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 >

第33章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了十万八千里的顾十三少此时已回到了他在江陵县的别宅,刚换了衣裳洗了脸,正坐在梨花木錾福寿纹大圈椅上喝着香片,就见一个小子鬼鬼祟祟地蹩进门。
    “什么事?”
    “少爷,府里来人了。”
    “谁?”顾浚把手中的茶碗放下,眉头微蹙,喜福儿将嘴凑到他耳边低低说了一个名字,顾浚双眼圆睁,脸上闪过一丝惊愕,“是他?他怎么过来的!”
    “先去了泾州找郡主娘娘,打听着您现下来了巴郡,便直接骑马过来了。”
    顾浚眉头皱着,脸上有几分不豫:“他既先去见了祖母,祖母怎么不让人拿了他直接送回京里去!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舅爷爷只这么个宝贝孙子,万一出了好歹岂是我顾家能担待得起的?”
    “有什么担待不起。”他话音未落,就听着外头清朗的声音,一人手里拿着一条小马鞭,趾高气昂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顾浚见是他,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见过小王爷。”
    “行了表兄,你我兄弟,用不着这些虚礼!”
 

  ☆、第52章 小荣王

第52章小荣王
    李放今年刚满十岁,虽然人人称他一声小荣王;但其实他身上并无爵位。他祖父荣王还在;父亲荣王世子也正年轻,论起来;应该叫他一声李大少爷才对。
    但李放家里人口简单;荣王世子就他这么一个嫡子,全家上下爱他如掌上明珠;这小荣王还是从他祖父荣亲王嘴里叫出来的;他那位当皇帝的表叔也笑着跟人起哄;这么个“小荣王”的称呼就传开了;弄得人人见了他都要叫一声“小王爷”。
    他穿着一身玄青色金鱼团花的箭袖;外头系一条玄金色薄纱缎斗篷;脚下踏一双乌绡云纹底的薄马靴;虽然年纪还小;但剑眉星目;唇红齿白,自有一团英贵之气逼人。
    他见了顾浚也不客气,直接在他手边儿坐下,不等下人奉茶,便拿了壶对着嘴喝了两口。
    “渴死我了,这一路赶的。”他刚刚走进来的时候,可是扎巴着两条腿,走路的姿势像鸭子那么古怪。顾浚知道,这是李放骑马骑得久了,腿被马鞍子磨的。
    荣王家的子弟自小文武都要学,李放在七八岁上,骑马已是一把好手,但再怎么会骑,也不会一口气骑这么久。兼之十岁的孩子皮肤娇嫩,这一路赶过来,双腿内侧早被磨出血泡来。若换了一般娇养的宗室子弟,这会子早哭爹叫娘了,李放却是没事人一样,也不叫苦也不哭疼,罗圈着两条腿坐在椅子上,嘴角咧了一下对顾浚说:“咝,能给我加个软垫子不?”
    顾浚忙叫人拿了个厚云绒的软垫子,亲手给他垫到椅子上,又让人去请府里看值的郎中过来给李放上药。
    李放摇摇手说:“没事儿,不过磨破点皮,我身上带着上好的药,一会泡个澡再换个药就好了。”
    还泡澡呢,也不知道腿给磨成什么样了。
    李放随身带了两个贴身随从,跟着他奔走这么久,虽是精壮汉子也累得够呛。李放还有话要对顾浚说,自然不会放这两人在身边,便挥手让他们下去洗澡吃饭歇息去。
    顾浚叫人打了热水,亲自给他擦澡,见李放腿上还缠着绷带,知道这伤有了几天了,又是心疼又是气:“你明明都伤了,怎么还骑马,你也不怕疼。这么一折腾,以后落了疤可怎么好!”
    李放咧嘴一笑,满不在乎地说:“男子汉大丈夫,身上有几条疤算什么呢。表哥你怎么比我娘还啰嗦了。”
    顾浚亲手帮他洗了头,到底没许他泡澡,只给他细细擦了身子,换了药,方抱他回了房间,放在床上。
    “您因何事急急赶来?”顾浚拿了块干布巾帮李放擦头发,将下人们全都赶到院子外去了,“到底有什么事让你这样匆匆离京,跑到巴郡来找我?”
