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老子为道 >

第20章

老子为道-第20章

小说: 老子为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人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大胆地想像,大胆地去思辨,在想像中间有更美好的世界。柏拉图的想像中有他的理想国,陶渊明的想像中有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桃花源”,马克思的想像中有共产主义。但他们不是一般的想像,其实他们也是一种思辨。就像科学家的一种思辨;他们的想不是瞎想,想像里面有思辨,是一种很合理的推理,以现实科学为依据,并有严谨的逻辑。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想像,而是根据某一件事来启发的。像我们今天就是根据一呼一吸之间找到一个息场,这样来讲的,我们是有根有据的,是从我们的智慧中间发散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今天能理直气壮地讲这些东西。我今天讲的有没有离题,如果你们认为离题了尽管讨论。总之,本课始终是围绕开发智慧、启迪意念空间的。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物理现象——观色(1)

    观“四大皆空”    
    这一课和上课一样,是我拜读了净慧法师的开示后感悟的东西,不知道讲得入法不入法,如果有兴趣,你们最好多读读净慧法师主编的《禅》杂志。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参加柏林禅寺每年举办的“禅文化夏令营”,那是令许多大学生神往的夏日生活。    
    现在回到正题。    
    关于“观”的理解很多,这里仅以宋代易学大师邵雍讲的为例。邵雍《观物篇》云:“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义。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义。”冯友兰解释说:“以目观物,即以感官观物,其所得为夷。以心观物,即以心思物。然实际的物,非心所能思。心所能思者,是实际的物之性,或其所依照之理。知物之理,又以理之观点以观物,即所谓以理观物。”又有所谓静观者,程明道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间。”    
    色是什么?不仅仅是指颜色,实际上是指形色。物质世界里颜色只是一种给人感观上的东西,这里的色就是指有形、有色的物质,是一个三维立体的世界。    
    练习瑜珈功的人要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炼丹叫意守窍,其实就是观相于丹田。密宗教人观种子,五祖叫人观月轮,这都是一种观。    
    色,它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是三维立体的(即长、宽、厚)。这些物质在印度传统文化里是指“四大”,所以佛教里也有“四大”,如四大皆空的“四大”。四大是:地、火、水、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一种四大:土、火、空气、水。他将四大称为简单的物体。在中国古代称为五行,五行里面加了一个金,实际上金应归于土,说明“五行”学说产生于青铜器问世以后。金是从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土生金,所以应归于土、归于地。中国的五行与印度的四大,与西方哲学里的四大实际上是相通的。伏羲八卦里面所讲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正好也包含了四大,但不含金,可见“八卦”产生于青铜器问世之前。这些东西都是色,都是物质。    
    中国五行里面代表的东西比较多。如木在人体的五脏里面代表肝,在六腑里面代表胆,在颜色里面代表绿色,在味道里面代表酸;在五官里代表眼。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说一下,以说明五行可以代表所有的三维物质和现象。    
    在八卦里面的乾卦,不但代表天,同时还代表父,代表马,代表人的首,代表男,代表东西很多,还代表光明的,代表刚健,这只是乾卦。亚里士多德将“土、火、气、水”称为“简单的物体”。这就说明了它的第二个特性,就是它的可变性,也就是它变异的一面。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物理现象——观色(2)

    理念世界的影子    
    谈到万事万物的变化,这里应用《旧约全书》里面的一段话: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却永远长存。    
    太阳出来,太阳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原行原道。    
    江河都向海里流,海却灌不满。    
    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人难以言尽,眼看着不饱,而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以后必再有;    
    以前的事,以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    
    这段话变来变去,我认为它把事和物的变化描绘得非常形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宗教是一种文化。《圣经》里的这段话,实际就是一种文化,描述的是自然的本体,万事万物就是这种现象,所以这里的描绘确实很生动。对于物质世界的变化我不想多讲,要讲的话那实在太多了,因为讲变易的时候也要讲。所以我认为引用《旧约全书》的一段话,是很有启发的。    
    下面讲讲色的另一特点。这个特点是客体与主体的分别。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呢?以前也讲过。如:柏拉图提出“理念是第一性的”,“可观的物质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实际上他这个说法如果抛出他那种“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外,平心而论应该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把人作为万事万物的主体,那么理念应该是第一性的。为什么呢?如果我没有去观察事物,我没有与事物接触,没有与物质发生任何的联系,那么我就不是这物质的主体,这物体也不是我的客体,我们之间毫无联系。所以说这个东西的存在必须与我的理念、我的意识同时存在,而且已经对它有所关注,才能成为主、客体关系。当然不能讲这个物质没有我的意识关注它,它就不存在,如果这样讲就是错误的。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物理现象——观色(3)

