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次精简整编。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在反保守思想指导下出现冒进,导致新的财政赤字。军队也因对国际形势估计不足和工作上的原因,总定额达到383万人。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建设的情况提出,把军政费用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占财政支出33%,降到20%左右,其中军费降到15%左右。据此,在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军委秘书长黄克诚主持下,于11月25日拟定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经1957年1月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后报中央批准实施。计划确定两年内裁减全军员额三分之一,保留250万人。裁减重点是合并总部及各级机关,防空军与空军合并,撤销公安军,减撤军队的预备学校和文化学校,精简兵役机关。这次精简整编1958年完成,全军员额降至240万人,是新中国建立后的最低数。这一年军费降至财政支出的12。2%,行政费降至5。5%。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全军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
毛泽东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部队的文化素质作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提高全体官兵的文化知识水平作为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新中国成立前20多年,虽然战斗频繁,环境艰苦,各部队仍采取各项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文化教育,使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但由于广大指战员在旧社会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虽然学习了一些文化,但多数人的文化水平依然很低。据新中国建立之初时统计,“战士的文化程度,初小以下者占80%,其中识500字以下的尚有30%左右。干部中不及高小程度者约占68%”。这种状况成为学习现代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大障碍。1950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军队今后整训,首先以文化教育为主,在连、营、团、师、军区各级,普遍举办干部战士的在职文化学校,并由师以上领导机关抽调干部,举办速成文化学校。”同年8月1日,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颁布了《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一个巨大的学校”。
1950年10月由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这一计划未能在全军得到全部实施。1951年6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战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于是,中央军委于1951年12月决定,从1952年6月到1953年5月,全军的教育训练“除海、空军及雷达部队之有文化者外,均执行以文化教育为主的方针”,开展一个以扫盲为重点的文化学习运动,用50%的训练时间进行文化教育,要求在一年内扫除干部战士中的文盲,并将初小毕业或高小毕业的干部战士分别提高到高小毕业或初中一年级的程度。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央军委于1952年专门制定了《部队文化教育大纲》颁发全军。
中央军委的指示和《部队文化教育大纲》下达后,各部队根据《大纲》的要求,积极制定教育计划,挑选配备文化教员,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建立各类文化学校,全军迅速掀起了大规模的文化学习的热潮,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级军区、军委直属队,普遍开办了文化速成中学;三级军区(省军区)和师开办了文化速成小学。全军共创办了262所文化速成学校,调配一批中高级干部任校长,抽调了大批干部离职学习。各部队的文化教育由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团以上单位设文化教育委员会,由领导干部和司、政、后机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负责安排文化教育的课程、时间,解决经费、设备、教材、教员学员调配等问题。
整个部队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广大官兵的文化水平,培养大批工农知识分子,帮助于部战士掌握现代化的军事装备与技术,增强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各部队根据这一目的,在文化教育过程中,以干部为重点,以消除文盲为目标,以文化速成学校为干部文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兼顾了对具有高小以上文化人员的继续提高和在职干部的教育。
各个部队在文化教育过程中,十分注意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文化教育符合“速成的、联系实际的,但又是正规”的原则。基本做法是:
(1)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力戒高指标。
(2)力求实效,正确掌握教学进度。处理好“突击”性学习与“巩固”已学成果的关系,反对和克服“速”而不“成”的形式主义与指标主义。
(3)统一训练,灵活实施。统一教学方针、计划、课程、教材、学时、编制、编班升级制、考核验收制、基本的教学程序等,同时允许各单位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既不乱,也不死”。
(4)适时推广先进经验。
1952年开始的全军大规模文化教育运动,据统计大约有150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文化学习,占应学人数的80%。全军选配了14万名知识分子担任各级文化教员和文教工作人员。这样大规模地进行以文化教育为主的训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还是第一次。各级领导干部走上文化教育第一线领导文化教育。广大指战员在“建军备战学文化”的口号鼓舞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课本随身带,有空学起来。在军营里,在训练场上,在工作岗位上,甚至在火车、轮船、汽车上,都可以看到干部、战士埋头刻苦学习的情景。
经过一年文化学习,部队广大指战员的文化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一大批文盲、半文盲干部、战士的语文达到了高小或高小毕业程度。全军包括因特殊原因未进行学习的部队在内,初小语文、算术两门课程未达到毕业的人数,已由67。4%下降至36。2%。达到初小语文、算术两门课程毕业以上的,由32。6%上升至63。5%。学习成绩突出的“塔山英雄团”,有90%的人员达到高小语文毕业以上程度。1953年5月,全军实行大会考,各科总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不及格率仅5%左右。
随着部队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广大干部战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政治素质增强了,同时为学习现代军事和军事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军队打下了初步的基础。特别是通过开展大规模文化教育学习运动,还锻炼与提高了大批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许多文化教员克服了轻视工农兵的思想。有些工农出身的干部也消除了同知识分子的隔阂,纠正了对知识分子的偏见,进一步加强了工农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重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先后对敌60个目标攻击77次,毙伤俘敌2。7万余人,使敌人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敌人认为,他们已在作战上丧失先攻之利,在精神上处于萎靡状态,作战主动权已经转到志愿军手中。于是为了迫使志愿军转入守势,扭转其所处的被动局面和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决定马上组织进攻作战。为此,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集中兵力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企图改善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破坏志愿军正在进行的战术反击作战,并查明志愿军坑道阵地情况,为其尔后进攻创造条件。
