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烈将军史迪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次得到良好的发挥。
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急躁脾气在史迪威身上是融为一体的。第一阶段学习刚结束,
他和同去学习的霍斯福尔就向军事情报处提出建议:立即到中国去学习,那里有锻
炼听力、练习口语的环境、条件,可以更快地掌握汉语。教授们赞成他们的建议,
但军事情报处坚持要他们按计划完成学业。
1920年7月,学习结束,史迪威晋升为少校。在卡梅尔度假期间,他购买了这里
的一块可以俯瞰太平洋的地皮,准备将来在此安家。这时,威妮已怀有几个月的身
孕,但还是坚持随史迪威一起到中国去。
8月5日,他们一家同霍斯福尔一家一起登上了开往太平洋彼岸—一中国的美国
陆军运输船。
运输船航行了40多个日日夜夜,绕过山东半岛,于9月18日在中国北方重要港口
秦皇岛靠岸。史迪威知道,万里长城就是从附近的老龙头起步直达万里之外的嘉峪
关的;秦皇岛驻有美军,向南是北方海岸大城市天津,美国陆军第15步兵团在那里
驻扎。这里的港口。铁路,都在他们和英印军队的警戒线之内。
史迪威一行由秦皇岛乘火车驶往北京,沿途所见是中国秋天的美丽景色,却没
有遇到中国官员。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柱,第二年,英、美、法、德、俄、
日、意、奥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迫使清政府订下“辛丑条约”,规
定外国军队驻扎北京;由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分12个重要地区驻扎外国军队。
中国在这里的主权都叫帝国主义列强夺走了。
到了北京,史迪威一行先在东交民巷落脚。他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和他1911年冬
天到上海的第一印象有很大差别。他认为上海很像美国的费城,对北京,他搜遍自
己的记忆,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亚洲的都市,找不到一个与之近似的。
为了给自家选择住址,他由南城到东城,由西城到北城,走大街,串胡同,一
面看,一面用半通不通的汉语同居民攀谈,越转越有兴趣。他见到外城、内城、紫
禁城连成一体的恢宏的城市布局;金光闪闪的琉璃瓦屋脊,长长的红色高墙;天安
门、天坛等巍峨建筑和宽阔的广场;满是苍松、古柏、鲜花、文物古迹与山水相间
的园林;标志着不同信仰的寺庙、古塔和有着独特含义的牌楼;还有纵横有序的大
大小小的胡同,成对的石狮子把门的宅院,来自浩瀚大漠的骆驼队,等等。他感到
北京才是真正的中国城市,世界无与伦比的东方古都,是中国几干年灿烂文化的结
晶和代表。
史迪威选定的住宅,是东总布胡同3号,一座三进平房四合院。他们雇了两个厨
师,一个管家,一个杂役,一个女洗衣工,一个壮工。威妮在1921年2月生下他们的
第4个孩子后,又雇了一个保姆,每月共开支35美元。总的来看,北京的生活费用是
很便宜的。
10月下旬,美国陆军部发来征求工作、职务意见表,史迪威不加思索地在上边
填写了自己理想的职务是“驻华武官”,把“不愿意”写在了西点军校教官等其他
职务的下边。
史迫威从家里到东交民巷的美国公使馆常常是步行,为的是保持自己的运动员
体魄,同时也为了便于观察和接触普通的中国人,增加一点使用汉语的机会。有时
他还信步街头,在一些人群围聚的圈外驻足,听听,看看,问问。有一天,他被一
阵节奏明快的鼓声所吸引,到了一个不大的旷场。原来是一个姑娘在说唱,周围的
人听得津津有味。史迪威能听懂个五六成。唱词是: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
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领胶州,虎视东方;新日本,
取台湾,再留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
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
上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接下去,是那姑娘声泪俱下的说白,听众们寂静无声。史迪威后来才知道,那
姑娘唱的是反对《辛丑条约》的鼓词儿。写鼓词的陈天华是革命党,已在日本蹈海
自尽。那姑娘唱的是他的名作《猛回头》。虽然唱词里对美国没有更多的指责,但
史迪威第一次亲耳听到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对西方列强决不屈服的声音。
东总布胡同西口早先有座石头牌坊,史迪威到公使馆去常常路过牌坊旧址。老
住户告诉他,义和团起事那年,德国公使克林德就是在这里被清廷。神机营”的人
击毙的。起因是他用手杖痛打过路的义和团民,还绑架了一个义和团民,第二天他
坐轿到了东单牌楼北边,又向清兵开枪,清兵还手打死了他。接着慈禧太后发布宣
战诏书,要和洋人“一决雌雄”,谁知她的诡计是要借洋人镇压义和团,结果,中
国被打败了。德国强迫中国建“克林德坊”,羞辱中国人。1918年德国战败,中国
