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力挽狂澜 >

第41章

三国之力挽狂澜-第41章

小说: 三国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瞻向儿子瞥了一眼,满是不悦,对于诸葛瞻而言,只有这个有勇无谋的儿子,会迫使诸葛瞻放弃那一脸沉着自若,面对其他人时,诸葛瞻都是谦和有礼没,老成持重。   
    张遵干咳着,直向刘谌使眼色,刘谌会意,就是再看看兄长,心中有些愧疚,回头向张遵望去,眼中满是商榷的意味。   
    “妇人之仁!”张遵低声嘀咕,向儿子张哲使眼色。   
    张哲马出列,单膝跪倒,抱拳道:“大帅,请让末将统兵出战!”   
    这可是战功,必胜,危险极小,机会难求啊!这个刘谌小儿,对其他人都好说,可惜,就是面对刘武,整个一小屁孩。   
    那蛮夷小子是会打仗,的确,是很值得尊重。可军功给那小子就跟一湖水里再多加一瓢一样,没用。身为皇第五子,没有战功,怎么面对嫡长子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   
    孺子不可教也!罢了,还是干脆便宜自己儿子张哲。   
    诸葛瞻许了,由张哲带领一千弓弩队,赶往魏军大营。   
    不久,三波弩箭泼洒,那些士兵们觉察到问题,魏营内一点动静都没有?营内没有回击反抗,特别是那些穿着整齐站立不动的士兵们,都满身是箭了,怎么还站立不倒?   
    蜀兵冲过去查看,才发现是一堆堆的木桩套着破烂的衣甲,一个人都没有,浪费了那么多的箭。   
    众蜀兵破口大骂,尴尬的张哲派小校将消息回传后,同样一脸尴尬、恼羞成怒的张遵请求诸葛瞻下令追击。   
    迟疑片刻后,诸葛瞻也许了。   
    就这样,超过三千的蜀军前部,慢慢通过那个到处是木桩的魏军营地。   
    ……   
    数百蜀骑冲过营地,远处是大约四五十来人的魏兵们,仓皇往江油逃窜。整个坝子南部,一片完整的树林都没有,那一个下午,刘武等人烧得的确彻底,这本来是为了提防魏兵借助木材削制攻城器械,现在又正好阻绝了魏兵伏兵反击的可能。蜀国部队在周大等一干参加江油初次战斗的老兵带领下,肆无忌惮追击着。   
    遗憾的是发现的太晚,那些魏兵在这之前已经逃了一阵子,最终,蜀国骑兵只是将极少数的几个崴了脚走不快落在最后的魏兵截住,乱箭射死,而绝大多数,依旧逃入城内。   
    这一次,又是张哲在骑兵们乘势冲入城门的一刹那下令喝止,坐视那些魏兵将城门关上。   
转变之章 节八十六:政治   
    江油城,还是那样,单薄的墙体,前几日江油攻防战,那些残留的血迹和城上的破损,烟火灼烧留下的记忆,这一切都在提醒刘武,那场刘武只看见烟火的那场战斗的惊心动魄。刘武心中一阵酸涩。看到这座孤城,又想起霍俊那张脸,那家伙有时惹人讨厌,可是咧着大板牙嘿嘿傻笑,又让刘武实在恨不起来。   
    “霍俊,你这个傻瓜!”刘武声音有些发抖,真希望那小子能活着,就算是屈辱的作为俘虏,只要活着就好。   
    刘武有些后悔,当初怎么没向邓艾多问一句,看看他们是不是捉住一个招人讨厌的坏小子。   
    日已近昏,低垂的太阳,暗淡的光芒,漫天酱红色,阴沉的,天上,多了许多被残阳染成各种诡异颜色的云彩。   
    空荡荡的坝子上,仅有的几棵孤零零小树上,蜷缩着几只无家可归的鸟儿,它们的巢穴连同巢穴依附的树木,不幸在这场战争,随着熊熊大火,付之一炬。等待这些鸟儿的命运,或许便是冻饿而死。   
    北风猎猎,很冷,是要下雪了吧?   