    谁在观?    
    中国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说,虽然眼睛看不见坚硬的属性,手指触摸不到白色,但不可因此而断言世界上不存在坚硬和白色。这是由于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感觉职能,而且他们又不能互相替代。    
    如果不以人为主体,而是以万物为主体的话,那就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唯心与唯物应该有一个前提。如果以人为主体,那就应该是“理念第一”。以人为主体不排除万事万物本来就存在。我们的理念没有了,我们的眼、鼻、耳、舌、身意没有了,它还是存在的。我们的这个题目讲了一个“观”,是谁观?应是大家都在观,都在看。如大家去看电影、看戏、看演出,去观察日蚀、月蚀,观天象,这都是观,是一个群体在观。还有“我”这个个体在观,在观察这个物质世界。    
    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在前面几课里已经讲过了,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认识这个世界。如我们看电视,完全是为了一种娱乐吗?不是。我们可以在娱乐之余有所获得,获得一些知识,获得一些启示。观察并不是饱饱眼福而已,如讲是福,那就必须有所获得才能称其为福。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才称为观。你知识程度有一定修养,有一定功夫,也不仅仅是色界,还有声音、气味,这些都能通过听、闻而观察的,有时你听到某个声音你会想到它的形态,有时你闻其味也能想到它的形状,当然这要凭着一种经验去观的。    
    观音菩萨,“观音”这个词的组合好像是有矛盾的。音是听,是闻的;观是观色、观形的。怎么能“观音”呢?在我们常人当然不行。但得道的菩萨可以办得到。因为“菩萨”的本义是觉有情,是带有情感的觉者。觉者也是人,而不是神,是觉悟了的人,而我们往往将觉悟了的人神化了。雷锋是觉悟了的人,爱因斯坦也是觉悟了的人,他们在人们的心中多少有些神化的东西。我们这样理解就会明白,“菩萨”只是觉悟者的总称而已,就像今天的“英雄”、“劳模”……    
    五眼六通    
    五眼、六通,只指多种功能。五眼,是《金刚经》里讲的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天眼通:我们用肉眼看到的距离上是有限的,还会受到一些物质的障碍。前面隔着一座山、一堵墙,甚至隔着一层玻璃也看不清楚,这就是人的肉眼的功能,有了“天眼通”,它就没有这些障碍。古人观月,认为“月有阴晴圆缺”;今天的人观月,虽目光不能及,也能看到“月本无圆缺”,借助的是科学知识,这就是“天眼通”的涵义。    
    天耳通:就是超声波、次声波都能听到。如果你真正静下来,环境也非常的静,你就能感觉到周围有一种微妙的声音。这个大家可以实验一下,你先静下来,待静下来之后,你似乎感觉有种声音,不是用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传到大脑里面的。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能观到的,只不过是以真正的静为前题。观世音菩萨观海潮音,觉悟了自然规律,怎样觉悟的呢?他听海潮音来时汹涌澎湃,但声音中有许多种层次,并不是噪声。一次次地听,便听出其中的规律。海潮消失时,潮音也是渐渐地远去而归于寂静,但此时又并非绝对的静。    
    ……这里仅以此二者为例,切勿误解了其中的真义。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生理现象——观心(1)

