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 好孩子 >

第11章

好父母 好孩子-第11章

小说: 好父母 好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培养的孩子是强大的一代,还是弱小的一代?我们培养的一代是文明的一代,还是野蛮的一代?这将决定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决定我们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当妈妈爸爸的都该认真想一想,我们将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将给民族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明天!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不懂得讲文明、讲礼貌,不懂得守规矩,那这个民族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    
    当时,我很激动,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也会受到同样的刺激,有着同样的感受。    
    人类的文明也是比较出来的。强烈的对比往往会刺激人。    
    许多家长都流泪了。因为他们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他们和我一样,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孩子。同时,也怀着一种内疚,因为他们没有完全尽到父母的责任。    
    


第七部分:做现代文明人要想到别人

    2.要想到别人    
    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守则。    
    “美德出良才。”良好的文明习惯来自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教育孩子从小事事处处“想到别人”,讲文明,守秩序,他长大后才可能具有文明礼貌的自觉行动。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去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住在一个英国人家中。回国后,她对我讲:“在英国,父母教育孩子关心别人是从小处入手的。比如,出入公共场所,父母总要提醒孩子,当自己推门而入时,一定要回头看看身后是否有人,如果有人,你要用手替别人扶着门,等人家接触到门再放手,以免撞伤别人。这虽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做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事常常被人们忽略。很多大人进门时,猛地推开门马上就松手,反弹回来的门有很大的惯性,会撞到后面的人。再比如,有些人在路边乱扔果皮,从不考虑是否会使别人滑倒;有些人骑车随地吐痰,根本不管是否会吐到后面人的身上;还有的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去想是否会影响他人的工作或休息。他们不知道,开会时台上的人正在讲话,台下听众中也有人讲话,这是对台上讲话人的不尊重;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在下面乱讲话,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说笑,既是对周围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司机注意力的干扰。    
    事事处处让孩子“想到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个女大学生曾对我说:“我为什么要为别人着想,我万事不求人。”    
    我问她:“你每天要吃饭,饭是从哪儿来的?”    
    “我自己做的。”    
    “米面是从哪儿来的?”    
    “我自己买的。”    
    “不错,米面是你花钱买的。但米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告诉她:“农民从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收割,到把粮食送到粮站、粮库,最后送到祖国各地,这要经过多少人的手,经过多少劳动环节呀,怎么能说万事不求人呢?    
    “再说穿衣服吧,这个程序就更长了。从农民种棉花开始到收获,到纺纱、染色、织布,裁制成大小肥瘦适合各种人的服装后送到商店,你看,这又要经过多少过程呀!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离开谁都不行。一个人不管你有多么伟大,都离不开别人。既然离不开别人,就要时时想着别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关心别人,学会和别人合作,珍惜别人的劳动……”    
    一个看来挺简单的道理,讲起来却很复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东西的生产过程,而且涉及到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对这个大学生讲:人的一生中,每一件事物都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请不要说“我万事不求人”。    
    一个人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你什么也干不成。    
    了解别人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对树立为别人着想的品格十分重要。    
    “相信别人,相信所有的人对你都很重要,你才会尊重每一个人。”妈妈们应该让孩子懂得这条做人的原则。    
    中国历代名人中,有许多教子做人的典范。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独到之处。    
    他教孩子修改文章,首先要求孩子们张口念文章,他说:“就是嘴里不出声,心里也要念。念他几遍,就知道行还是不行了。”因为文章是给别人看的。念,就是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一念,不通顺的句子和语病就出来了。    
    叶圣陶反对孩子作文用生僻的词语、晦涩难懂的句子,反对念“白肚皮经”。也就是说不能只顾表现自己,不顾别人明白不明白。许多事情自以为想明白了,可是一写出来,没有把思路交待清楚,别人还是看不明白。叶圣陶一再对孩子们讲:“写文章要想到别人,想到读文章的人,要把自己换一个位置,设想成读文章的人,再来看一看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    
    “要想到别人”,是叶老写东西的一条重要的守则,更是他为人的一条重要的守则,即使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也能表现出来。有一次,叶圣陶让儿子叶至诚拿一支笔来,儿子头也不抬就随手将笔递了过去。不料,把笔尖递到了父亲的手里。他严肃地批评儿子:“递东西给人家,要先想一想人家接时是否方便。如果递刀子、剪子也这样的话,不就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吗?”    
    就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叶氏兄妹三人不但学会了作文,更学会了做人。    
    “要想到别人”,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这是“为人的一条重要守则”。    
    这条守则,要到上学时再告诉孩子就晚了,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并按这个守则去做人。    
    那么,由谁来告诉孩子呢?当然应该是妈妈,是爸爸。    
    父母的责任是教孩子做人。学会做人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而做人的道理,大都不是坐在课堂里学会的,而是在生活中父母随时随地教给孩子的。    
    


