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老子为道 >

第15章

老子为道-第15章

小说: 老子为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认识正、反、合,就要认识理念是第一性的。我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处处都有,举例子不要太多,它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所以我们如何把一个大题作小,把一个小题作大,仍然是理念问题。    
    回来我们再讲这张纸,它的面积有这么大,一张十六开的纸,现在给个题目给你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将头钻过这张纸。这题就小,再作大一点,就是把整个宇宙装下去。先是给你装下一个有限的,然后要你装下一个无限的,行不行?行。因为它本身就是无限的,无限的当然就能装下无限的,这就是一个题目既能做得很小,又能作得很大。现在如果是问你怎样把宇宙装下,你就很简单地讲“办法总是有的”,你又把大题变小了。    
    如果叫你在墙上钉钉子,但又没法钉哪,这个很简单的事,“哦,办法总是有的。”同样一个理念,能大能小,能解决有限的,也能解决无限的。就是讲它本身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因为理念本身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就是无限的。如同我们现在看物质世界确实是有形的,但物质世界又是无形的。因为还有好多东西是我们感觉器官无法去观察到的,无法去感觉的,那么这些世界你怎么去理解它,怎么去观察它呢?那靠的就是我们的理念。    
    理念与奇迹    
    居里夫人当年要作实验,她是先发现了镭才去作实验,还是先想到了可能有这么一种元素才去做实验的呢?我想肯定是后者。她的理念当然离不开物质世界,离不开实践。前提还是有的,如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妇女,没有搞过实验,没有跟物理打过交道,当然这也不可能。所以,没有前提是不可能的。有些东西断章取义,将它截取一半从中间去评判它,必然有失偏颇。    
    我讲这么多,也就是讲处处都有正、反、合的现象。我们需要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许多问题,解决的方式是灵活运用我们的理念。我们把理念作为第一性的,所以许多的企业都有他们的理念。深圳创业伊始的理念是“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就凭这个理念创造了奇迹,塑造了深圳。    
    上次我们讲课的那家公司的老总讲,他们的员工每天早上要喊一句口号,叫“我是最优秀的”。这就是他们的理念,凭这个就能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不是从物质世界去提高,而是用理念去提高。一个运动员在走上国际大赛的赛场之前,为什么先要调整心态,原因就是“理念是第一性的”,因为只有理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全部。因为正、反、合本身就是理念,就凭这三个方面就能认识事物的全部。    
    这里不多讲了,希望大家多想一想,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第四部分为道“三境界”之为道的起点—独上高楼

    今天讲“独上高楼——衣带渐宽——蓦然回首”,这是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治学经验时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句引自晏殊的《鹊踏枝》,这首词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前面一句的意思是说:回想到昨天晚上,西风把本来绿葱葱的树叶吹落一地,我一人独自登上高楼,望到很远、很远。为什么已经望得很远,望尽了天涯路,还没望到什么?原来,还没有望到“我”所思念的人。后面又讲到“欲寄彩笺兼尺素”,本来想寄彩笺和尺素。不像现在的通信先进,现在人信都不想写了,连鲜花都能传递。古时候的通信只有两种:彩笺和尺素,彩笺就是信纸,尺素就是丝绢,在上面写上诗和信的内容。所以说“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作这首词,是抒发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国维借用它来说治学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想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首先应该登高望远,仰观路径,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意思是:你必须将自己路径要望清楚,目标要望清楚,要心怀大志,志在千里之外。治学学的是什么内容?前途是什么?学科要选好。    
    


