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徧执批判 >

第10章

徧执批判-第10章

小说: 徧执批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43年在伦敦举行复活节议会时,高级教士和世俗显贵被指派在白色厅堂集会,骑士和市民则在彩色厅堂集会,这是两院出现的端倪”。1399年,骑士和市民成为议会的永久成分,而且他们可以单独投票。    
    14…15世纪,议会首先控制财政税收的权力加大,然后是获得立法权,最后是对大臣的弹劾权。    
    英格兰的中世纪与欧洲的中世纪“黑暗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它是英格兰快速发展壮大的一个时期。除了政治和法律以及宗教的发展和变化,不列颠岛上的学术也得到长足发展。一些学者和大师们自发地创建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的雏形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071年。12世纪的时候这里陆续建起了修道院和医院,1155年牛津获得特许证书。1167年,英法两国国王争吵,英国学生不能继续在巴黎大学求学,他们就回到牛津,随即这里成为英格兰的学术中心。1209年学生与当地市民发生冲突,一部分人向东迁,建立了剑桥大学。教皇介入干预,产生了第一个正式的牛津校长,并且由此“牛津大学获得了流传至今的在司法方面的特许证”。很快,两个大学效仿巴黎大学建起了他们的各个学科。假如大家注意到这几所大学成立的背景,就会知道英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那样经常可以“独立”于世俗的政府而呈现出一种令中国学者羡慕不已的近乎勇敢的道义色彩。一切都是有传统的,而不是人种问题。    
    在思想方面,英格兰从神学家和修道士中间产生了许多的学者,如约翰·威克利夫(1324…1384),他强烈抨击教皇,甚至教皇下令逮捕他。罗伯特·哥罗塞特斯特(1175…1253)是个修道士同时是牛津校长,他对以往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提出疑问,并且指出了真正的科学是以数学和实验证明为基础的。与西方的宗教与学术的结合相对应的是,中国最初的学府是由政府官员管理的。    
    中世纪后期,“在英格兰能读会写的人已不限于贵族、教士或官吏,商人、农民、裁缝和水手也能读书和写字了”。亨利四世在1399年已经公开用英语发表讲演,说明了英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法语在英国的地位。在这之前,文学家乔叟(1340…1400)出现,诗体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完成。    
    许洁明在这一章中说:资本主义萌芽这种东西如果确实存在,那么它们在英格兰以东的国家比如北部德意志、意大利等更加突出,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兴起的,并且在欧洲大陆发展得更充分。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英国属于落后国家,但最终资本主义却在英国首先成长起来,并且成为一种制度。看来经济发展并不是资本主义形成的关键条件。资本主义可能更需要政治和社会条件,这些条件是“萌芽”成长的必要土壤条件。    
    我赞同上面作者的意见。而民主和自由的文化传统无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关键的必要条件,专制的文化传统只能产生社会的板结。当今天的人们在说到中国的自由与民主的时候,每个人不妨从自身看看中国历史在自身个体的沉淀,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可以“全息”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权威人格在中国的今天依然到处可见,职业中最常见的则是教师阶层,“师道尊严”的过分推崇就是一种具体体现。


