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秘密档案 >

第19章

二战秘密档案-第19章

小说: 二战秘密档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所周知,在1941年时,苏联没有第二战场的支援也能勉强坚持,虽然在9月和10月间接连发生了基辅和维亚济马的惨剧,并且被德国人俘虏的也超过了150万人。租借法案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第一批援助物资到达苏联时已经是年底了。但是,斯大林还有预备队。10月18日,在西线部队被击溃后,他给乌拉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普里沃尔日斯克军区发去了电报,要求在11月底之前那里的40个师做好战斗准备。德国人当时再也没有后备部队了。从东线新调集来的苏联师保证了红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胜利。租借法案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是后来的事情,这保障了苏联在武器和军事装备方面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同时也使红军的机动能力得到了提高。
  优势兵力防守的失策
  库尔斯克战役:优势兵力防守的失策32
  德军最高统帅部所选择的军事行动的方式,在现有条件下是最为适宜的。法西斯德国在战术上、同时也在某种程度的战役上都赢得了库尔斯克战役。但是,红军在人员和物质资源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以至于德国不可能在战役上,尤其在战略上完全赢得库尔斯克战役。
  在苏联历史文献中,库尔斯克战役被认为是卫国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三大主要战役之一(另外两次是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关库尔斯克战役的战役和战术方面的研究已经颇为详尽,可是,有关它战略意义的研究只是在一些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的历史著作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而已。1943年,德军依靠1941年发动突然袭击获得的优势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而苏联的工业生产在经过战争第一年的大幅下滑后,已经开始飞速发展。这些事实都十分有利于创造新的神话歌颂库尔斯克战役中政治体制和苏联人民的丰功伟绩,这是继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进行的第三个伟大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人员、坦克和飞机的数量都比东线战场上任何一次其他战役要多。
  1943年2月23日,斯大林签署的命令中向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所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但同时也警告说,认为红军的惟一任务就是把德国人赶出西线边境是愚蠢的,同时,〃哪怕把德国人赶出我们的国境一公里也好〃的想法也是愚蠢的。斯大林在1943年5月1日签署的命令中也再次重申,〃德国、意大利法西斯阵营正在经历着最严重的危机,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西斯德国的灾难已经来临……法西斯德国和它的军队的基础已经动摇并经历着危机,但是他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但是认为这种灭亡会自己来临,那就是很天真的想法。还需要在西线和东线进行一到两次这样有力的打击就像最近5到6个月以来希特勒军队所遭受的打击那样,只有这样,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才会成为事实〃。斯大林在自己的预测中态度是相当的谨慎。1942年5月,当时他还要乐观得多,并号召〃让1942年成为德国法西斯军队彻底灭亡、苏联从法西斯列强手中彻底解放的一年〃。但是,红军在克里木和哈尔科夫所遭受的失败以及被迫撤退到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事实,迫使斯大林变得谨慎起来。实际上这些事件证明,为了使法西斯德国彻底投降,不只需要两到三次这样的打击,而是需要许多次、甚至数十次斯大林所说的这样的打击。
  基辅的政治意义
  Н。塔连斯基的《奥廖尔战役》是苏联历史文献中第一部论述库尔斯克战役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德军1943年夏季的进攻开始得很晚,是7月5日才开始的。这种做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与众不同的。他援引了德国将军К。季德马尔的话,他说,相对军事战略的原则而言,较为有利的方法是避开敌人的进攻并等待有利的时机进行反攻。顺便说一句,苏联在库尔斯克战役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但是,塔连斯基在自己的文章中很肯定地说,德军指挥官并没有按照季德马尔的意见去做,在盟国还没有开始西线的进攻之前,他们就想尽早开始自己的进攻。他把德军向库尔斯克进攻的延误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受的惨败联系起来,塔连斯基还认为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证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被严重削弱,在东线和西线只要再有两到三次这样的打击,就足以使它灭亡〃。这里,他实际上是在重复斯大林的话。在同一篇文章中,斯大林本人还被称为苏军库尔斯克战役取得胜利的总设计师。
  应该指出的是,斯大林在评价库尔斯克战役的结果时,认为它证明了红军不仅在冬季,而且在夏季都有能力进攻。他把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看作是战争的转折点。他认为,德军的这些失败使希特勒德国濒临灭亡。不难发现,早期关于库尔斯克战役的文章都是重复斯大林的论调而已。
  苏联早期关于卫国战争的官方历史文献一共6卷,其中单独有一章用来论述库尔斯克战役。在这一章中没有列举库尔斯克战役中红军兵力和装备的有关数据。作者夸大了Н。С。赫鲁晓夫在这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在论述库尔斯克战役的这一章中,有10次提到了他的名字,而提到斯大林只有1次,提到朱可夫有3次。该书作者将这次战役中红军的军事行动描写得非常富有理想化,一次也没有对高层领导的重大决定提出批评。
