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 作者:柳木桃(晋江vip2012.12.25完结) >

第44章

(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 作者:柳木桃(晋江vip2012.12.25完结)-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台……你说过的不气我的。”见祝小英终于打累了,马文才抓着她的一对小拳头,把她拉到自己面前。“我之所以不告诉你,就是怕和你道别,然后我就舍不得走了。你看……现在我就不想走了。”
  祝小英抬起头,拉长着脸问:“那你到底要去干什么?”
  马文才低头看她,一脸无辜:“去参军呀!”
  祝小英冷哼:“骗人!士族子弟哪有一开战就冲前线的?再说你家
  又没有军职在身。”
  马文才有苦说不出,他能告诉她是因为老爹看自己名声臭得连媳妇都娶不上才一怒之下把自己报上去参军的吗?当然不能!
  祝小英见马文才不回答,心中更加笃定他这八成又是在玩什么花样,于是问:“真的要走了?”
  马文才点头。
  “能不能不走?”
  马文才沉默了一下,然后手轻轻一带,将祝小英勾进怀里,坏笑着说:“好啊,那我不走,不过你得答应做我的妻!”
  祝小英万万没想到,马文才会在这种情况下这么顺口地就……这……这算是求婚吗!
  她的脸一下涨得通红,一边默默腹诽怎么求婚能这么没有情调没有场面想当初梁山伯那求婚可不要太豪华太震撼,一边推开马文才。
  “我……我才不嫁给你这个流氓!”
  马文才脸皮一向厚,不管不顾地又缠上来把人搂住:“嗯?刚刚玩那个什么三国杀的时候,我记得你说过,只要我赢了就什么都听我的,英台说话不算数?”
  祝小英这时却突然反应过来,狐疑地仰起脑袋,眯着眼睛看他。
  难道说文才兄自编自导了这么一场大戏,就是为了“逼婚”?
  马文才这时也垂下头看她,目光中刚开始还充满了戏谑的笑意,只是渐渐地,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认真起来,漆黑的眸子里有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在流动。
  见两个人一直相对无语,谁也不说话,可把旁边的阿柳给急得要死,再看看那逐渐下沉的夕阳,染红的半边天空仿佛一张催命的令牌,昭示着时间的紧迫,于是咬了咬牙,拼着被公子打死的危险,勇敢凑了过去,扮演一只巨大的讨人嫌的灯泡。
  “祝……祝姑娘……时间真的来不及了……我们要是……要是再不出发的话,恐怕就会误了军期,那是要掉脑袋的啊!”阿柳趁马文才不注意,跑到祝小英身后小声说。
  祝小英一愣,回过头看着急得恨不得挠墙的小书童,然后有些错愕地转过来看马文才,问:
  “你……真的要去参军?”
  马文才嘴边一直淡淡挂着的笑容恍惚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然后轻松自在地笑着说:“英台,等我回来做了将军,让你做最风光的新娘,好不好?到时候定让全郡的女子都羡慕你,嫁了个好郎君!”
  原来真的是随军出征……祝小英脑子转得越来越慢,只是愣愣地看着马文才那好像什么事都不会放在心上的笑容,眼前有点模糊。
  马文才见祝小英没了披风,便脱下自己的给她系好,看了看她,最后还是忍不住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亲了一下,然后做出一副不放心自家男人的小媳妇样,说:“等我啊,英台!还有,以
  后过年过节的时候不能给别的公子送点心吃!”他至今还对祝小英当初觊觎顾恺之美色给人家送东西这件事念念不忘。
  祝小英看着笑意盈盈的马文才,却说不出话来,仿佛如鲠在喉,只能默默看着他给自己耐心地系披风,然后翻身跃上那匹通体乌黑的骏马。
  “英台……”坐在马背上,马文才又俯□,轻声唤祝小英的名字,“等我回来以后娶你,好不好?”
