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26章

军史集要-第26章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是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整党运动和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的形势下展开的。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随着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与整党运动也全面展开。军事上的胜利,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由解放战争初期的120多万人发展到195万人。由于部队新成分增加,特别是从国民党军中解放过来的士兵成分增多,部队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产生了许多不纯现象。为使部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加强纪律性和提高战斗力,一些部队结合当时解放区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整党运动,相继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诉苦教育。1947年9月28日,毛泽东批转了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纵队诉苦教育的经验报告。随后,这个运动便在部队中普遍开展起来。 
    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在杨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听了部队进行诉苦三查的汇报。毛泽东高兴地说:我们从中央苏区起,就想找到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西北野战军诉苦三查运动所焕发出来的力量,在1个月后的宜瓦战役中就显示出来了。宜川、瓦子街战役,西北野战军打得非常英勇顽强,3万敌人无一漏网。战斗中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许多正是苦大仇深的同志。翻身农民参军的刺杀英雄刘四虎,在这次战斗中表现特别勇敢,一个人刺死7个敌人,自己身上也被刺了11刀,后来他成了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1948年3月7日,毛泽东撰写了《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他指出:由于诉苦和三查运动的正确进行,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为完成土地改革,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而战的觉悟性,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坚强团结。“在这个基础上,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纪律性整顿了,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开展了,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这就使部队万众一心,大家想办法,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此后,在全军就普遍开展了以诉苦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部队各方面的建设。 
    新式整军运动的中心内容是阶级教育。广大官兵运用亲身经历的大量生动事实,揭露旧社会和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对比新旧社会和人民军队与反动军队的不同本质,弄清苦从何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把个人的苦同阶级的苦联系起来,把个人的报仇提高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个任务上来。同时,还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城市政策的教育。 
    新式整军运动的基本方法,是依靠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官兵同诉和军民同诉,启发觉悟,自觉进行三查,用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克服思想上、作风上的错误倾向和不良现象。这种生动活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激发了革命斗志。同时也纯洁了内部,密切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推动了部队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的发展和群众练兵运动的开展。它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作战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有领导的民主运动,在解放战争头两年内,改造了大约80万左右从国民党军中解放过来的士兵,使他们转变为自觉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新式整军运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它不仅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了准备,起到了对国民党军队发起全面进攻的战略动员作用,而且它的基本精神在以后的军队建设中,对教育干部战士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    
    为了制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即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在正式开会的第一天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书面报告,并就敌我形势、统一战线、英美苏关系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报告》中总结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重申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中共中央会议的决定指出,毛泽东的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领纲领性的文件。”并要求全党全军将这个文件联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进行深入学习教育,并在实践中严格地遵照实施。 
    十大军事原则,是打倒蒋介石的军事纲领,是人民解放军长期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制定了红军的一系列的正确战略战术。1936年12月,毛泽东为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阐述了红军作战原则的产生和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作战原则,并且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军事著作,系统论述了这些作战原则。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指挥下,在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持下,奋起自卫。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运用以往的作战原则,并从解放战争的实际出发,又提出了许多新的作战原则。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对第一年的作战进行了初步总结,提出6条军事原则。9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对第一年作战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指导尔后作战的9条作战方针,即九大作战原则。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后,毛泽东根据战略进攻以来的新形势和人民解放军创造的新的作战方法,对原有的作战原则进行了充实、提炼和概括,使其更系统,更科学。