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力挽狂澜 >

第17章

三国之力挽狂澜-第17章

小说: 三国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谌眼中满是泪水,不知为什么,他还是想笑,干笑几声,又变成低泣。他慢慢走出傅家大门,失魂落魄的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漫无边际,他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踉踉跄跄。   
命运之章 节四十八:朝堂   
    马蹄声碎,车轮呜咽,空空的帝都大街上,仅有区区这一辆马车,老郑驱车跟随在王爷身后,不敢离远,也不敢靠近,以王爷的暴虐脾气。(大多数时候王爷脾气看上去很好,但老郑不是外人,是看着王爷长大的,见过王爷发脾气时砍死过当时他最心爱的一匹马,自此老郑和其他北地王府的家人都尽可能不在王爷发怒和哭泣时说话。)   
    就这样,刘谌就在街上慢慢步行,老郑跟在背后,直到持金吾手下那些个巡夜士兵们终于按惯例把这深夜还在街上游荡的一主一仆拦住,就这样,老郑身上有没有信物,急得很。好在,刘谌总算回过神,将身上的天潢印绶取出,最终这些小兵们将这两人放过。   
    “我们,回家吧,”刘谌这样对身后的老郑说到,他觉得很累,很累。在老郑搀扶下爬上马车,闭上眼,想事情。   
    太子哥终于答应帮他通禀父皇,这样至少,剑阁那边的情况会好一些,再不能让魏人嚣张了,没了汉中,武都那边更不用说,也丢了,蜀国二十二个郡一百三十一个县国丢了好大一块,真让人心疼啊。   
    虽然汉中那边久经战事,人口寥落,再加上大战两个月,人口不少都转移入蜀了,单论人口损失,倒也不大。   
    只是少了汉中这道屏障,战火就要开始波及蜀中各郡县了。本来么,这些好几十年都没战火的郡县,要是汉中牺牲哪来这等安宁。   
    接下来,或许,将会在蜀中各处边界郡县城池开始燃烧战火,魏国是不可能放过蜀汉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消耗蜀汉的实力,这就是战争。   
    论起韬略,刘谌自觉比他的武哥哥还强些,当然他的武哥哥是血水里爬出来的,又怎是他这一个天天坐在书案前熟读韬略的小弟能相比的?   
    算了,不说了,等过会儿宫里的凤鼓声吧,凤鼓擂动,紧急议事,到时候……   
    想到此处,刘谌又改了主意,挑开蜀锦车帘:“老郑,先不要回去了,就到宫门外等候。”   
    等太子哥把父皇喊醒,总会敲凤鼓的,到时候再从家里来也麻烦,干脆,就在宫门外等好了,应该也等不了多久的。   
    这是个蠢主意,宫门紧闭,丝毫没有什么所谓的凤鼓传话,刘谌等了又等,心中的悲伤终于全部消失,只是取代的是愤怒。皇帝到底在干什么?北方都打成这样子了,还不紧急召开朝会议事?都快三更了。   
    愤怒的刘谌都站在宫门外踱来踱去,连看门的校尉都觉得看不过去,只是皇宫大院,没有皇帝召见,没有皇帝特法的符信,谁也不能也不敢打搅皇帝。   
    “太子有没有经过这处?”刘谌没办法,只好向守门的一个校尉问这么个蠢问题,先知道太子哥到底来没来。   
    “这个您倒是问对人了,太子爷在您到来前大半个时辰前就进去了,只是进去没多会儿,又出来了。”那个守门的校尉如实回答。   
    刘谌无语,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些个守门校尉真是的,有什么都掖着,还好在这人认识自己,要是不认识,怕是到死都不会说。不过转念一想也没错,要是见什么人都说的多嘴汉,早就让皇帝杀了。   
    刘谌还是赶快去太子哥那边瞧瞧去。   
    可是不去还好,去了反倒让刘谌更加气愤,太子宫门进去后,还是那个许忠来接待,这一次彻底的很,那个管事太监干脆告诉刘谌,太子爷留了话,皇帝已经知道了,明天就是旬会,早上朝堂上再议。   
    “朝堂上议事,朝堂上议事,”刘谌咬牙切齿,双目怒瞪,看的老太监许忠一阵害怕,只往后缩。   
    “这蜀汉的天下到底是谁的?”刘谌狠狠说道,“是谁的?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国家么?都到这份上还等旬会上再议!”许忠很快就弄明白了这是泄愤式的自言自语,心中惧意消弭些许。明白之后,便又堆起笑脸对这位王爷大人道:“太子爷让奴婢给您和兴丰公还有那位傅大人准备了些小礼物,爷您走的时候要不要先看看?”   
