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吓人的国粹教育 >

第1章

吓人的国粹教育-第1章

小说: 吓人的国粹教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吓人的国粹教育》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联考必须改变 

    ──事急矣,救救学生老爷,救救国家命脉。     
    八○年代第四愿是──联考改变。     
    提起来联考,柏杨先生一向忠心耿耿,誓死拥护。为了它跟人吵过架,也为了它跟有些人横眉怒目,有无数篇敝大作为证,可不是自己猛往脸上抹粉也。盖联考的好处,在于不必唿咚唿咚乱跑,御体不出城门,就可投奔千里外的学堂。贵阁下对科举一定熟习,多少考生,形单影只地跋涉三个月五个月,去京师殿试。有的固然平安到达,但也有的病在路上,有的死在路上;有的被小偷偷个净光,有的索性被强盗老爷一刀两断。幸而平安到达的,考取啦身价十倍;一旦落榜,只好流落异乡,有钱的还可以租间公寓,埋头苦读,等候三年。穷朋友则只能投宿到破庙,有病没人管,饿死没人埋。多少家庭子弟,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去渺无消息。中国文学作品中很多悲剧──诸如蔡伯喈、陈世美等等,都是用“赶考”作为主题的。幸好从前考生都是脏小子,如果也有女娇娃,恐怕遭遇更要惨不忍睹。那时候就有联考制度的话,分别在各省或各县举行,只把试卷集中京师评阅,将减少多少辛苦,多少生离死别乎哉。     
    联考是二十世纪三○年代末期,突破性的发明,对教育的普及和清寒学生的培植,已发挥了最大的功能。然而,实行了四十年,到了八○年代,它的弊已超过它的利。好像一副仙丹,本来对青春痘有特效的,一剂下肚,玉面如洗。可是,大概青春痘产生了抵抗力,或其他一时弄不清的什么原因,最初十年二十年,还不太察觉,久而久之,副作用或后遗症,却大量爆发。青春痘固然治愈,鼻梁却跟着塌啦,鼻梁没有塌的,也一个个得了肠胃砍杀尔,老命不保。到了这种地步,仙丹便不再是仙丹,而成了毒药矣。     
    柏杨先生从拍巴掌赞成,进而认为必须重新检讨,不是柏杨先生变啦,而是联考制度变啦。联考已从有益,逐渐变得有害。在有益的时候,我们自应努力维护,一旦发现它有害,就不该因为过去拍过巴掌,就一硬到底。如果继续把毒药当成仙丹,小民就无噍类矣。     
    呜呼,世界上万邦林立,恐怕只有中国的学生老爷──从小学堂一年级到高中学堂三年级,也就是从五六岁的小娃,到十六七八九岁的小子,从早到晚,背着重达两三公斤的巨无霸书包。盖联考的压力,使他们不能不背。现在年龄稍大的朋友,还能记忆实施联考初期之前,学生老爷们放学回家,爬树捉鸟,下塘捕鱼的欢乐镜头,孩子们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常气得大人们跳脚:“三天不打,上房掀瓦。”那个黄金时代,已一去不返矣。巨无霸书包里满装各式各样课本和各式各样仿真试题,孩子们回到家里,三口两口把饭塞进尊肚,就往板凳上一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他们的“志”只有一个──联考。家中只要有一个要参加联考的孩子,这个家就成了坟墓,其静如死,连走路的声音稍大都不行。灯光之下,瘦削的身子俯到案上,偶尔手动一下,头动一下,或咳嗽一下。鬼影幢幢,活像小小僵尸。有些爱儿女心切的爹娘,不愿儿女独自承担苦难,还在旁陪绑。于是,本来是活蹦乱跳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小学堂没毕业,就成了近视眼;初中学堂没毕业,就成了驼背;高中学堂没毕业,就发苍苍而视茫茫,而牙齿摇动,而面目痴呆,而大便不通。当十九世纪鸦片为害最烈时,林则徐先生有言曰:“是使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连当时最颟顸愚昧的清政府,都大为震惊。而联考比鸦片更要严重,儿童和青年正当发育成长期间,联考却像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滤过性病毒,由制度和父母联手,强迫孩子吞下去,活生生地把他们折磨成残疾,至少也把他们折磨成未老先衰。则数十年后,亦无可用以御敌之兵矣。每个兵老爷都戴深度的近视眼镜,躬其腰而喘其气,还成啥战斗部队哉。尤其是,无兵可用,问题还小,久而久之,恐怕无民可用矣。     