  С。М。什捷缅科将军在回忆录中就苏联大本营的战略意图描述说,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部建议把主要精力先集中在库尔斯克以南的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然后才是克列缅丘格和赫尔松。在对我们有利的情况下,部队应该到达切尔卡瑟尼古拉耶夫子午线,对德国在巴尔干的附庸国边境形成威胁并粉碎〃南方〃集团军。但是,为了便于将来发动进攻,大本营认为应该把中心方向定在哈尔科夫、波尔塔瓦和基辅。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进攻才可能破坏敌〃中央〃和〃南方〃集团军间的协同作战,并解放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基辅。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大本营所制订的这个计划实际上并不能合围而且消灭德军最精锐的〃南方〃集团军。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进攻方向离罗马尼亚的油田太远,而它对于德军进行战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斯大林赞成的进攻计划,是要把苏军调集到靠近德国边境处,但同时距离德国的领土就比到普洛耶什蒂还要远。似乎,斯大林之所以认为中心进攻方案比南方进攻方案要好,原因就在于基辅的政治意义,由于基辅的影响力,斯大林在1941年试图坚守它到最后一刻,甚至不惜付出牺牲整个方面军的代价。
  在12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中,苏联历史学家重复了什捷缅科关于两个战略计划的描述,其中谈到苏联最高统帅本应该在1943年春天做出决定,同时对所采取的向基辅发起进攻的方案并未提出任何批评意见。他们还称赞了苏联大本营所制订的深思熟虑的转向防御的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作是见证了〃苏联最高统帅解决战争的战略任务时的创造性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作者们宣称,〃在敌人进行徒劳无功的进攻这一过程中,先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然后再发起反攻,这样才可以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程度的胜利。战争的发展过程证明苏联指挥部制订的计划是绝对正确的。〃
  传统上对库尔斯克战役结果的评价对苏联一方是非常有利的。《卫国战争简史》中论述说,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军队消灭了敌军30个师,法西斯德国损失了大约500;000名官兵、1500辆坦克、超过3700架飞机……德国法西斯元气大伤。整个世界都为红军相对于德军在战斗艺术、武器和战略指挥上的优势而折服。战略独创性已经牢牢地扎根于苏联武装力量之中〃。
  大规模的进攻
  苏联主要的军事长官之一、曾任最高副统帅的朱可夫元帅认为,大本营决定拒绝采取那种先发制人的进攻策略,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批评了从正面进攻奥廖尔凸出部、并不试图合围敌人的做法。朱可夫后来认为,苏军向奥廖尔发起的进攻开始得太早,缺乏必要的准备工作。曾任苏联总参谋长的А。М。华西列夫斯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战役和战略任务的制订和完成是很成功的。〃并且还认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的军事艺术超过了德国。Н。Ф。瓦杜金在1943年曾任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也是苏联先发制人进攻策略的拥护者。他担心,红军将错过对进攻行动非常有利的夏季。曾任草原(预备役)方面军司令的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元帅对在防御战役中使用自己方面军中的两个集团军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最好运用整个草原方面军来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苏联的一些文献资料也承认了苏联最高统帅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所犯的某些错误。例如,К。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他曾任中央方面军司令,他在回忆录中对奥廖尔凸出部战役的计划制订和实施提出了批评,当时的苏军实际上是七拼八凑组成的。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方法应该是:西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进行相应地重新集结,同时从北方和南方向布良斯克只进行两次打击。但是,战役开始得太过于匆忙,并且德军只是被赶出了奥廖尔凸出部,并未被彻底消灭。
  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思想本身,即库尔斯克战役的结果对苏联一方是极为有利的,并且把进攻的主动权让给法西斯德国的决定也是正确的,从来没有一个苏联将军和历史学家提出过批评。客观的分析表明,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用防御的决定代替进攻的策略是苏联大本营和各方面军司令犯下的一个错误。首先,1943年4月10日,在库尔斯克凸出部上的兵力和装备对比已经变成了对苏联一方有利。根据苏联的统计,当时红军在这里总共有958;000人、11;965门大炮和迫击炮、12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130架作战飞机;与此相对应的是,德军总共有大约700;000人、6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0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以及1500架作战飞机。此外,距离库尔斯克弧形地区不远的苏军预备队方面军(草原军区)还有269;000名官兵、7406门大炮和迫击炮、1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177架作战飞机。同时,苏军在苏德战场上所有的预备队加起来总共有469;000名官兵、8360门大炮和迫击炮、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587架作战飞机。与之相比,德军预备队总共有60;000名官兵、600门大炮和迫击炮、2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作战飞机根本没有)。一直到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德军预备队的数量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
