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是与非 得与失 >

第26章

是与非 得与失-第26章

小说: 是与非 得与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了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是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奖章,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也大,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她也不要任小萍,她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她翻译的比别人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获得了外交部嘉奖。

    任小萍的经历充分说明: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时,至少他有一样是可以选择的:那就是好好干!同一个工作岗位,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得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实,这样的选择就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命运的公正;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事业篇17、跳槽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现实中,有些人频繁跳槽,但总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只考虑单位的经济效益、物质待遇、职业热门、体面,而没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在这里工作。比如有人觉得经商能挣大钱,干外企秘书体面,但适合自己吗?还有人换单位时只考虑这个单位是否有发展,但自己在这里能否施展才能、有发展空间,就很少考虑。这些人盲目流动,却不做反思,既招致用人单位反感,又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时光。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宁童,工作两年已换了六个单位,最近又准备进行第七跳了,说是由于得不到老板的提拔,身边的同事大多不愿和他谈话,他对那份工作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他想辞职另找一份工作。

    他是那种有上进心,但是又很自负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有时候甚至还不懂装懂,瞧不起别人。在大学的时候就由于这种性格和很多同学搞僵了关系,人际关系非常糟糕,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盼望早点毕业换个新环境来摆脱学校这个他认为很糟糕的环境。

    毕业的时候,他对朋友发誓上班后一定好好干,早日出人头地,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可是两年来,他频频跳槽,由毕业前的雄心壮志,毕业初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现在的郁郁不得志。他十分伤感地问昔日的同窗:“你说,为什么我到哪个地方都不受欢迎呢?”

    于是,他的大学同窗就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的。”

    良久,宁童涨红了脸,终于明白了故事的意思,也明白了自己的弱点所在。

    有些问题,不是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它会跟随着你,直到你真正面对它,把它解决掉。只有这样,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你目前的处境。所以在你要离开一个公司的时候,你必须先想清楚你是因为什么而想离开,如果是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别逃避,因为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你换了公司而消失。在这个时候,你只有正视问题,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事业篇18、成功需要一份随意

    晓清由于勤劳肯干被上司赏识被提拔当了公司里的一个小头头。在此之前,她活得踏踏实实、自然大方。可当她成了领导时,一下子却变得无所适从了。

    当晓清向上司做汇报时,她总是显得犹犹豫豫、吞吞吐吐,老怕自己说错什么。而在下属面前,她又瞻前顾后,怕这怕那,生怕自己有什么言行不当而让下属看不起。以前她还常和同事开开玩笑,自从当了小领导后,她觉得这有失体统;以前下班后她还常和女伴们逛逛街、看看电影。可现在呢,下班后还老担心上班的事,以前的一切兴趣全部放弃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和晓清一样,活得过于沉重。他们整天考虑着自己应该怎样表现,怎样才能讨好这个又不得罪那个,算计来算计去,无休止地耗费自己的时间。

    人本来是自由的,没有做“奴隶”的本性,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人却不自觉地做着“奴隶”——做陈规陋习的“奴隶”,做众人眼光的“奴隶”,做虚荣的“奴隶”,做角色的“奴隶”……于是他们失去了自我,整天忙于排演着各种角色,戴着厚厚的面具,把自己束缚起来或隐藏起来。

    实际上,任何一个角色相对某一个人来说,都只能适用于有限的生活场景,都不适合无限扩大或死死固守着不放,否则人格的其他方面就要受到排斥,就会逐渐压抑自己的天性,使自己生活在一种紧张单调的状态中。所以,一个固守自己的角色,不愿或不能作相应调整的人是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对他们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只剩下了一个单一的色调,因而在心理上难免就会产生疲乏感,因此人生需要有一份随意。

    何必时时刻刻都显得踌躇满志呢,有时我们更需要一种顺乎命运,顺乎缘分的自然和快乐。

    当养殖场的女工把沙子放进牡蛎的壳内时,牡蛎觉得非常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排出去,所以牡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牡蛎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牡蛎的外衣时,牡蛎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营养成分越多,牡蛎越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牡蛎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级,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牡蛎都不如呢?