    李放撇了撇嘴,手指头勾了勾,让顾浚俯身把耳朵凑过来,在他耳边低低说了一句话。
    顾浚惊得手里头的布巾都丢了出去:“此事当真?”
    李放脸上冷得很,点了点头说:“千真万确。你知道的,滇南与我家有特别的传信渠道,事情惊动到我祖父那里,便假不了。祖父当日得信便进了宫,算算时间,那边的奏报再慢也该递到京城了。六日前我从祖父那儿得的信儿,当时便收拾了行李赶来找你。你们顾家在巴蜀一地向有人脉门路,说不定能帮些忙。”
    顾浚想了想说:“这事自然是要不遗余力。只是你身份尊贵,这样冒冒失失地出来,王爷和世子一定担心得很,你可留信给他们了没有?”
    “这不是着急吗,都失踪这么多天了,怕他出事儿。旁人来办我又不放心,于是留了书这样急惶惶的赶过来。想来再过一二日,父亲派的侍卫们便要找过来的,到时候咱们也有得用的人可以支使了。”
    看着李放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顾浚叹了口气。
    要说李放出身宗室,身份尊荣,年纪又小,以他在荣王府的地位,轮着谁也轮不到他出来办这事儿。只李放年纪虽小,主意却大,说白了,就是自小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任性的很。他与出事的那位交情深,所以才会不管不顾地自己出来寻人。若是他直接向荣王要差事,荣王怎么着也不能应的。
    如今人都来了,他再说什么路途风险人心险恶还有什么用?只得帮着尽快找着人才成。
    想想顾家在云贵之地有许多生意,藏边的茶马贸易也占了不少,若是真的出了事儿,顾家的损失可就大了。顾浚如今是顾家年轻一代中掌事的人,既然祖母叫李放来找他,便是将此事交给他处置的。顾浚揉了揉太阳穴,和声道:“你先歇着,我且派人出去打听打听消息吧。”
    “到了你这儿,我也总算能安心睡一觉了。”李放笑着说。
    他自小富贵乡里长大,也从未受这么多辛苦。只是李放性情坚韧,又极好脸面,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撑着,并不退避。不过数日的工夫,原本团团的圆脸消瘦了许多,露出些许棱角,看着倒显成熟了些,不再那样稚气了。
    李放这些日奔波,早就乏极了,洗了头,擦了身,躺在柔软的床上,这眼皮子就再撑不住了。不一会,便呼呼大睡起来。
    唐小鱼可不知道也不会管顾家发生了什么惊涛骇浪的事儿,她回家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拿了些毛边纸,弄了根炭笔写写画画,忙了大半天才钻出来。
    陈氏做好了饭菜,娘儿俩边吃边聊着,小鱼就提出来,想搬到顾浚送她的宅子里去住着。
    陈氏摇了摇头说:“那边虽什么都是齐全的,但到底还是要打扫清理一番,那儿你人生地不熟,娘是可以陪着你去,但也不能一个偌大的宅子只咱们娘儿俩住。一应自用的器具家什都得准备,还得再请两个洒扫的婆子,再要请几个能放心的护院守着门户,这样方能过去。”
    她们母女都是女子,家里没个男人顶门户,顾家送的宅子离着阳明村还有几里路,万一有事,也找不到人帮忙。陈氏的顾虑是对的。只是唐小鱼拿了这么大块的地,心中有不少想法要实施,哪还有耐心等着啊。她要种稻养鱼,藏在窖里的种子也不能再等下去了。眼见快入秋,她还打算试着盖个大棚温房出来,这样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她要做的事很多很多,要照着唐小鱼的性子,真恨不得现在就搬过去让她下地呢。
    陈氏知道女儿的想法,笑了笑说:“等知县大人他们从涪川回来再说吧。”
    如是到了第二天,黄知县乐呵呵地带着车马,把从唐家收回来的东西一样不少地给陈氏送回来了。
    唐小鱼乐得嘴都合不拢,亲自下厨整了一桌子好菜请黄知县和何主簿吃。黄知县着意显摆,将自己如何去唐家要东西的过程都说一回,听得唐小鱼眉开眼笑。
    “何叔叔,那东西您帮我交给我那两个哥哥了吗?”唐小鱼给何主簿夹了一筷子醋鱼。
    “幸不辱命。”何主簿眉眼微弯,“那两个兄弟,看着倒是憨厚朴实。”
    “这一家子啊,也就他们两个是老实人了。”唐小鱼叹了一口气,“要没他们帮忙,我和我娘现下是啥样还是两说呢。”
    何主簿点了点头,举起杯:“这些事既已过去,便不用再提了。我先敬小鱼姑娘,你先是献玉薯有功,这一番又帮我们治了稻瘟,我代江陵县百姓谢谢你。”
    小鱼连忙起身让开:“这可不敢当!”
