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 >

第11章

机密档案-第二次大战盟军最高司令部内幕揭档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里斯表示反对。他比斯巴茨表现得更粗率无礼。此刻,他声称人们对新近在他那些轰炸机上安装的“目标搜索器”的精确度估计过高了。实际上,这些机器的性能并不很高,他执意说道,如后来证明的。对那些密集的、“霸王”行动选中的目标来说,这种机器的性能是靠不住的。他再次轻蔑地不把马洛里的分析当回事。他蔑视地说:“这些分析非常不切实际”。斯巴茨乐不可支地点头赞许。哈里斯提高了嗓门说:“我敢以书面担保,切断铁路交通的这一拟议的计划根本不会成功。这样一来,陆军部队就会由于这一失败指责我们,指责空军。”
  斯巴茨对马烙里的故意,使艾森豪威尔很为难。几天之后,斯巴茨见到艾森豪威尔,他在日记中洋洋得意地写道:“他非常巧妙地试图说服我同意马洛里的观点,他说,今天早晨他与马洛里谈过话后,他觉得对马洛里的才智可能没有给予适当的信任。我对他说,我还没有,也将不会改变我的观点。”斯巴茨继续展开他的攻势。当他在一份新闻发布稿的草稿上看到,他的第九航空队将置于“空军总司令”马洛里的指挥之下,他怒不可遏地打电话给特德和哈里斯,后来这段声明就删掉了。当艾森豪威尔问他,究竟怎样才能与处于现在职位上的马洛里建立起共同工作的机构,斯巴茨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根本不可能。
  2 月22 日,心烦意乱的特德,写密信给空军参谋长波特尔:“我越来越身不由己地得出不幸的结论,两支战略空军根本不听调遣。斯巴茨己十分明确地表示,他不接受马洛里的任何命令,甚至不肯与他合作。而来自哈里斯的代表们唯一的行动表示,则是对以往轰炸机的数字进行一系列校正。他们这样做的明显意图是要说明他们除了对非常大的目标进行大规模的纵火之外,由于他们装备极为不足,训练十分欠缺,根本无法对其他目标进行轰炸。”艾森豪威尔对这些打口仗已厌倦之极。但争论仍喋喋不休。为制订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空战方案,特德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而英国人垄断了委员会,他们还拒绝与美国人合作。文森豪威尔在与邱吉尔的两次会面中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英国人继续持不合作的态度,那我就要打道回国了。”在2 月28日与邱吉尔第二次会面对,他们的一顿晚饭一直持续到半夜一点半钟。此时事态已发展到了紧要关头。邱吉尔显然为前战斗机指挥官马洛里指挥战略轰炸机的前景深感不安,这很可能是哈里斯事先指点了他。艾森豪威尔恳求他等候特德的委员会发布一项指示,也就是说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邱吉尔面呈怒色,但他说,随便怎么安排,只要艾森豪威尔和波特尔满意,他都同意。
  事后,艾森豪威尔告诉特德说:“他看起来很不耐烦,但我告诉他,如果我需要任何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帮助,我会立即请他帮忙的。”他恳求特德加速会议进程,尽快得出结论。艾森豪威尔威胁道:“否则,首相将会强烈干预这件事的。”
  2 月29 日,邱吉尔、艾森豪威尔和特德三人开了一个会,会议进行得很激烈。事后,艾森豪威尔告诉马歇尔:“首相对由马洛里担任空军总司令表示强烈反对。他质问,‘为什么我们把特德派给你而我的回答是,‘为什么?’”