    无非是酒和腊肉,最特别的是一罐枸酱,传说这是祖父喜欢的东西,父皇也很爱吃,都点名要作为贡品的,刘谌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可惜地位卑微,没有吃到,后来年纪稍长后也就在每年的岁首大会上能吃到一点点,很是怀念它的甜鲜美味,这次太子哥竟然要送他一整罐。可是这次,他真的一点惊喜的心情也没有。   
    刘谌转身就往外走,不管了,北地王府虽然没太子宫这般气派,酒还有的,他才不要喝这儿的酒,越喝越气,他要喝个一醉方休。   
    “爷,您不看看再……”说什么刘谌都不理会,许忠知道,这位爷心里有火,随他去吧,反正到时候让人送去就是了,太子交他的任务不会不能达成的,就是可惜,这个一天到晚热心国家的爷偏偏就不是太子。   
    他一直追到宫门首,望着刘谌跳上马车,然后望着那辆马车缓缓离去,马蹄声渐渐变淡,直到消弭,方才叹息着折回宫内。   
    刘谌真的回到家里就开始喝酒,一直喝到天微微发亮,最后,就这么烂醉如泥滩倒在正厅后室低榻上。   
    最后,下人们给火盆里多添了些炭火,还给这位一肚子怨气的王爷加了条蜀锦镶边棉被,只是这位爷,醉得也太不是时候。   
    今日可是旬会,满朝的大臣都要在今日向皇帝报告各司署衙门的情况,还要参议各大重要军情事件。   
    尚书令樊建就看着北地王位置上空空荡荡,心中直嘀咕。与他一样想法的,还有许多的老臣,刘谌一向勤于问询政事,每次必到,虽然以他的实际情况来说,来不来全一样。   
    蜀汉诸王情况虽比曹魏略好,有那么些实权,可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曹魏的王爷们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蜀汉有名有实,就是跟整个蜀汉类似,小的可怜。曹丕把郡王改为县王,蜀汉虽无名言,可是每个王的封国,都忒小了点,跟曹魏的那些个县王相比,单就户数来说,还不及呢。   
    曹魏一个王不过几千户就算多的,蜀汉的诸王,不少就一千户左右,还不能向这些户头征兵,国家给的卫兵也就一二百名,这一点上曹魏跟蜀汉并无差别,这是闲话。   
    且说樊建等重臣很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北地王没到,只是皇帝还没等这些老臣们开口,就先抛出个让他们更加震撼的消息:“诸位臣工,今日清晨,刚刚从汉中得到的消息,汉中丢了。”说罢,一脸的凄切。   
    大臣哗的一声炸开锅,你看我、我看你,个个一脸悲愤。   
    难怪今天的皇帝怎么不眯着眼养神听政呢,原来出了这等大事。这还了得,汉中一丢,蜀中顿时吃紧,战火弥漫,整个蜀中可就完了。   
    一些大臣已经开始哭哭啼啼哀叹国势艰难,说来说去,开始怀念先帝时代,最过火的是竟然有感慨诸葛武侯北伐能从魏国获得实地人口,而最近一二十年,老是丢疆失土,这明里是指责姜维,暗里连黄皓、刘禅一起骂了,都是黄皓乱政,姜维将数万大军闲置魏境,搞得现在国势颓废。根子里还不是怪刘禅用人不当,只顾自己逸乐。   
    黄皓心中一阵窝火,骂又不行,只好看看刘禅的意思,却见刘禅一脸凄楚,好像真的在为国家命运哀切呢。   
    他心中很是不屑,这老家伙,明明是昨天晚上听到消息的,把他儿子打发出宫后还跟新封的贵人洛氏又快活了一把,还说什么今天早上刚刚知道。   
    呸!   
