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450-超级帝国 >

第5章

5450-超级帝国-第5章

小说: 5450-超级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从此一蹶不振。至此,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了克烈部的王汗与乃蛮部的太阳汗这两大势力可与蒙古部抗衡。


第二部分 终结草原的战国时代第三章 弑杀狂妄自大王汗部

    在塔塔儿部和扎木合部势力渐渐消亡之后;整个草原就形成了蒙古部铁木真、克烈部王汗、乃蛮部太阳汗为主要势力的三足鼎立局面。当时的王汗为他一手造成的“养虎为患”的局面一定是追悔莫及。他深知这个义子的性格和抱负,再加上他现在的声望和实力,足可以拥有取而代之的能力。这对王汗来说则是放在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他的威力将远远胜过远方的乃蛮甚至强大的金国。    
    于是王汗在心里开始对铁木真存有很大的戒心,并在行为上也表现出对铁木真的不公正和疏远。在铁木真与王汗攻打塔塔儿部时,王汗独自攻掠蔑儿乞惕部,战利品并没有分给铁木真,这使铁木真对此很有看法;另外,在铁木真与扎木合的斗争中,王汗曾擅自收留扎木合,这也引起了成吉思汗的不满;后来在公元1198年王汗与铁木真共同出征北乃蛮时,王汗又在其营地虚燃篝火,但事实上他的军队已经撤离到别处,这更是引起了铁木真的猜疑。    
    王汗的所作所为都深深地刺伤了这位英雄的自尊心,从另一个角度说王汗的这些行为更加速了他与铁木真的决裂。    
    客观上的煽风点火更是把这对平日情深的父子推到了兵戎相见的悬崖边上。扎木合在归附王汗的时候企图借王汗之手消灭铁木真。王汗之子桑昆也极力鼓动父亲讨伐铁木真,其目的是保住自己的江山。这样,他们虽然在内心深处各怀着自己的目的,但在消灭铁木真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交集。    
    于是,在公元1203年春,王汗父子以答应婚约为名,邀请铁木真汗前来赴宴,企图乘机将其杀死。而铁木真虽有疑心,但还是信以为真。此时,可以看出铁木真还是想真心的修好与其义父多年来深厚的情感。没有防备的铁木真率领10余骑人马前往赴宴,这时,幸遇蒙力克中途劝阻。王汗发觉事已败露,决定次日清晨举兵先发制人。但其谋又被阿勒坦弟弟的两个牧马人探知,连夜驰奔告诉了铁木真。得道多助、人心所向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此刻的铁木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铁木真加紧备战,《秘史》中记道:他先撤退到卯温都儿高地附近,并在此留下一小支警戒部队。次日,他在卯温都儿后方较远的沙丘附近安营。《元史》称这一沙丘地为“阿兰塞”。其实更准确地说,该位置应是在兴安岭山嘴一带,合勒卡河源旁边。    
    尽管得到了王汗大兵压境的消息已有所准备,但铁木真在此还是遭到了他生涯中所碰到过的最严峻的考验。这次破裂也是这位蒙古英雄一生中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一直起着王汗杰出副手的作用,现在他要为整个勃儿只斤氏而战,为自己而战,为夺取草原的最高地位而战。    
    这次战役是铁木真有生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也是第一次与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势力的一场较量。但因克烈军人数众多,铁木真只好进行了全面的撤退。虽然这关键的一仗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一面派人假意与王汗和好,一面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再战。铁木真沿合勒卡河,朝贝尔湖和达费诺尔北部附近撤退。在贝尔地区的合勒卡河入口处居住着弘吉剌惕部,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就出自该部。铁木真以亲属的名义向他们求援,不久,便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公元1203年夏,铁木真及他的追随者在巴勒渚纳河的巴勒吉布拉格盟誓(史称“巴勒渚纳同盟”),决心共同完成统一大业。此前一战,同王汗的较量,虽然王汗获胜,但是王汗与追随他的蒙古贵族发生了分裂,达里台归附了铁木真,而扎木合等逃到了乃蛮部的太阳汗处,王汗的势力逐渐衰落。    
    面对此种形势,铁木真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准备再次进攻王汗。他遣使向王汗伪称:我兄太子今既不知所在,我之妻孥又在王所,纵我欲往,将安所之耶?王傥弃我前愆,念我旧好,即束手来归矣(《元史》卷1《太祖本纪》)。王汗信以为真,约定会盟。铁木真派出的两个使臣回来禀告:王汗已经受到迷惑,毫无提防,正在大营里举办宴会,如果日夜兼行,可以掩袭。    
    铁木真得知此情况后,当即决定连夜偷袭王汗大营。铁木真于是从克鲁伦河的阿尔合勒苟吉出发,以珠尔尺岱、阿尔孩为先锋,经过日夜行军,最后包围了王汗。此时,已失去往日强势风采的王汗再也没有资本与铁木真进行抵抗,本想以平和的结局安度晚年的他,也不会想到他一手扶起的义子会如此绝情。其实,他应该知道,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难道他忘记当时的汗位也是在弑兄逐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吗?也可能是人老心善了吧。    
    克烈部在苦战三日三夜后终于投降铁木真。王汗在逃入乃蛮境内后被杀,其子桑昆逃往西夏,西夏不留,后又逃亡忽炭至可失哈儿,被当地的合剌赤部首领所杀。自此克烈部灭亡。在消灭了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一支势力之后,铁木真将他的统一大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胸有成竹的他跨上自己的战马,将他那杀伤力极强的目光射向了他最后一个敌人——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蛮部太阳汗。