  英国人对马洛里的敌意使艾森豪威尔大感困惑,正是这些英国人自己选派马洛里担任此职的。精疲力尽的艾森豪威尔最后妥协于邱吉尔提出的一项解决方案:副最高统帅——特德,除他现有的职务外,另外负责指挥“霸王”行动的空军活动。马洛里将继续保留他的职务,但他必须服从特德的命令。艾森豪威尔十分希望这一决定能够防止邱吉尔和他的三军参谋长们绕过他,并在“霸王”行动预备战役开始时,阻止他们直接向轰作机部队发布出现抵触的命令——有可能产生混乱的这个念头,使得他那有条理的头脑阵阵发麻。几天之后,他伤心地对他手下的人说:“正当我认为我已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别的什么人的感情却又受到了伤害,我又要去解决另一个问题。”
  艾森豪威尔终于在3 月5 日把盟军最高统帅部从格洛夫纳广场二十号迁移到布榭公园。公园座落在伦敦郊区的一小块私人领地中,里面有一组半圆形的活动房屋。从此以后,他将在这里和格洛夫纳广场四十七号工作,(因为在广场四十七号那里,他仍负有战区指挥官的职责——他身兼两职。)这两处如乘吉普车,只需半个小时。这条路是从海德公园拐角开始的,穿过伦敦的郊区,沿着狭窄的村路一直开下去。在一条林荫道的入口处,一名体格强壮、头戴白色钢盔的宪兵检查人们的身份证。一条沥青路从车库蜿蜒穿过,又径直穿过一小块草坪,最后消失在一个巨大的伪装网下。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设在一座锡制房顶的砖房里,屋里的地板嘎嘎作响,漆布地毡凹凸不平,墙上的油漆也不时地剥落下来。然而就在这里,他将指挥日益壮大的、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艾森豪威尔每天到得很早,他穿过一间坐有四个助手的大办公室,又经过比德尔·史密斯的办公室,把自己关在二十英尺见方的一块“领地”之中。然后,他按一下开关,头顶上那盏新式日光管灯忽闪地把灯光投在他那胡桃木的大写字台及光秃秃的墙上。这里的墙壁上没有任何通常挂在指挥官办公室墙上的地图。最后,他燃起这一天的第一支香烟。在这个伪装网下,还有拉姆刘、特德和斯巴茨的办公室。艾森豪威尔坚决要求在布谢公园,英国和美国军官要亲密无间地并肩工作。前来走访的亨利·史汀生的一名官员被盟军最高统帅部的这种彻底一体化所深深打动。除艾森豪威尔和比得尔·史密斯的办公室外,其他办公室里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混合办公的。
  盟军最高统帅部迁移到布谢公园的当天,第一个前来看望艾森豪威尔的是巴顿将军。他进门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正在给特德打电话。他喊叫道:“你注意听,阿瑟,我已非常厌倦同一大批自以为是、爱慕虚荣的人打交道了。请你告诉那伙人,如果他们仍不能和睦相处,仍不能停止孩子似的争吵的话,老天作证。我将让首相另找一个人来指挥这场该死的战争。我将洗手不干”。巴顿为此深受感动。
  当天,艾森豪威尔与邱吉尔共进午餐,他们花了数小时反复推敲空军指挥官名单。最后,他终于按自己的意愿选定了“霸王”行动空军的总指挥包括邱吉尔一直想控制不放的英国皇家空军。总指挥当然由特德担任。那天较晚时,邱吉尔派人请来了波特尔,与他进行了单独谈话。谈话的结果是。他们拟定出一份计划案,第二天由波特尔送交艾森豪威尔。其内容是,他们同意在盟军联合参谋长会议规定的日期内,所有战略轰炸机都随时听从艾森豪威尔的作战部署,然而草案又规定。英国参谋长对使用英国空军“从事其它偶然目的”享有一定的保留权。波特尔向艾森豪威尔保证,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由于他们对他或特德不信任。与特德经过反复争论之后,波特尔给艾森豪威尔送来了修改过的草案。艾森豪威尔在上面别了一张便条:“这正是我们所要的。”
  艾森豪威尔告诉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如果空军指挥官他们自己之间不再故态复萌又开始争斗”,空军指挥权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尽管如此,在往来于伦敦和华盛顿的电讯中,又预示着一种新的冲突的威胁:在“霸王”行动的关键时期,艾森豪威尔能否“管理”或“统帅”所有的空军?