    然而,身体的斲丧还不算致命伤,致命伤的是心理上、性格上的斲丧。在联考制度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家完全重蹈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覆辙。知识支离破碎,不但丧失了组织能力,也丧失了思考能力。联考像一个框框,学生老爷只好把自己血肉之体,用刀削的合乎那个框框。只要通过联考,其他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夫课本的内容每年都是一样的,可是联考的试题却不能一样,考试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出的题能难住考生,谁就是高手。科举时不得不把四书的句子,片片割裂,连“学而”都成了作文题目,其他的花样更层出不穷。而今联考竟然有“张岱何时游湖”的选择题,真不知道这种知识算哪门知识?对一个研究电机的小子,有啥必要?然而学生老爷却不得不辛辛苦苦,猛记这种鸡毛蒜皮。这些鸡毛蒜皮在学生老爷脑袋中长年累月地累积,结果仍是鸡毛蒜皮──一大堆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柏杨先生有位朋友的儿子,当他的老娘在客厅里被扫帚绊倒在地,爬不起来时,儿子老爷连头都不抬,任凭老娘哀叫。并非他不孝,而是父母曾有严令,联考第一,死人第二。幸亏老爹回来得早,才救回老婆一命。这种性格上的斲丧,对社会的影响,更远超过知识上的鸡毛蒜皮。     
    嗟夫,联考正无情地摧残知识和人性,清王朝徐灵贻先生曾有诗咏科举曰:     
    “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原来只为求才计,谁知道变成了坑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认为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现代则是仿真试题矣),书店买,新科利器(这类参考书,现代书店可多啦)。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小民跟国家(原文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正是联考制度下学生老爷的画像,嗟夫。     
    时到如今,联考即令不能完全取消,也应改变。报上说,今年(一九八○)的国文科,将减少选择性测验试题,提高作文分数。这是一个觉醒,不过这种点点滴滴的改变,无济于事。科举制度实质上是统制思想的工具,假定一位考生在作文中批评孔丘先生,即令有其深度,而又行文如流水,他能考取乎哉。我老人家敢跟你赌一双破袜子,所作出的文仍是“烂八股,一堆泥”。学生老爷只要多读几篇仿真文,就足够矣。通顺固然通顺,而且八面周到,但没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感情,只是仿真试题一大抄。     
    我们建议的是──     
    一曰:学生老爷的志愿,铁定的限制只能填两个,考不上就荡掉。几十个几百个志愿不叫志愿,只叫吃豆腐。应以系为一单元,仅在该系的考生中,挑分数高的录取。张三先生第一志愿是AB系考了第一名一百分,他就考取啦。李四先生在第一志愿的CD系落了第,他就是一千分,也请他家里墩。不用分数去鼓励投机,第一志愿有权比第七八九志愿优先。     
    二曰:文科不必考物理化学,但他的中文必需超过九十分(如果他考英文系,英文也得超过九十分)。理科不必考历史地理,但他的数学之类必需超过九十分。依此类推,学生老爷有权就他的兴趣,单线发展。通才不可多得,而且这种支离破碎,一知半解的通才,不过一罐浆糊。如果说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也很重要呀,理科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也很重要呀,怪啦,啥不重要?结婚生子更重要,难道也要考恋爱学乎哉。     
    三曰:奖励私人大量创办大专学堂或职业学堂,教育官别再东挑西剔,给人为难。听说现在严格限文科学堂的设立,咦,官脑果然与民不同,一个没有理工兴趣的小子,便是把所有文科取消,他也难以挤进理科,难道文科学生老爷一多,社会就大乱啦。台湾人口一千七百万,至少应有一百所大专学堂和四百所职业学堂──这数目不供抬杠之用,而是说,必须使新生名额,跟考生名额相差的不太吓人,才能根除联考的病毒,才能使学生老爷脱离框框,正常发展。     
    事急矣,救救学生老爷,救救国家命脉。