第四部分:在不列颠群岛漫步伊丽莎白

    插进来补充一点体会。贵族的长期稳定成为王权专制的最大消解团体,但同时贵族也是王权的最大支持者和稳定社会的重要阶级。英国社会模型里这一点最为典型,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则一贯是把贵族看作既得利益的坏人而加以消灭,这个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说到底可能是中国人对于私有财产的一种怀疑造成的(贵族一般是除了皇帝之外财富的最大占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对“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的肯定。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私有财产的肯定是从宗教对他们的保护而得以成立的。历史现象一环扣一环,最后成为文化之网,覆盖了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一切之一切。“网眼”的归整性也正是文化历史的规律性体现。任何人想跳过一个“网眼”都构成一个巨大的漏洞,而在以后的漫长年月依旧得有人去织补这个遗漏的“网眼”。    
    另外,以往我对于西方知识分子的地位之高、之独特也很不理解,不知道西方知识分子的立足何以那么稳,后来我发现多一半是宗教的“功劳”。    
    尽管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但是西方知识分子最先却是由教职人员承担的,他们天然地具有权威性,即便在王公贵族那里也是平起平坐。其实早期西方许多思想家本来就是直接从神职人员那里发展而来的,无论是教廷还是王室对他们的利用,都无意中渐渐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因为王室、贵族和教廷之间也从来都是一种牵?其实,今天西方的知识分子从某个角度讲全部是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教士再生。一个古代或现代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目标是真理,服务的对像是上帝;中国相反,目标是更为现实的,服务的对像是人──皇帝或政治团体。这个差异造成了东西方知识分子的气质差异。    
    德国大名鼎鼎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就是一个修道院副院长,同时他也是个知识分子,他甚至教授哲学。撇开这个宗教改革的深远历史意义,教廷和国王都屡次希望利用路德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谁对他都不敢轻举妄动,他实际上成为德国的民族精神像征。在这个夹缝中,路德一直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历史上基本找不到这样的例证。    
    当然知识分子在西方地位之独特还有另外一个成因:他们的大学多有教会和政府的双重保护下的独立地位,甚至有的大学享有司法独立权,无论是教会还是政府都不得干涉学术事务,享有“国中之国”的自治特权。之所以有这样的事实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它确实发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古老传统既保证了学术和科学的自由,同时也保证了学者的权威和超然。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学者一贯的独立敢言,并非是天生的勇敢,而实在是历史传统使然。知识分子的独立是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所必须的,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尽快大力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因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的创造者必须是自由独立的才能够大胆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英国人一直存在着强烈的反教皇情绪,甚至不惜和教皇决裂。但这并不等于英国统治真的可以摆脱教皇,这个斗争可能无形中支持加剧了王权的一种分化,而宗教的不稳定地位也促成了科学在英国的“渔人”地位,从而科学在英国大大发展起来。亨利八世(1509…1547)就因为离婚案曾经和教皇闹翻,从而新教在英国一度代替了天主教,脱离了教皇的羁绊。亨利二世时代产生过更明显的裂痕,在国王发出这样的牢骚之后:“我真是养了一群蠢货和懦夫,竟然没有一个人肯为我向这个捣乱的教士报仇”,四个骑士没有确认牢骚的真正含义就匆匆赶去把所指的波克特主教砍杀。所以,夹在王权和教皇之间的知识分子从某个角度看他们的日子应该是很轻松愉快的。 插图《人类》179 亨利八世肖像 汉斯?霍而拜因 1538年    
    我手中的《英国通史》到目前已经读到1/4,我觉得作为文化历史根源的考察我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不太想继续读下去。我建议大家去直接看《英国通史》,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其实我这些文字的主要意图之一就在于评介这本书。不过我也提醒,假如你单独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也会看不到我的许多独立的意见,所以我的评介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重述,而是我本人对于东西方文化与历史的重新读解。    
    一般西方传统上把1485年都铎王朝的建立作为近代英国的开端。法国近代史晚些,中国则公认是1840年,中英进入近代史的差距近400年。1485年是中国的明成化21年。    
    之所以我愿意继续把笔触伸进近代史有一个我个人的偏爱。英国现代史就彻底算了。几个风采多姿的英国女王一个还没有说就离开很不过瘾,另外我尤其喜欢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2)。有一个著名的电影,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电影《伊丽莎白女王》,演的就是她的事迹。假如不了解英国史是无法看懂这个电影的。片中伊丽莎白的父亲就是亨利八世,“血腥玛丽”(1553…1558)就是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她是个天主教徒,以迫害新教徒的血腥手段而著称。插图《人类》181 血腥玛丽    
    亨利因为王后生育了5个孩子最后只剩下玛丽这一个女儿,他以缺乏子嗣的名义要求离婚,他想娶年轻的侍女波琳,但遭到教皇的反对。教皇受到王后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外甥的压力,实际上亨利八世当初与王后成婚完全是奉父王之命,王后原是大他6岁的寡嫂,但为了与当时势力最大的西班牙联姻,长子死后,亨利被迫听从家人安排迎娶西班牙来的嫂夫人。    
    这样玛丽与波琳的女儿伊丽莎白同父异母两姐妹可谓家仇国恨,再加上宗教矛盾,使这段历史非常复杂有趣。假如在东方专制国家,作为女王的玛丽可能早已经趁机杀害了伊丽莎白;但由于贵族和传统的保护,伊丽莎白尽管受到了许多磨难,但没有子嗣的玛丽临死却不得不把王位遗留给世界上她最仇恨的人——伊丽莎白妹妹。


