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执批判-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啵庑┦挛镏腥匆欢ò耪庋囊蛩兀蔷褪抢繁纠从衅湟欢ǖ墓媛尚浴!
至于“为什么威尼斯”,黄说“我提倡的世界史观则注重从以农业习惯作社会骨干代之而以商业精神为主宰之一大转变。威尼斯实为这个世纪牵涉全球一个大运动的出发点。”“提及威尼斯则是表现我从技术角度看历史,不从道德观念检讨历史。”顺便在这里说一下,这样的历史观正是一个西方学者的典型态度,而黄仁宇投向中国的历史眼光正是一个西人的眼光。偶尔我会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差别。伦理道德实际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题,而中国学者也通常用道德比量一切,历史学更是如此。但西人面对历史的时候却更愿意不动道德那根弦。
那么西人那边为什么形成了他们重客观重事实的习惯而不动情感与道德呢?
我思索过这个问题,只找到一些这样的答案。西人由于哲学、宗教等传统习惯,行为上不爱撒谎,不讲人情,没有宗法习惯,喜欢讲原则,思维上讲逻辑与理性。久而久之,在学术上或者在知识分子群体特征上,中西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方是冷冰冰的客观,东方则是热情洋溢的道德感。后者的不良后果是容易离开事实的本原,在历史评价上更是如此这般。许多人误解粉饰历史、新闻作假等习惯是现代政治的工具需要,但我作为一个相对了解中西方差异的人很愿意坦白地说,这不是事实,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作风与习惯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延伸。假如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中国的将来过于乐观,并且会认为暴力革命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以为制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重游剑桥》与《英伦鸿爪》是两个小游记。这些稍显琐碎的文字其实可能正是社会学者与文化学者喜欢的作品,里面透出许多一般人不易觉察的细节,而我相信不管是历史还是文化都最终落实于“细节”。比如黄仁宇先生很细致地描写剑桥人或者说伦敦人对于传统和建筑的维护与耐心,实际上这更是体现于英伦三岛的一种循序渐进在保守中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典型英国模型,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无论怎样都不能理解开明的英国人同时细细把玩传统的那种悠然自得的。而中国人,看似内敛保守却是一点就着的革命派,并且敢于彻底革命,这就经常忽悠于两个极端。
很意外地看到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黄仁宇先生竟然写过一篇《萨达姆》。在巴格达的硝烟尚未散尽的今天读来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对于阿拉伯和伊拉克黄仁宇先生肯定也会用他的大历史观来做一个交代。我把他最?愈非任何人可以掌握,所以此绝非单纯之军事问题,也不能有直接而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八部分:阅读黄仁宇之一康有为传
《克伦威尔》一篇也比较有趣。黄先生上来就说,最权威的克伦威尔专家Ashley曾经写过两本克传,第一本叫《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第二本叫《克伦威尔的伟大》。两本书之间相隔的不仅是作者漫长的一段岁月,肯定还有他曲折转还的艰难思考,否则不会同一人得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关键在于你拿什么眼光来看历史。假如你看他的残暴,那么他就是独裁者,假如你看到他给英国奠定的现代化基础——将政教比较彻底地从他这里分开,那么你就不奇怪为什么议会给他新做的一个塑像大过国王了。我稍微诧异的一点是,在黄先生的书中我刚刚得知克伦威尔在内战结束时并不是总司令,原来是Sir Thomas Fairfax。但是克伦威尔的声望当时却远远超过了Fairfax。并且在后来判处国王“叛国罪”并执行死刑的时候因为Fairfax不同意这个做法,所以他马上离开了这个团队。克伦威尔成为独裁。他留下来比较有名的一句话是:“这里(指议会)需要一个贵族(nobleman)一个士绅(gentlemam)一个小自耕农(yeoman)和一个庄稼人(husbanman)。此乃事理当然。”黄说:“其所谓伟大,乃是应付当日艰难局面不顾局部矛盾之气魄。。。。。。这当然不是说他所作所为完全功德无亏,而更不是一切都应当为今人效仿。”插图《宽容》214 克伦威尔
《霍布斯》这篇老先生上来就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理性?”这篇值得仔细研读。
他说:“今日中国一般人士尚未完全了解的,西方之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不以人性之善为基础,而以犹太教、基督教之性恶论为基础。于是承认个人最初的基本之过失(原罪)作出发点。因为人类最基本之天性即为自存。如果要让这天性尽量的发展下去,可以作出无限损人利己的事情。在组织民主与自由之政体时,其第一步工作即是限制各个人自存的企望之过度发展,而不是被鼓励各人自行其是”。无疑霍布斯有关这个话题有许多高见,而那一切都表现在一本西方相当盛行的《海中怪兽》(Leviathan)中。这是一部17世纪的著作,据说今天美国的一些大学里把它列为必读书。
