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短篇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座石雕之外,院子里就没有其他像装饰的装饰品了。
我靠非这面高达胸部的铁丝网,对着院子里看了好一会儿。虽然我知道这会是一个猫喜欢的庭院,但是,看了好一阵子都没有看见猫的影子。屋顶的电视天线上停着一只鸽子,发出了单调的叫声。
石鸟的影子落在丛生杂草堆里,被分割成零零碎碎的形状。
我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点着了火,靠在铁丝网旁将一整根烟抽完了,这时候电视天线上的鸽子一直以相同的调子啼叫着。
抽完了一根烟,将它丢在地面上踩熄了之後,我还是静静地靠乡这里狐索着。我已经脑子里一片模糊,真想好好的大睡一觉,大概是因为我一直盯着石雕的鸟看的缘故吧!
我突然觉得鸟的影子里好像发出了一个人的声音,不知道是谁的声音,不过,我可以确定是女人的声音,而且好像是在叫我的。
□ 作者:村上春树
我们那个时代的民间爱情传说
高度资本主义前史
这是真实的故事,同时也是寓言。而且也是我们生存的一九六○年代的民间传说。
我生於一九四九年。一九六一年进中学,一九六七年上大学。然後在那个混乱的环境中迎接二十岁的来临。所以,我们正如文字所示的,是六○年代的孩子们。在人生当中最容易受伤、最幼稚,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里,我们充分吸收了六○年代顽强而狂野的空气,然後,理所当然地,命中注定般地沉醉於其中。从多亚斯到披头四到鲍伯狄伦,其BGM(幕後音乐)都很精致。
在所谓一九六○年代的时代里,的确有某些特别的事物。如今回想起来果然不错,而当时我也是那麽想的。那个时代确实有些特别的东西。
我并不是要让什麽都变成回顾式的,也不是以自己所生长的时代自豪 (究竟是身居何处的某人,又为了什麽原因,而必须为某一个时代感到骄傲呢?) 。我只是把事实照实陈述而已。对,那里确实有某些特别的事物。当然…我个人认为…那时代的事物本身并不是什麽特别珍贵的事物。由时代的运转所产生的狂热,当时所揭示的约东,以及某种事物在某种时期,所产生的某种被限制的光辉。还有,像把望远镜倒过来所看到的宿命式的焦虑,英雄与无赖、陶醉与幻灭、殉道与得道、结论与个论、沉默与雄辩,以及无聊的等待等等、等等。无论那个时代都有这些东西,即使现在也有。但是,在我们那个时代(也许这样说有点自负,请见谅!),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以伸手即可取得的形式清清楚楚地存在着。一个个都好好地披在架子上。而且,当时不像现在。现在是你要伸手拿某样东西,都会有许多夸大、虚伪的广告、有用的相关资讯、折扣优待券,以及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而出现的选择权,这些复杂的事物,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向你逼近。在我们那个时代,也没有多得抱不下的各种说明书(好的,这是初级的使用说明书,这是中级的,这是高级的应用编。还有,这是如何和高级机种连接的说明书……) 。我们只是很单纯地伸手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後把它带回家就行了。就像在夜市买小鸡一样。非常简单,也非常粗鲁。而且,那也许是适用这种做法的最後的时代。
高度资本主义前史。
接下来,我想谈谈有关女孩子的事。我想谈的是关於,拥有近乎新品的男性生殖器的我们,和当时仍然是青春少女的她们,两者之间所发生的既愉快又感伤的性关系。那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之一。
首先,我想谈谈有关处女。 (『处女』这个字眼给人的感觉,令我联想到艳阳高照的午後的初春原野。为什麽会这样呢?)