人把牌坊搬到了中央公园,改名为“真理战胜坊”。史迪威由这座牌坊中,看到了
一点中国屈辱历史的变迁。
史迪威到北京后的前半年,在美国办的华北协和语言学校学习汉语。第一学期
每天上课5小时,课程要求是掌握单字的发音与字意的练习。后半年则是阅读、翻译、
与教师对话。学年结束时,学生要掌握700个以上的单字,并能用这些单字对话。同
时,还要听一些有关中国历史、宗教、经济和时事的讲座,并参加讨论。为此,一
有机会他便翻阅他前任留下的资料和使馆的图书。
在北京住久了的外国人,大都取个中文名字。史迪威也一样。他按本名的字音
取了个“史迪威”的中文名字。这个中文名字的含意富有生机,也很深奥,这是他
花了很大功夫选取的。中国有“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的古训,“史”字在中国人
心目中是很重的。“迪”字,作道理。开导讲,有“启迪后人”的成语,还有依照、
实行的意思。“威”字好理解,威力、威风,也有尊严的意思,还有“君子不重则
不威”的格言。在中国人看来,他能取出这样的名字,表明他已掌握到不少汉语的
奥妙。这个含意深邃的名字,叫起来上口,又容易记住。
史迪威在北京游览名胜,几乎处处可见20年前英、法、德、俄、美、日、意、
奥等八国联军掳掠、破坏的罪证,使他十分惊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死了公使为
筹码,派他的陆军元帅瓦德西捞到了联军总司令的位置。瓦德西1900年10月到北京,
集结起了8国的10万军队,向东占领山海关、秦皇岛。向西打到紫荆关、涞源。往南
打到正定,法军又打到冀中献县,德法联军还占了娘子关,一支部队还长驱直入到
了直隶南端的大名、磁州。往北德军拿下了张家口。由于德军统领约克在张家口被
义和团击毙,瓦德西才取消了到南口抢劫明陵的计划。
瓦德西让德国兵在天坛架好了大炮待命。一天德国兵闯进广安门里的报国寺抢
劫。报国寺建自公元10世纪的辽代,比北京城建的还早,寺里的珍贵器具被德军抢
劫一空,只剩下大殿里又粗又长的梁檀无法带走,德国兵还要拆下来拍卖,结果拆
的时候6个人被压死。瓦德西气急败坏,下令天坛的大炮向城内乱轰,有颗炮弹竟打
到了天安门城楼上,幸好炮弹没有爆炸,一直嵌在城楼的大梁当中(1949年北平解
放以后才拆除下来)。就在这一天,英国兵在天坛拍卖车辆、骡马,意大利兵在东
四牌楼拍卖骆驼。联军官兵从宫廷、王府里抢劫的库银、珍宝、《永乐大典》等贵
重文物不计其数。在东单各国兵营里、公使馆里以及法国兵占据的西什库教堂里,
抢劫来的东西堆积如山。不仅城里被抢劫一空,德国兵还到通县抢劫财物,足足拉
了400辆大车,昌平也连续四五次遭联军洗劫。无论城乡,妇女遭奸淫,平民被屠杀
的情景比比皆是。惨不忍睹。
用罄竹难书来形容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滔天罪行,恐怕也是不足的。就在瓦德西
撤走时,他还放火烧了他住的“仪鸾殿”。
对于中国的“义和拳”,史迪威原先和西点军校的人一样,以为是中国“排外”
的封建迷信组织,美国陆军参加打“义和拳”是为了保护美国侨民。在北京的所见
所闻,使他原先的看法开始改变。追根溯源,义和团所以起自山东,首先是德国侵
占青岛、胶州湾引起的。甲午战争后,青岛、胶州湾沦为德国的殖民地·进而整个
山东被德国控制。在这前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4省,有了大大小小的天主教
堂4000多座,尤其是德国传教人员,趁机肆意抢掠,鱼肉乡民。乡民当然不会任人
宰割,于是,以习拳练武为名,设坛结社,兴起了义和团,而且迅猛发展起来。在
山东、河北和京津地带,成了抗击外国入侵的主力军。清朝军队不但不支持他们,
反倒同外国军队勾结一起剿杀他们。袁世凯就是第一个到山东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
所以到八国联军打到天津之后,义和团多是在腹背受敌的绝境中,凭一腔爱国热血,
义无反顾地英勇奋战的。
史迪威到香山看红叶,到碧云寺游览,都看到了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毁坏建筑
和文物的罪证。到了西山八大处,在长安寺、三山寺、大悲寺、龙泉寺、香界寺、
宝珠洞等处,由于义和团头领们曾在这里设坛指挥团民作战,所以被联军毁坏的痕
迹数不胜数。尤其对最大最好的灵光寺,联军的大炮轰击得只剩了一点点残垣断壁。
据说联军打来时,武艺高强的团民们,且战且退,战至第八处证果寺,仍依仗险峻
的山势,用长矛、大刀打得联军蒙头转向,死伤惨重。有个团民被联军挖掉了双眼,
他仍宁死不屈,猛地夺过刀,砍伤了几个“洋鬼子”。
经过一段游览,史迪威对北京名胜的优美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有了更深的
印象和更高的评价,对义和团的看法,同当时在北京的美国人西曼少校的记述接近
了。辛亥革命后,西曼少校整理出版了他在1900年的目击笔记,叙述了义和团的英
勇斗争和悲壮结局。他称赞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的一次最光辉的表现”。在他看
来,卖国的满清政府被推翻,是中国人民起义精神的继续。西曼少校回美国后,担
任了中国协会主席。史迪威在公使馆认真阅读了他的著作。
