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画禅室随笔 >

第6章

画禅室随笔-第6章

小说: 画禅室随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必自有会。及袁伯见李卓吾后,自谓大彻。甲午入都,与余复为禅悦之会。
时袁氏兄弟,萧玄图、王哀白、陶周望数相过从。余重举前义,伯竟犹渣滓余
语也。

    李卓吾与余,以戊戌春初,一见于都门外兰若中。略披数语,即许可莫逆。
以为眼前诸子,惟君具正知见,某某皆不尔也。余至今愧其意云。

    袁伯于弥留之际,深悔所悟。于生死上用不着,遂纯题念佛往生经云:人
死闻一佛名号,皆可解脱诸苦。伯能信得及,亦是平生学道之力。四大将离,
能作是观,必非业力所可障覆也。迩见袁中郎手摘永明宗镜录与冥枢会要,较精
详,知其眼目不同往时境界矣。

    陶周望以甲辰冬请告归。余遇之金阊舟中,询其近时所得,曰:亦寻家耳。
余曰:兄学道有年,家岂待寻?第如今日次吴,岂不知家在越?所谓到家罢,问
程则未耳。丁未春,两度作书,要余为西湖之会,有云:兄勿以此会为易。暮年
兄弟,一失此,便不可知。盖至明年,而周望竟千古矣。其书中语遂成谶,良可
慨也。

    达观禅师初至云间。余时为诸生,与会于积庆方丈。越三日,观师过访,稽
首请余为思大禅师大乘止观序曰:王廷尉妙于文章,陆宗伯深于禅理。合之双美,
离之两伤。道人于子,有厚望耳。余自此始沉酣内典,参究宗乘,复得密藏激扬,
稍有所契。后观师留长安,余以书招之,曰:“马上君子无佛性,不如云水东南
接。”引初机利根,绍隆大法,自是不复相闻。癸卯冬大狱,波及观师。搜其书,
此书不知何在。余谓此足以报观师矣。昔人以三转语报法乳恩,有以也。

    曹孝廉视余以所演西国天主教,首言利玛窦,年五十余,曰已无五十余年矣。
此佛家所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无常义耳。须知更有不迁义在,又须知李长者
所云:一念三世无去来。今吾教中,亦云六时不齐,生死根断。廷促相离,彭殇
等伦。实有此事,不得作寓言解也。

    赵州云,诸人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惜又不在言也。宋人有十
二时中,莫欺自己之论。此亦吾教中不为时使者。

    帝网重珠遍刹尘,都来当念两言。真华严论上,分明举五十三参钝置人。此
余读华严合论偈也。当念二字,即永嘉所云:不离当念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须觌面一回,始得。

    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假生我身,四大各离。妄身当在何处,此圆觉吃紧语。
然离妄无真,真该妄末。妄彻真原,斩头觅活,无有是处。

    彭居士有家赀百万,皆以掷之湘流,曰无累他人也。余有偈曰:家赀百万掷
湘流,太华山边撒石头。个是学人真榜样,闺中儿女漫悠悠。古德谓闺阁中物,
舍不得,即是禅病。闺阁中物舍得即是悟迹。如颜子之得一善是也。拳拳服膺,
便是碍膺之物。学人死活,不得处永明禅师料简四句,谓有禅有净土,无禅无净
土云云。皆劝人修西方,作往生公据也。然修净土,皆以妄想为入门。至于心路
断处,义味嚼然,则不能不退转,故有疑城以居之。唯宗说俱通,行解相应者,
不妨以祖师心投安养土。如智者大师永明寿,皆其卓然者也。

    诸禅师六度万行,未高于诸圣。唯心地与佛不殊。故曰:尽大地,只当人一
只眼。又曰:吾此门中,唯论见地,不论功行,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也。然普
贤行愿毗卢法性,足目皆具。是为圆修,不得以修与悟,作两重案也。

    金刚经四无相,但我相空。则人物寿相皆尽矣。永嘉集三料扌柬,但法身
彻,则般若解脱皆真矣。华严六相义,但知真如扌忽相,则总别同异,成坏皆融
矣。曹溪四智,但悟大圆镜,智则平等。观察所作智皆转矣。孟子之言巧力,临
济之言照用。岂有二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