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烈将军史迪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公众的极大愤慨,强烈要求罢免军中无能之辈,改革军队管理。陆军的失利,使
史迪威博士受到很大刺激,但他除了深深的叹息,不愿说什么,也实在顾不上去说
什么。因为他所在的几家银行和公司的业务,都在迅猛发展,他夜以继日地工作,
有时还要沃伦帮他办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传递一句话。沃伦很乐意帮父亲做
事,每当他把委托的事圆满办成之后,那种乐趣是难以形容的,他好像一下子又长
大了许多。对父亲所教导的办事要公正、守信等道理,他铭记在心,并且奉行了终
生。那两年,史迪威博士是绝没有想到要让儿子去从军的。
沃伦·史迪威在扬克斯中学高年级期间,施展语言天赋的机会不多,他出色的
表现是在体育方面。他最拿手的是短跑,由于老师指导得当,没有人比得上他。但
当时的热门项目是橄榄球,史迪威很快便成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骨干。
橄榄球运动源于英国,经过美国大学生们的改造和革新,成了一项风靡美国的
运动项目。在一些名牌大学橄榄球队的影响下,不少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代表队。
扬克斯中学的代表队叫“高地橄榄球队”。在11名队员中,史迪威是身负重要任务
的“四分卫”,而在比赛场上,人们称他是全队的“灵魂和将军”。同学们都羡慕
他,一佩戴上头盔、护具,他简直像个古罗马的斗士,威武异常。比赛时,无论是
脚踢、手传、夺抢橄榄球,他都特别机灵、麻利,骁勇无比。特别是他的抱球奔跑,
在整个球场里无人能抵挡,无人追得上。经过几次比赛后证明,只要有他上阵,高
地队就稳操胜券。他和高地队的神威,使扬克斯中学在全纽约市都名声大振。
1899年,16岁的史迪威率高地队作为扬克斯市的代表队,和纽约市、西切斯特
市所有预科学校的橄榄球队比赛,连战连胜,大出风头,使一些名牌大学的橄榄球
队也对他们称赞不已。高地队返校时,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亲自迎接他们载誉而
归,还破例给史迪威和全体队员发了奖金。
在田径运动中,史迪威也是出类拔萃的。他擅长四分之一英里赛跑,并且名扬
校外。后来,西切斯特市的“校队竞赛联盟”特邀他出面组织田径比赛。与此同时,
《扬克斯政治家报》特约他作体育记者,报道这次的比赛盛况。在他的一些小崇拜
者的多方面帮助和支持下,他犹如身负重任的指挥官,细心按程序和规则进行工作,
把这次比赛组织得既热烈紧张又井然有序,使同学们高兴,老师们满意。他在报上
发表的两篇文章,还对改进田径运动教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
在这次活动中,史迪威对自己的号召力和组织才能,既出乎预料,又十分得意。
心底的喜悦,使他的自信心升高了一大步。
史迪威中学毕业时,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在结业报告中,对他作出了很高的
评价。称赞他“是个模范学生”,“各科学习成绩优良”;还夸他“没有坏习惯”,
热心“做有益于学校的事业”。总的评语是“精力充沛,有办事能力”,“完全可
以信赖”。
然而,世上一帆风顺的事少,事与愿违者常有。中学毕业曾得到校长高度评价
的史迪威,竟在不到一年之后,闹出了一桩与校长对他的评价完全相反的事情。
本杰明·史迪威博士曾和校长一样,认为沃伦聪明、能干、精力过人,而且做
事认真、效率高。他计划让他上耶鲁大学,进入著名的耶鲁大学橄榄球队也是有把
握的。但沃伦刚刚16岁,到大学独立生活,年岁小了点。沃伦的母亲也不放心。他
们决定让沃伦在母校再学习一年。没想到,沃伦对这样的安排十分反感。复读课程
的枯燥无聊,青春期的逆反躁动心理,使他对外部环境采取了消极的反抗,闹出了
一桩损害学校声誉的丑闻,使校长托马斯·贝克博士非常恼火。本杰明·史迪威博
士更觉得脸上无光,以致改变了让儿子进耶鲁大学的美好设想。
事情是这样的:沃伦自小好动,精力旺盛,而且灵敏得很,眨眼就能爬上屋顶。
这两年,由于他在体育方面如愿以偿地显露了身手,同学们对他表示钦佩和崇拜的
多了,他的兴致正高,而让他再读一年毕业班却大扫其兴,于是一发性子,忘了其
他,竟拉上三个毕业班的好朋友,在学校的阁楼上搭了个玩纸牌的秘密场所。他们
玩得开心,就自称是高山上的“四巨头”,把玩纸牌的阁楼叫作“四巨头俱乐部”。
有一次,他们还把校长的桌子吊了上去用来玩纸牌。四个“淘气鬼”这样玩了好多
次没有被人察觉,心里非常得意,胆子也越来越大,以至无所顾忌地放肆起来。19
00年毕业班同学开舞会时,他们模仿当地青年的撒野风,搞了场“冰淇淋大战”的
恶作剧。四个人冲向舞会的茶点部,同守卫者混打成一团,连校长贝克博士也挨了
他们的拳头。他们七手八脚打开通道,抢了冰淇淋桶和糕点盘子便逃之夭夭!
