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是与非 得与失 >

第12章

是与非 得与失-第12章

小说: 是与非 得与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瘸山羊很快就把豹子引入了上次自己中套的地方,只是它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顺利躲过了劫难,而不知深浅的黑豹却是先被猎人放置的夹子夹住了后腿,然后在挣扎的过程中掉入猎人挖好的陷阱中毙了命。这只得以活命的山羊,靠着机智打败了强大的对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山羊弟弟的这种逃窜,不但不是一种懦夫行为,反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勇敢,是一种大智大勇。

    有一个人,面对两个持刀歹徒,依然无所畏惧,拼命去夺被歹徒抢过去的包,他越是拼命去夺,歹徒越是以为包里有巨额钱财,所以他才会如此舍命不舍财,于是歹徒更加疯狂了,不停地挥刀朝他砍去,最后他身中二十多刀,倒在了血泊中。可是等歹徒打开包一看,里面只有不到二十块钱,就连作恶多端的歹徒也愣住了。

    无疑,这个人是个勇士,为了反抗邪恶,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但是用鲜活的生命去捍卫十多元钱这种方式是不是值得商榷?生命是无价的,明知反抗是拿鸡蛋去碰石头,那么留下生命,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是不是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有时候,不是所有的勇猛都值得推崇,只有勇猛中加进了智慧,才是值得学习的。

    一个女孩听见有人敲门,一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地站在门前。不好,遇到劫匪了!这一念头骤然跃入女孩的脑海,但她迅速地镇静下来。她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

    接着便让男子进屋,还热情地对男子说:“你很像我以前一个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真高兴,你喝饮料,还是茶?”

    原来满脸凶气的男子竟有些拘谨起来,忙结巴着说:“谢谢,谢谢。”于是女孩买下了那把菜刀,男子拿了钱迟疑了一下便走了。在转身离去的一刹那,男子对女孩说:“你将改变我的一生……”女孩的这种勇敢才是一种智勇双全的全新意义上的勇敢。

    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真正的勇敢,这就是通过自己的沉着、冷静和智慧,努力做到既拯救自己,又挽救别人!

    

    心态篇23、战则败,不战则胜

    人生如战场,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要想成为强者,成为胜利者,必须经过一番“激战”或者是长时间的“持久战”,才能一决高下,可是孰不知人生这场战斗远比真枪实炮的战斗复杂多了,它没有规则,只重结果;它的兵法千奇百怪,讲究的就是智慧。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是东吴的大将,他聪明过人,才智超群。然而,他却对蜀相诸葛亮一直耿耿于怀,几次想除掉诸葛亮,却未能得逞。赤壁之战,周瑜损兵折将,费了不少钱粮打仗,却让诸葛亮从中得了大便宜,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疱迸裂”。后来,周瑜用美人计,骗刘备去东吴成亲,被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又“大叫一声,金疱迸裂”。最后,周瑜用“假途来虢”之计,想谋取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信规劝他,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周瑜的失败是因为他在人生这场战斗中,没有采取积极的战术。其实,如果你在与对方的势力对比中处于下风的话,那么对你来说,“保住自己”是当务之急,虽然弱者也可利用矛盾,利用强者之弱获得“生存之地”,但你也必须时时面对强者的压力,因此“保住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你面对强大于自己的对手时,绝不可为了摆脱压力而主动求战,因为如果这样固然不能排除获胜的可能,但也肯定是胜得凄惨,至于灭亡的可能性那可就太大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战”是上策,否则就是拿胳膊去和大腿叫劲,结果只会是自取其辱。

    弱者“不战”,可以避免损失,可以避免失去“生存之地”,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成为“强者”,在态势上取得“胜利”!因此“战则败,不战则胜”这句话对“弱者”显得格外有价值。

    对于那些和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来说,“战”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所以如果不是实属无奈,最好不要去招惹和自己平分秋色的对手。当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去跟对手一决高下,固然去拼,去出击,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可能性不大,通常的结果是:失败了,折损了自己的壮志,也惹来一些嘲笑,在别人的眼中,你的失败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的同义词。

    即使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还要看客观环境允不允许自己去出头,这里所说的“客观环境”是指“大势”和“人势”,“大势”是大环境的条件,“人势”是周围人对你支持的程度。“大势”如果不合,以本身的能力硬逼着自己去“出头”,虽然不无成功机会,但会多花很多气力;“人势”若无,想强行“出头”,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压排挤,也会伤害到别人,种下仇恨的种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所以,与对手势均力敌之时,不战,自然可以降低损伤,可以和对手维持和谐的关系,也可以透过冷静的观察,掌握对方的动向,以便做到“知彼知己”,那时即使对手先出手,自己也可以镇定迎战。

    而如果对手弱于自己,那么即使他百般挑衅,也不要受骗上当,要坚决不与之一般见识,因为与能力低下甚至是跳梁小丑式的人物“交战”,不仅白白消耗了自己的精力,还会令自己变得鄙俗起来,即便赢了也不光彩。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使他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名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他后半生与前半生的辉煌无缘。马利丁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实现名利双赢,就以卑鄙的手段不断地在报刊上制造一些低劣的花边新闻,并向阿扎洛夫叫板。凭着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他本不该去理会这种“跳梁小丑”式的人物,但是,不幸的是,他被这个小丑激怒了,并丧失理智地与马利丁在小报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阿扎洛夫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阿扎洛夫则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成了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和一个德才兼备、光明磊落的人做对手,竞争中因对手的出色,可以带动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从而获得竞争的快感,而和一个能力比自己差十万八千里的对手“交火”,只会使自己在离成功越来越远的同时,给世人留下耻笑的把柄。所以面对“弱”于自己的人,我们应一概挂出“免战”牌。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在一个森林里,一个自不量力的鼹鼠很羡慕森林之王老虎的威风,于是找到了老虎,要向老虎挑战。它对老虎说,如果自己胜了,老虎就将森林之王的位置让给它鼹鼠;如果它输了,它就此远离老虎统治的这片森林。