    已经快十一月了,今年的雪,来的特别迟,是该下了。   
    刘武正在感慨,只听见前面突然开始争吵,其中一个似乎是周大。   
    ……   
    周大望着远方的城墙,痛心疾首,指着张哲鼻子怒骂:“你混蛋!你会打仗吗?两次,每次老子就要带着弟兄们杀过去,你小子马上出来叫停,妈妈的,老子头一回打这种窝囊仗,你以为打仗跟你泡妞一样么?想上就上,上一半退出来也行?”   
    张哲面色铁青,恼怒异常,好在那几个豪门嫡支,在一边解劝,特别是尹家三少,拉住张哲身躯,直向张哲赔笑脸,说好话。   
    张哲向尹三少翻翻眼白,低声道:“你小子倒会护短,这家伙还没成为你妹夫呢,你先护上来了。”   
    “哎,我也难啊,”尹三少挠挠头,嬉笑道:“这年头女人不少,男人难找,找个好的就更难了,我家那些妹子,长这么大了,我这个做哥哥的不帮着照应,老爷子和我家老太君,会不高兴的。”   
    张哲不屑的丢给这小子又一记白眼,这也叫借口?他都懒得挑明了。   
    说的什么冠冕堂皇的烂理由?还照应呢,呸!这些庶出的妹子在家族中跟那些普通婢女有什么不同?   
    或许唯一的不同是这些嫡出哥哥要光明正大从自家婢女中挑小妾时,这些庶出妹子没机会。可是,豪门龌之中龌龊的事情多得很,光明正大不合情礼没错,私下呢?   
    这些美女都玩腻了的豪门大少爷,才会喜好男色,挑娈童,玩变态。庶出的妹子,也跟娈童没什么不同。   
    张哲就不相信,这小子就从来没打过那些叔叔家妹子的主意,他也不信尹家那些妹子们会对这个既懂疼女人,又懂讨好女人的坏哥哥无动于衷。   
    “好了好了,”张哲转过头去,望着远处一脸踌躇满志得意洋洋望着江油城墙的老父,摇摇头,再度望着尹家三少,道:“这小子除了打仗,别的地方是猪一头,算了,我也不跟他计较,等你以后把他收服,叫你妹子好好调教调教,别让这混小子把你家的脸面丢光。”   
    “这是自然。”尹家三少向张哲拱拱手表示感谢,张哲按住,又淡淡道:“先别谢我,你瞧,麻烦来了。”   
    尹三少错愕,微微扭头,却见刘武站在七八步开外,而周大那个愣小子傻乎乎向那个蛮夷小子告状呢。   
    然后,没多会儿,刘武就站在张哲面前。   
    刘武的眼神很平静,静得就像一潭湖水,没一丝表情。这让张哲更觉得头皮发麻,就像被老虎盯着似的,虽然时间并不长。   
    “兴丰侯有什么赐教?”张哲受不了,堆起笑脸,问道。   
    刘武犹豫片刻,慢吞吞低声问:“为什么不让弟兄们乘势冲进城内?”   
    “那个,侯爷,呵呵,主要是担心敌方设伏,穷寇莫追嘛!也许他们就在城中设下埋伏,呵呵。”张哲打马虎眼,嬉笑道。   
    “他们就那么点人,连主帅都战死了,还担心什么?”站在刘武身边的周大愤愤插嘴。   
    张哲无言,他总不好明说贵族子弟兵的性命那是你们这些草民能比的?能这么说么?这种事儿从来都是能做不能说,这八千人马中子弟兵也只占四成,其余不是家奴就是从成都附近城县乡亭征召的平民,说出来不炸锅才怪。   
    刘武暗暗叹息,不用张哲再说,诸葛显刚刚也悄悄对刘武说了,就是为了保护那些豪门子弟们。本来,他还不信,看来的确如此,这些豪门家的少爷兵,一个个武艺不俗,看似强大,可是都是些摔不得碎不得金贵无比的玉器。   
    这种大爷兵能打赢那些陇西精兵,也就是恰巧邓艾手上兵士缺少弓弩,特别是箭支。不然,这八千人野战到底能不能收拾那些陇西精锐,很难说啊。   
    打成这样还敢吹嘘,有什么好得意的?   
    刘武也不想听这小子啰嗦,挥挥手打断话题,问道:“天马上就要黑了,你们准备怎么样?是今晚攻城还是等明天早上?”   