第二天,学校教务委员会举行特别会议,决定对三名闹事的学生分别给以停学、
开除、不准毕业的处分。史迪威得以幸免,是因为他早已毕业,学校不予追究,但
这场乱子已成丑闻,在全扬克斯城沸沸扬扬地传播开了,对本杰明父子形成了很重
的精神压力。
开始,本杰明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有这等劣迹,他亲自查实后则认为:必须让
沃伦到军队里严加管束。于是毅然决定送儿子报考西点军校。但是,进西点军校谈
何容易!必须有国会议员的推荐,或是陆军里有过硬的“门子”。自己没有这种关
系,只得另想办法。幸好,马路对过的街坊,和当任总统威廉·麦金利是朋友。法
律规定,总统可以向西点军校推荐10名考生;议员可以在自己的选区推荐1名考生。
史迪威博士请街坊帮这个忙,街坊给了他满意的答复。
沃伦听说三个伙伴都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心情沉重,十分内疚。他也像变了
一个人,一切言行格外谨慎起来。他父亲告诉他要去报考西点军校,他没有细问便
埋头进行应考准备。有人告诉他,在床上躺一个星期,可以增长四分之一英寸。为
了争取完全达到军校生的身高标准,他硬是耐住性子,老老实实地在床上躺了一个
星期。
本杰明·史迪威博士为了防止儿子再出事,对他总是好言相待。一会儿说“乔,
西点在哈得孙河上游,离扬克斯不远”;一会儿说“乔,西点对你很适合,你可以
在那里尽情地打网球、划船……。
由于本杰明·史迪威博士是扬克斯的名人,祖辈中有人在独立战争时担任过将
军,沃伦在体育上又小有名气,威廉·麦金利总统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决定推荐约
瑟夫·沃伦·史迪威参加西点军校的考试。军校接受了总统的推荐,答应让史迪威
作为后备生参加入校考试,并寄来了报考军校申请表。
全家人的心踏实了。本杰明·史迪威博士先用铅笔代儿子把申请表填好,检查
无误了,才让儿子描写清楚。其他各项应考准备他也不厌其烦地一一检查,直到儿
子做得完全合乎标准后他才放心。
正如中国谚语说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约瑟夫·沃伦·史迪威的考试顺利通过
了。他成了1900年级年龄最小的西点军校的新学员。7月上旬开学那天,他父亲陪他
到西点去。他们刚一离开家,小玛丽看到哥哥留下的东西里,有一份西点军校的印
刷品,上面有学校告诫学员父母的话:
您的儿子选择进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就是选择作出牺
牲,尽管他不知道这种牺牲意味着什么……
小玛丽叫了起来,跑着拿去给妈妈看,仿佛哥哥的离去真像是慷慨赴疆场似的。
尽管她的反应显得有些幼稚,但选择了军人的职业,确实就是选择了忠诚、奉献和
牺牲。或许史迪威当时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他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这
正是:博士家里好少年,欲成大事亦艰难;选择牺牲进军校,梅花岂畏天地寒。欲
知后事如何,一且看下章分解。
刚烈将军史迪威
第二章 西点学子
哈得孙河水流急,西点军校世上奇;
子遂父愿着戎装,一生苦斗在军旅。
著名的西点军校距扬克斯市不过六七十里路,史迪威随父亲很快就赶到了。
扬克斯位于哈得孙河东岸,西点则在哈得孙河西岸。这里曾是美国独立战争时
期抗击英军的重要据点和炮兵阵地。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当时是“大陆军”总司
令),曾在这里指挥作战。据说,当时华盛顿让部队横跨哈得孙河拉了一条大铁链
子,英军来的运输队一被阻拦,他便指挥炮兵开炮,猛烈轰击英军船队,终于把英
军的这条重要补给线切断了。华盛顿十分喜爱这个地方,他去世后,第三届美国总
统托马斯·杰斐逊遵照他的遗愿,力主国会通过法案,于1802年在西点建立了这所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西点军校四面环山,一派田园风光,十分迷人。向校门口走去,远远便见门前
有座巍峨的石碑,上面刻了“责任、荣誉、国家”一行大字。这是西点军校的校训,
是1898年刚刚矗立起来的。史迫威一入校,在胸前便佩挂起军校的校徽,上边也刻
了一行这样的字,并有由秃鹰、钢盔、短剑三样东西构成的图案。字和图案相映成
辉,道出了西点军校的精髓,为西点学子们树立了终生奋斗的目标。
西点军校的校园非常大,占地16000多公顷。其西部、南部是建筑群,有1855年
建成的塞耶大楼(以号称“西点之父”的塞耶的名字命名),1891年建成的华盛顿
大楼,还有藏书非常丰富的图书馆。史迪威人校时,正赶上为了迎接1902年西点建
校100周年,要扩建新的天主教堂、医院大楼、战术大楼、管理大楼和军官食堂等。
有的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了,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学员团的检阅场和体育场,在空旷的东部和北部。体育场有两个,都是史迪威
特别喜欢的。一个是主要用作橄榄球比赛的综合体育场,一个是以田径为主的综合
体育场。另外,还有一个体育馆大楼,是1892年建成的。体育馆门口有两行大字:
“今天,在友好竞赛的场地上播下种子,明天,在战场上收获胜利的果实。”体育
馆大楼内有标准的体操馆、游泳馆,还有橡皮球房、举重馆及其他一些设施。