  在1943年4月10日前,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区的苏德部队总人数的比例为1。8∶1、大炮比例为3。2∶1、坦克和自行火炮之比为1。3∶1(从各方面来说对苏方都有利)。在空军方面,德军表面上占有优势,比例关系为1。1∶1,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除了一个预备队方面军以外,苏军的其他预备部队、远程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兵中还有400多架作战飞机,这些飞机后来被用于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区空军的数量实际上大大超过了德国空军。只有到了7月份,德国法西斯武装力量得到了新的〃虎〃式和〃豹〃式坦克,这两种坦克超过了苏联的坦克。而德国的新式飞机〃容沃-190А〃和〃亨塞尔-129〃也保证了他们在空中的绝对优势。
  众所周知,德国之所以要推迟进攻,就是因为想在开始进攻前拥有足够多的新式坦克和飞机。德国对取得胜利并没有充分的把握。Г。古德里安证实说,在5月10日召开的会议上,他试图说服希特勒放弃向库尔斯克进攻的计划,因为实现这一计划存在着许多障碍。古德里安否决了В。凯捷利的意见他认为德军应该从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同时古德里安指出,〃库尔斯克是否在我们手中,这跟世界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希特勒回答说,当他考虑这一进攻计划时,感到腹部一阵巨痛。也许,希特勒对战役的成功没有十分把握,于是便把它的实施尽可能往后推迟,因为他想以这种方式拖延苏军注定要发起的进攻,而事实上这次进攻是不可能击退的。顺便说一句,德国情报机关还在4月底时就曾对事件可能的发展进程做过一次正确的预测:〃红军的指挥部门能够如此清晰地表示出他们对于第聂伯河方向上的'南方'方面军的北翼将要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所以,他们在战役开始前可以把握决定的主动权,并通过保存足够战役后备力量的途径、不作出进行这次战役的最终决定,一直等到德军确定了准确进攻日期的那最后一刻……此后,又传来新的……消息,也不排除,敌人猜到了我们即将发动进攻的意图……先是等待,同时时刻加紧自己的防御准备工作,企图用反击的方式达到自己的进攻目的……应该考虑到,对于德国人可能发起的进攻,敌人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同时,它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
  可能发起的进攻
  但是,苏军向奥廖尔和哈尔科夫发动的进攻并不成功。德国军队并没有被彻底击溃,而苏军在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也大大地超过了德国。比较一下双方所受损失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评价战役的结果。
  只是到了1993年,苏联关于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的人员、坦克和飞机损失的官方统计数据才被公布出来。以前,德国的损失被苏联历史学家夸大了很多倍。据他们的估算,德军损失了大约500;000名官兵、1500辆坦克和突击火炮以及3700多架作战飞机。这些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差很远。据法西斯德国最高统帅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1943年7月和8月间,德军在整个东线战场损失的人员中阵亡68;800人、失踪34;800人以及伤病434;000人。德军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区的损失据估算占到整个东线战场损失的2/3。因为在这期间,顿涅茨克流域、斯摩棱斯克地区和北方战区(姆加地区)都在进行着最激烈的战斗。这样,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人员损失里阵亡、失踪以及伤病人数大致可以确定为360;000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是500;000人。德国空军的损失还要小得多。根据德国弗赖堡的军事资料室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在1943年7月和8月间,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的损失只有1030架作战飞机,同时,甚至在所有战区的损失总数也不超过3213架作战飞机。这样,苏方所说的数据,即敌人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击毁了3700架飞机,就纯属是天方夜谭。这一数据是根据苏联空军战时指挥部的报告提出来的,33在那里经常会把敌人的损失夸大好多倍。
  以公开发表的资料为基础、有关苏联人员和战斗装备等战时损失的官方数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过了48年才出现的。在库尔斯克防御战中,从7月5日到11日,中央方面军总计损失人数大约是90;000人。
  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损失也少报了60%到66%。
  曾任红军总卫生部部长的Е。И。斯米尔诺夫肯定地说,在库尔斯克防御战中,从7月5日到18日,沃罗涅日方面军中的两个集团军第6近卫集团军和第7近卫集团军,仅受伤人员就达到了23;332人,而且这两个集团军中的受伤人员占整个方面军受伤人员总数的1/3还要多。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7月5日到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