    “这……”,这话把张哲问住了,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面色窘迫,向刘武恭声道:“侯爷,您知道的,在下官职微末,这种大事哪里轮到小弟插嘴?”   
    刘武抬腿就走,本来他心情就不好,还在挂念霍俊的生死,偏偏这小子说话假斯文,听得他肝火大盛。没臭骂爆啐这姓张的小子,算他运气。   
    都什么时候了?自个儿的未来老婆很可能还在江油城内,不为国家为自己成不成?偏偏还是模棱两可,要是周大刚刚攻入城内,早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刘武走到诸葛瞻等一干众将身边。   
    诸葛瞻和黄崇、张遵,高坐马上,面对涪水方向,似是在欣赏残阳落日。全然不看东边的战况。刘武心中对这些无视战局的将领们恶感又加深几分,可是职位高低,尊长有序,刘武,转到诸葛瞻北侧,望着这位稳坐马上“稳沉持重”的卫将军,单膝跪下,大声道:“将军!末将有事禀报!”   
    “侯爷请起,”诸葛瞻滚落马下,忙扶起刘武,一脸惶恐不安:“臣,怎该受您的礼?”   
    这位“稳沉持重”的卫将军,拘泥什么礼数?现在最关键是拿下江油。刘武想发火,又觉得发怒没道理,只好忍着,压抑着内心的怨气,等诸葛瞻先说了一通冠冕堂皇客客气气的话语,之后,终于这位卫将军问道:“侯爷有什么事么?”   
    刘武忙抱拳恭声道:“将军,我军兵临城下,贼方士气低落,人数稀少,我军应该一鼓作气,将此城拿下。还望您允准,让末将带队出击!”   
    看诸葛瞻一脸犹豫,刘武终于急了,厉声道:“将军,城上不过几十人模样,我军只需一二百人就能攻下此城,现在我军人数多达三四千,弓弩无数,对付这等小城,有如泰山压顶,您还犹豫什么?”   
    “侯爷不要着急,”诸葛瞻打哈哈,“不是这样的,我军缺少攻城器械,现在正从涪城方向运输呢,且稍稍宽待半日。”   
    “哪里需要什么攻城器械?几条云梯再加一个撞城木攻击城门就可以了!”刘武大声道,“我众敌寡,城墙低矮,四面齐攻再加上弩弓压制,我军只消片刻,就能杀上城去!”   
    “不用劳烦侯爷了。”诸葛瞻继续打哈哈,“侯爷您今天冲锋陷阵,带领先锋击溃魏兵,已经是立下赫赫战功,想来已然劳累,就请侯爷暂且回营歇息。”   
    不容刘武多说,就这样,非常郁闷的被诸葛瞻的亲兵们请回自己的营帐。一回去,就看到诸葛显坐在他营帐内等候。   
    诸葛显还带了两个酒囊和一些干牛肉,一人一袋。一边吃,一边聊。   
    “你那个叔祖父,太可气了!”刘武提到请愿攻下江油竟然被拒绝的时侯,压抑许久的怒火一下子点燃,几次都要破口大骂,最后想到诸葛显的处境,方才勉强忍住。   
    诸葛显神色凄恻,低声道:“这也不全是叔祖父的错,做一个族长也难啊,不能得罪其他家族,不然以后怎么跟人家见面?再说谁知道怎么回事,他们不该只有几十人的,或许真有埋伏呢。”说到这儿,面色悲凉,眼泪都流出来了:“我那个妹子,对我们家族,最好还是死了。可是我怎么跟母亲交待?我就只有这一个妹妹,我,我,我,我……”嘤嘤啜泣,就像个小姑娘。   
    刘武明白,诸葛显不想失去这个妹妹,就算妹妹苟且偷生,变成残花败柳,成为家族的笑柄,他仍是希望妹妹能好好活着。   
    活着就好,哪怕永不相见。   
    “算了,不说这些了。”诸葛显抹抹眼泪,挤出笑脸,望着刘武道:“将军,您知道么?我们最外侧的几个小营盘,刚才抓住了一个人,您猜猜是谁?”   
