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20章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0章

小说: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井水也许不会犯河水,但河水终究是要犯井水的。李重进难道真的不懂这个道理吗?    
    李重进对李涛言道:“兄弟,你的意思我不是不懂,但是,我以为,只要把朝廷派来的使者服侍得周到,那他回到汴梁以后,就会在大宋皇帝的面前说我等的好话!”    
    李重进的意思是,只要那陈思诲在赵匡胤的面前为他李重进多说好话,那赵匡胤的“河水”就不会犯他李重进的“井水”了。    
    李涛向李重进保证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将朝廷的使者服侍得周到妥帖!”    
    李涛可不是说着玩的。青州城内有一个歌妓名唤小玲珑,人称“青州宝贝”,其色相、歌舞和床第功夫被誉为“青州三绝”。青州城内外多少达官贵人都以能和小玲珑共度良宵为莫大的荣耀。据说,有一位商贾,只和小玲珑同睡了一宿便花费了三千两白银。尽管如此,那些达官贵人们依然对小玲珑趋之若鹜。一位盐商说:“只要小玲珑答应与我同宿,我就是倾家荡产也心甘情愿!”一位将军在与小玲珑鱼水一番后感叹道:“从此战死疆场亦足矣!”    
    然而,自李重进镇守青州之后,那些达官贵人们便傻了眼。他们不仅再也不能与小玲珑一起翻云覆雨,而且也不能欣赏小玲珑那美妙的歌舞了,甚至连看上小玲珑一眼都变得异常地困难。原因是,小玲珑被李重进的一个亲信独占了。李重进的这个亲信便是李涛。    
    一天黄昏,李涛走进了小玲珑的闺房。往日,李涛来了之后,总是先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小玲珑的歌舞,然后才与小玲珑共入罗帐。但这回不同,李涛刚一踏入她的闺房,便迫不及待地将她推倒在床上行云雨之事,而且在云雨的时候,他的动作还十分地猛烈,似乎,他马上就要奔赴战场了。    
    云雨完毕,他说出了来意。小玲珑的两行泪“刷”地就流了出来。李涛忙道:“如果你不愿意,李某决不勉强!”    
    小玲珑强颜欢笑道:“为了大人,小女子愿付出一切。”    
    李涛许诺道:“事成之后,李某纳你为妾!”    
    于是,就在当天晚上,李涛领着小玲珑走进了那个陈思诲的房间。李涛向陈思诲解释道:“大人夜晚独眠太过冷清,所以就送一个女人来给大人解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啊!只一个晚上,陈思诲就对小玲珑难舍难分了。准确点说应该是,陈思诲已经被小玲珑深深地迷住了。所以,第二天晚上,当小玲珑再次走进陈思诲房间的时候,陈思诲便向小玲珑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请她与他一起到汴梁去。陈思诲还向小玲珑保证:只要她愿意去汴梁,那他回汴梁后就马上休妻娶她为妻。    
    但小玲珑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求陈思诲留在青州不走。她还如此对陈思诲言道:“如果大人同意,小女子情愿终生伺候大人!”    
    陈思诲马上便向小玲珑道出了一个“秘密”。这秘密是赵普有意无意中在陈思诲的面前说出来的。这秘密就是: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灭了李筠之后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便是李重进。    
    陈思诲还引用赵普的话言道:“李重进一天不灭,皇上一天就不心安!”    
    陈思诲的意思是,青州一带马上就要打仗,所以小玲珑最好与他一同去汴梁。然而小玲珑似乎不相信陈思诲的话。她问陈思诲道:“你说皇上很快就要派兵来攻打这里,既如此,皇上为何又要赐给李重进大人免死铁券?”    
    陈思诲笑道:“皇上不这么做,李重进岂不就和李筠勾结在了一块?李重进兵马多,如果真的与李筠相勾结,那皇上就头疼了!”    
    有一种男人,见了自己认为可心可意的女人,便会情不自禁地将肺腑吐出。殊不知,赵普正是想要借陈思诲的口来“逼”李重进公开反叛。很显然,赵普牺牲了一个陈思诲,但目的却达到了。    
    赵普的目的达到了,那李涛的目的也达到了。当然,赵普做出了牺牲,李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自己爱怜的女人小玲珑整整陪那陈思诲睡了两个通宵。