  艾森豪威尔对英国人已没有丝毫耐心了,他建议马歇尔使用严厉的措词,不给英国人留有任何可以后退的余地。他在3 月22 日的日记中发誓:“如果现在双方还没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我将采取严厉行动,并通知盟国联合参谋长会议,如果争端不立即解决,我将要求解除我的这一指挥权。”总之,英国的三军参谋长们在那天碰了头,他们向他保证,如果“指导”(direction)这个词对他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对他们来说也是如此。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日记中潦草地写道:“阿们!”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必须尽快制订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进行全面轰炸的方案。但即使现在,观点还仍有很大的分歧。斯巴茨将军仍继续坚持应立即开始尽最大努力进行精确轰炸这一主张。他现在提议,战略轰炸机应投入对敌人的汽油库、战斗机和滚珠轴承生产的轰炸,接着对橡胶产品和轰炸机生产进行轰炸。他估计,如果连续两个星期内天气都晴朗无云,他的轰炸机就能把这些目标彻底摧毁掉。在此之后,它们就可能转入对“霸王”行动战术支持了。
  这就是斯巴茨提出的方案,而且他不能容忍任何异议。3 月24 日,就在举行决定“霸王”行动轰炸方针会议的前一天,斯巴茨对马洛里关于轰炸敌人铁路运输的方案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指出,一项情报估计,德国人每天需要不到几十辆的火车驶入作战地区,这个数字与他们的铁路实际所能达到的运输量相比太微不足道了。如他所说的:“对铁路运输进行攻击的提议是不恰当的。斯巴茨坚持说,战略空军所攻击的应是那些能必然迫使敌人派出其战斗机予以防御的目标。敌人的战斗机能够由此消灭,因而也就消除了对登陆行动的一个威胁。他宣布,这一关键的目标,是石油。斯巴茨说:“我们相信,敌人会用最后一架飞机来保护其石油的。”他指出,十四个合成炼油厂生产希特勒百分之八十的合成汽油和石油。因此,希特勒无疑会派出战斗机来保护这些工厂的。反之,与这些目标同样大小的十四个铁路调车厂,都只不过是纳粹全部铁路潜力的一小部分。
  特德对此表示反对。然而,虽然他也同意轰炸炼油厂最终会对德国在战争中所作的全部努力产生巨大影响,但他怀疑,是否像斯巴茨所说的那样,在“霸王”行动前如此短的时间内,盟军的轰炸机能够轻而易举地飞到炼油厂上空,不费什么力气就找出它们,进行攻击,予以摧毁。除此之外,哈里斯的夜间轰炸机在这一行动中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更不用说战术空军的战斗轰炸机了!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争论。当空军各路指挥官于3 月25 日来到英国空军大楼时,这种紧张气氛加剧了。军官们携带的统计资料、印有轰炸后景像的图片、对预计出现的结果的各种分析材料,把文件袋胀得鼓鼓的。油库、还是运输系统?究竟哪个目标能够迫使德国战斗机投入战斗从而自寻毁灭呢?会议由波特尔主持。特德首先发言,接着波特尔发言。他指出,即使德国人只想从没有受到破坏的一部分铁路得到些微的给养,而这些给养和已贮存起来的给养都会使马洛里的方案没什么价值。专家们也认为,仅在一、两天内就想把这些铁路切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斯巴茨得意地咧嘴笑着。他用手摸着布满胡子茬的下巴,信心十足地说,关于摧毁铁路运输的方案已被否决了。几天之前,他把马洛里泄气的话告诉了艾森豪威尔:“在反攻开始之前,你们根本不可能控制德国空军,因为只有在发动登陆进攻后,才会进行大规模空战。”斯巴茨警告艾森豪威尔:“艾克,如果空战和登陆行动同时展开的话,那就太迟了——你们根本不会获胜,我们必需首先获取制空权。”