  祝小英仰头看马文才,此时他的身影刚好镶嵌在落霞的绯红光晕中,看上去有些不真实,血色的光虽然柔和,却刺得眼睛疼。
  “如果……我要是没回来……”马文才继续轻声说,神情严肃,目光深沉,然后突然话锋一转,眉开眼笑:“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说对吧英台?”
  祝小英觉得脸上凉凉的,有温热的液体淌下来,但看着在马背上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她还是一仰头,口气很硬地说:“当然!你这种无赖都回不来,那还有谁能回来!”
  马文才大笑:“嗯!等我在军中里体验体验生活,回来给你写一篇好看的军旅文好不好?”
  “嗯!主人公最好还是将军和军师!”祝小英也笑了,“还有,两个人都不要死!”
  “当然了,这次绝对不是悲剧。”马文才温柔地看着祝小英,然后举起马鞭遥指着山门口的老槐树,笑着说:“英台,其实打仗并没有那么可怕,你看那棵槐树,也许下次槐树开花的时候,你就要准备做我的新娘了呢!”
  说完,他最后看了祝小英一眼,便拨转了马头,对阿柳说了声“走!”,策马飞奔。只是自转身背对着祝小英那一刻起,脸上便再无一丝笑容。
  祝小英跟在那两匹马的后面跑了几步,然后将双手笼在嘴边大声喊道:“马文才!我不叫祝英台!我叫祝小英!祝!小!英!我…会…等…你…的——”
  风将她的声音传了很远,特别是那一句“等你”,回荡在整个山谷中,久久不绝。
  已经走到山下的马文才,却迎面碰到一辆轰隆驶来的马车,走近以后缓缓停了下来,车帘一挑,现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梁山伯静静坐在车厢中看着马文才,似乎并不意外他的离开。
  而马文才神色淡淡,也并不惊讶梁山伯的出现。
  “帮我照顾好她。”马文才说。
  “她?还是他?”梁山伯修长的手扶着车窗帘,侧过头似笑非笑。
  “她。”马文才很肯定地说。
  梁山伯扬了扬眉。
  尽管在外人听来,这他来他去的,很是费解,但是马文才和梁山伯却已然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拜托了。”马文才一勒马缰,准备拍马离去。
  “好说。
  ”梁山伯慢慢点头,“不过……”
  马文才刚要放开的马缰又收回来,回过头侧着眼看梁山伯:“怎么?”
  “你这次要是回不来,可就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了。”梁山伯认真地看着马文才说。
  马文才不屑地笑了笑,用马鞭轻轻抽了下梁山伯的窗棂,那张狂的神色好像在说:“怎么可能回不来!”
  梁山伯也微微勾了下唇角,便不再说什么,吩咐车夫继续上路。然后闭上眼,听着身后那越来越远的马蹄声,在心中默默地念了声:
  “保重。”
  作者有话要说:嗷嗷,小马哥走了~~~谢谢水心清湄的地雷!!!么么!开心地扭动~~
  话说,昨天木瓜过生日,所以晚上玩得比较晚没有及时更新,给大家深深滴鞠躬!谢谢留言的亲,看到好多新来的朋友木瓜好激动!还请继续留言哦~~表霸王俺哦~~~飞吻~
  ☆、第七十章
  马文才走了。
  然而崇罗书院这几日却沉浸在一片喜悦与激动之中;倒不是因为马文才平时有多么祸害一方遭人唾弃,只不过因为梁山伯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大量的物资。
  “山伯呀~~这次多亏了你呀!你可是解决了我们书院的燃眉之急呀!”胖监院清点完货物,看着新搭起来的仓库又重新塞满了各种好东西;亲热地拉着梁山伯的手摸来摸去,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一副比看亲孙子还亲的慈祥面容。
  “监院言重了。”梁山伯仍是和以往一样清清淡淡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
  因为梁家消息灵通;赶在战前打点好了各处要塞通路,使得梁家商号的运货队伍可以畅通无阻地贯穿南北商道;迅速占领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条大的供货渠道。梁山伯此次离开崇罗书院;正是遵照祖父的指示出去运作。
  梁家在商界地位本来就举足轻重,再加上梁山伯在崇罗书院的一年中;细心经营,常与士族子弟打交道,了解了很多世家大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将一切不起眼的消息加以整合利用,这一趟下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毫无阻碍。