霍布斯的真实身份是教师,并且是数学教师,是国王的私人数学教师。权利、财产等观点都在他的著作中得到阐述。当时的时代是克伦威尔时代,皇室正在遭殃。黄仁宇说:霍布斯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他书中对国王派及议会派都不同意。他不断受人攻击,皇帝也经常劝他的老师不要发表犯众怒的言论,但他却江山不改。他活到91岁,最后一本书中对两派都有批判。我想到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翁同和老师,尽管他生活在霍布斯之后200年,但他也没有这样做的勇气,这就是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别,独立性得失都在其中了。西方如霍布斯这样的大有人在,而中国一定得抱团才能存在,没有人敢在左右无人支持的状况之下发表自己的主张。凡这样的不是被视为疯子就是被视为异端。即便在今天呼喊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也一样,多有抱团的渴望,知道自己不孤单才能上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有霍布斯这样的人在中国出世并确立,才会有实质独立的文化出现。
在本篇的最后黄说:“我不主张中国全部模仿西方,尤其不主张在西方支持之下模仿西方。只是一向醉心于西方之人士务必对西方更有深切之了解,霍布斯之《海中怪兽》也是增进了解门径之一。”最后一篇是叙述著名美国汉学家和新闻记者的《白修德》。有关白修德记录的美国与国民党在二战中的相互勾心斗角,后来在美国有人问起当时曾经在部队作战的黄仁宇,他说“有时事实上全部存真的报道,可能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并举例后说:“可见得局部之正确,并非全书的正确”。作为美国记者的白修德这段话更让我想起伊拉克新闻部长撒哈夫的行为来:“实际上我被雇去左右美国舆论。美国对抗日之支持,是这(国民党)政府生存的一线希望。操纵美国新闻至为重要。所以要用说谎和欺骗,用任何方法去传说美国,中美合作共同抵制日本乃是前途之希望”。这时候的白修德假如真的如他所言去做了,不知道该说他为中国人民立下了公德还是应该得到虚伪与欺骗的责难。正在抗日的中国人民会感谢他的虚假新闻吗?
读《康有为传》
第九部分:读《康有为传》变法革新
《康有为传》的作者是童强,1997年出版。距今已有6年,这个时间段就中国来说是够长的了,因为这是中国翻天覆地飞速变化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涉及历史,我尽量找21世纪出版的新著作,上个世纪的靠不住。当然我不是说作者不成,是时代不成。
除了“戊戌变法”之外,我并不了解康有为,这就是我为什么读这本书的目的,其实也就是说我想了解“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的人生两端:他的生与他的死。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县,故而他也常常被人称做“南海先生”。1858年他出生于苏村的一个农户家中,这是个大家族。康有为的父亲是位科场不得志的人,曾经投笔从戎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且康家不止一位英勇参战,立下赫赫战功。这样说来康家的保皇似乎是家传的。
年幼失父,康有为一直被做学正的祖父带大,饱读诗书;又加上他们家族有人经商成功,以商养学,竟然藏书几万。
小小年纪康有为便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与远大抱负来,有人出上联“柳成絮”,他对“鱼化龙”。他自己写的一副对联是:“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可见胸怀之大。
14岁的康有为开始参加童试,但一再名落孙山。尽管他聪明好学,但并不好八股,所以这个惨痛的经历或许给他日后变法中废除八股埋下了伏笔。
十几岁的时候他在自家的几万藏书中发现了魏源编写的大量介绍西方社会的书籍,使他眼界大开,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曾经跟随祖父游历,其后他主动跑到香港去考察香港社会,从此对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成为他学业的重点。八股离他越来越远。
1877年康有为经父母安排与第一位妻子结婚。康有为一生共娶5位妻妾,最后一次是在62岁时纳的20岁小妾。据说康有为对此女一见钟情,非娶不可,经再三说合才迎进家门。他的第四位夫人是一位日本姑娘。
凡伟人大圣,可能都得有些惊世骇俗的行为。康有为绝对是位怪人,并且在当时人们一谈怪人就是康有为。先是他反对人们在他婚礼上的粗俗闹洞房习惯,然后他有女儿之后联合大家放天足,之后是变法时提出的剃发,最后是废除科举等等。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别出心裁,而是带有鲜明色彩的对抗当时的“意识形态”,尽管他并不想反清,但他崇洋就必然产生这个矛盾。要知道在清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是生死问题,无论是脚还是头,都牵涉到政治思想观念。从这些大胆行为也不难看出,康有为西化观念已经至“病入膏肓”。
1860前后是中国巨变的时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冲击一波强过一波,整个社会在思考:中国的社会将走向哪里?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一半人看到了革命的机会,另外一半人意识到向西方学习。这个情形很有点与1980前后的中国相近,刚刚被打开眼罩的人们以惊奇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迷惑与兴奋同在。
