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倩女离魂(元)郑光祖(生卒年不详)
墙头马上(元)白朴(1226~?)
曲录王国维(1877~1927)
日本狂言选申非译三个铜子的歌剧(德国)布莱希特(1898~1956)
莎乐美(英国)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 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汪笑侬戏曲集汪笑侬(1855~1918)
威廉·退尔(德国)席勒(1759~1805)
梧桐雨(元)白朴(1226~?)
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约翰·米林顿·辛格西厢记诸宫调(金)董解元(生卒年不详)
希波利多斯(古希腊)欧里庇得斯(前484~前406)
戏剧集(美国)奥尼尔(1888~1953)
戏剧集(爱尔兰)叶芝(1865~1939)
戏剧与书信集(俄)安东·契诃夫(1860~1904) 小泥车(印度)首陀罗迦(生卒年不详)
伊莱克屈拉(古希腊)欧里庇得斯(前484~前406)
吟风阁杂剧(清)杨潮观(1712~1791)
元杂剧选注王季思(1906~)等选注朱丽小姐(瑞典)斯特林堡(1849~1912)
缀白裘(清)玩花主人(生卒年不详)
12。外国其他文学体裁
外国其他文学体裁名著排行榜
随笔集(蒙田)
(10 次)
一千零一夜(9 次)
格列佛游记(8 次)
湖滨散记(6 次)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5 次)
回顾(5 次)
安徒生童话(4 次)
论文集(爱默生)
(4 次)
伊索寓言(4 次)
见闻札记(3 次)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3 次)
歌德谈话录(2 次)
黑人的灵魂(2 次)
科德角(2 次)
猎人笔记(2 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2 次)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2 次)
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2 次)
首批推荐9 本
《随笔集》
(法国)蒙田(1533~1592)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蒙田随笔》汉译本,梁宗岱、黄建华译。《随笔集》是蒙田日积月累完成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发展和变化。全书3 卷107章,各章长短不一,结构故意松散自然,内容包罗万象。在总结关于生活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蒙田在他的书中写了悲伤、闲暇、恐惧、友谊、睡眠、名字、书籍等。这些文章生动亲切,平易明畅,富有生活情趣。“然而,当他写痛苦和死亡,联系到他自己同肾石的长期斗争,以及他所爱的那些人的死时,当他写他对信仰的需要,以及人对自我认识的需要时,我们最受感动。”
《为雷蒙德·塞朋德辩护》是《随笔集》中著名的最长的一章,他利用了希腊哲学家皮浪的怀疑主义。蒙田承认,人类心灵在确切了解任何事物时都可能犯错误,提出了自己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他反复问道:“假如我们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他的怀疑论便由此导向自我探索。
《随笔集》影响很大,英国的培根、莎士比亚、拜伦、爱默生、赫胥黎等人的作品中都反映了蒙田的思想影响。现在蒙田的读者已遍布全世界,他被视为良师、益友和写随笔的巨匠。
《一千零一夜》
人民文学出版社汉译本,纳训译。
国王因家庭不幸(王后与人私通)杀死王后,并从此讨厌妇女,每天要娶一位处女,第二天早晨便杀掉。全城一片恐慌。这时,一位勇敢的少女为拯救无辜的姐妹,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国王的兴趣,使国王暂不杀她。这样她连续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放弃了残暴行为,并立她为王后。这是《一千零一夜》的第一个故事,《一千零一夜》也因此得名,这个小故事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全书的故事连接在一起。事实上,《一千零一夜》决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而是中近东地区广大民间艺人、文人作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也并没有讲1001 个故事,全书大小故事共260 多个,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寓言、道德训诫故事、历史故事、恋爱故事、航海经商冒险故事等等。《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渔翁的故事》以及《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这些早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这部民间故事集奇迹般的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占有显赫的地位。高尔基誉之为人民口头创作的“最壮丽的一座丰碑。”作家司汤达说,希望上帝让他忘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节,以便再读一遍,重温书中的乐趣。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明显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当代小说《百年孤独》中出现的“飞毯”、“会飞的床单”、“神灯”等也明显来自于《一千零一夜》。直到今天,它仍然拥有世界范围的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
《格列佛游记》
(英国)斯威夫特(1667~174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汉译本,共4 卷,张健译。