在一九六○年代,所谓的处女,和现在比较起来,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就我的感觉而言;当然是没有经过意见调查,只能说是大概的看法 在我们那个时代,在二十岁以前失去童贞的女子大约将近五成。至少,在我周围的女子的比率大约是如此。换句话说,有将近一半的女性,不知是否出於下意识,依然尊重所讲的『处女』。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女子(也可以称之为中间派吧),对於将来结婚时是否仍然保持处女之身,内心想必也经过一番挣扎吧!到了现在,尽管人们已经不再重视处女。可是,我个人认为,也不能因此就断言处女是亳无意义的事,或重视处女的人就是傻瓜。总而言之…老实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过程的问题。也就是说,该视情况而定,依对象而定。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妥当的想法,以及生活方式。
而且,那些被夹在中间的,比较『沉默的大众』等女性之中,也有个性开放与生性保守的女性。女性之中有从认为『性』只是一种运动的新潮女性,也有坚持直到结婚为止都得保持处女之身的保守女性。男性当中,也有人认为将来和他结婚的对象必须是处女才行。
虽然任何时代都有各式各样的人,和不一而足的价值观。可是一九六○年代和其前後的年代所不同之处,则在於一九七○年代的我们都坚信,假如照这样,让时代顺利地进行下去,那麽这种价值观的差异总有一天会逐渐消失。
和平。
这是我的朋友的故事。
他和我是高中的同学。简单地说,他是个样样精通的人。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运动也样样拿手,待人随和又亲切,而且很有领导能力。他虽然不是很英俊,可是却有着一张清秀、讨人喜欢的脸蛋。他总是顺理成章地担任班级委员。他有一副好嗓子,歌声十分悦耳。此外,他的口才也很好。每当班上有辩论比赛时,他总是在最後发表结论。当然,那都是颇具独创性且含意深远的意见。可是,究竟有谁想在同学发生争论时,去寻求那种颇具创意的意见呢?当时,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希望能尽早结束那些争论罢了。於是,只要他一开口,就正好恰如其时地结束一场纷争。就那个意义而言,也许可以说他是无价之宝。在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有创意的意见的场合也比比皆是…说起来,那种场合还是占大多数。
此外,他也是个对规律和良心充满敬意的男子。在自习时间里,只要有人不守秩序、吵闹不休,他就会很有威仪地注意他们。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可是,这个男人的脑中究竟在想什麽, 我 却无法想像。不过,他很有女孩子缘。在教室里,只要他一站起来说话, 那些女孩子都会用那种充满仰慕的眼光望着他, 彷佛在说:『嗯,好棒哦!』一旦有不了解的数学问题,也都会去问他。他的人缘大约比我好二十七倍。他确实是那样的一个男子。
我想,如果你念的是公立高中,大概会了解那种典型的男子确实存在於现实生活中。无论那一班都会有一个那种『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没有的话,就表示那个班的素质太差了。我们长期接受学校教育,自然地学会各种生活的手段。不过,不论你喜不喜欢,只要生活於团体之中,就得承认有这种人的存在,并试着接受他,这是我从团体生活中学会的智慧之一。
但是,不用说,站在个人的立场,我当然不大喜欢这一型的人。我和这种人合不来,我喜欢的是……这怎麽说呢?就是那种比较不完美的,更具有真实感的人。因此,尽管我们同学了一年,我和他却几乎没有打过交道,就连说话的机会也很少。我和他初次认真地交谈,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我们都在同一所汽车驾驶训练班上课,在那里碰过几次面,也说过几次话。在等待上课时,我们也曾一起喝过茶。汽车驾驶训练班真是个既乏味又无聊的地方,只要遇到熟人,不管他是谁,我都很想和他说说话。我已经忘了和他说了些什麽!不过对他并未留下什麽不好的印象。奇怪的是,不管好或坏,我对他实在没什麽印象。(不过,我在取得临时驾照之前,就和汽车教练打了一架。於是被开除,所以我们那段时间的交往算起来也很短。)
後来,我之所以记得他,是由於他交了个女朋友。她是别班的女生,在学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美女。她长得漂亮,成绩又好,运动又拿手,而且领导能力也很强,班上的辩论会,她总是最後一个发表结论。无论那一班,都会有一、两个这种女生。
总而言之,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我常常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他们的身影。中午休息时,他们时常并肩坐在校园的一角,喁喁的私语。此外; 他们也经常相约一起回家。他们搭乘同一班电车,而後在不同的车站下车。他是足球队的选手,而她则是ESS的成员。(我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ESS的说法。总之,就是英语会话社。)当他们的下课时间不一致时,早下课的那个人就先到图书馆念书。看来,他们只要一有空就会在一起。而且,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记得自己曾经为他们居然有那麽多的话可说,而暗自佩服不已。
我们(我的意思是指我和我那些不够完美的朋友们)谁也没有嘲笑过他们。我们也不曾以他们做话题。如果问我为什麽,我想那是因为我们不会为那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发挥想像力。那己经变成存在於那里,理所当然的事。清纯先生与清纯小姐,就像牙膏的商标一样。我们对於他们在想些什麽,或做些什麽,根本毫无兴趣。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更加重要的世界。例如,政治、摇滚乐、性以及药物。我记得我们厚着脸皮到药局买保险套,还用一只手脱掉女生的胸罩。我们制做了听说可以取代LSD(迷幻乐) 的香蕉粉,然後用吸管吸食。此外,我们也发现了类似大麻的草,把它晒乾後用纸卷起来吸食。当然,并没有什麽效果。不过,那也就够了。那只是一种庆祝仪式。我们对於庆祝的本身,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致。
在那种时期,谁还有兴趣去管清纯先生和清纯小姐那清纯的一对呢?