第四部分人称青州三绝

    第三个晚上,陈思诲在自己的屋里激动地等待着小玲珑的到来。他没法不激动,小玲珑已经答应他,明天上午与他一起远走汴梁。一想到自己将终身拥有那小玲珑,陈思诲连呼吸都感到有些困难了。    
    然而,大出陈思诲意料的是,他在屋里等了半天,没有等来朝思暮想的小玲珑,却等来了李重进和李涛。李重进和李涛的脸上都像是下了一层霜。    
    李重进先是好言好语地叫陈思诲说出“实情”,但陈思诲拒绝了。李重进大怒,严刑逼问陈思诲。陈思诲倒也坚强,死活不开口。最后,还是李涛有办法。李涛叫来了小玲珑,并对陈思诲许诺道:“只要你如实言说,我就让你和小玲珑一起远走高飞!”    
    看着近在咫尺的小玲珑,陈思诲终于说出了实情。可惜的是,说出实情之后,陈思诲并没有能够与小玲珑一起远走高飞,而是独自一人走进了死牢。陈思诲心中的那份悔恨,当不难想像。    
    悔恨的又岂止陈思诲一个?那李重进当着李涛的面潸然落泪道:“兄弟,我好后悔啊……我为什么不去帮助李筠李大人?我又为什么不听兄弟你的忠告?”    
    李涛言道:“大人不能只顾后悔!李筠已经兵败身亡,赵匡胤的兵马可能正朝青州开来,大人当速速做出应对之策!”    
    “兄弟说的是!”李重进两眼一翻,“不过,我要先抓住那个翟守珣,将他碎尸万段!我对他那等信任,他却与赵匡胤串通一气骗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翟守珣为人十人机警。当他发现小玲珑走进民思诲房间的时候就大感事情不妙,安全出逃到了汴梁城。    
    没有抓到翟守珣,李重进真是恼羞成怒,当即打出“驱逐赵贼、恢复周室”的旗号,公开与大宋朝廷为敌。这样一来,赵匡胤便又可以用“平叛”的借口来剿灭李重进了。    
    石守信和王审琦率四万兵马于这一年(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的九月抵达了扬州城以西三十里处的一个小村庄。石守信以“东讨大元帅”的身份亲率军队攻打扬州城,连攻七八天,损失宋军六千余人。后又经过多次搏杀,杀进了扬州城,抓住了李重进手下重将李涛及其小妾小玲珑。等到赵匡胤率兵来到扬州后,便释放了李涛。    
    赵匡胤之所以释放李涛,并非完全出于什么心软。他即使真的是心软之人,也不会心软到不顾大局的地步。李涛之所以能在扬州城全身而退,乃归功于那个小玲珑。    
    赵匡胤本不知道李涛的身边还有一个女人。进了扬州城之后,赵匡胤便以大宋皇帝的名义设宴款待攻打扬州城有功的将士。当时已是黄昏了。待酒宴散去,天色早已黑透。赵匡胤带着微微的醉意吩咐王审琦道:“走,领朕去看李涛。朕倒要看看,那李涛是否长着三头六臂!”    
    王审琦领着赵匡胤、赵普等人来到了李涛被关押的地方。那是一个很狭小的房间,房间里点着一盏油灯。油灯下,李涛和那个小玲珑相拥而坐。    
    赵匡胤在赵普、王审琦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了那狭小的房间。小玲珑看了看来人,李涛却动也不动。王审琦喝道:“李涛,见了大宋皇帝,为何坐而不跪?”    
    李涛这时才瞥了赵匡胤一眼,但依然坐着没动,只将小玲珑拥得更紧。    
    王审琦叫道:“大胆李涛,见了皇上,还不跪地求饶?”    
    李涛开口了:“我情知死到临头,又何必跪地求饶?”    
    赵普先是看了看赵匡胤——赵匡胤正一眨不眨地看着那小玲珑——然后不高不低地言道:“李涛,在我看来,如果你向皇上跪地求饶,皇上兴许会饶你不死!”    
    李涛的双眼慢慢地转向赵普:“如果李某所料不差,这位想必就是赵普赵大人!”    
    赵普哈了哈腰:“李将军说得没错,在下正是赵普。不知李将军有何指教?”    
    李涛言道:“赵大人是聪明人,自然懂得各为其主的道理!请赵大人转呈大宋皇上:李某但求速死,别无他求!”    
    想起来也有意思,赵匡胤明明就站在李涛的面前,李涛却要赵普把他的话“转呈”给赵匡胤。更有意思的是,赵匡胤居然笑着问李涛道:“李将军,你不想和你怀中的女人葬在同一个墓穴里吗?”    
    就见李涛,立即翻身冲着赵匡胤伏地磕头,且口中言道:“李涛谢过大宋皇帝恩典……若李涛能与小玲珑生同床、死同穴,则李涛来世定变牛变马供大宋皇帝驱遣!”    
    赵匡胤低低地问赵普道:“这女人,叫小玲珑?”    
    赵普点头。赵匡胤不禁喟叹道:“真是名副其实啊!”    
    喟叹毕,赵匡胤便一声不响地离开了。走到自己的住处后,赵匡胤发觉赵普一直跟着,便压低声音言道:“朕正有事情要问你呢……”    
    赵普也轻声问道:“皇上是想问有关小玲珑的事情吗?”    
    赵匡胤一怔:“赵普啊,你怎么总能猜着朕的心思呢?”    
    赵普微微一笑道:“皇上,你站在那直直地盯着小玲珑,连那李涛恐都猜出了皇上心里在想些什么。”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赵匡胤竟然红了一下脸,“关于那个小玲珑,你究竟知道多少?”    
    赵普回道:“小玲珑姓甚名谁,臣并不知晓,臣只知道,小玲珑在青州一带素有盛名,人称青州宝贝。她的色相、歌舞和……床第功夫,被人称为青州三绝……”