美国唐斯博士在《塑造现代文明的111 本书》中写道:“文学史上有一怪事,即英语语言中最伟大的讽刺作品竟然属于儿童文学,而且被蛮横地删
掉了许多,这就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对人类的愚蠢、邪恶和不检点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诅咒”。斯威夫特描写了四次想象中的旅行。主人公格列佛是船上的一名外科医生,非常喜欢旅行,天天都想到外国去。这位格列佛的描述非常具体而真实,以致于当时有些读者真的到地图册里去寻找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飞岛和彗骃国。
1 位中国推荐者、7 位外国推荐者推荐了这本书。1985 年美国《生活》杂志举行百万读者评选活动,将此书列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 本最佳书之一。
《湖滨散记》
(美国)梭罗(1817~1862)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年《瓦尔登湖》汉译本,徐迟译。
《湖滨散记》(又译《沃尔登》、《瓦尔登湖》、《沃尔登,或林中生活》)被列为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 本书之一。这本书大约有200 种不同的版本。它的主题不是地方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历经100 多年以后,它仍然“像雄鸡一样高唱”,“以唤醒我的左邻右舍”。
1845 年,梭罗到康科德附近树林中的沃尔登湖畔盖起一间简陋的小屋,在那里,他生活了两年。《湖滨散记》详细描述了林中的自然环境以及作者在林中的生活。以这些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本人的好恶以及脑力和体力劳动为出发点,梭罗严肃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及我们自身生存于其中的宇宙的奥秘。
梭罗的散文平易明晰,流畅自然,在对自然界的描写中渗透着强烈的个性,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美国人麦吉尔主编的《名著提要》称:“西半球还不曾产生过比它(指《湖滨散记》)更富于创见性的著作,也没有什么概括性文字能恰当地表达出梭罗的思想智慧或行文之优美。”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英国)卡罗尔(1832~1898)
卡罗尔是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他因为口吃严重,对成年人不能畅谈,但是他经常为儿童讲故事。1862 年的一天,他给邻居的女儿讲述了一个故事:富于幻想的小女孩艾丽丝,跌进了兔子洞,到了一个“奇境”。她身体缩小又拼命长高;遇到了团团转的兔子,发脾气的红心王后,疯疯癫癫的帽子商,吸水烟的毛毛虫;还参加了一次七颠八倒的茶会,玩了一阵以火烈鸟为槌、刺猬作球的槌球戏。最后,她醒来发现是在草地上做了一个梦。
后来,在朋友的怂恿下,卡罗尔将这个故事修改后交付出版,从此一举成名。不但“英美的小孩子没有一个人不曾读过本书的”,就是怀特海、罗素、爱丁顿这样的大哲学家、心理学家,也对此书赞不绝口。随后,哈佛大学出现了《艾丽丝漫游康桥记》、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现了《艾丽丝漫游伯克利记》,沈从文还写出了《阿丽思中国游记》,看来,《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确是一本让成年人也不能不爱的儿童读物。
《回顾》
(美国)贝拉米(1850~1898)
商务印书馆1963 年汉译本,林天年、张自谋译。
1887 年,韦斯特在一个地下室靠催眠术进入了梦乡。晚上掌握解除催眠术的男仆因住宅失火被烧死,韦斯特因此长眠地下113 年,直到2000 年的一天才被发现。在这期间,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已被消灭,一切按劳分配,所有男女都被免费教养到21 岁,然后每个人都有指定
的职业,每个人在45 岁退休后都尽享余年。这是一个电子化和自动化的2000年的模范世界,这里充满安全和丰足,人人平等,犯罪闻所未闻,没有军队,社会舆论决定一切。
《回顾》1888 年在美国出版后,书中所揭示的未来世界广受欢迎,销量高达100 多万册。1891 年被介绍到中国,对康有为、梁启超都有过影响和启发。陈平原把《百年一觉》(即《回顾》)与《茶花女》、《华生包探案》列在一起,认为是晚清最早对中国产生影响的三部西方小说译作。现在100多年过去了,显然,贝拉米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还不能实现,然而《回顾》的主题——资源和生产力的全社会化,仍然是现代文明中人们努力探讨的问题,一代代人追求“大同”的理想并未泯灭。
《安徒生童话》
(丹麦)安徒生(1805~187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1959 年汉译本,叶君健译。
卖火柴的小姑娘、丑小鸭、拇指姑娘、大克劳斯与小克劳斯、牧猪人、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这些熟悉的人物都是从梦幻般的安徒生童话里走出来的。安徒生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想象、情趣等。他用童话抨击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歌颂人类真、善、美,鼓励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安徒生童话语言朴实优美,流畅自然,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它创造了一个诗一般的充满梦幻的童话世界,致力于保持童心世界的纯洁,对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具有永久的吸引力。
《论文集》
(美国)爱默生(1803~1882)
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家、散文家。他的著作大多用散文写成,收在《论文集》(1841)和《论文集:第二辑》(1844)中。
