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柯云路: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

第4章

柯云路: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第4章

小说: 柯云路: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使橡胶经常保持健康状态的一个方式,并不是说它不可以接受外力,因为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外力。但是经常要放松它,使它恢复到正常状态。
    人的心理非常敏感,是很容易被扭曲的,但是反过来,就因为它非常敏感,我们稍微用点方式,就能把它调整过来。
    几天前,我与大学的几个同学谈话,讲到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子,现在二十多岁了,很痛苦。为什么呢?她患有一种心理疾病。怎么得的呢?小时候表姐来看她,妈妈就说,你看,你就没表姐长得好看,你的学习也不如表姐好。这种话做母亲的以后又重复了几次。结果,女孩就产生了对她表姐以及周围人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敌视、排斥心理。当她把别人当做敌人以后,自己就被孤立了,渐渐的,她变得害怕环境。第一步是把别人当敌人、对手,第二步是怕环境。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二部分 去除心理、行为障碍(2)
    她长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现在每天的目光只能看自己的鼻尖,不能看周围环境,不敢看任何人,生活已经有困难了。这叫心理行为障碍,而且是严重的障碍。
    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
    就是因为母亲那个不正确的心理的影响、语言的影响。
    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有时候心理上会有这种弱点或那种弱点(虽然没有她那么严重,她是比较典型的):比如怯生,不敢交际,比如孤僻,比如忧郁,比如焦虑,总觉得自己处在没完没了的焦虑之中,而且这种焦虑有的时候伴随人一生。
    所有这些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都是由如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儿时的心理创伤。
    二,从小到大受到的各种不良心理暗示。
    三,从小受到的当时不可忍受的压力,如学习、升学等压力。
    四,家庭变故及自己经历的特殊事件和特殊体验。
    五,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受错误的性观念的影响,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六,当前的生活有承受起来感到困难的压力。
    这些因素,往往可能造成心理中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全健康。那么,每个同学可以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我愿意帮助你们。
    克服不健康心理的方法:倾诉
    一般性心理不健康因素的克服,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倾诉。
    一个人有了某些心理上的不正常,往往需要倾诉。
    有的人出门前总是不放心,反复地关门,关几次都不放心,来回检查。关一个抽屉,锁上以后来回检查。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中就有这种情况,这叫强迫症,是个小小的不健康。还有的人一小时走不出家门,不是关煤气,就是关水管,关电灯,或是关门,他来回走不出去。可以告诉你,你只要锁上门,来回检查,次数偏多,就是强迫倾向,就叫心理不健康因素。又比如你来回洗手,总觉得洗不干净,这也是个强迫观念。有的人总怀疑自己有病,怀疑自己这儿有毛病,那儿有毛病,这是疑病症。
    再比如你对有些东西有恐怖,比如对高处有恐怖,这叫恐高症。
    在座的有没有恐高症啊?
    (部分人回答:“有。”)
    你看,回答“有”的人不少。
    有恐高现象的同学举举手,大胆地举举手,别不好意思,这是一种倾诉,知道不知道?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有些人慢慢地举起手。
    热烈鼓掌。)
    我只想和你们交朋友,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刚才喊的时候人挺多,可是要举手的时候人就少了,因为喊的时候大家不注意,不暴露,刚才喊“有”和“没有”各占一半,一举手就剩下少数了。
    恐高症就是一种恐怖观念,叫不健康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只要在你身上存在着,总是要影响你,影响你的状态,影响你的智慧,影响你潇洒的人生。现在你觉得不严重,不就是恐高吗?高处我不去就完了嘛。不对,既然你有这个问题,就要把它拿掉。
    什么时候你站在二十层楼往下看也不害怕,才叫正常。
    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几年前我们一起去海南岛参观访问,轮船靠岸走下舷梯的时候,舷梯窄窄的,有五六层楼那么高。她吓得不能走,我一直把她拉上去,再一直把她扶下来。她告诉我是恐高。
    我见过很多知识分子,特别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有特别高要求的人容易恐高。对这个问题,第一自己解决不了,第二觉得也没什么大妨碍,反正也死不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既然想做一个健康人,就永远要处在一种无所畏惧的健康状态之中。有了不健康的因素就应该拿掉。