第四部分为道“三境界”之为道的着力点—衣带渐宽

    第二句引自柳永的《凤栖梧》,前面两句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拟把,就是我准备把,想把这种狂放的心态寄托在一醉方休上,以酒解忧愁。“对酒当歌”是曹操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强乐还无味”。为什么是强乐?因为也在思念恋人。所以,“我”一人在此独自欢乐不起来,一个人说话好像两个人说话一样,又似乎是面对面地说,而实际上是独语。“我”的衣带都渐渐地宽松起来了,看“我”瘦到什么程度,为了你,“我”无怨无悔呀,为什么不悔?“我”这个瘦是为你呀,虽然人这么憔悴,但是“我”不后悔。    
    王国维又借用这首词来说明治学的什么境界?这个境界是: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一番刻苦的修炼。你想不刻苦,轻轻松松将什么学位都拿到手,把什么成果都拿到手,这是不可能的。治学真正要达到一定程度,必须做到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为道的亮点——蓦然回首    
    第三句引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上阙是:“东风又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他在描写元宵节。元宵节的花灯就像是花千树,东风一吹,千树花一应开放;又好像是把天上的星星吹下来,像落雨那样,形容元宵花灯多得不得了。每条路上有宝马,有雕车,暗香满路,小姐多啊。“风萧声动,玉壶光转。”玉壶是指月亮。“一夜鱼龙舞”,仅用五个字概括了全部夜景,这是总写。那么,下阙就写到人,写到具体的一件事,而且写到心理活动。看起来是在写别人,写与自己无关的事,但实际上就是写自己心理老是惦着的那件事、那个人,每一首诗都这样。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小姐、女人用的饰品,还有笑语、暗香。这些都是为下面那个蓦然出现的人做铺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找得好辛苦,“众里寻他千百度”,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好失望啊。就在失望、怅然的时候,突然一回头,无意识地一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好在灯火非常灿烂、人最集中的地方,多大的惊喜啊!    
    王国维借用这句词又说明治学的什么境界?一个人到治学阶段,研究一个课题、一个项目,已经有成果了,经过了反复追求,反复探究。就像陆游写的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刚才那情境就像山穷水尽了,已经找不到她了,这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来就找着,可能就没有这么大的惊喜,就是在“千百度”中找不着,大失所望时,无意间蓦然一回首,找着了。人在治学阶段对事业的追求,对学问的追求,经过了山穷了,水尽了,路也没有了,这种境界现前时,只要再坚持一步,后面就是柳暗花明了。所以,有一种大喜过望的成就感。如果很轻松就得到了柳暗花明,那也就无所谓。“又一村”是又一种境界,又一种新的发现、发明,他的思想境界、学问境界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空间,这就让人赏心悦目了。      
    


第四部分为道“三境界”之为道“又一村”“理想国”

    王国维用以上三首诗来比喻成就大事业者、大学问者治学阶段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登高望远,望见了目标;第二个境界要刻苦地追求,孜孜不倦地追求;第三个境界是说,经过了刻苦追求、孜孜不倦的求学后成功了,这种成功看起来是在一刹那之间出现的,实际上不是;不是在突然一转身中“柳暗花明”的,不要忘了前面的山穷水尽、衣带渐宽这样一个艰辛的历程,所以说,这三个境界是一连串的,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层楼这么走来的。这些比较好理解,很有趣味,但做起来,要踏踏实实去实践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做到了,你想得到的也就能得到。    
    其实,这三句诗的意思,这三个境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诗里全有了。这里,我想对这句诗多说几句。    
    “山穷水尽疑无路”,说的是自然之路,又是世俗之路,也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选择与追求、奋斗与向往,几乎都在不约而同地奔向“又一村”。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穷”、“尽”和“疑”的时候,这是人生的转折点,向何处转?命运是顺转还是逆转?就像弹簧,往往逆转的反弹力大,要控制它,就必须使出更大的制控力。“疑”,有疑才有悟,问题是如何疑,不能盲目地疑。疑对了才能悟,悟了才能见到“又一村”。    
    然而,“又一村”在哪里?路在何方?要找到它,走近它,最终见到它,必须去探索,去追溯,甚至去冒险。直到山穷了,水尽了,路没有了。此时,是沮丧,是消极,是退缩,还是义无反顾,百折不回?也许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则心灰意冷,前程渺茫,半途而废;一念悟则信心不减,跋涉不止,柳暗花明。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然而,成功的路只在成功者脚下。地上道路千万条,属于我的只有那一条——我自己闯出来的成功路,这条路途中虽有“山穷水尽”,有“疑无路”。但山水有穷尽,人的志向和毅力无有穷尽;路途中有疑惑,目标没有疑惑。此时,疑是艰辛后的考验,是信心的火花,是继续追求的动力,是成功的曙光。有疑才有悟,有悟才能通,通向“柳暗花明”的“又一村”,通向“灯火阑珊处”,通向彼岸的“理想国”。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功—济于时(1)