美国公使馆所在地——东交民巷,1901年之前叫东江米巷,是一个万民干户、
坊巷毗连的中国式“小区”。在这个区域,明朝设了“四译馆”,清朝乾隆、嘉庆
年间建了“迎宾馆”,鸦片战争后,陆续有了英、俄、德、法等国的使馆。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掠夺中心,鸦片战争之前是在广州的“十三行”(外商居住地),后来
才移到东江米巷。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在这里新建和扩建了使馆,
这里便称为东交民巷了。
美国公使馆新址,占用的是四译馆、内联异鞋铺和一些民房地基。在八国联军
中,美国军舰参加了攻打大沽炮台,从菲律宾凋来的2000名步兵参加了攻打北京。
美国兵在北京的抢劫破坏罪行同样严重。美国比别的几国所以显要,和它多次协调、
仲裁各国间的利益冲突有关。所以,美国除了在北京设兵营、建使馆之外,还取得
驻军北京正阳门的特权。在清政府对八国联军的总计9.82亿两银子的“庚子赔款”
中,美国分得3290多万两银子(1908年美国退还中国10785286。12美元,用以帮助中
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史迪威记得,当时美国许多公众对美国军队参加攻打并获得利益也感到内疚。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对知识界、教育界的讲演会上,就明确地说出了公众的
心声:
为什么不让中国摆脱那些外国人?他们尽在它的上地上
捣乱。士。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
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
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义和团主张要把我
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
马克·吐温的话,使中国人看到了美国公众的良心,史迪威也是从这个角度加
深了对中国普通人的同情。一些目睹了中国辛亥革命的美国人曾经认为:在训练、
装备和领导良好的时候,中国农民是一流的士兵,因为他们能吃苦,有骨气。史迪
威了解了义和团的事迹后,也加深了这种认识。若干年后,他还对自己的孩子们说
过:“中国士兵很好,口要给他吃的,加上好的领导,他们能打败世界上的仟何军
队。”
史迪威对经济问题本来是没有兴趣的,但他担任职务要求他必须了解经济大事。
何况在中国,经济和政治军事是那样紧密地纠缠在一起,非常复杂,也非常特殊,
他不得不接触中国的经 济问题而且渐渐理出了些头绪。这为他后来在重庆担任美国
援华物资监督和统制官的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在签订“辛丑条约”前后,帝国主义按照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东交民
巷设立了一些银行,诸如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
正金银行,还有德国的德华银行、十月革命后已经关闭的华俄道胜银行等。这些银
行和北洋军阀相勾结,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1913年袁世凯就是从英、法、德、
日、俄五国银行团得到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向孙中山领导的军队大举进
攻的。
史迪威1920年到北京之后的9月28日,美国和英、法、日的“新四团银行团”成
立了。最早提议此事的是美国,因为日本在1918年单独借给段棋瑞1.45亿日元(即
西原借款),用于武力统一中国,美国是被排除在外的。之后,美国向英、法、日
提议,银行团排除俄、德两国,加进美国,成立“新四国银行团”。美国的用意是
借此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此,美国先后向段棋瑞把持的北京政府和南方国
民政府分别发出通告,要他们停战议和。这时英、法也帮腔指责段政府对外宣而不
战,对内战而不宣。在美、英、法的共同压力下,日本被迫宣布停止对段政府的单
独借款,同意“南北议和”的主张,并参加新四国银行团。
1919年2月,南北双方在上海举行“和平会议”讨论停战范围和借款问题时,争
得不可开交。英、美、日争夺激烈,皖系段棋瑞(国务总理)和直系冯国漳(代总
统)也相持不下,于是谈判破裂。1920年7月爆发直皖战争,段棋瑞被赶出北京,美
国的提议才得以实现。
由于发起国美国这时早已由债务国一跃成为最大的债权国,新四国银行团的领
导权自然就掌握在了美国手里。美国公使以胜利者的姿态,正式通知北京政府外交
部,并把包括银行团性质、规划的“备忘录”一并给了北京政府。
“备忘录”的要点包括:有关中国经济活动的一切大权由银行团掌握;中国从
此不得向别国借贷;中国的一切财政收支需向银行团报告并任其查问;中国政府任
免官员要经银行团同意。显然四国银行团成了控制中国的太上皇。
尽管史迪威的具体工作和银行团无关,但他却明显察觉出中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