25岁时依然没有中举的康有为因为考试甚至跑到了上海,那里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给他以更大的震撼,他购买了大量的西方书籍。那时江南制造总局共印书1。2万册,康有为就购买了3000册。
从康有为的成长过程以及交往状况看,南方沿海一带相对于北方开放得早一些,所谓“天高皇帝远”只是自由开放的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商业经济模式的冲击也会极大改变人们的观念;从方方面面解构旧的生产关系,尽管没有质的改变,但是南北的政治差异已经显示出来。北京的压抑在广州的康有为他们是感觉不到的。而这时候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出现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了。说实在我觉得张之洞是个迷,至今我没有读过张之洞的传记,不知道市面上是否有,总之不会多见。这是中国那个过渡时代的典型历史标本,假如读懂了张之洞这个体制内的开放者,从他的“为”与“不为”大致也就可以了解中国的那个社会。康有为与张之洞一生有许多联系。康有为变法名声大振时曾经与张之洞有过联系;最终他在日本领导中国国内起义时也仰赖张之洞,结果一行学生却被张一网打尽,全部杀头。
20多岁的康有为一次次考试,一次次落榜,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变法革新的名气却越来越大,他不仅上书皇帝,抨击时政,而且结交大批名流。这些活动耽误了他的学业,直接给他的科举事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大学士徐桐专门命人把康有为的名字从乡试榜上清除。这时康有为已近30岁。但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了在国子监旁听的机会。或许这时候科举功名只是面子问题,康有为的心中其实只有变法与革新。这时候他的革新名声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京城里他也算是个名人了。其时,政坛上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斗争与磨合也愈来愈剧烈。中国的变革势在必行,只是大变小变,快变慢变的问题。
教育在康有为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北京名落孙山,回到家乡,康有为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变法革新。他认为他的主张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赞同,就是国民素质低下,愚昧无知,他决心自办教育,为维新培育人才。
一个秀才身份的人开办的学堂竟然渐渐引来了许多学生,其中就有已经是举人身份的梁启超等人。这个学堂一直开办到康有为将近40岁时。
尽管康有为反对科举,但他认识到改革必须从内部开始,所以他不仅鼓励他的学生继续科举进取,以功名打进政坛掌握主动权,而且他自己以身作则也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同时这也是给自己的家族一个说法。这是改良主义最典型的特色:在妥协中前进。36岁时康有为答应家人最后一次参加乡试,假如不成就从此断了科举之念,没有料到竟然意外通过。
第九部分:读《康有为传》“卖国贼”李鸿章
回到自己的学堂,康有为潜心写出了两部惊天怪论《新学伪经考》
与《孔子改制考》。以往康有为从外部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而今他要从中国经典著作中找到改革的前例和参考。前者通过考证说明两千年来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都是伪经,而后者则证明孔子就是改革家!这两本书引起举国震惊,甚至西方图书馆也纷纷收藏。张之洞因此而接见康有为,但是他对康说:现在变法的时机尚未成熟。张之洞说没有成熟想必是真的不成熟,毕竟他是个成熟而开明的体制内人。北京这时候下令严查这两本与意识形态严重背离的著作,最后遭到毁版;而康有为却因为居住广州,北京的严令下达南国时已如强弩之末,康有为只是受到了思想环境的压力,并没有人真正动他毫发,他跑到桂林讲学去了。
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赴北京参加会试,途中在上海与革命党人代表陈少白第一次见面。
《马关条约》签订引发了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北京的政局更加不稳定,谣言与恐吓并行。但考试却继续进行。
这次考试的总裁是保守派徐桐,他特意叮嘱人把一篇才华横溢、“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的试卷从广东卷中抽出宣布作废,以为那是康有为的无疑。谁知最后发现康有为依然名列会元第一,而那份先前废除的却是梁启超的考卷。殿试有人主张康有为应该排名第一,在徐桐阻挠之下才列二甲四十六名。就这样在38岁时康有为终于中了进士,一下就官至六品了。
康有为几次上书都不能上达天听,但是却感动了翁同和。翁竟至于亲自登门拜访康有为,碰巧的是康有为出去与朋友喝酒了。此后,根据该书作者的意思,翁同和因为革新变法而被太后嫉恨革籍回乡。翁俨然一位开放急先锋。我突然想到一个事实,不知道是否这两位人物因此而惺惺相惜:康、翁皆是中国的著名书法大师,至今日本人都很崇尚康有为的字,并且著名画家徐悲鸿和刘海粟都曾经是康的弟子。
接触到翁同和,康有为这个书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