毕业后,还能够冲着杜思宝,到范哲的技工学校上学,为范哲完成了不少招生任务。杜思宝回到老家,父母让他们带回很多土特产,这一切范哲的娘家办不到,农村出身的好处日益显现出来。 
  平静的日子下面,往往潜伏有深深的危机,范哲没有料到,进入信息时代,手机这种怪物,让她的生活卷起了波澜。  
第80节 攻势  
  杜思宝分配到科委干了一年多,刘继苹才知道了杜思宝的下落。那时候,她已经和市政府的那个倒霉蛋儿订了婚。 
  怀着一线希望,她找到杜思宝。同事们看到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孩子,来找杜干事,纷纷找理由离开办公室,给他们留下了空间和时间。 
  刘继苹一脸幽怨,一双大眼忽闪忽闪地瞟着杜思宝,埋怨他不够意思,参加了工作,在同一个市内上班,也不告诉她一声。 
  杜思宝说:“实在不好意思,我没病没灾的,从来不去医院,所以就没有跟你联系。” 
  刘继苹说:“小宝哥,咱们小时候在一起玩,多么开心啊。你那时又聪明,又顽皮,是个捣蛋鬼儿。你们几个男孩子在黄豆地里烧毛豆吃,把一堆黄豆点着了,烧焦后,脱下小布衫扇净,摘最好的吃。吃得差不多了,你尿在上边,然后喊我们小妮们去拣着吃。你这个人真逗,真坏!” 
  杜思宝脸一红,显然记起了少年时的趣事儿,连忙说:“亏你还记得这些往事,我是不记得了。我怎么会尿在上边?你不要污蔑我!” 
  刘继苹粲然一笑,露出一排动人的小虎牙,娇羞地说:“咋是污蔑你?谁都怕说自己小时候的丑事儿。”话题一转问:“小宝哥,你上大学后,我给你写过一封信,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 
  杜思宝支吾着说:“我怎么没有收到你的信?也许是你根本没有写过。” 
  刘继苹白了他一眼,幽幽地说:“你不要抵赖,你肯定收到了。在你的心里,本来就没有我这个妹妹的位置。”说罢,低下头去,眼圈都有点发红。 
  一旦和一个妙龄女孩子谈起“心”这个字眼,杜思宝心里就开始发毛。说实话,他知道刘继苹漂亮可人,可她小时候因为父亲是支部书记,比杜思宝等一群男女孩子高了一等,他们很少在一起玩。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要与这个妙龄女郎结合,只觉得应当敬而远之。尤其是这一天刘继苹这一身亮丽无比的打扮,更让杜思宝惭愧,相比之下,自己连一套合适的西装都没有,有点寒酸,很不般配。他并不知道,刘继苹这么精心地装扮自己,完全为了讨得他的欢心,两个人的思路完全弄拧了。杜思宝当然知道她的来意,虽然不是兴师问罪,却也是有心插柳。心里想,就这一号花瓶,自己怎么能够养得起?反倒生出一股厌倦来,很希望同事们赶快进来,免得刘继苹有过分的表示。 
  刘继苹其实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来叙旧。说了两个钟头的闲话,临走的时候,要给杜思宝留下一沓钱,说是你刚参加工作,工资低,钱不够花,补贴你一下。杜思宝说啥也不肯收,一个大男人怎能花一个女人的钱?刘继苹急得俏脸通红,也没有办法在办公室里扯扯拉拉的,只得收了起来。她给杜思宝留下了一个三位数的电话号码,说这是医院的总机,可以转到她们外二科的。 
  打那以后,杜思宝偶尔才礼貌地给刘继苹联系一下,都是浅尝辄止。刘继苹经常来走动,有时提一条烟,有时送一件衬衫。杜思宝只得忐忑不安地接收下来,心里还硬性地规定自己,这不是爱情,只是乡情。一旦到了刘继苹该说出情话的时候,杜思宝王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绕开,总是不让刘继苹吐出口来。刘继苹当然想从杜思宝的口中得到求爱的信号,却从来得不到。终于,刘继苹撑不下去了,给杜思宝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吐露了心声,说自己从小就深深地爱着小宝哥,你要是也爱我的话,我立刻退婚,与自己的心上人结合,像青藤一样缠绕着你! 