第四部分:在不列颠群岛漫步“英国革命”的导火线

    或许正是在复杂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伊丽莎白看到了王室婚姻丑陋和工具的一面,也有一说是她太过勤奋以至于耽搁了婚姻,所以她终生未婚,历史上称处女女王。在英语中处女就是“弗吉尼亚”,世界上大多类似的地名因她而起。伊丽莎白女王继承的正是玛丽的王位,而他们所信奉的宗教派别却正相反。玛丽信奉天主教,而伊丽莎白却继承了父亲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成果,1559年的《信仰划一案》确立了英国国教(Anglican)。    
    这一时期“圈地运动”开始,所谓“羊吃人”现象出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大流动开始。但是这一社会阶段从后来看可能是“必要的”社会准备,因为客观上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革命的进展。社会的巨大变动想必促使很多?舜痈愕慕嵌壤此伎既死嗟姆⒄梗?516年人文主义学者莫尔的《乌托邦》出版。    
    非常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并不彻底守旧,这时候英国经济的发展使很多有产者很快获得了社会的接纳。经济财富决定政治地位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思维。当时就有人说,“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样一个状况可能使更多人愿意遵从当时流行的绅士风度,从而绅士风度这一文明习俗在英国以及随着殖民地在全世界的流传成为可能。重商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整个英国流行。剧作家马洛和莎士比亚出现在这个时代。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是英国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但晚期也是“腐败”问题严重的一个时代。我觉得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发生矛盾,因为腐败多易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年份。    
    这个时期英国在海外的零星拓殖开始,他们纯粹出于商业目的,尚没有政治和帝国的野心。东印度公司在伊丽莎白晚期建立雏形,让人们惊讶的是,东印度公司一再遭到英王室的干预,甚至取消它的特许证。1608年一批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到荷兰避难,然后在1620年集资后起航北美,他们乘坐的是“五月花号”。    
    《英国通史》的作者说:其后的詹姆斯一世(1603…1625)和查理一世我行我素,最终引发了英国革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动荡。问题是:革命是不是必然的归宿,革命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吗?詹姆斯和查理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他们在该退让的时候不肯退让,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变革的方式不只革命一种,只有当其他道路都被堵死时,才会不得已发动革命。    
    “英国革命”的导火线是宗教,后来导致王权与议会的对抗升级,无法和解,内战爆发。实质上战争在王权和议会之间展开。支持国教的就是国王派,支持议会的就是支持清教,所以这场革命又称“清教革命”。这本书的作者不太同意把这场革命称作“资产阶级革命”,因为说不出谁是“资产阶级”。这个革命中,“自由是革命的真正口号,议会就是用自由来号召人民的。在议会阵营来看,自由是不容侵犯的,它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国王破坏了它,该受到抵抗”。“革命的真正目标是树立议会的主权”。清教徒克伦威尔带领的议会军队最后获胜,成为独裁“护国公”。    
    英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因为国王毕竟是“天然的统治者”,反抗国王没有合法性。英国传统说:打败国王99次他依然是国王,国王打败臣民一次就是绞死的局面。在中国却并非如此,在中国的情形是“占山即为王”。中国的这一传统并不能一味说不好,也有好的一面,比如不受约束,但是坏处也正是不受约束,“人民”不善于妥协而没有周旋的耐心,常常会形成政治急进。    
    当时的英国议会派在艰难选择中,下层军官中逐渐产生出平等思想,《人民公约》出现。这个文件指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因此应废除王位,取消上议院,建立一个由人民选举的一院制议会,行使国家主权”。    
    本来对峙双方可以谈判,恢复王位,但是国王出尔反尔,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议会成立特别法庭对查理一世进行审判。1649年国王被处死,罪名是背叛国家和人民。    
    克伦威尔上台,统治国家的实际上是军队;1653年,克伦威尔发动政变,驱逐了议会。“革命以维护议会的自由开始……国王被处死了……议会却也失去了权力”。专制开始。政治的复杂性和变换多端由此又见一斑,和法国大革命差不多同样的结局,以民主自由开始,以独裁结束。此后因为没有国王,英国历史称为“大空位”,共11年。 克伦威尔死后其子没有权威性,保守的英国选择了“退回”到原先的王朝,复辟成功。但是王权的进一步被削弱成为大的趋势。    
    这场战争并没有破坏经济,反而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一般老百姓根本不关心这场革命,较量只在上层进行,和百姓有关的只是宗教问题。这期间伟大而已失明的密尔顿,他是克伦威尔的秘书之一,留下了辉煌的文学巨著《得乐园》、《失乐园》和《力士参孙》,表达了对革命从希望到幻灭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产生。“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并且这个革命说明,“统治阶层自己可以完成自由,这个自由不需要民众,也不需要发动新的革命”。这就是它的历史意义之所在。它是7位政治要人密谋发起的,当然也冒着杀头的危险。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的发展特色”。“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