第四部分平定了李重进的叛乱

    赵普在说到“床第功夫”的时候,显然有些迟疑。但赵匡胤没有在意,只一旁自言自语地道:“青州三绝?朕只领略了其中的一绝啊!”    
    “其中的一绝”当然指的是小玲珑的色相。赵普不紧不慢地言道:“皇上若真想完全领略三绝,好像也不难……”    
    是啊,小玲珑就关在那屋里,可谓是手到擒来的事,又何难之有?赵匡胤不觉有些心动,“赵普,你真的这样想?”    
    赵普回道:“臣怎么想都无所谓,关键是皇上的心里怎么想……”    
    赵匡胤沉默了。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道:“朕以为,朕现在不能放纵自己……”    
    赵普没说话。赵匡胤继续言道:“国家未定,天下未平,朕如何会生起这种荒唐之念?此事若传扬出去,天下人岂不对朕另眼相看?”    
    赵普言道:“皇上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始终不忘定国家、平天下,微臣着实万分感动。不过,皇上适才言及所谓荒唐之念,微臣又不敢苟同。”    
    赵匡胤“哦”道:“你这是何意?莫非,在你看来,朕刚才生起的这种念头,一点也不荒唐?”    
    “哪里有荒唐之说?”赵普正儿八经地言道,“圣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瞒皇上,先前见了那小玲珑,臣也不禁怦然心动啊!”    
    “是吗?”赵匡胤似乎不相信。“在朕的眼里,你可是一位正人君子啊!”    
    赵普笑道:“正人君子是一回事,看见美女怦然心动就应该是另一回事了!”    
    “说得好,说得好!”赵匡胤连连点头。“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怦然心动是有所为,仅仅怦然心动便是有所不为了!”    
    “还有一句话,”赵普紧跟着言道,“君子当成人之美!”    
    赵匡胤立即盯住了赵普的脸:“你的意思,是叫朕放了李涛和小玲珑?”    
    赵普回道:“臣岂敢擅做决定?臣只不过是在猜测皇上的心思。”    
    赵匡胤又默然。默然之后,他轻轻言道:“朕的确想成人之美,更何况,那小玲珑又是人间的尤物,只不过,朕对那李涛,多少有些不放心……”    
    赵匡胤的意思是,小玲珑尽可以放走,但如果把李涛放回到李重进的身边,那日后恐就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赵普言道:“在臣看来,那李涛虽有些倨傲,但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臣以为,即使李涛真的回到了李重进的身边,也不会再给我们添多少麻烦,说不定,还会对我们消灭李重进有所帮助!”    
    可不是吗?李涛对赵匡胤说,如果他能与小玲珑死同穴,那他来世就变成牛马供赵匡胤使唤。既如此,若是赵匡胤将李涛和小玲珑同时释放,让他们生同床,那么,李涛又将如何来报答赵匡胤呢?    