第八部分:帮助孩子走向成功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每一位妈妈,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着孩子的成功。甚至在小生命诞生之前,    
    就已经为孩子编织起未来的梦。    
    每一位独生子女的妈妈,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为什么?    
    正像前文所讲的:因为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我们输不起,”我曾对年轻的父母说,“我们不可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那样,在教子中积累经验,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另一个。我们只能‘孤注一掷’,我们没有机会积累教子的经验,只能一边学习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一手培育着自己的未来,一手塑造着祖国的明天,历史不允许我们失败。”    
    “你们必须成才,你们必须成功!”我曾对孩子们说,“如果今天你离不开妈妈的照料,经不起风雨,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丰富的知识,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到了21世纪,同世界各国跟你一起长大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你就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这样,中国这个强大的民族就会被人看不起。”    
    民族在企盼孩子成功,大人们在呼唤孩子成功,孩子们自己也在努力成才,争取成功。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功呢?    
    年轻的妈妈该如何教子成才,助子成功呢?    
    1.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强化观察力发展想像力培养自制力。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包括道德品质)、意志、性格、气质等。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    
    作为家长,该如何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呢?    
    一、强化孩子的观察力    
    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在他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忽然听到附近的丛林里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鸣叫声。他想,是小鸟在鸣叫吧?我该去看看。大人们吓唬他说,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子。小法布尔却毫不胆怯,勇敢地钻进森林去观察、探索,结果他发现:发出鸣叫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从此,他对昆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颇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文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就曾教导文学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十匹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莫泊桑锻炼出了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人物刻画细致、入木三分而著称,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怎样使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呢?    
    第一,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现在,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如果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势必堵塞孩子的视野,又怎么能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呢?    
    北京有位年轻的妈妈很懂得培养孩子。她的女儿从小爱画画,可有一段时间觉得画烦了,不想再画了。这位妈妈没有硬“逼”着孩子继续画画,而是带她去养鸡场、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女儿看得很仔细,回来后画了不少新画,其中的一幅百鸡图还获了奖。    
    所以,家长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第二,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事先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了几家商店?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第三,对于上学的孩子,最好让他写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四,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如让孩子自己养养小金鱼、小蜗牛、小蝌蚪,或者小鸡、小兔、小花、小草什么的,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这一切,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爱因斯坦概括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得出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他提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我们应当把想像力看做是科学研究中的完备因素。    
    人的大脑分为四个功能区:直觉功能区、记忆功能区、判断功能区和想象功能区。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般人对想象功能区只使用了50%,这就说明,发展想像力的潜力还很大,而儿童时期又是个人想像力发展的大好时机。    
    达尔文上小学后,不知怎么变得爱“撒谎”了。有一回,他捡到一块小化石,回来跟姐姐说:“这是一块宝石,价值连城呢!”又有一回,他捡到一个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造的。”姐姐一看,只是一枚被压得变了形的18世纪的旧币罢了。姐姐对达尔文的“说谎”行为很是恼火,几次向父亲告状,可父亲总淡然一笑,说:“这算什么撒谎!这个孩子倒挺有想像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会把这种才能用到事业上去呢!”果然,达尔文长大以后,把丰富的想像力运用到缜密的科学研究中,创立了伟大的“物种起源”学说。    
    三、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有了自学的习惯,不论孩子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都能很好地利用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大门。    
    孩子自学习惯的养成,要靠家长的长期训练。比如,帮助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并提醒孩子去认真实施;要求孩子预习功课,养成提前预习课文,以便带着问题听讲,    
    更好地吸收知识的好习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教会他查字典、读书读报,以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让孩子成才、成功,家长们就要注意从生活、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每一方面的优良习惯,正确地引导他们稳步走向未来的美好前程。    
    可以说,孩子的一生,就攥在我们做父母的手中!    
    


第八部分: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2.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的责任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    
    现在,许多年轻的妈妈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一进门就问:“考多少分?”考坏了,脸就    
    拉得老长;考好了,就眉开眼笑。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是完全违背做父母的责任的!父母的责任是什么?除了要教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的人,还要懂得如何去发    
    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    
    孩子能不能成功呢?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而且被大人所注意。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兴趣是很重要的,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很多年轻的妈妈爸爸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启发和培养。国家教委提出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就是强调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培养成具备多种能力的未来建设者。    
    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