命运之章 节四十九:醉骂   
    黄皓正胡思乱想,终于,刘禅开口说话了:“怎么今天没瞧见谌儿?”   
    这老儿是让这些个指桑骂槐的大臣们骂的头疼了,正好,一眼瞟到这个倒霉孩子座位上空空如也,借题发挥,转移视线。   
    旬会毕竟是国家的大事,国家法度,除非病重垂死,任何人不得缺席。刘禅这便让殿中督监张通去叫那个倒霉孩儿。   
    不久,正在家里睡得迷迷糊糊的刘谌就这样让张通推搡醒了,可还是睁不开眼,还是想睡,便又不再理会。   
    “王爷您好糊涂!”张通见到刘谌这等昏醉模样,又气又急,望着身边一脸惶恐的北地王府上下人等,说道,“你们还不快去找些醒酒汤给王爷?要出大事了!”国失疆土,皇帝无颜,总得找个出气的地方,偏巧着北地王就在朝会这天醉酒,皇帝不借机拿他出气才怪。到时候削爵减禄都是小事,只怕要再罚个禁锢之类的,就冤枉了。   
    只是刘谌压根不领情,一点没有配合的意思,推三阻四,一心要跟周公细聊,那些个下人们一个个硬着头皮在张通监督下想将醒酒汤水灌入刘谌口中,最后反将那个昏昏沉沉的激怒了。一把将汤水碗拨开,只听得一声轻响,这只描金剔漆碗就此坠地,一大块的漆片从碗上震落,汤撒一地。   
    “你,你们,”刘谌总算醒来了,口齿虽还有些不清不楚,支撑着身子站起来,脚步轻浮,吓得众人慌忙来搀扶,他却一把将人推开,嘴上还叫嚷:“不要碰我!”   
    “谁要碰你!”张通没那么好脾气,身为殿中监他可是大权在握,再者说来他也是皇后的亲族,按辈份是刘谌舅舅,这小子自暴自弃竟敢在这时候喝酒,活腻了么?   
    他狠狠盯着刘谌,怒喝:“你小子,知不知道今天早上旬会?还敢喝酒?”   
    “旬会?”刘谌迷迷糊糊的,迟疑了一阵,还回过神来,轻哦了声,一脸的若无其事:“好像是吧。”   
    这小子最可恨的就是他这表情,一脸的不在乎,张通觉得自己忽然不认识面前这个人了。   
    疑惑之际,不由得向身边北地王府的管家招招手,管家马上堆笑着凑过身子要张嘴,张通也懒得听那老小子说什么废话直接就问:“你实话说,今天到底怎么了?怎么你们家爷像变了个人似的?”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傅将军家的长公子来求见我们家爷,您知道,就那么点事情,”那个管家小心翼翼道,“后来我们爷让小人叫老郑起来,他们说是要去太子宫,别的小人就不知道了。”   
    说到这儿,张通也就算明白,想想前面后面,他大致上明白昨天出了什么事。   
    傅家的大公子叫傅息,娶的是蜀中王氏的女儿,小伙子人长得还可以还算高大俊秀,比他老子那狗熊模样强多了,就是听说跟他老子一起老在阳平关守关来着,他老丈人还埋怨这小子老让闺女守空房,好在听说那小子在阳平关里并没有置买小妾,只是一心跟他老子学习军务,王家的人也无话可说,只好劝勉女孩儿好生看护自己的小小孩童,不要做出有辱王氏一门的事情来。   
    看来是他回来报信的,太子昨日进宫向皇帝报的就是这件事。而刘谌之所以醉酒,也是因为这件事吧?   
