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030_第三部分:论_一种唯灵浪漫主义 >

第2章

030_第三部分:论_一种唯灵浪漫主义-第2章

小说: 030_第三部分:论_一种唯灵浪漫主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之歌》里这样鼓动丢弃自我、不屑于表现自我的人们:“和我在一起呆过一日一夜,你就会有一切诗歌的泉源/ 你将会得到大地和太阳的一切美善/ 你将不会再间接又间接地去认识事物,也不会通过死人的眼睛去观看一切,也不会以书本里的假象和鬼影作为你的粮食/ 你也不会通过我的眼睛观察,从我去获得一切/ 你将静静地向各个方面倾听,经过你自己而滤取它们”。他坚信并启发人们:“自我”是一个巨大的写作源泉,倾听和抒写心灵,就是倾听和抒写人性的天籁和世间万物像潮水冲击海岸般在心灵的回响。诗人应通过抒写心灵来实现对于人生经验、人生真谛的独特领悟,来实现对社会生活有选择的溶解、滤取。所以当顾城第一次读到惠特曼的作品时,那个健壮的灵魂就像黄钟大吕般冲击着他的心灵,他激动地说:“他的声音垂直从空中落下,敲击着我,敲击着我的每时每刻。一百年是不存在的,太平洋是不存在的……我被震动着、躺着,像琴箱上的木板。整个一天,我听着雨水滴落的声音。”⑿正如惠特曼的灵魂和大自然的完全交融,此刻顾城的艺术创见和惠特曼的诗美特征有了深度契合。就在这一刻,他豁然开朗,有了对诗歌创作的顿悟把持:应该“用心去观看,去注视那些只有心灵才能看到的本体”⒀这个“本体”就是充满丰富内心奥秘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包溶众多大我精神的“自我”。我们可以看到,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生命幻想曲》、《梦痕》、《水乡》、《鬼进城》等含量丰富的作品中,惠特曼的艺术精神已被无迹可求地悄然灌注。可以说,惠特曼对桀骜不驯的自我的张扬,对诡奇密集意象的择取,对“魂天归一”境界的构筑,都为顾城表现个性化的“天国”梦想提供了极好的参照范本和观照榜样,让他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坚冰渐趋消融,“寒凝大地发春华”的时候找到了极富魅力的借鉴对象,从而得以坚决地抛弃政治化写作,毁弃小我屈从、消解于大我的艺术桎梏,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初春时节,在春寒料峭的政治气氛中勇敢地唱出让人震惊的“自我”之歌,让诗歌回归于背离已久的“心灵抒写”的审美价值本位。

    通过以上管中窥豹式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顾城诗歌“纯净美”风格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童年“创伤性情境”和乡村明丽风光、淳朴人性的影响,亦有飘逸着理想与感伤氤氲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直抒胸臆的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濡染,更有思想解放,诗艺革新的时代思潮的促发。它是众多叠加的客观性因素的主观生成,是新时期“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统一共振的使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