当然,我们是既无知又傲慢的,我们完全不了解所谓的人生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也没有清纯先生与清纯小姐的存在。他们是一种幻想,只存在於狄斯耐乐园和牙膏的广告世界。不过,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所拥有的幻想,和他们所拥有的幻想,并无多大差异。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虽然并不是什麽愉快的故事,也不是什麽寓言式的故事。不过,那既是他们的故事,又是在我们亲身经历的时代。所以,也可以说是所谓的民间传说。
这个故事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那是在杯觥交错之馀,一阵胡扯之後,无意中说出来的故事。因此,严格地说来,也许不能算是真实故事。其中有一些部分,由於当时并未认真听而忘了。因此,在细节部分我加入了适度的想像。而且,为了不让真实的人物受到困扰,其中有一部分我是根据事实而改写(是在完全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内稍做修改)。我想,实际上的情形大概也和这个差不多。因为,就算我忘掉故事的细节部分,但是他说话的语调我至今记忆犹新。把从别人那儿听到的故事改写成文章时,最重耍的是,耍重视说故事者当时说话的语调。只要能掌握住那个语气,那个故事就会变成真的。就算和事实有些出入,仍然是真实的故事。有时,甚至和事实本身有所差异,反而更能提高故事的真实性。相反的,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和事实完全吻合,却根本不是真实的故事。那种故事多半都很乏昧,而艮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有危险。不管怎麽说,那种束西一听便知。
另外,我想事先声明的一点就是,做为一个说故事者,他只能算是个二流的角色。不知道为什麽,在某他方面亳不吝惜地赋予他各种优异的能力的神,却似乎并未赋予他说故事的能力。(唉!其实那种牧歌式的技能,在亲实生活并不能发挥多少作用。)所以,老实说,我在听他说话时,有好几次都不禁想打呵欠(当然我并没有那事做)。说着说着,有时候他会把话题扯远了。
有时候却一直在同样的地方打转。然後,他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回忆往事。他彷佛手上拿箸故事的片段,经过慎重的审视,直到确定那些资料无误之後,才一个接一个地按照顺序把他们排列到桌面上。我身为小说家 身为职业的说故事者 只得先把那些片段前後对调,再小心翼翼地黏上接着剂,把他们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东西。
我和他是在义大利中部的城镇碰面的,那个城镇好像就叫做鲁卡。
义大利中部。
那时我在罗马租了一楝公寓。由於妻正好有事回到日本,於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独自悠闻地享受火车之旅。我从杂内吉亚出发,沿途经过维洛那、曼德维、莫迪那,然後停留在鲁卡。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鲁卡。那是个安静、舒适的小镇,镇郊有家以鲜菇料理闻名的餐厅。
他是来鲁卡洽商的。我们很偶然地住在同一家旅馆。
这世界真是太小了。
那一晚,我们在餐厅一起吃饭。我们部是独自旅行,也都觉得很无聊。随幕年岁的增长,一个人旅行也变得很无聊。年轻时就不同了。不管是不是一个人,无论到什麽地方,都能充分享受旅行的乐趣。可是,年纪一大,就不行了。只有刚开始的两、叁天还能享受单独旅行的乐趣,到了後来就渐渐觉得景色不再优美,人声也变得嘈杂不堪。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到餐厅吃饭也觉得很麻烦。等待电车的时间也变得特别长,总是频频看钟。使用外国语言也觉得很麻烦。
因此,我想我们一见到彼此的身影时,顿时放心不少。我们坐在餐厅的暖炉前的座位上,叫了一瓶上等的红酒,还吃了鲜菇做的前菜、鲜菇羹,以及美味的烤菇。
他是为了采购家具而到鲁卡来的。他现在经营一家专门进口欧洲家具的公司,而且当然是经营得有声有色。虽然他并不骄傲,也没有暗示什麽(他只递给我一张名片,说他开了一家小公司)。不过,我一眼就看出他己经得到世俗社会中所谓的成功。从他的穿箸、说话方式、表情、动作,以及从他身上所散发的气息,我早已心里有数。所谓的『成功』,和他那种人,倒是十分相称的。令人感觉很舒服。
他说他看过我的所有小说。『我想,或许我和你的观念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也不一致。可是,我认为,能对人述说自己的故事,毕竟还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他说。
的确是相当中肯的意见。『假如能够说得好的话。』我说。
起先,我们谈了许多有关义大利这个国家的话题。例如,列车总是误点,吃饭的时间太长等等。可是,我也忘了为什麽会那样,在第二瓶义大利红葡萄酒送来时,他已经开始述说那个故事了。於是,我一边侧耳倾听,一边在旁边接腔。我想,他大约很多以前就想告诉别人那个故事了,可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对像。而且,我认为,如果当时不是在义大利中部小镇里一家气氛极佳的餐厅、如果那瓶酒不是香醇可口的八叁年份的红酒、如果当时壁炉没有燃着熊熊烈火,或许直到那天晚上我们分手为止,他也不会对我说出那段故事。
可是,他终究还是说了。
『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无趣的人,』他说:『从很小的特候起,我就是个规规矩矩的小孩。我总觉得自己的周围彷佛有个无形的框框,我一直小心冀翼的生活,不敢起越那个范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眼前有一个清楚的指标。那种感觉有点类似行走在标示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