    张通能够理解这个孩子心中的郁愤,刘氏一族中,除了那个做事不顾后果一心从军杀敌的傻瓜小子刘武,这个孩子也是心怀大志,只求跟他祖父一般,扬名天下光复汉室。   
    这是刘氏一族中最优秀的两个孩子。   
    可惜都生得太迟了……   
    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怜意,对身边的北地王府下人们说道:“去取些清水,给你们家王爷净面,本督就在此等候,快点,不然本督也没办法帮你家王爷求情了。”再迟,皇帝非生气不可。   
    说罢,又望着刘谌道:“一会儿我会偷偷告诉兄长,你到底是我们张家的孩子,皇帝不会不给我们面子。”他指的兄长是侍中张绍(张飞次子,时年六十二岁)。至于刘谌的母亲么,跟太子刘璇母亲王贵人一样,都是张家连根带枝的血亲,而且都是敬哀皇后的随侍传人,后来都让让皇帝瞧上了。   
    尽管刘璇的母亲就血缘来说远远比刘谌的母亲更接近张氏,但亲人毕竟是亲人,张家自然还是要向着张家的亲眷。   
    接下去,张通这个舅舅自然是狠狠数落侄儿的不乖,既然早就知道国势艰难,更不该任性使酒,到时候可不是给机会那些言官们把柄抓么?张通带着被搀扶上马车的刘谌,带着一小队护卫的兵士返回皇宫。   
    刘谌还是晕乎乎的,张通在身边说什么,他也不答话,就呆坐着那边养神。喝酒伤神,何况折腾一夜,都没睡,再加上郁愤,他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朝堂上,那些个大臣们还在控诉魏国的可恶可恨,就是仍然没半点实质上的表示。   
    这些大家族的代表,连供给皇宫秀女都扯皮,何况是让他们献出子弟兵抵抗魏国大军。   
    这年头,女人还好说,男丁没有,有也没有。个个盯得紧紧的,生怕自己宗族子弟打光了,日后自己得吃亏,一个个赤裸裸的哭穷。   
    这也怪蜀汉这些年来进攻曹魏,屡战屡败,各大家族首领都觉得把这些珍贵的子弟兵打光了实在是愚蠢,除了那些极少数不听管束的游散成员外都一概控制起来。   
    分战利品的时候谁都要,死人免谈。举凡是数的上号的大家族,全这个德行。   
    黄皓其实已经知道结果了,最后一定是皇帝给梓潼太守张遵一道御令节制诸军先死保剑阁,省得张遵名不正言不顺,各郡县的援军调遣不动。大家族那些子弟兵没指望的,还是散户小民家的子弟能靠的住。   
    正在这时,外面的侍卫回禀,殿中监张通将北地王带回来了。   
    刘禅轻轻说了声“宣”,至此,群臣们暂且停下控诉,先瞧瞧这个发神经竟敢旬会时不来的小子到底脑袋那里出了问题。这不瞧不要紧一瞧众人都目瞪口呆,这小子晃晃悠悠的飘进大殿,一脸醉容,分明喝了许多。而且礼也不行,目中无人的往自己座位上走,最后一屁股坐到蜀锦包裹的软席上,无视前方一脸不悦的父亲和这满朝的大臣们。   
    “臣,”张通叫苦,按例很快给皇帝行礼,一脸苦涩:“臣有罪,臣在王爷府上见王爷昏睡,想来是昨夜王爷以酒消愁。臣请代王爷向陛下谢罪。”   
    大不敬,这个罪可是不得了,不过任由皇帝再恼火,也没办法,张氏子孙繁盛,跟蜀中个大家族密切,再者说,这次是自己的儿子失仪,刘谌虽然老是给自己找麻烦,在皇室中间却是很有威望。大不敬,是明摆着的,却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皇帝正要开口说些话打开一下尴尬的局面,那个不知死活的刘谌却开腔了。   
    “先皇啊!您睁开眼看看那,”刘谌一边哭一边喊,“我汉室五百年的基业,今日就要断送在孙儿眼前了,孙儿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哪!”   
    敢在大殿之上开骂,便刘谌这等胆大鲁莽,如非醉酒,也是不敢的。现在即已开骂,一发不可收拾,越哭越骂越起劲。听得刘禅一脸怒容,身为兄长的刘璇马上就给父亲跪下,请求将弟弟驱逐出大殿,不要过多处罚。   
    “也罢,就将这大胆的小子赶出大殿,”刘禅平复下心中的怒气,沉声道:“将这个小子赶回府,再派人看守,半年内不许出门,面壁思过!”最后还加了一句:“以后不许他再喝酒了,永远不许!”   
    那些殿前武士正将刘谌拉走,刘谌又喊道:“汉威哥哥啊,等你醒来,我要跟你一起上战场杀敌报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