  杜思宝辗转反侧了好久,终于给刘继苹回复了一封信。委婉地谢绝了刘继苹热辣辣的情话。他对刘继苹说,自己像爱自己的妹妹小朗、小春一样爱她,但与她的结合是不可能的。希望她珍惜自己美满的姻缘,那个在市政府机关工作的人,更有前途。自己在科委工作,没有多大出息。 
  也不知在那一段时间里,刘继苹是怎样周旋在两个男人中间的。反正她收到杜思宝的信后,对杜思宝非常怨恨,旋即和那个男人结了婚。在这些明丽的日子里,刘继苹的心里灰暗得很。要不是刘庆典的坚持,她真的不希望回到马寨家里大操大办的。 
  刘继苹经常出入科委机关,大家都觉得这是杜思宝的恋人。以至于那个热心肠的大姐给他介绍范哲前,曾经试探过他:“小杜,怎么这一段不见你的女朋友来了?” 
  杜思宝向大姐说明了两人的关系,那个大姐不无遗憾地说:“小杜,你傻呀,青梅竹马,该有多好!”可惜青梅太酸苦,竹马太脆弱,到底没有成为一段佳话。要不然,范哲肯定没戏了。 
  从此,青梅竹马断了来往。有时见了面,刘继苹对杜思宝,也表现不出多少热情。在她的心里,仍然对杜思宝半是爱恋,半是嫉恨。要不是我现在写出来,我敢保证,除了他们两人外,再亲再近的人,也没有人知道杜思宝还有这段风流债没有偿还。 
  近两年,刘继苹又发了神经,热烈地和杜思宝通过短信往来起来。 
  一天,杜思宝的手机“嘀”的响了一下,杜思宝打开一看,上面是一段没头没脑的话:  
  生命中有了你,才有意义;生活中没有你,就没有欢乐。 
  杜思宝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号码非常生疏,就没有理睬。 
  第二天,几乎在同一时刻,杜思宝的手机又出现了一条信息: 
  在深深的夜晚里,我思念着你;在深深的脑海里,我掩藏着你;在深深的记忆里,我铭刻着你;在深深的心灵里,我呼唤着你。 
  杜思宝仍然没有理睬。因为他知道,现在有一些手机短信写手,被通信公司雇佣,专门捉刀,写这么一些情意缠绵的浪漫短句。有的人还因此成了名家,这也是新时代的产物。这些短信,供应生活在都市里的,心灵如同在沙漠里的中年男女们互相发送,表示亲昵。少男少女们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篇目,相互挑逗。第一次看到,你肯定为之感动,一旦知道了产生的背景,就不会有任何感觉。此外,幽默小品、经典笑话和黄色段子也有不少,甚至看了半天,竟是一些捉弄人的骂人话,如转弯抹角地骂你是“小猪”、“小狗”,这样的段子,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争相为人们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通讯公司给这些写手不菲的报酬,并且以增分、送话费为诱饵,煽动广大的手机用户们参与其中,大搞商业炒作。 
  就这样,一连数天,杜思宝天天收到这样表达爱情的短信。他有点摸不着头脑,终于忍不住了,发出一条短信: 
  “请问,你是哪位?” 
  对方答得很简单:“猜猜。” 
  “你一定是发错了!” 
  “没错,就是发给你的!” 
  “号码生疏,没法猜到。” 
  “你仔细地猜,猜不到你是白痴。” 
  再往下追问,对方就不再回答了。 
  这些短信,搅得杜思宝心绪烦乱,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女人这么热烈地恋着自己,但他始终没有想到这是刘继苹发给他的。他与范哲越来越没有话说,心底里萌生出一种爱与被爱的渴望。撩人的短信让他跃跃欲试,在又一次接到情爱的短信时,他发了一条: 
  “实在对不起,确实猜不到是谁发的,你要是不说明,我就说你是性骚扰了!” 