    珍珠的故事我听过很多,但是很少是从牡蛎的观点来看逆境的。人生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何包容它,把它同化,纳入自身体系,使自己日子可以过下去,恐怕是现代人最需要学的一种本领。

    那天,一个朋友讲述了他一天的经历:昨天出门上班,我刚刚走下楼,鞋带忽然断了,一个念头倏地蹿了出来:“大清早的,该不会发生什么事吧?”我边走边想,走到公共汽车旁,抬脚上车,却踩空了踏板,跌了一大跤,心里顿时非常懊恼,难道今日不吉利?

    这个念头萦绕在脑海里,弄得我十分紧张。到了办公室,我坐在那里,有点遗憾,感觉到有件事要做,但想不起来了。直到临近中午,领导进来了,问我:“昨天下午交待的那个文件办了吗?”我这才想起来,只能支吾其词。领导急了,将我臭骂了一顿,骂得我泪水在眼眶里直转,心绪全被破坏了。

    中午到食堂吃饭,一只苍蝇也来凑热闹欺负我,黑糊糊地浮在菜汤里。我食欲全无,恶狠狠地把一盆饭都倒掉。

    下午,我饿着肚子出去办那份急件。一下车,摸摸口袋,手机不在了。什么时候丢了。我心口闷得不得了,感到有股东西直往外蹿,却怎么也呕不出来。

    下班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在打电话,语气特别温柔,我心里那股东西终于蹿了上来。我冲上去,扇了妻子一巴掌,点燃了家庭战争的导火线,妻子和我闹得天翻地覆。后来我才知道,妻子是给她妈妈打电话,而不是给别的男人。

    我余恨未消:“都是那该死的鞋带断了,让我晦气了一整天。”

    其实,一条鞋带与一天的倒霉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把这一切倒霉事情穿成一串的,是失控的心情。我把鞋带断了跟倒霉画上等号,于是,上车摔跤、工作不顺、手机丢失、与妻子吵架,这一系列倒霉的事情,我就理所当然地归咎于鞋带。

    鞋带断了,只要将它看成一件平常小事,不放在心上,它也许就只是半张的力牌。然而,一旦把它重重放在心灵的平台上,它或许就成为一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就会导演出一系列倒霉事件。

    猜一猜,是谁动了这副倒霉的多米诺骨牌?是我自己,而不是鞋带。

    上帝,请赐给我们宽容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慧,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人类凭什么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过不去呢?凡事固然讲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没有主控权的事上,是否也应该学习牡蛎,使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呢?

    

    爱情婚姻篇1、完美的爱情是镜中花水中月

    无论少男还是少女都希望从爱情中寻得安全的港湾与爱的滋润,并以此逃避孤独。女人寻找的是“白马王子”,男人寻找的则是才貌双全的“人间尤物”,他们寄予爱情与婚姻太多的浪漫,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憧憬,使许多人成了爱情与浪漫的俘虏。

    其实,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有些人,特别是女性,往往容易一味沉醉于罗曼史所带给她们的短暂刺激之中。其实爱情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也可以令人陷入盲目,要知道美满的爱情不是那些日思夜想的白日梦,而且即使再美丽的梦想也不过是一个梦而已。脱离实际的幻想,超乎现实的理想化,往往使爱情失去真正的色彩。

    王虹、阿彩、晓岩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闺中密友,三人中王虹长得最美,晓岩最有才华,只有阿彩各方面都平平。三个人虽说平时好得恨不能一个鼻孔出气,但是在择偶标准上,三个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王虹觉得人生就应该追求美满,爱情就应该讲究浪漫,如果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觉得非常完美的爱人,那么情愿独身下去。而晓岩则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必须找一个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男人才行,只有阿彩没有什么标准,她是个传统而又实际的人——对婚姻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男人不抱过高的要求,对人生不抱过于完美的奢望,她觉得两个人只要“对眼”,别的都不重要。

    后来,阿彩遇到了张永,张永长相、才情都很一般,属于那种扎在人堆里就会被淹没的男人,但他们俩都是第一眼就看上了对方,而且彼此都是初恋的对象,于是两个人一路恋爱下去。对此阿彩和晓岩都予以强烈的反对,她们觉得像阿彩这样各方面都难以“出彩”的人,婚姻是她让自己人生辉煌的惟一机会,她不应该草率地对待这个机会。但是阿彩觉得没有人能够知道,漫长的岁月里,自己将会遇见谁,亦不知道谁终将是自己的最爱,只要感觉自己是在爱了,那么就不要放弃。于是阿彩23岁时与张永结了婚,25岁时做了妈妈。虽说她每天都过得很舒服、很幸福,但她还是成为了女友们同情的对象,王虹摇头叹息:花样年华白掷了,可惜呀;晓岩扁着嘴说:她为什么不找个更好的?