    何主簿笑着说:“小鱼既叫了我一声叔叔,这声谢自然是当得的。”
    黄知县在一旁酸溜溜地说:“还是汉庭知机,这么快便能当小鱼姑娘的叔叔了。”
    何主簿哈哈大笑,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一顿饭,宾主尽欢。唐小鱼送茶上来的时候,便跟何崇顺嘴说了说她的打算。
    “那个宅子我看过,修得很精致,也很齐备,里头修的有窖有库房,我瞧过了,有两间可以改了当暖房用来育苗,并不多费功夫。离着我的地也不算远,前后有三十多户人家,并不荒僻。离县里比从阳明村走还近一些呢。”
    何主簿想了想说:“我知道你心急,不过也要准备好了才能搬过去。一来那儿你人生地不熟,四周街邻是什么脾性并不清楚。二来偌大一个宅子,总不能只你与你母亲二人过去,也太不安全,万一被小人所乘便要糟的。”
    唐小鱼拍手笑道:“您跟我娘说的真是一样一样的。”
    陈氏笑了一声,抬手在唐小鱼后脑上扣了一记。
    唐小鱼吐了吐舌头,乖乖坐回椅子上。
    何主簿啜了两口茶,忽尔一笑道:“这一时,我倒突然想了个法子,小鱼姑娘听听可还妥当?”
    何主簿家本就经商,何家这一支人口不多,事事以他为尊,他自小除了读书明义,也帮着父亲处理商事,脑子自然转得极快。唐小鱼有种田的天赋,这天赋不管是上天赐的还是怎么来的,只从能种出玉薯和发现病害并能防治这一点上,就无人能够否认。她还有一手易牙绝技,把最普通的食材弄出美妙滋味来。这是人家的技术!
    但小鱼最缺的是人手。
    如今唐家早食铺子小鱼交给了大杂院的人去做,但种田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便能种得的,这其间还有诸多如佃户的管理、田地农具的分配、收成的计算统计收缴等一系列的问题,只靠着唐小鱼一个小丫头和陈氏一个妇人是万万做不得的。
    旁人没有唐小鱼的技术,唐小鱼没有人手的支持。
    何主簿笑了起来,将手中茶盏轻轻放下。
   

  ☆、第53章 合作

第53章合作
    何主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无他;说白了,就是劳动力入股。
    “陈夫人只需管着家中事务,照顾小鱼姑娘的吃穿住行,小鱼姑娘呢;你便安心指点下头人种植育苗,我这儿调个能干的管事和一个账房帮你管着佃户。若人手还是不足;不拘短工长工;我帮你找。”
    “这这这怎么能行?”陈氏在一旁听了简直惊呆;何主簿出人出力;这怎么可以?
    “我这不是白出。”何主簿知道陈氏的意思;笑着摇了摇手指道,“我与你们虽熟些,但在商言商,我也不是白出这些人的。这些人的工钱薪水都要由你们发,咱们一年结一次;地里的出息我拿六成。”
    唐小鱼眼睛一亮。
    这不就是劳务公司外派人力资源?何大人的思想好先进!唐小鱼双手交握放在胸前,花了很大力气没让自己失态地笑出声儿来。
    这点子太好了。
    何主簿身为一县主簿,挑人的方面肯定没问题。既然他能拨自家的管事和账房过来,应该是能抵用的人。自己需要有人出工时,他能提供的人总比自己去街市上寻来的要放心得多,也容易得多。
    陈氏听着却很是犹豫。这年头,还是讲究人要用自己的人。何主簿点子虽好,但手下的人不是自己的,到时候使唤起来只怕费事。万一出了岔子什么的,还会害了两家的交情。
    唐小鱼将身子向前探了探,对何主簿嘻嘻笑道:“叔叔,您挑的人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出息要六成是不是多了点儿?”