  对方终于沉不住气,发来了三个字“刘继苹”。 
  杜思宝的心里像打碎了五味瓶,没有想到,自己得罪苦了的刘继苹,竟然在心中还这么爱着自己。有点花了的肠子,开始蠕动起来,他也拣了些不太撩人的短信和刘继苹对发起来。 
  终于发展到了不用成套的短信撩拨,进而发展到了约会见面。两人决定到“不见不散咖啡馆”里会面。 
  在唐都音乐广场的斜对面,有一个各色情人们相约的“不见不散咖啡馆”。咖啡馆内设有包厢雅座,雅座上插一朵红色玫瑰花。老板很会做生意,知道来这里消费的男人,在女伴面前慷慨大方,舍得花钱。所以供应各种烟酒,还有哥德咖啡、可口可乐、酸梅汤等饮料,价格昂贵。充满暧昧风格的轻歌曼舞音乐声中,彩色的灯光把环境装扮成浪漫情调。 
  杜思宝和刘继苹相对而坐,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杜思宝打量了一下女友,那个俏丽的刘继苹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他面对的是一张有点臃肿、有点夸张的脸。尽管这双熟悉的大眼睛里,依然流露出不少对爱的渴求,杜思宝沸腾的心,却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两颗青春不再的心,不可能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刘继苹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看着杜思宝也已经不再光鲜的脸,心潮有所低落。两个人没情没趣地坐了长长的一段时间,在短信中表现出来汹涌澎湃的感情突然跑到爪哇国里去了。终于不约而同起身,友好地分手,相约再见。都知道再见是真的,但不可能谈情说爱了。此后,刘继苹继续给杜思宝发短信,仿佛例行一项公务活动,次数明显下降,内容更多的是一些无聊透顶的祝福话语。 
  真正给杜思宝干涸的心灵,注入新的爱情激素的是孙丫丫,那才叫做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81节 快捷  
  有一则短信说,“二十岁的男人是次品,三十岁的男人是半成品,四十岁的男人是成品,五十岁的男人是精品,六十岁的男人是极品,七十岁的男人是废品”。还把女人的这几个时段,顺次编排成极品、精品、成品、半成品、次品和废品。更有一条短信把男人比喻成狗,说是“二十岁男人哈巴狗,摇头摆尾追女友;三十岁男人看家狗,唯恐老婆被叼走;四十岁男人是野狗,半夜不想回家走;五十岁男人是疯狗,见到女郎想咬一口;六十岁男人落水狗,女人一上就发抖”,等等,也不知有无道理,反正有人在酒桌上津津乐道。 
  按照这些歪理儿,杜思宝正处在成品转向精品的年龄段,或者说处在野狗的年龄段。当上了环保局的副局长后,官一旦做大,就有不少的交际应酬。每天不到深夜,难得回家安生。往往打着酒嗝,摇摇晃晃地回家以后,妻子、女儿已经睡熟了。 
  有一次,杜思宝和单位里两个同志,一道出去喝酒,喝到晚上十一点多钟,大家已经喝高了。散场的时候,两个同志要拉他找地方潇洒。他说,太晚了,回去休息吧。因为他离家较近,就让司机小宁送他们两个回去,自己走着回家。那两个同志说啥也不肯,说你是局长,哪有让司机送我们的道理?我们打的回去。杜思宝只得依了他们。回到家里睡不着觉,忽然关心起同志们来,分别给那两个同志的家里打了电话。电话都是他们老婆接的,说他们还没有到家。第二天,一个同志的脸上有两条血道子,自己解释说是被树杈挂着了。一个同志满脸倦容,很不高兴,对杜思宝待理不理的。过了几天,又有人请他们出去喝酒,两个人说啥也不愿意和杜局长一块儿去了。杜思宝开始不知是怎么啦,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两个同志在那天晚上,不知到哪里玩了,回家很晚。由于自己的那个多余的关心电话,为他俩帮了倒忙。他们没有办法向老婆交差,两对夫妇同时生了一场大气。杜思宝这才非常痛恨自己自作多情,从此再也不管同志们晚上的动向。 
  无论如何抱怨,现代人的生活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饱暖思淫欲,男人们在不断地调适自己的心理,女人们也在不断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真的难以想象,古时候深宫里的怨女们,还有那些丧偶的寡妇,是怎样忍受孤独煎熬的。当今世界,有了手机这些高级的联络手段,克服孤独不再是一件难事儿,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比固定电话更加方便快捷了。人们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地球的那一边,拨通电话,这边可以清晰地进入交谈。如果现在运用电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