  那时,艾森豪威尔同意了他的观点,但现在,他又变卦了。艾森豪威尔在会议上不只一次而是反复说,他所看到的一切,都使他深信在“霸王”行动最关键的前几个星期里,空军要想对地面作战有所帮助的话,马洛里的轰炸运输系统的方案是合乎逻辑的。当斯巴茨听到他说这番话时,他那得意洋洋的笑容顿时从他脸上消失了。在一场徒劳之后,斯巴茨不得已放弃了他一再坚持的轰炸炼油厂的方案。战争经济部一名专家指出,为对付这一事件,纳粹无疑在西部贮存了大量的油。因此,对炼油厂再大的损失都不能破坏德国为对付“霸王”行动所采取的短期防御。至于布彻·哈里斯,他被迫同意执行对铁路中心的轰炸,但他仍想对德国城市进行攻击。他同意将尽可能远地对运输目标进行轰炸,但他警告艾森豪威尔将军,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没有把握的。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查尔斯·波特尔爵士心平气和地提出了一个在这场辩论中使其他问题立刻相形见绌的重要问题:轰炸运输系统的方案会使法国平民遭受严重伤亡。要想使重型轰炸机轰炸铁路停车,根本不可能不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造成伤亡。还是波特尔提出了一个补救方法:他们可以在这些目标上空投放传单,警告一英里以内的任何人迅速撤离。看来这个建议似乎使大家的良心都得到了安慰。第二天由艾森豪威尔作出的裁决表明,轰炸运输系统的方案获得了胜利。而轰炸炼油厂的方案看来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了。这样,这场没完没了的争论终于结束了。但在艾森豪威尔和轰炸机中队指挥官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指挥结构。1944 年3 月底,艾森豪威尔开始非正式地行使空军指挥权。4 月中旬,他正式接管了这一权力(在“霸王”行动的整个非常时间)。从这以后,艾森豪威尔、他的副手特德和斯巴茨将军之间保持着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不让出一点差错。正如斯巴茨说:“换句话说,从组织的观点看,这种结构是非常糟糕的。”弗雷德里克·摩根将军后来这样说道:“我想,人们很难从组织结构的图表上描绘出艾森豪威尔将军向他的飞机下达命令的途径。”
  第四节艾森豪成尔认为:巴顿是一个难以重用的粗坯
  1943 年英国的晚冬格外严酷,潮湿而又阴冷。乡间到处都是待命登陆的美国部队的营房和临时搭起的活动房屋。住在里面的士兵们的心情烦躁不安,吵吵嚷嚷,他们在等待着最高统帅的命令,准备进攻任何一处海滩。另外还有许多士兵陆续从美国来到这里。他们从车上跳下来,在蒙蒙细雨中列队,神情冷漠不安。他们以曾在国内时谈论最新式的福特汽车和雪佛莱汽车的口气,谈论着德国造的一种MC—34 型“打嗝”枪。他们对火箭炮、迫击炮和30 毫米口径的机枪已使用自如,他们还练习如何使用手榴弹、喷火器和爆破筒来攻陷地堡。他们爱收听德国的广播电台,因为它的接收效果比收听“美国部队广播网”的要好。由于看不到报刊杂志,他们只能谈论些年轻人爱谈的话题:战争、女人和家庭。“我们就像正在空降的空军特种部队一样”,一位灰白头发的美国兵对排在他身后买饭的人说,”他们在完成二十五次任务之后就被送回国,我们也要回国,但是要在完成二十五次进攻之后。”
  晚上,年轻的美国兵打扮一番,步行好几英里,去当地的影剧院看戏,也有一些人或者口出污言秽语来到城镇娱乐场所,在爵士音乐的伴奏下,与英国姑娘们跳舞,或者站在街角同姑娘们挤眉弄眼,或者轻松地走进红十字会办的防空洞商店,这种防空洞通常是一家经过改装的商店,在这里可以打乒乓球、看书,而且还有穿着新颖制服的迷人女郎。
  一位美国参谋军官,由于关心部队的士气,换了一身士兵的军服,在士兵中间生活了一天。他发现,使他们感到烦恼不安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