《论自然》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爱默生的哲学观点,主要是:精神法则存在于自然的中心。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人本身就是有限的造物主;世界之所以缺乏统一,是因为人自身的不统一。梦比实验能够更深入地揭示自然的奥秘。美是上帝给德行打下的印记,美的创造是艺术,对美的爱慕便是趣味,美是诗人追求的主要目的。主张“跟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要求建立一种有创见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诗和哲学。
爱默生的主要作品还有《论美国学者》、《神学院致辞》、《论自助》、《论超灵》等。
爱默生的诗文语言洗练,比喻生动,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被称为“爱默生式风格”。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对美国人信仰个人灵魂的创造力这点作了一种动人心弦的表达”。
《伊索寓言》
(古希腊)伊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汉译本,周启明译。
《伊索寓言》相传为伊索所编,是公元前6 世纪的产物。伊索是传说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获得了自由的奴隶。《伊索寓言》经常采用使动物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系列虚构的故事,来说明一些道德问题,给人以教益。例如《农夫和蛇》总结了人民的生活教训,《驴子与狐狸》歌颂了人类美德、讽刺恶习。
《伊索寓言》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语言精炼,它通过虚构的拟人小故
事,总结了许多人类普遍的生活经验。这些故事浅显易懂,却晓喻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其中有许多典故被人们时常引用。《伊索寓言》倍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早在1625 年,《伊索寓言》就被介绍到我国,取名《况义》。
二次推荐9 本
《见闻札记》
(美国)欧文(1783~1859)
欧文是美国建国后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有“美国文学之父”的称号,他以美国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题材,以浪漫的笔调,勾画了童年美国的形象。他的优美的“欧文式”散文在整个19 世纪都保持着英语散文典范的地位。
《见闻札记》是欧文的代表作,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瑞普是个老实而乐天的农民,为了逃避凶悍的妻子的责骂,到传说中闹鬼的地方去打猎,他喝了仙酒后睡了20 年,回到家乡发现一切都变得陌生了。《睡谷的传说》写教师克莱恩爱上了当地的美人,他的情敌冒充鬼怪故事里的“无头骑士”追赶克莱恩,最后提着“头”(一个南瓜)向克莱恩砸去,永远打消了这个穷教师的痴心妄想。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德国)斯威布(1792~185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汉译本,上下两册,楚图南译。
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创造出来的瑰丽的民间口头文学宝藏。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类童年时代的自尊、公正、刚强、勇敢的精神。了解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和故事,对于了解与此有关的欧洲文学和艺术都是大有裨益的。荷马史诗、雅典悲剧的源头都来自于此。
斯威布的这本书取材广泛,从多种不同的希腊文献中将零乱复杂、矛盾歧出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加以整理编排,分若干独立的小故事叙述,前后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早在1949 年前,楚图南就根据英译本译出汉译本,1949 年后多次重印。
《歌德谈话录》
(德国)爱克曼(1792~1854)辑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汉译本,朱光潜译。
青年爱克曼将他的一本书稿寄给歌德,想要这位已享有盛誉的诗人替他介绍出版商。他接着于1823 年夏到魏玛去拜访歌德。到了魏玛,歌德留他住下。从1823 年6 月~1832 年3 月这9 年里,爱克曼经常到歌德家去请教。
每逢听到值得注意的歌德谈话,他就记录下来。《歌德谈话录》就主要是根据这些笔记编辑而成的,第三部即补编部分参考了歌德好友梭勒的笔记。
爱克曼因《歌德谈话录》这本书在德国和世界闻名。他在书中对歌德作了细致亲切而大体忠实的描绘,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不论是文艺批评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化史家,或是关心一般文化的普通读者,都能从此书中获得收益。
《黑人的灵魂》
(美国)杜波伊斯(1868~196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4 月出版,维群译。
此书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和平战士、黑人解放运动领袖及知名学者杜波伊斯发表于本世纪初的一本散文集,也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本书一共包括
14 篇论文、杂感、随笔和小说。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部作品里叙述了美国黑人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到19 世纪末这一阶段的苦难经历,道出了黑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