  有了吃穿用度,书院中那种紧张的氛围一下缓解不少。
  这一年就快要结束了,古代交通不比现代发达,可以随意回家探亲。所以尽管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春节,学生们也都留在书院里,开始热热闹闹地为过年张罗起来。
  只是祝小英却不太愿意说话了,对什么都兴致缺缺,常喜欢自己猫到一个角落里,看马文才以前写的小说,有时候看着看着就会发呆,忍不住回想起当初和马文才讨论小说情节的场景……
  “怎么会是个悲剧?将军怎么能忍心杀军师?不行,结局得改一改!”学堂前罚跪时,祝小英对马文才说。
  “好啊,那你说,怎么改?”马文才侧过头看她,嘴边带着温柔的笑,在高高孔子像前,金色的阳光映亮了他的眼睛。
  原来,不知道何时,与他的记忆已经如此深刻地印在脑海……
  “英台。”梁山伯推开西苑寝房的门时,刚好看见祝小英缩在最里面捧着书出神的样子。
  “哦,山伯兄。”祝小英没精打采地应了声。
  “怎么不出去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今天可是除夕夜。”梁山伯走进来,房门外的光将他的影子长长地拖在地上,显得消瘦而寂寥。
  “嗯,你们先去吧,我一会儿就来。”祝小英嘴里虽然这样说,手上却又翻了一页书,默默看起来。
  梁山伯静静地看了她片刻,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退了出去,又将门缓缓关上。
  其实从回来那天在山坡上看到那件被刮在树枝上的红色披风起,他就已经知道,自己
  不再有机会了。相比于当初自己的离开,她如今失魂落魄的反应无疑表明了她的心。
  趁虚而入这种事绝非丈夫所为,他不屑去做。但是,看着那曾经总是盛满欢笑的眼睛一日日暗淡,又叫他如何忍心?
  祝小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穿来古代的第一个春节,竟然过得如此孤单而无趣。她本来想那些已经被现代人逐渐淡忘的习俗,古人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自己可以过一个年味十足的节日。但是当大家真的开始忙碌糊窗纸,扫房子,蒸馒头,撒百谷的时候,她却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致了。
  也许就像老人曾经说过的那样,重要的不是日子怎么过,而是和什么人一起过。
  除夕之夜大家都要守岁,公子哥们在各处饮酒庆祝,平日挤得要命的寝房里突然变得冷清。
  子时,木桃端了一碗新出锅的饺子给祝小英送来。
  祝小英低头看着碗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突然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了下来,然后一边抽着鼻子一边把饺子塞进嘴里。
  西苑窗外,梁山伯透过窗户的缝隙一直注视着祝小英,犹豫了片刻,却始终没有移动脚步。
  “不进去?”这时有人在身后说。
  梁山伯回过头,看了一眼喝得微醉的刘裕。
  刘裕走过来站在梁山伯身边,也透过窗缝向屋里面看了一眼,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哭得这样伤心,若是站在这里的是另一个人,恐怕早就一头冲进去了。”
  梁山伯没有说话。
  虽然刘裕是在梁山伯离开书院之后才来担任武夫子,但是他们两个人早在当初马文才去赌场踢馆的那天晚上便结识了。当时马文才和祝小英两个人无耻地丢下同伴跑路,唯留下梁山伯和那个撞翻了骰盅的醉汉,那醉汉便是刘寄奴刘裕。
  等梁山伯搬出商会身份解决了赌馆的问题,他和刘裕两人便找了个地方小酌两杯,不料却相谈甚欢,从此结识。
  后来梁山伯离开书院四处走动期间,曾与北府军打交道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也是刘裕动用了些关系帮着解决。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更是比寻常人要深一些。
  见梁山伯沉默,刘裕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啊,总是有太多顾虑,时时盘算着有什么万全之策,却不知道,这儿女情长的事最是不能算计的,等你想明白了,什么都晚了。”
  “你倒是看得明白。”梁山伯神色黯然地笑了笑,那笑容更像是对自己的嘲讽。
  “旁观者清而已。”刘裕呵呵一笑,然后又说:“等过完年,估计朝廷就要发兵了,我也该走了。也不知道到时候书院里会有多少人愿意跟我走,倒是你,打算怎么办?”