第二部分 终结草原的战国时代第四章 消灭最后的抵抗乃蛮

    铁木真消灭克烈部后,势力日益强大,能与之抗衡的只剩下乃蛮部,最后统一蒙古高原的战争已如箭在弦上,势在必发了,决战即将到来。对乃蛮部的了解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乃蛮部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塔城和伊犁三个地区。乃蛮部的历史很久远,是古代突厥诸部之一。辽金时,乃蛮部与古代突厥诸部一样,游牧迁徙。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是大阿勒台、哈喇和林、可可雷昔剌思山和阔阔也儿的石山等。    
    乃蛮部当时在蒙古西方科布多盆地一带,他们人数众多,是文化比较进步的部族,在当时来说是应该比蒙古进步和文明的。铁木真曾经几次与乃蛮的不欲鲁汗及其联军作战,极大地削弱了不欲鲁汗的实力,这次铁木真的兵锋所指,是太阳汗统治下的乃蛮部。面对一触即发的大战,太阳汗同样犯了古今中外兵家最致命的错误,用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想当然。太阳汗曾自负地说过:“莫非铁木真想做皇帝不成?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的一块领地内怎能有两个皇帝呢?”    
    这说明太阳汗并没有意识到铁木真此时的强大,也没有把蒙古人看在眼里。当时,草原上被铁木真打败的人几乎都集合到太阳汗周围,太阳汗认为自己应该负起讨伐铁木真的使命,看看这些强大的兵力,太阳汗自以为稳操胜券,得意忘形溢于言表。    
    但太阳汗也不是愚蠢到不可救药,为了更有把握战胜铁木真,他决定邀请也操突厥语的汪古部共同夹击铁木真。然而此时的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却是一位头脑清醒的首领。他看到了乃蛮的内部分裂和太阳汗的懦弱无能,料想乃蛮必不是智勇无敌的铁木真的对手,既然是火坑当然不会眼睁睁跳进去。    
    因此他不但拒绝了太阳汗的邀请,反而派人去告诉铁木真说:“要小心,不要让乃蛮部的太阳汗夺了你的弓箭!”铁木真十分感激地送给阿剌兀思剔吉忽里500匹马和1 000只羊,同时邀请汪古部参加他对乃蛮的战争,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欣然接受了邀请。    
    公元1204年,铁木真在帖蔑延客额儿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围猎,与众臣共同商议出兵之事。然而多数人认为春天马瘦不宜出师,多年的游牧生活和征战,使蒙古人已经总结出了克敌制胜和休养生息的规律。尤其是对战马情况的了解可能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可以与蒙古族匹敌了。“马背上的民族”决不是浪得虚名的。但铁木真的弟弟斡赤斤和别勒古台却极力主张进攻乃蛮部,两个弟弟的想法说到了此时铁木真的心里,与他不谋而合。于是铁木真决定打破常规,就在此时与乃蛮部决一死战。    
    为了做好与乃蛮部作战的准备,铁木真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军事组织,他将军队集合于哈拉哈河的客勒贴该合答,在这里定军制,并颁布札撒。军制按千、百、十组织,委派了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统帅所有的军队。设立扯儿必官(相当于元代的内府宰相),由6人分任,掌管各种事务。设八十宿卫、七十散班,宿卫巡夜,散班白天执勤,三天三夜轮换一次。此外还从千、百户那颜及平民的子弟中挑选1 000名勇士,战时作为先锋,平时充当护卫。经过一番整顿,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提高,纪律更加严谨,铁木真的权威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从这段的详细介绍,说明当时的铁木真在多年的征战和对部族的统治管理中,已经开始走向了一定的制度化和逐层管理化。至少在军事部队的统领上已经可以看出了逐层管理的模式和职责内容。这些对蒙古族以后的南征北战都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甚至对后来元帝国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公元1204年春,铁木真祭旗出发,命哲别、忽必来二将为先锋,逆克鲁伦河西上。先锋部队首先到达了撒阿里客额儿后与乃蛮部哨兵相遇,这时前面提到的瘦马一事又被历史派上用场。真是成也瘦马败也瘦马。    
    安营扎寨之后,铁木真军中有一匹羸马惊慌跑入乃蛮部营中,太阳汗见了之后对众人说:“蒙古马竟然如此瘦弱,我们害怕他们什么呢?”再让我们听听蒙古人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扯儿必官向铁木真建言:“我们远道而来,人马疲乏,正好又有瘦马麻痹敌军。乃蛮人虽人多势众,但尽是愚弱之辈,可多设疑兵,令每人各烧火5处,待我们喂饱战马,再行攻击,必可获胜。”一件事情,两种不同的反应,其结果也必定是不同的。    
    太阳汗急于速战速决,率领5万人马疾驰于铁木真营前,企图立即吞并蒙古军队。面对急躁来战的太阳汗,铁木真亲自担当先锋,命他手下的4员猛将忽必来、者勒蔑、哲别、速不台率部轮番对乃蛮部进行冲击,把乃蛮部的队伍一直逼到纳忽昆前的大本营。太阳汗对蒙古军的战斗力颇感意外,于是畏惧起来。当时,扎木合已投靠乃蛮,太阳汗知道其与铁木真作战多年,于是向他询问蒙古各队将领的情况,听后太阳汗更加不敢迎战,只有步步后退。    
    在蒙古军已逼近乃蛮军纳忽昆山大本营时,兀鲁兀惕部和忙兀惕部也同时赶来,两翼包抄。其主力一直冲到乃蛮部的大本营内,将乃蛮军困在两边陡峭的山谷里。这种闪电突击的战法在当时冷兵器时代是威力巨大的,尤其运用在骑兵上,是很类似于现在战争中坦克的作用。同时他又具备了比坦克更高的速度性和灵活性。    
    铁木真与太阳汗一直血战到夜里,乃蛮军被蒙古军层层包围,第二天剩余的队伍纷纷投降。朵儿边,塔塔儿,合塔斤,撒勒只兀剔诸部亦投降。太阳汗负伤而死,大将豁里速别赤顽强抵抗,死于战场。太阳汗王妃古儿被俘成为铁木真的妃妾。太阳汗的儿子古出鲁奔往北乃蛮,依其叔叔不亦鲁黑汗。南乃蛮被蒙古军全部占领。自恃文明、强大的南乃蛮部,在铁木真的打击下,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    
    公元1204年冬,铁木真在阿尔泰山休养生息后,于次年春,越过阿尔泰山,消灭了北乃蛮。从此,乃蛮部全部为铁木真所征服。至此辽阔的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已在铁木真的掌握之下。这也说明此时铁木真已拥有了自己独立成为可汗的地位,下一步便是创建国家,施行新的政策,扫平高原上尚未降服的势力,然后驱使他的铁骑征服更加广阔的土地。