    赵匡胤最终对赵普道:“放掉他们!不过,此事应悄悄进行。不然,有些人会对朕这一做法有意见!”    
    是赵普亲手放了李涛和小玲珑。那是宋军攻占扬州后的第二天凌晨,赵普悄悄地将李涛和小玲珑领到了城外,并交给他们一匹高头大马和一些干粮,还用开玩笑的口吻言道:“这匹马很有力气,足以驮着将军和夫人远走高飞!”    
    李涛先把小玲珑抱到马背上,然后冲着赵普施礼道:“赵大人,大恩不敢言谢!请转告大宋皇上,就说李涛定然与他后会有期!”    
    说完,李涛上了马,头也不回地与小玲珑一起驰向北方。赵匡胤得知后摇头言道:“看来,李涛还是去找李重进了……”    
    赵普也叹息道:“是啊,如果李涛能够带着小玲珑找一个偏僻的所在男耕女织,该有多好!他这一北去,结局就很难预料了!”    
    赵匡胤放了李涛后又率军开往西北,追赶李重进。高怀德又率万余骑兵追捕,终于在广陵城(今山西广灵)的南面追上了李重进。两军在广陵城南激战了一个多时辰,李涛率军逼退了高怀德。    
    待赵匡胤追上李重进后,又准备亲自披挂上阵。但结果是,他未能如愿。那李涛派人打开了城门,将宋军引进了广陵城。    
    李重进也学着李筠的样,放了一把火,将自己烧成了灰。    
    李涛服毒自尽,陪李涛一同服毒身亡的,是那个小玲珑。李涛与小玲珑相拥在一张床上,穿戴得整整齐齐,一眼看上去,二人像是在熟睡。    
    看到李涛和小玲珑的尸体后,赵匡胤不禁摇头叹息道:“可惜,可惜啊……”    
    赵匡胤是在可惜李涛还是在可惜小玲珑?接着,赵匡胤又吩咐赵普道:“就让他们二人生同床死同穴吧!”    
    在扬州的时候,是赵普亲手放走了李涛和小玲珑。在广陵,赵普又亲自带人合葬了李涛和小玲珑,并亲笔书写了“名将李涛和名姬小玲珑之墓”字样。    
    前前后后,为平定李重进叛乱,赵匡胤共花去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同时也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兵马。但不管怎么说,李重进一死,大宋王朝内部的大规模动乱便宣告结束。换句话说,赵匡胤打着“平叛”的旗号连灭李筠和李重进,这对消除隐患、巩固自己的政权和统治无疑大有好处。    
    平定了李重进的叛乱之后,赵匡胤就该进行他的统一大业了吧?


第五部分借此事给他们一个暗示

    赵匡胤从广陵班师回汴梁后不久,他登基称帝的这一年便结束了。第二年(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正月初一的中午,赵匡胤因为心中高兴,在宫中大摆酒席,遍请朝中文武,并对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中立有功劳的文臣武将予以重赏。一时间,杯觥交错、“万岁”声不断,大宋皇宫热闹非凡。    
    当晚,赵匡胤似乎兴犹未尽,又在自己的寝殿里摆了一桌酒席。酒席很丰盛,但被宴请的却只寥寥数人,计有当朝三宰相范质、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