    恐高症,除了小时候从床上摔下来,或者被大人举到高处吓着以外,这两个原因可以查一下。如果没有这两个原因,恐高就是因为一个很平常的原因,从小对高目标的追求,使潜意识产生了对高目标的畏惧,转化为生理的、视觉上的恐高症。根据我的研究,恐高症在那些责任心强、努力学习的知识界特别多。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二部分 去除心理、行为障碍(3)
    你看那些建筑工人没有几个恐高症。从农村招来很多建筑工人,马上让他爬高楼,他不害怕。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回答:明白。)
    这是心理上的微妙之处。
    讲一点点心理学的小常识。
    我们的心理经常像做梦一样做一个象征,因为你在学习中、人生中追求高目标,一方面很向往高目标,也很喜欢高目标,另一方面对高目标有点畏惧。这个畏惧又不表现出来,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怕高。
    恐高症与梦一样,它转移地表现了你对高目标的一点畏惧。
    那么,有恐高症的朋友,首先要检查自己在人生中是否做到了既积极又放松。既要有高目标,但又不要有高目标的压力。我偶尔看看球赛,大家知道,比赛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实力问题,也还不是具体的战术问题,而常常是心理指导问题。
    什么状态最好?自信,但又轻松,同时兴奋。这种状态最好。
    学生们都知道,如果你小时候不能考出好成绩,就怕对不起家长,在家长那儿不好说,这个压力是不好受的。如果某个高目标是必须完成的,可是又觉得有可能完不成,感到有压力,这个状态并不好。
    我们的足球竞赛,包括任何一种人生竞赛,都要有必胜的信心,可不要有必胜的包袱。要轻松,不在乎输赢,可是又要争取赢。这个微妙的东西大家要掌握。
    那么,倾诉是第一个方法。
    克服不健康心理的方法:脱敏
    第二种方法,心理学术语叫“脱敏”。
    你拿一张纸,然后坐在那里放松思想想一想,我都有哪些还不太理想的、心理上不健康的或者不是很棒的地方?你写一写,随便写一写,比如说,我这人有时有点焦虑,我有点恐高。
    把这些想去除的东西写在上面。
    这是第一步。
    我刚才讲的倾诉,要尽可能地倾诉一下。要对别的同学讲我有恐高的毛病,为什么恐高?你就要想一想,小的时候可能被摔过,被举到高处,或者对高目标确实有点压力。我觉得没有必要恐高,不值得,一讲出来,好一半。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回答:明白。)
    一定要找人倾诉,倾诉出来就好一半。就像弗洛伊德经常运用的自由联想疗法一样,他让对方把一个东西讲出来,就好一半。这个很奥妙。
    举一个例子,有一种病叫咽部异物感,中医叫梅核气,就是嗓子里面总觉得有东西,其实什么也没有。很多中年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家庭关系和周边环境比较繁杂,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吃药也好不了,我遇见过不少这种情况。这是由于在生活中有一个情绪既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他心中苦恼、烦闷、生气、怨恨,可是不能说,他就得往下咽,咽又咽不下去,就卡在这儿啦。
    大家不要笑。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你跟他谈一谈,他把话讲出来,第二天就好了。人的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就是这样。这是第一,倾诉。
    第二个方法是脱敏。
    脱敏就是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写完之后,自己对自己说,自己对自己倾诉,我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恐高症我不要,焦虑我不要,忧郁我不要,孤僻我不要,神经官能症我不要。写出来,写清楚,确定不要了,把纸条撕掉。
    明白不明白?
    (热烈鼓掌。)
    一遍解决了一半,还剩一半,再来一次。多来几次。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这是第二种方法。
    克服不健康心理的方法:行为纠正
    第三种方法是行为纠正。
    刚才我讲的呼和浩特的那位女教师不敢大声说话,我指导她的方法就是脱敏。前些天我遇到一个人也是不敢大声说话,我用同样的方法调整他。当然这种调整方法还需要一个调动、帮助和一群人给他鼓励,没有这些,有时候就要困难一些。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二部分 去除心理、行为障碍(4)
    但如果你自己有决心,就能够用行为改变自己的不健康因素。
    如果你怯懦,社交时心理障碍多,想去找一个人的时候思虑特别多,来回萦绕,这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让自己多想,而是去行动。
    打断原有的思维逻辑,在行为中调整自己,这就是行为法。
    克服不健康心理的方法:减轻生活压力
    第四种方法,希望大家适当地解决好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压力问题。
    使自己尽力,同时又量力地做事和生活;使自己追求高目标,但不受高目标的压迫。
    克服不健康心理的方法:放松
    第五种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希望大家学会放松。
    为了使每个人都有一点具体感觉,我们现在稍微做一个放松。很简单,就是自我暗示的方法。大家知道形象思维吧?形象思维特别能够暗示自己的心理和生理。以后看心理学的书都会知道,形象思维是自我暗示、自我催眠的手段之一。
    那么你就自我暗示,想像。