第二部分 终结草原的战国时代第五章 一统大漠天赐“天可汗”

    随着乃蛮部的灭亡,整个漠北草原再也没有一直抵抗力量可以与铁木真抗衡。铁木真成为惟一强大的力量,他此时统辖的地域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阴山界壕,北抵林木中百姓居住的边缘地区,他实际上已经成为漠北草原的主人。古语说:“非有位尊,无以称成功;非有官爵,无以酬有功。”为了使他的地位正统化并宣布这个新生的强大联盟的诞生,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召开了漠北草原空前的大忽邻勒台。    
    客观讲,铁木真此时的统一程度,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全部实力都是远远超过了他的先人。他也真正实现了勃儿只斤氏的再次复兴,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复兴,在这之后铁木真家族所表现出的控制能量更是他先人们所不敢想象的。    
    公元1206年春的这天早上,铁木真的大帐前竖起了九脚白旗,对草原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象征意义的举动。白色,也许是受摩尼教的影响,被认为是游牧民族最吉祥的颜色;而数字九为本土固有传统,自古以来便与好运和其他魔力联系起来。圣旗的飘扬表明并大肆宣扬了铁木真的时运或神授的超凡魅力,即根据草原的政治观点所给予他的对“毛毡帐篷下的人”实施统治权的权力。    
    而“成吉思汗”的得名也完全与圣旗飘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萨满教的首领帖卜·腾格里受命下,铁木真正式以“成吉思汗”的名号一统草原各部落。他对铁木真说:“如今,被称为古儿汗的这个地域上的君主,已被你一手征服,你已取得了他们的领地,你可以像他们那样,采用一个同样意义的尊号:成吉思。”之后,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神降旨曰:‘你的名字必须如此’。”    
    “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同时铁木真确定了其所统治的国名为“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帝国”,从而使“蒙古”开始有一个部落的名称扩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从这些表述中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萨满教成为铁木真统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政教相承的统治思路也开始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铁木真在即位的仪式上,对种族各异的追随者(后统称为蒙古人)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铁木真表达了对他们的帮助与忠诚的感谢。这样的场面似乎我们今天可以在各种影视及歌曲的颁奖礼上寻找到影子,然而这些明星可能不会想到早于他们几百年的成吉思汗早已把这些感言说得精彩绝伦了。    
    在欣赏了这种凝聚力极强的演说后,追随者们也从内心表达了对这位草原英雄的尊敬和忠心。更主要的是这些大小势力的首领从此可以不再付出血与火的代价来进行“骨肉相残”并且在得到地位被承认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奖赏。整个大会呈现出草原上的空前团结与和谐。    
    从《蒙古秘史》史料中保存的根据忽邻勒台决议而产生的任命高级军事职务的冗长的名单来看,所有被征服的部落和氏族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忽邻勒台。并在“加冕”仪式结束后,都接受了成吉思汗分封。他每封一人,都要充分赞扬和肯定一番受封人的功绩和贡献。各位功臣都被一种上进心和荣誉感激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