    “霍俊?是霍俊么?”刘武高兴的跳了起来。   
    诸葛显马上摇摇头,慢慢说道:“不是霍俊,是北地王府那个力气最大的傻大个儿林三。”   
    就是原先刘谌从诸葛府讨要出去的傻小子,那天在绵竹驿道旁,如果诸葛家那个马车夫不是这个傻小子的岳父,要是当时刘谌没将这小子带来,诸葛显还不一定能注意到躲在马队中央的刘谌。也就不会引出这一堆的事情。   
    无常的命运啊!   
    可是,这个傻大个儿,毕竟不是霍俊,刘武兴奋的心在顷刻之间冷却。   
    “将军,”诸葛显看到刘武面色由狂喜变成怅然若失,忙堆起笑脸道:“将军不用忧心,霍校尉很可能还活着。”   
    “真的么?”刘武眼中又充满了希望,死死望着诸葛显,急切的问,“你怎么知道的?他在哪儿?这小子是不是已经回营了?是不是就躲在外边偷听?”说着就要起身出门寻找。   
    诸葛显忙说道:“他现在不在这儿,我们还没找到他。不过据说,城破时,他们顺着东侧城墙跳下,逃入山林中。林三亲眼看见两个咱们的弟兄扶着霍校尉走的。”   
转变之章 节八十七:雪   
    这是刘武听到的最好消息,大吼一声,然后狠狠灌了几口酒,放声大笑。   
    周大等刘武的亲兵闻声赶来,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个个一脸欢喜。   
    “将军,我们何不乘夜从东侧城墙登城呢?”周大压低声音,提出这个大胆建议,“不要管那些混蛋,单靠我们兄弟拿下城墙,也很简单的。”   
    只要一条云梯,身着轻便衣服,不会发出声响,多带些弓弩,绝对可以。   
    众人个个赞成。只有诸葛显反对:“周兄弟,这主意太冒险了,若是他们城上察觉,一定会拼死反抗,你们只穿棉衣登城,单靠盾牌防护,这怎么可以?”   
    “诸葛家的小子,那你说怎么办?穿着盔甲怎么秘密登城?丁丁当当的,你是怕魏狗听不见么?”周大不满道,“我可是久经战阵,虽然没有我们将军和校尉会打仗,可是这点基本常识,我可是知道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诸葛显急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忍了片刻,下定决心,说道:“算了,我豁出去了,右营的统领黄伯父,是我父亲的好友,我去求求他,看看他能不能帮助我们。登城不穿盔甲没办法,但人少不行。”   
    “你这是干什么?”周大恼怒道,“你这么做,不是要弄得全军上下都知道我们要夜袭么?你那个叔祖父,到时候肯定会出来阻止。”   
    “黄伯父不是那样的人!”诸葛显抗声道,“他是不会出卖我们的!”   
    “人心隔肚皮,我们又没见过他,谁知道呢?”周大不屑道。   
    门外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我可以担保黄崇的人格!”   
    “谁?”周大挑开营帐,门外,一个一身校尉式样盔甲的老者静静站在帐外,新月朦胧,帐内光线不足,照不清面目。   
    “你是谁?怎么站在我们帐外偷听?”周大很不高兴的问。周大还要说什么,诸葛显先自迎上去,向老者作揖行礼,恭声道:“黄伯父,原来是您来了。”   
    原来,他就是黄崇,众人目瞪口呆。   
    “贤侄免礼,”黄崇笑嘻嘻道:“老夫听说贤侄在这边,就将林三带来,想交给贤侄让你把他带回王爷身边。没想到无意听到这些。”边说边走到帐内,帐内火盆照耀下,刘武等终于看清这个老者的面目,倒也有几分清秀英武,五十多岁模样。   
    黄崇是尚书郎,官职一般,可与他父亲相比,就是天渊差别。   
    诸葛瞻三十五岁就是卫将军,黄崇父黄权,对帝国建立立下的功劳不亚于诸葛武侯,唯一的遗憾是黄权因势降魏,至此人数庞大的阆中黄氏都遭到连累。就这样,黄崇蹉跎到五十六岁,还是个小小尚书郎。   
    刘武从黄崇的脸上看到了自己,一样,也是不得志,报国无门。   
    他走到周大前面,向黄崇行礼,慢慢说道:“在下刘武,久闻黄先生高名,事已至此,我等也不瞒先生,我等正是要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