  梁山伯最后看了祝小英一
  眼,然后默默转身,与刘裕并肩而行:“我?当然是留下来,毕竟已经答应了别人。”
  “哦?是答应了别人,还是自己不放心?”刘裕侧过头揶揄,“不过这还真不像你的处事,你忍心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是一直想趁着战争大赚一笔么?”
  “人总归会改变。”梁山伯说,深邃的眼看向远处重叠的山影,“况且……”他说着斜了刘裕一眼,“我也不觉得这次的战争会是什么绝佳的好机会,不过还是钱的问题,我想要的,恐怕没那么容易到手。”
  刘裕眯着眼看了看梁山伯,了然一笑:“我就知道,你这只狐狸没那么容易丢掉到嘴的肥肉,即便是绕指柔情也改变不了这狡猾的本性。”
  “绕指柔情……”梁山伯低声喃喃,有些苦涩地微笑了一下,“若是真的有,说不定也就变了。”
  ……
  一眨眼,就到了十五元宵节。
  年关刚一过,就听说皇帝发布了讨伐檄文,下旨命宰相谢安指挥全局,并派遣桓冲,谢玄,桓伊等大将帅军三路出发,以抵抗北方苻坚南下的百万大军。
  北府军是三路军队中的主力,作为北府军的官兵,刘裕自然也要随军出征,而让祝小英觉得意外的是,整装待发的似乎并不是只有刘裕一人,像是殷仲堪,杨佺期还有王忱这些年纪稍长的,也都纷纷表示愿为国效命,要随刘裕一道离开书院。
  出发这一天,书院众书生为即将远征的同窗们送行。
  当刘裕特地来到跟前告别的时候,祝小英非常惊讶,自认为跟这个武夫子没什么交情。只是临别前,刘裕的一句话却让祝小英觉得很莫名,因为刘裕问她,有没有想过给马文才写信。
  祝小英愣了一下,便问:“写了信难道会有人送?”
  刘裕却满脸神秘地看着她,说了句:“心诚则灵,谁知道你的信会不会莫名奇妙地就到了对方的手中呢?”
  然后就见刘裕对她眨了眨眼睛,头也不回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浮生若梦的地雷!!!
  ☆、第七十一章
  跟刘裕一起走的人多数都是庶族;这很容易理解,毕竟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想要凭此机会建功立业;哪怕前方是九死一生的战场。而大部分的世家子弟也都纷纷接到了家书,命自己原地待命;切不可轻举妄动,对这场战争持观望态度。只是观望又有何用?倘若真是汉人败了;他们还能像数年前那样再次南渡吗?苍茫中华大地;还有何处可躲?何处可依?
  书院里的人走了一小半;冷清了许多。虽然恢复了正常上课,但是学生们的心思显然都不在学业上。
  每天都有战报传来;形势不容乐观。在紧张的氛围中;日子过得飞快。二月底,益州军遭到氐族八万水师重创;益州失守,几乎全军覆没。紧接着,又传来荆州重镇襄阳沦陷的噩耗,阴霾笼罩下,全国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很多富贵人家甚至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合家向南移居逃难。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马文才所在的北府军还没有遇到什么险情。
  严冬已过,春日明媚,崇罗书院的嫩草已经开始抽条发芽,在一片黯然的新绿中,祝小英的世界却依然如此暗淡无光。
  无聊,很无聊。
  在近一百个寂寞的日日夜夜中,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