    想像什么呢?想像自己从头顶往下,先从正面开始,脸部肌肉一点点放松,这个肌肉就耷拉下来。以后胃不舒服就用这个方法让它放松。让肌肉一点点放松,会有感觉的,体会一下,让它一点点放松,往下走,一直往下走。
    这个方法对解除疲劳、应付很多事情特别有用。
    包括去除各种胃部疼痛、肠部疼痛、各种痉挛性疾病。
    从前边放松,再从后边想像自己的肌肉放松,肌肉耷拉在骨骼上。体会一下,面部的肌肉耷拉在骨骼上,肩部的肌肉耷拉在骨骼上,五脏六腑都耷拉下来。如果有人胃疼,只要不是吃了有毒的东西,我指的是一般的痉挛性胃部疼痛,你想像一下胃部松弛,耷拉下来,让它放松。
    如果能够掌握好倾诉的方法,脱敏的方法,行为疗法和减轻压力、放松的方法,大家就会尽可能地减轻心理上的不健康现象。
    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使同学们能够认清自己心理上的不健康情况,掌握自我调整的五种办法。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二部分 建立强者心理素质(1)
    情商与强者的心理素质
    以上讲了去除不健康心理因素,只此还不够,要建立强者的心理素质。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讲到一个新概念,叫“情绪商数”。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智力商数,也就是智商,还有一个商数叫情绪商数。智力商数简称为IQ;情绪商数简称为EQ。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情绪商数是比智力商数更重要的一个商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包括婚姻、工作、交际和事业。
    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组还没有行为规范能力的儿童依次分别领入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只在一个地方放着一样非常显眼的东西,就是一块软糖,整个大厅的其余部分是空的。
    对于走进来的每一个孩子,老师会告诉他,对你有一个测试,这儿有一块糖,如果你在走出这个大厅之前吃掉它,就什么也不会得到。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打开门领你出去的时候,你将得到一个奖励:不仅大厅里的这块糖给你,还会再奖励你一块糖,这样,你一共可以得到两块糖。孩子很幼小,大多数儿童在一个空空荡荡的、没有其他刺激的环境中,只有一块糖诱惑他,他抗拒不了,就把糖给吃了。
    你们笑,你们当然能控制住喽。
    这是对儿童非智力心理素质的一种测试方法。一些儿童愿意争取得到第二块糖,他希望得到这个奖赏,可是他同样也被那块糖所诱惑,怎么办呢?他在大厅里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蹦跳,把眼睛转过去不看那块糖,不敢看呐!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老师开门进来,得到两块糖。
    得到两块糖的孩子,专家们把他们归为一组;没有坚持下来只吃到第一块糖的人又是一组。对这两组儿童的成长由小到大进行跟踪,结果发现,坚持下来得到两块糖的那组儿童人生相对比较成功。而那些馋嘴巴,第一块糖就吃掉的孩子就比较差。这些孩子肯定是在智商同等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
    说明什么?说明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质系统所起的作用,确确实实有的时候要超过智力系统所起的作用。我在深圳见过几位神童,有的还是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但是他们一旦走上社会时,有的连正常的职业都不能胜任,仅有智商是不行的呀。要去除心理疾病,那只是达到通常的健康,还不能说是很出色的心理素质。
    那么,希望所有的同学从现在开始要培养自己出色的心理素质。
    我首先问,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决心?
    (回答:有!)
    有没有这样的信心?
    (回答:有!
    热烈鼓掌。)
    好的心理素质是一种人格魅力
    好的非智力心理素质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使得你永远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人也是一个功能系统、功能状态,好的非智力心理素质会使你的智力系统处在最佳的发挥水平。就好像一个象棋大师在比赛时,好的心理素质会使他的棋艺充分发挥一样。
    没有好的心理素质,所有的智慧都没有用。
    第二层意义,对于一个象棋大师,对于一个写书的人,单独做学问的人,非智力心理素质主要解决他的智力水平发挥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在人群中活动的人,比如你要组织,你要做经济,你要交流,你要公关,你要和周围的人交往,非智力心理素质不仅使得你的智力能够发挥,本身是你的一个魅力系统。
    好的心理素质是一种人格魅力。
    你微笑对待人生,大家就喜欢你;大家觉得和你在一起轻松愉快,你的人缘就好,你的人际关系就好,朋友就多,你的机会就多。
    魅力非常重要,送给朋友们两句格言:
    人格魅力、性格魅力是男子真正的外貌──这是送给男同学的。
    还有送给女同学的——对于女性来讲,人格、心理素质的魅力比外貌更重要。
    性格魅力就是男子的外貌;对于女子来讲,性格魅力是外貌的一部分,但比你通常的外貌更重要,是第一外貌。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第二部分 建立强者心理素质(2)
    有的人不懂得这一点,不同意这一点。这里就不讲性格魅力了,一个很好看的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