并于1947年12月25日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十大军事原则的内容: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2倍、3倍、4倍、有时甚至是5倍或6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上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十大军事原则高度概括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经验,每一条都有它的独立意义,但各条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精神实质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武装了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的头脑,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战略战术思想水平和作战能力。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挥下,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大量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取得了战略进攻的伟大的胜利,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十大军事原则,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精神,对于人民解放军以后的作战,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城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形势变得更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空前扩大,部队士气高昂,装备改善,攻坚作战能力提高。国民党军力量不断被削弱,被迫由“分区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加强大城市的设防。 
    在华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接连取得周张、潍县及充州等战役胜利后已形成了对济南的包围之势。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山东兵团、苏北兵团已经靠近。蒋介石为屏障徐州,隔断华北、华东两解放区的联系,并迟滞华东野战军进南,做出确保济南的决定,令第2“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率部固守济南,并在徐州附近地区集中了3个兵团应援。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华东野战军领导人提出的作战方案,确定了“攻济打援”的方针,令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 
    济南人口70万,为战略要地,系津浦、胶济铁路的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济南守敌布置了3道阵地,内城为核心阵地,外城和商埠为基本阵地,周围城镇和制高点为外围阵地。总兵力为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等约11万人。 
    8月,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采取攻城与打援分工协作,以20大至两个月时间夺取济南,并求歼援军一部。为保证攻济所需时间,要求在战役部署上,以多于主攻方向的兵力置于打援、阻援方向。整个攻济打援作战,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指挥,攻城部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华东野战军根据军委指示,组成了攻城、打援两个兵团。攻城兵团共14万人,分东、西两个集团,以西线为主攻方向,从东西两线向济南城实施钳形突击。打援兵团共18万人,其中以2个纵队组成阻援集团,阻击可能由徐州北援之敌;以6个纵队组成打援集团,待机歼击北援之敌。 
    9月9日至13日,攻城部队分别隐蔽地向济南开进,于15日晚逼近城郊。16日晚,攻城部队全线展开攻击,以突然猛烈的动作迅速突破了守军外围防线。至17日,西集团各部进逼西郊飞机场、腊山、党家庄;东集团各部也分别攻占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等地,直扑外城。18日,西集团乘机向前推进,攻占古城、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控制了飞机场,使敌空运中断。 
    19日晚,面临覆灭的国民党军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率2万余人起义,使守军西部防线出现了缺口。攻城西集团乘势疾进,于20日拂晓占领商埠以西、以南阵地。东集团也强占了黄河铁桥,直逼城垣。 
    西集团20日黄昏开始向商埠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分别攻占“绥靖”区司令部、火车站,至22日中午攻占商埠,歼守军2万余人。东集团也进行了攻城近迫作业。22日黄昏,东西集团开始合击外城。各部队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实施连续爆破,勇猛突击,仅1小时激战,即攻入外城,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至23日中午,全歼守敌,占领外城,逼近内城。 
    23日晚,对内城守敌发起总攻,敌军依托坚固工事和明碉暗堡,运用各种火力进行顽抗。攻城部队在炮火支援下,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内城实施突击,首先在城东南角、西南角打开两个突破口。守军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24日2时许,第9纵队第25师和第13纵队第37师各一部,先后在城东南角和西南角突破成功。其余各纵队也于拂晓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突入部队东西对进,直插纵深,守军节节败退。激战至24日黄昏,全歼城内守军。王耀武等少数高级官员化装潜逃,在寿光县境被民兵俘获。 
    当华东野战军攻城兵团突破济南外围防线之际,蒋介石即令3个兵团由商丘、徐州北援、北攻。由于我打援兵团迅速进入阵地,做好还击援军的准备,阻援兵团也严阵以待,因此,国民党援军虽经蒋介石再三督促,但惧怕被歼,行动迟缓。当闻济南守军已被全歼,即仓皇回撤。 
    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余人),俘高级将领23名,缴获各种火炮800余门、坦克和装甲车20余辆、汽车238辆。战后,中央军委授予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为“济南第1团”、第13纵队第37 师第109团为“济南第2团”称号。济南城的攻占,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动摇了其据守大城市的信心,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取大城市的能力,并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国解放战争(1945。9—1949。9)     
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部队发起辽沈战役    
    194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作战,已经把国民党170余万第一线兵力牵制在东北、华北、中原、西北、华东五个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虽在总数量上占优势,但士气低落、军心动摇,内部矛盾尖锐,充满失败情绪。而人民解放军已拥有149万正规部队,士气高昂、军心振奋,不但能打运动战、攻坚战,而且提高了大兵团作战和攻克敌坚固设防城市能力。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举行会议,提出用五年的时间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确定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三年仍然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全国战场的形势,正确部署了战略决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