    当年的少女被时光消耗成了三个半老徐娘,王虹众里寻他千百度,无奈那人始终不在灯火阑珊处,只好让闭月羞花之貌空憔悴;而晓岩虽然如愿以偿,嫁给了与自己志趣一致的男士,但无奈两个人总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如同两只刺猬般不停地用自己身上的刺去扎对方,遍体鳞伤后,不得不离婚,一旦离婚后,除了食物之外她找不到别的安慰,生生将自己昔日的窈窕,变成了今日的肥硕,昔日才女变成了今日的怨女;只有阿彩事业顺利,家庭和睦,到现在竟美丽晚成,时不时地与女儿一起冒充姐妹花招摇过市。

    王虹认为完美的爱人、浪漫的爱情,能使婚姻充满激情、幸福、甜蜜,其实不然,完美的爱人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你找一辈子都找不到,况且即使你找到了自己认为是最美满、最浪漫的爱情之后,一遇到现实的婚姻生活,浪漫的爱情立刻就会溃不成军,因为你喜欢的那个浪漫的人,进了围城之后就再也无法继续浪漫了,这样你会失望,失望到你以为他在欺骗你;而如果那个浪漫的人在围城里继续浪漫下去,那你就得把生活里所有不浪漫的事都担持下来,那样,你会愤怒,你以为是他把你的生活全盘颠覆了。

    晓岩自视清高,把精神共鸣和情趣一致作为惟一的择偶条件,她期望组织一个精神生活充实、有较强支撑感的家庭,她希望夫妻之间不仅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情趣,而且有共同的思想和语言。可是事实证明她错了,她的错误并不在于对对方的学识和情趣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于这种要求有时比较偏狭和单一。实际上,伴侣之间的情趣,并不一定限于相同层次或领域的交流,它的覆盖面是很广泛的,知识、感情、风度、性格、谈吐等都可以产生情趣,其中,深情和理解是两个重要部分。情感是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加深理解才能深化彼此间的情感,双方只要具备高度的悟性,生活情趣便会自然而生。

    阿彩的爱也许有些傻气,但是恰恰是这种随遇而安的爱使她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幸福。爱情中感觉的确很重要,感觉找对了,就不要考虑太多,不然,会错过好姻缘的。将来的一切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才是富于挑战的,等到确定了,人生可能也就缺少了不确定的精彩了。阿彩很庆幸自己及时把握了自己的感觉,青春的爱情无法承受一丝一毫的算计和心术,上天让阿彩和张永相遇得很早,但幸福却并没有给他们太少。

    那些像阿彩一样顺利地建立起家庭的青年,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即他们敢于决断,不过分挑剔。爱情中的理想化色彩是十分宝贵的,但是理想近乎苛求,标准变成了模式,便容易脱离生活实际,显得虚幻缥缈。

    在爱情领域里,确定一个标准,并不是获取爱情的正确方法。因为,形成爱情的各种因素,实际上是呈模糊分布状态。过于苛求,只能导致失败。爱一个“完美”的人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这个人压根儿就不存在。世间没有一个爱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份感情是毫无瑕疵的,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你心目中是绝对完美的,不曾有一丝的缺点,而你敬畏但又渴望亲近他(她),这种感觉不叫爱情,而是“崇拜”。

    

    爱情婚姻篇2、不要期望被爱情提拔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觉得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困难重重,于是就希望借助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婚姻:贫穷的想以此获得富足,低贱的想以此变得高贵,他们往往把对方的身份、地位、背景、财富作为择偶的条件,殊不知这样的婚姻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黑洞。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