    “三不朽”    
    立功、立德、立言,这三者称为“三不朽”。这个“朽”是永垂不朽的“朽”。一个人立了丰功伟绩,其精神就会千古不朽,后世人都记住了他。一个人立了德,如尧、舜的德,那是千古不朽的,人们一直都以尧、舜为榜样。立言,如文王、孔子、老子……这都是立言的,以自己的言论而不朽。这三不朽是出自于《左传》。《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是由左丘明撰述的。    
    《左转》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天,鲁国的穆叔出访晋国,晋国的范宣子接待了他。范宣子问鲁穆叔:“古人有句话说:‘死而不朽’,指的是什么呢?”当时穆叔没有回答他,也许是没反应过来,也许是故意不回答。范宣子把晋国的祖辈传承一代一代地往下叙说了一遍,说:“大概所说的不朽就是这个吧。”穆叔说:“这叫做世禄,不是不朽。鲁国有个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还没有废弃,大概所说的不朽就是这个吧!但这还不算,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立功,再其次是立言。这叫三不朽。”《左传》中这段“三不朽”的阐述,记录了古代人们对人格价值的最概括的评价。人格是不同于神格的东西,这样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支配着人们的人生追求,也一直贯彻在教与学的理念之中。    
    今天,我们把这“三不朽”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为以至于无不为”这个次序来排的话,我认为还是按“立功、立德、立言”这个次序来排较好。我认为一个人必须先是立功。做事、学习就是用功,功是功夫的功。第二个是立德,也是修心养性,有了功夫,功底厚了,功课也做得很好,但如果没有德行,修养也就不行。之所以把立言放在后面,我认为一个人真正想立言,想立的言千古不朽,应该以前面二者为基础。没有功夫无以谈功劳,没有功劳人家不会认可你,没有道德修养人家更不会恭维你,也不能被后人所称颂。所以讲立言应该是最难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下面就分开来讲一下。    
    如何练“外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注释,对“立功”是这样说的: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尚书·大禹谟》中把“六府”、“三事”合称为“九功”。在今人看来,无论是求学、自学、人格的修炼,还是办事业的功绩,为国家民族的功勋,或丰功伟绩等等,我认为这个“功”是真功夫,要真正立功劳,真正创立了丰功伟绩。那么你这个功从哪里发呢?我认为有两个“功”,一个是外功,一个是内功。    
    哪样一种功叫外功呢?下面就用《中庸》里面的一段话来说明外功。这里我就不用原文,用大概的意思来讲一下。    
    《中庸》中认为: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这里面就讲到学习要广泛,探讨要详尽,思考要慎重,辨别一个东西要清楚,执行、实践的时候必须要忠实。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外功的问题,你不修好这个外功,那你学习、探讨、辨别、执行这些都难以做到。    
    《中庸》又讲:“不学则已,学了不能掌握就不罢休;不问则已,问了没有问清楚就不罢休;不思考则已,思考了没有得到结果就不罢休;不辨别则已,辨别了没有辨明白就不罢休;不做则已,做了没有做彻底就不罢休。”学一门艺术也好,学一门技术也好,掌握一门学问也好,你不学则已,学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不能罢休。这里的几个“不罢休”,就是一种功夫,这就是真下功夫。那么这个功夫怎么下法?下面接着讲怎么下这个功夫。    
    所谓外功,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刚毅”,即刚强和毅力,这就是外功。因为你有不罢休的精神,你做到了。人家做一遍,你做十遍、百遍,下了人家一百倍的功夫,这必须要一种毅力,没有一种刚强的毅力是不行的。这样炼出来的不就是刚强和毅力的外功吗?这个外功不是一般的外功。所以有时事不投机不是机会没到,也不是条件不成熟,而是你的功夫不到家。    
    如有的人练书法。这个字他也知道怎么写,但写出来后形像而神不像。原因就是没有功底,或是功底不厚。其实什么事都要一种功夫,这个功夫是从哪来的呢?我们看了《中庸》里面这段话,就应该明白了,清楚它是怎么来的了。就是几个“不罢休”,还有一百倍的努力,这种刚强的毅力。我们不需要过多去追求什么复杂的东西,关键就是把外功练好。    
    日本人有这么一句话:这件事即使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无所谓,不做也行;但是我一旦做了,我就要将它做完,使其成功。这就是培养一种做事要做彻底和不罢休的习惯。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功—济于时(2)

    如何练“内功”    
    再讲内功。内功是一个“诚”字,是诚信的诚。为什么用诚来概括这个内功?有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