上甘岭位于金化以北3公里,其西北的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门户和战略要地,在志愿军的正面防线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前沿的两个战术要点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是志愿军防御阵地的突出部,楔入敌人阵地,可钳制金化,控制南北交通。“联合国军”用于进攻的部队,开始为美军第7师和南朝鲜军第2师,以后又陆续投入南朝鲜军第9师和美军空降第187团、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300余门)和170余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支援,总兵力共6万余人。志愿军先后参战的部队是第15军45师、29师86团和87、85团各一,第12军31师(欠2个营)和34师106团(后改为102团),炮兵12个营另9个连,共4。3万余人。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规模,作战地幅之小,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战斗激烈程度是战争史上所罕见。作战双方在3。7平方公里的一个半连的阵地上,反复争夺43天。“联合国军”每天集中优势兵力和猛烈的火力进行轮番攻击,共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最多时一天达3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将两个山顶的土石炸松1—2米。志愿军防守部队为粉碎敌人的进攻,采取了“坚守阵地,寸土必争”的指导原则,依托坑道工事,进行了艰苦顽强的防御作战。全战役分为争夺表面阵地、坚守坑道、进行反击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至20日,“联合国军”先后投入17个步兵营,每天都在大量飞机、火炮支援下,进行多路多批、持续不断的攻击。志愿军防守部队在纵深少量火炮和部队的支援下,依托坑道工事,白天阻击,入夜反击,表面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经过多次反复争夺,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被敌占领,志愿军防守分队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后转入坚守坑道作战。在14日反击597。9高地战斗中,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率领突击排进至该高地山腰时受阻。他两腿炸成重伤后,仍顽强地指挥战斗,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毙伤美军80余人。当子弹打完,美军涌上来时,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19日,在再次反击597。9高地的战斗中,当六连冲到半山腰时,突然遭到美军一个机枪火力点的猛烈射击,伤亡很大。
在此危急关头,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英勇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奋力堵住地堡的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黄继光和孙占元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反击战的胜利,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为孙占元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到29日,志愿军坚守坑道,同“联合国军”展开围攻与反围攻、破坏与反破坏斗争,准备决定性的反击。“联合国军”为巩固已占的表面阵地并向纵深发展,采用了一切残酷手段,对志愿军坚守坑道部队进行围攻。他们用炮火封锁和摧毁坑道口,用石头、麻袋等阻塞坑道口,用炸药连续爆破坑道,向坑道内投掷汽油弹、毒气弹、硫磺弹,以及使用火焰喷射器等。
志愿军坚守坑道部队,由于有的坑道被炸塌或被堵塞,加上坑道缺粮、缺弹、缺水,硝烟、硫磺、血腥、粪便和汗臭,使空气污浊不堪,氧气不足,温度上升到穿单衣还难以忍受。特别是缺水,有时甚至只能饮溺止渴,处境极端困难。但是守坑道的勇士们始终顽强不屈,发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联合国军”展开异常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或在坑道口用麻袋修筑工事阻击敌人,或冲出坑道与敌斗争,或抢挖被炸塌的坑道口,并广泛开展冷枪冷炮阻击活动,积极主动打击表面阵地敌人。坑道内外的部队互相鼓舞,密切配合,大量杀伤和疲惫敌人,使敌人不能巩固地占领两高地,不能向志愿军防御纵深发展。
第三阶段从10月30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志愿军坑道内外部队,在大量炮火支援下,进行决定性反击,彻底粉碎敌人的“金化攻势”,全部收复阵地。10月30日,志愿军7个连同坑道内3个连配合,对597。9高地的敌人进行反击,全歼守敌4个连。第二天,“联合国军”集中数十架飞机,70余辆坦克和大量火炮,先后用6个营的兵力向高地冲击14次,均被击退。
2日和3日以后,每日均以1个营至1个团兵力攻击597。9高地。在5日的作战中,战士胡修道在其他同伴负重伤情况下,一个人坚持战斗,打退敌人41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巩固了阵地。当时美联社记者写道:“联军牺牲的人和消耗的军火,已使联军的司令官们震惊了。”“联军在‘三角形山’(指597。9高地)是被打败了。”志愿军领导人在11月5日致电祝贺收复597。9高地的胜利,表彰参战部队坚韧顽强的战斗作风。
11月11日,志愿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冲击,全歼守敌,夺回阵地。
此后交战双方反复进行争夺战。激战至25日,击退敌人50余次冲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至此,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歼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大口径火炮60门、坦克14辆。当时美国新闻界写道:“美军的伤亡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金化攻势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联合国军军事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更多”。“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其《从多瑙河到鸭绿江》的回忆录中沮丧地说:“‘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的”。“联合国军”为了占领志愿军两个连扼守的上甘岭阵地,运用了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它所倾泻的炮弹,平均每天2。4万多发,最多时一昼夜30多万发。
每天出动飞机平均80多架次,多时达250多架次。山上的石头被轰击成1米多厚的粉末。可是守卫上甘岭的志愿军经受了严峻考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不仅守住了阵地,而且使“联合国军”遭受惨重失败而不能前进一步。美国新闻界称这次战役“实际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志愿军指战员的机智、勇敢、坚毅、顽强、无畏,被人们誉为“上甘岭精神”。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10—1956。9)
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经过3年浴血奋战,终于迫使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停止了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朝两国军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万余人,其中美军39。7万余人,击落击伤和缴获飞机12224架,击沉击伤舰艇257艘,击毁击伤和缴获坦克3064辆,缴获火炮6321门,缴获枪支近12万支(挺)。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及志愿军和人民军殊死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为取得这个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伤亡及失踪被俘共36。6万余人,其中战亡11。5万余人。损失飞机399架,其中被击落231架,损失汽车12916辆。同时,中国人民还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消耗。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战争虽然只在朝鲜半岛进行,但参战国很多。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另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兵器,作战规模越来越大。双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