《吓人的国粹教育》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定于二三 

    我们说感想丛生,是算定了独资的生意准比合伙的生意多。夫独资生意者,家天下是也,公司也好,工厂也好,不过是俺口袋里的烧饼,想咬一口就咬一口,想踩一脚就踩一脚,想顶到头上就顶到头上。发了财俺一个人阔,垮了台俺一个人往下滚,这是名实相符的独资。就在合伙的事业中,名义上是合伙,实质上恐怕大多数仍是独资。仅只看表面,股东若干,股款若干,董事若干,监事若干,俨然大物,联合国国王陛下御驾亲临调查,都不能不说它不是合伙生意。问题是,如果掀开门帘,钻到里面瞧瞧,恐怕会赫然发现,他们竟然也是一条腿的,合伙者,不过文件上的美丽名词,唬唬有考据癖的朋友罢啦。     
    独资生意的盛行是社会的停滞,无怪乎洋大人把中国认定为低度开发地区。嗟夫,现在是啥时代啦,以美国之富,一家公司都单独包不了工,人造卫星当然是大家伙,不在话下。就是飞机、汽车,甚至小到尊腕上戴的尊表,同样都是很多公司分工,你制造某一种螺丝钉,他制造某一种金属片,俺制造某一种绝缘体。古时候有蛇吞象的故事,用以比喻人心不足,而现代的工商业和产品,也正是这种关系,铁匠铺要想吞人造卫星,固然吞不下去,即令想吞个蚱蜢──像手表,也得互相合作,你一口他一口,才能下肚。如果不能合作,结果大家全都活活饿死。     
    凡是独资经营的事业,就好像正月十五上元节放的烟火,一霎时五光十色,满天乱爆,把眼都能耀瞎。可是它逃不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命运,而且即令在“存”的时候,顶多也不过放放烟火,永远放不出宇宙飞船。一则是一个人的本钱无论如何没有众人集合起来的本钱多,没有钱啥都别谈──要谈也只能谈道德,不能谈生意。二则独资的精义也就是独裁,在他那个生意经的小圈子里,他说了算数,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抗衡。日久天长,围绕在他四周的那些重要分子,全成了二流脑筋(一流脑筋都被斗跑啦),用一群二流脑筋去跟别的合伙生意一流脑筋抢做生意,即令抢到手,也做不了,盖小蛇怎么都吞不了大象。     
    一个中国人跟一个洋人比,该中国人至少不弱过该洋大人,可是一万个中国人跟一万个洋大人比,中国人就招架不住。从事科学研究,大家都在实验室里搞瓶瓶罐罐,个人的智能无拘无束,单独发挥,则可以产生杨振宁、李政道、吴大猷、孙观汉、吴健雄一些震动世界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如果在国内,恐怕就要碌碌终身,因为他们挨不完的窝里斗,会斗得心灰意冷,生趣全无)。可是如果一小撮对一小撮,或一大撮对一大撮,恐怕还没比赛哩,中国的窝里斗已经先把自己人斗得筋疲力尽。最具体的例子莫过于驻外大使馆,几乎要把十分之九的时间和精力对付窝里斗,十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对付洋鬼子。     
    不要说别的,就拿神圣不可眨眼的教育界来说,年来私立学堂纷纷出笼,摊出文件,每一家都是合伙不误。可是文件只不过用来堵嘴的,实际上固都是独资买卖。即令最初不是独资的,经过拳打脚踢,口咬目瞪,努力窝里斗的结果,仍免不了独资的下场。贵阁下如果不信,不妨带上显微镜瞧瞧,哪个私立学堂不是老板尊口里的巧克力糖?教育界尚且如此这般,其他的更不用说啦。柏杨先生现在一屁股债,没啥了不起,可是一旦真的张铁嘴算的卦灵了验,我老人家老运来啦,腰缠美金五千万,想做点生意,我也是非独资不可,宁死也不会跟别人去搞“共同事业”。盖共同事业的结果是:钱也没啦,朋友也没啦。顶多敝尊头上多了一个可观的大包,那是被赶出大门时,隆重打出来的。     
    是不是中华民族先天地就缺少合作的血液,我不知道,不便瞎开簧腔,但我们的不合作性格,似乎跟儒家的“明哲保身”哲学有关。正人君子好像田里的非洲蜗牛,看似庞然大物,可是只要遇到一根稻草,他惟一的反应就是把身子往壳子里一缩,等到外面没有其他动静啦,或是等到不走正路的傻瓜把天下打平啦,这才鬼鬼祟祟伸出脑袋,看看啥地方有饭可啖。蜗牛老爹自以为他那脆弱的硬壳和他的缩脖政策,可以对抗天塌地陷。而强梁的朋友则一脑筋“天下呜呼定?定于一”,以后的事就是怎么“定于一”的手段。     
    孟轲先生的“定于一”思想,有它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春秋战国那种乱糟糟的局面,人们当然渴望大一统。纵使千万年之后,我们也都觉得人类有这种迫切需要。如果真能消除国界,成立世界政府,可能是解决天下大乱的惟一良法。不过这种思想只能用到最高层面的政治理想上,一旦被认为无论干啥都得定于一,就无法合作矣,盖合作也者,是定于二,定于三,定于四五。


《吓人的国粹教育》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 

    文和平先生在台北《自立晚报》上,曾要求孙观汉先生多多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所以孙先生在《菜园里的心痕》里,报告了两件家庭小事。这虽然是两件小事,但它显示的意义却使人心情沉重。第一件小事的主角是他的大公子孙世亚先生,第二件小事的主角是他的二公子孙世乐先生,还有孙先生的美籍妻子劳娜夫人。     
    先说孙世亚先生,他今年已大学堂毕业啦,但在他还没有毕业前,却很稀松平常地做出一件使中国人死都不会相信的事。那就是,他回到自己家参加了学期考试──由我这个第三者插嘴,可能把读者老爷说得比酱缸蛆都胡涂,还是照抄孙先生的原文吧。     
    孙先生原文曰:     
    “记得去年暑假,因家里有事,世亚必须提早一天回家,可是校中还有一课没有考完,怎么办呢?他就把考题从三千哩路外的学校带回来。第二天,他到本地一个图书馆,找一个清静的座位,看着手表,在教授限定的时间内,取出考题应试。等时间一到,他就自动收起考卷,用航空信寄给教授。当天晚上,我问他考得如何?他说大概还好,就是有一题目他没有答详尽,但他说没有关系,因为他平时平均成绩尚好,大概仍可得到A的成绩。我开玩笑地说,要不要我帮忙。他笑着摇摇头,正经地回答,那是不许可的。他说他们学校考试,大都不到教室去考,考卷由教授发给后,任何人都可到任何地方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     
    孙先生特别声明,他并不能断定没有人作弊,但今年孙世亚先生那一班,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毕成业。     
    呜呼,这种事情,拥有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自称为礼义之邦的中国,以及可敬的黄帝子孙们,能做得到乎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