    老虎想也没想就断然拒绝了。老虎说:“如果我接受你的挑战,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最后的赢家,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和一只鼹鼠打架。赢了鼹鼠的老虎还算得上森林之王吗?所以,不是我不敢答应你,而是我不屑于选择你这样的鼠辈作为对手!”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遇到竞争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但我们决不可以选择与那些无能昏聩的人来做对手,因为无论是选择朋友还是选择对手,都是对自身品质、见识和智慧的一种检验,它重要到关乎人的一生。

    但在竞争时,你有必要去分析对手的实力,有必要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权衡再三,因为有时候,你明明赢了战争,结果却输了一生!

    

    处事篇1、善意的谎言也美丽

    诚实要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面对什么人、讲述什么事情而言,俗话说:“适当的谎言是权宜之计。”由此可知,在某些场合还是有说谎的必要的,这种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对着一个其貌不扬的人说:“你实在长得很丑。”说这话的人可谓是最真实不过的了,他说了大实话。但是,对于他的这种正直,别人将有何种批评呢?我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会认为,这个人太残酷,太缺乏常识。称赞他正直诚实的人恐怕很少。

    同样是谎言,有些谎言实在不能说,有些谎言不妨说说,有些谎言则非说不可。那些老实成性的人,对这个道理,应该重新思考、研究才对。除了患有虚言症(这是一种病态),以及以诈骗为业的骗子以外,一般人可没有兴致故意说谎。大家在心里一般都有这种想法:“可以不说谎的话,最好不要说谎。”

    其实,为了不让对方把自己看成是“坏人”、“不好相处的人”,善意的谎言,不仅不是自私,还包括了为对方着想的意义在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会说谎言的人,我们或许可以称其为“不替对方着想”、“缺乏服务精神”的人。

    比尔10岁那年,妈妈死了,接着,爸爸也死了,留下他们七个孩子。一个穷亲戚收留了比尔,其他几个则进了孤儿院。比尔靠卖报养活自己。那年月,报童像地上的蚂蚁那么多,瘦小的他很不容易争到地盘,比尔常常是拳头挨够,苦头吃尽。比这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是世态的炎凉。比尔小小年纪,已学会愤世嫉俗。

    一个暮春的下午,一辆电车拐过街角停下,比尔迎上前去通过车窗卖了几份报。电车正要起动的时候,一个胖男子站在车尾踏板上说:“卖报的,两份!”

    比尔迎上前去递上两份报,车开动了,那胖男子举着两个硬币只是笑。比尔追着说:“先生,给钱!”“你跳上踏板,我就给钱。”他哈哈笑着,把玩着两个硬币。车子越来越快。比尔把一袋报纸从腋下转到肩上,纵身一跃想跨上踏板,却一脚滑倒,仰天摔在地上。他正要爬起时,后边一辆马车“吱”的一声擦着他停了下来。

    车上一个拿着玫瑰花的妇人,眼里噙着泪花冲着电车骂了一句粗话:“这该死的灭绝人性的家伙。我宰了他!”然后又俯下身子对比尔说:“孩子,我都看见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就回来。”随即对马车夫说:“马克,追上去,宰了他!”比尔爬起来,擦干眼泪,认出她就是电影海报上画着的大明星梅欧文小组。

    十分钟左右,马车转回来了,女明星招呼比尔上了车,对马车夫说:“马克,给他讲讲你都干了些什么!”“我一把揪住那家伙,”马克咬牙说,“左右开弓把他两眼揍了个乌青,又往他太阳穴补了一拳。报钱也追回来了。”说着,把一枚硬币放在比尔的手中。

    “孩子,你听我说,”梅欧文对比尔说,“你不要碰到这种坏蛋就把人都看坏了。世上坏蛋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是不是?”

    好多年后,比尔又一次品味马克痛快的描述时,猛然怀疑起来:“只那一会儿,来得及追着那家伙,还痛痛快快揍他一顿吗?”不错,马车甚至连电车的影子也没追着,它在前面街角拐了个弯,掉过头,便又径直向孩子赶来,向一颗受了伤充满恨的心赶来。而马克那想像丰富的虚伪描述,倒也真不失为一剂安慰幼小心灵的良药,让小比尔觉得人间还有正义,还有爱。

    比尔后来还经历过千辛万苦。他没有正规上过学,全凭自学,当上了记者,又成了编辑,在新闻界赢得了声誉。他的弟弟妹妹们后来也团聚了。

    比尔向他的报界同仁说:“谢谢上帝,艰难困苦是好东西,我感激生活。不过我更感激梅欧文小姐,感激她那天的仗义和她眼里的泪花,还有马克的诺言,凭着这些,我才没有沉沦,没有一味地把世界连同自己恨死。”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

    出狱后,他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但他却在神父睡着后,把神父房间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干坏事。不料,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赃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辨认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

    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

    从此,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了大量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处事篇2、不必凡事都争个明白

    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跑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旁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师父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第三位小和尚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其实以每一个人的立场来看,他们都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别人的想法,所以没有办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为他人着想,冲突与争执也因此就在所难免了。如果能够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是对的”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

    因此,凡事都要争个是非的做法并不可取,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害。如当你被别人误会或受到别人指责时,这时如果你偏要反复解释或还击,结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闹越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

    对于上班族来说,办公室是办公场所,虽然人和人相处总会有摩擦,但是切记要理性处理。不要盛气凌人,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赢了,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个不给朋友余地,不尊重他人面子的同事,以后也会防着你,于是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而且被你损了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