    何主簿微笑着看她:“小鱼姑娘,凡事得有人才成,何况这地里的出息,本就是靠人力,若不是念着咱们的交情,我本来是打算跟你要七成的。”
    唐小鱼小嘴一撇道:“哪有您这样的,就算把地租给佃户家,我撒了手什么都不管,我还能收四成租呢。何况您只是派人来帮着管,地里头挑种、培肥、看天时什么的全都是要我来做的,您也好意思要六成去。”
    何主簿笑着说:“我派人过去管,全按着你的意思去种地跟你全然不管扔给佃户们去种能一样吗?若仅如此,小鱼你还要住过去做什么?只需一年跑两回,收个租子也就是了。”
    何主簿的意思很明确,他出人,小鱼出技术,两家合伙一起致富。
    “六百多亩地其实并不算多少,能用得上的人力也不是多少事。”何主簿说,“我想着,小鱼不会只想种这六百亩地便知足的吧。你能育出玉薯,或以后还能种出更好的稻谷麦豆什么的,将来育种,推广,交易什么的并非小事,事事皆需人力。”还有另一层,何主簿给她的不止是人,还有何家的人脉和助力。
    何崇这些话只在心里滚一滚,他是看好小鱼的本事的,即便小鱼不能再种出像玉薯这样厉害的东西,仅凭她对农事的熟悉和敏锐,能想办法种出产量品质更好的稻谷,减少农物的病害,这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商机。唐小鱼虽有了些名声,但她也只是假手献宝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与何家绑在一起,只要是在江陵县境内,有他何崇何汉庭罩着,还真没人能欺负得了她。
    对这个聪慧机灵的小姑娘,何崇是十分有好感的。她跟别家的小姑娘不同,傻过、苦过、穷过,一日回魂,却还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劲头,不放弃希望也不肯妥协。有时候他想,若小鱼是个男儿,将来定是要有大出息的。
    可惜自己没一个像这样的孩子。
    想着家里的一堆破事儿,何崇目光黯了黯,拿了桌上的茶又喝了一口。
    “六成太多了啦。”唐小鱼还是不肯放弃,“这人好找,技术可难学的。我有可多的点子,定能种出好庄稼来,你就出些人就分了大头,我这也太亏了!”
    傻丫头,若只能靠卖粮食得钱,六百亩一年也收不到千两银子,我还费那心思力气做什么!
    何主簿微微一笑,摇头不语。千八百两银子对小鱼来说是巨款,但对何主簿来说,不过是一两家旺铺的收益,他要舍出个能干的管事和账房还要分心帮她们招工人买材料,别说是六成银子,便是出息全是他的,他也亏啊。
    黄知县喝着茶,笑着出来调和:“汉庭你家里的银子三辈子也花不完,还跟个小姑娘争利,羞也不羞。”
    小鱼见知县大人帮腔,立刻对何主簿做了个鬼脸,转头去给黄知县续热水。
    “得了,你也不差那几个钱,意思一下就好了。”黄知县使了眼色给他,笑着对陈氏说:“家里也不能没个使唤的丫头,我家里现成有几个调|教好的伶俐人,回头我让我夫人挑两个丫头两个婆子给你使,也省得你现出去找那不知根底的来用。”黄知县逗唐小鱼说,“不过说好了,人也不能白给,你得花银子买的!”
    唐小鱼得了黄知县的话,简直乐疯了,忙不迭起身给他行礼:“这可太谢谢大人了!要多少银子都成,您府里出来的,定是最好的。”
    看着唐小鱼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眼神,何崇摇头笑了笑,叹了一声道:“罢了罢了,谁叫你喊了我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