    为什么会“走神”    
    观心的“心”不是指肉团心,肉团心不过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器官,它仅作为一个血液循环的中心。这里的心,是指能够思维、能分别的心。真正意义上的心是代表“我”,那个肉团心不能代表我。    
    例如,现在人身上的器官可以移植,假如一个人的心脏有了毛病必须换心脏,现在的医学发达,应是没多大问题的。换心手术成功了,可这个人的性格、思维、分别心还是原来的样子,记忆也都没变。如果肉团心能思维、有记忆的话,那被移植后的人,他的性格、思维、记忆不就完全变了吗?不就变成了捐出心脏的那人的吗?这肯定是不存在的,我想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这在科学、医学、生理学上也是讲得通的。我们讲的这个心是思维的心,这个心是代表“我”的,这个心不代表“我”那就不成为“心”了。这就是讲物以人为主体,人应以心为主体,心以“我”为主体,心是代表我的,心即是“我”,“我”即是心,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既然讲到“我”,那么“我”又是一个什么意思,什么概念呢?这个“我”有两个“我”,甚至于是三个“我”。这里我只能讲两个:一个“真我”,一个“假我”。一般人会认为这两个词是佛教上的名词,是佛教上的理念。实际上西方的心理学家,还有我国的心理学家,他们已经接受了这种观念,人有一个“真我”和一个“假我”。什么叫“真我”?什么叫“假我”呢?我这里举三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小时候吃饭、喝水的时候,将碗捧在手上,不小心将碗掉到地上摔破了。但回头一想,自己当时是怎么将碗摔下去的,这时已经记不清了,想不起来了。其实,这不是有意去摔,而是无意识中摔的。为什么记不起呢?这说明当时“假我”在那里作主,不是“真我”在作主。这个“假我”本身就与“真我”有区别:“真我”知道这个碗不能放手,要捧得稳稳的;而“假我”是六神无主的。有一种说法叫“走神了”。    
    再说丢东西也是这样,几乎每个人都丢过东西,特别是丢贵重物品的时候,丢的那一刹那不记得了,似乎是迷住了似的,糊涂了,走神了,原因就是“真我”不在了,而是“假我”在那里当家作主。这“假我”当家与“真我”当家是相反的,明明将钱包放在那个地方,可走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带走。如果当时是“真我”在当家的话,那么这样的过失是不会发生的。    
    古人讲:“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失足,就是指人犯错误,有时候就在一刹那,一个念头出错了,失常了,就犯错误了。实际上一旦大错回头,醒悟了,就会想“我当时怎么那样糊涂呀?”为什么糊涂呢?就是因为那一刹那“真我”没在作主,而是“假我”作主。如果说没有“真我”与“假我”的区别,那么自己做的事为什么会后悔呢?后悔?只有“真我”才后悔,“假我”是不会后悔的。这就说明有两个“我”。当然我这是用比喻的形象来讲这个问题。但我们不能讲用一个“真我”和一个“假我”就能准确地把事物存在的本体说清楚,实际上事物的本体比这个还微妙。只用一个“真我”和“假我”来形象,其实还是不准确,这里只能是这么比喻,让我们大家去体会,去体验这里面还有更深的东西。我所讲的东西都不是本体的东西,都不是准确的东西,我想谁也讲不准确,如果谁能讲得准确,那为什么自古到今还有那么多的争议呢?    
    牛顿是大科学家、物理学家。为什么他的一些理论、定理后来又被怀疑了呢?他讲的那些道理,他发现的那些定理,在当时是非常准确的,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后人的研究,发现他的成果也有欠缺的地方。同样,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到现在还是很准确的,但再随着时间的前进、后人的研究,我想也同样会有人提出他的相对论有欠缺的地方。为什么呢?我们现在还只能是相对而言的。       
    


第五部分为道“三观”之观生理现象——观心(2)

    观自在    
    我们讲观心,必须讲到《心经》。《心经》有260多字,其他都不讲,只讲开头三个字“观自在”。《心经》讲到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实际上都是讲观,也讲到观色,都是衬托讲观自在的。特别是“自在”两个字,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自在”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间,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应用的频率还不算低。    
    那么“自在”这个词给了我们哪些更深一层的信息呢?也很简单。“自”是自己,“在”是存在,就是自己存在故名自在。其实,自在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对待他人和自己,其价值取向是一个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有物才有事,有世界才有人类,有他人才有自己。    
    你是“钱”的主人吗?    
    我曾经与一位很有钱的人谈过这个问题,我曾经告诉过他:“你不能认为这些钱是你的,因为你不能为这个钱当家。无论是谁,无论他有多少钱,他都不是这个钱的主人。”他当时“啊?”了一声,意思是他不相信。他认为这钱在他口袋里,存折在他口袋里,银行的户主是他,有谁能拿得走?他并不承认我的观点,也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当时问了他一句话:“你那次生病住院花了那么多的钱,如果你是钱的主人,难道你成心与自己过不去,故意将这些钱送到医院去吗?还要吃那一番医疗的苦?”这时他似乎明白了,会意地笑了笑。    
    有些司机为什么要乖乖地到银行排队交罚款的钱呢?难道他是心甘情愿去交那个钱吗?不是,他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能当钱的家,钱虽在口袋里,但他当不了钱的家,做不了钱的主人。大家可以细想一下。    
    自己在不在,如果你自己有一个当家作主的位置,有“真我”在那里为你当家,给你出谋划策,那样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