史迪威从小喜欢体育,他希望自己的体格永远像运动员一样健壮。西点有这样
又大又好的体育设施,一下子就把他的心给拴住了,他不想再到别的地方去了。看
见场地无人,他跃跃欲试,想立刻跑进体育场,舒展舒展全身的筋骨。他对体育的
兴趣和造诣后来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他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
此外,在校园东南的丛林、湖泊环绕之处,还有一大片空旷之地,是天然形成
的绝好的军事训练营地——巴克纳军事训练营地。这里显得神秘而肃穆,平时,是
谁都不能随便进入的。
西点军校的学员入学教育,首先是作为一名美国军人的入伍教育。史迪威和13
0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军人宣誓,朗读作为一名战士的誓词:“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和
生活方式,准备献出生命。”
举行宣誓,是进行精神训练的重要方式,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要参加多次各
种宣誓。参加“兽营”训练,执行重要任务,要以书面形式写下自己的誓言。每年
6月14日美国国旗日,要对国旗宣誓:“忠实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中实于它所代表
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不可分割的国家,在这里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史迪威第
一次宣誓时,心里升起一种神圣感,每句话好像都注入了他沸腾的热血中。他从心
底里把美国看作自由和正义的象征,看作是世界的理想楷模,并在心里涌动着实现
这种理想的使命感。 史迪威和所有新学员一样,一佩挂校徽的同时就得到一本《学员队章程》。其
中对于内务、作息时间乃至走划定的直线、拐直角、开饭时眼睛不准投视餐桌以外
的地方、回答高年级生的提问要立正等细节,都有明确规定。为了推动《章程》的
实施,学校设有学员荣誉委员会,并有一套沿袭下来的特别的荣誉准则和制度,学
员到校第一天就列入了西点的荣誉体系。荣誉的起点是:“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
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在这个起点上,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用以培养学员的诚实、正直和勇敢的品德,确信毕业后能够彼此尊重、,互相信任、
可以依赖。
与荣誉制度并行的,还有考察学员过失的“记过簿”。为了考察学员们上课的
表现及成绩状况,教务长每周把学员的表现和学习成绩填写在一张表格上,发给每
个人。总之,学员的一切都在学校的管束之内。过惯了舒适、散漫生活的史迪威,
第一次经受这种把自由天性挤兑得一点不剩,而且动辄得咎的磨砺。
同受严格管理一样难熬的,是每天早餐之后开始的几乎是没有喘息机会的操练
和上课。史迪威曾在日记里写道:“立正、立正、立正;操练、操练、操练;啊!
上帝……起床就像下地狱,然后就开始早操、喝水、操练、班教练、吃午饭、擦枪、
班教练、集合、晚饭前连教练、吃晚饭……熄灯号、把一切都忘记的沉睡。4时30分
起床后,一直进行着立正训练,一次立正训练就要一个半小时。”野外训练期间,
住在帐篷里,高年级生总是变着法子欺侮被称作“老鼠”的一年级生。一年级生要
做一年“老鼠”,忍受种种折磨和侮辱。史迪威参加了一次晚会,在日记里记下了
零星的细节:“吸烟,用香烟头戳人的下颚,还有十分莽撞的行动。哦,欢乐就是
为耗子举行葬礼和看臭虫。把枪架好以后,这类游戏可以持续几个小时。这简直是
一群疯子在瞎胡闹。”史迪威当时梦寐以求的是快些熬过这一天又一天地狱般的生
活。
西点军校一代接一代地传下了一些对低年级生的折磨人的教学方法,到史迪威
这一届也不例外。诸如教官要一年级学生蹲在一支立起的刺刀上;要他们长时间伸
直臂膀举枪;捆住大拇指把他们吊起来;头朝下倒立在盛满水的澡盆里:大热天让
他们裹上毛毯、雨衣捂汗;大冷天却让他们赤裸着身子跑步,同时还把满桶的凉水
往他们身上浇……。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令人难以忍受的花样,例如,让他们吞食塔
巴斯哥辣酱油,或是喝一大盘子蜜糖,吃两百个梅干,甚至强迫他们互相厮打,钻
到桌子底下吃饭等等。就在史迪威当“老鼠”那一年,这种折磨人的教学方法达到
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两个学员因受不了这种折磨和体罚而退学,两个人离开学校
不久就丧命了。
史迪威和许多同学一样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这时,他非常想家,十分痛苦,
神情呆滞。此后他在整个一生中常常担心陷入这种精神状态,预感到这种状态临近
时,他就到图书馆借些惊险小说或文学名著阅读,寻找精神寄托。
两个退学的西点学员丧命之后,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震动。1901年2月,国会下令
对学校体罚新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