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 好孩子 >

第31章

好父母 好孩子-第31章

小说: 好父母 好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多年前,日本科学家发现某地区的人长得特别高。经过深入的观察,这里的人吃的喝的都很普通,惟一不同的,是他们每天光着脚,在当地特有的凸凹不平的路面行走。于是,科学家们分析出,刺激脚底会有增高的效果。其实,人穿鞋的历史并不长,我们的老祖先不都是光着脚在地上走的吗?婴儿学走路的时候,也是双脚放松,用五个脚趾用力地抓地,才使身体得到锻炼并促进发育的。    
    一次环保夏令营,环保博士李皓带领小营员一起光着脚丫在草地、土地上走,孩子们以前很少经历脚与土地的直接接触,感觉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告诉我,那里的男女老少掀起了走路运动的风潮,每天早晨或者傍晚,许多人穿上“走鞋”,快速行走半小时以上,直到走出汗。这时再坐下来看书或工作,精力特别容易集中,工作效率也特别高。    
    我们有的父母舍不得让孩子走路,孩子也懒得走,出门就乘车,结果走不了远路。很多学校组织学生远足,一些孩子走不了多远就头晕恶心,更谈不上坚持走完全程了。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要靠孩子自己去走。一路上,不仅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风风雨雨;有平坦笔直的大道,还会有崎岖不平的小路。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走路,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积极去面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成功正在前面招手。    
    


第十九部分:好心态能改变你的世界太好了——写给孩子

    1.太 好 了!    
    ——写给孩子    
    人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我一次又一次提到,在人的内心世界里,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叫“太好了”,另一个叫“太糟了”。叫“太好了”的小人儿,每天在你的心里编织着欢娱的网络,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微笑着说声“太好了”。他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能把不利变为有利。靠着这种力量,他能把你带到一个光明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无限快乐的世界。    
    那个叫“太糟了”的小人儿,每天在你的心里编织着痛苦的网络,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要紧皱着眉头说:“太糟了,糟透了,烦死了!”搞得你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希望。    
    “太好了”、“太糟了”,哪个是你要选择的朋友?    
    我想,你一定会大声地告诉我:“当然选‘太好了’!”    
    你选对啦!    
    现在就请你和“知心姐姐”一起,走进“太好了”的世界,看看你同龄的伙伴是怎样使用“太好了”这三个字的吧!    
    面对自己说声“太好了!”    
    有一次,我去浙江娃哈哈小学开展“知心姐姐”咨询活动。学校多功能厅里坐满了孩子,他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谁来提第一个问题?”我注视着面前的孩子们,发现他们大多是队干部,可谁也不敢第一个说话。    
    “我先说!”坐在门口的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站了起来,大步走上台来拿过了话筒。    
    “本来今天老师没选上我,我是自己挤进来的。我有一件苦恼的事,想和知心姐姐说。”    
    我带头为这个勇敢的孩子鼓起掌来。    
    “我长得又黑又瘦,有的同学管我叫‘非洲难民’。可我天生就黑,怎么也洗不白……”场内爆发出一阵笑声,我也笑得前仰后合。会场里热烈的气氛,让我忽然觉得这个小男孩儿    
    挺有人缘。于是,我问同学们说:“你们觉得他长得黑吗?”    
    “黑!”    
    “你们觉得他美吗?”    
    “美!”    
    “他美在哪里呢?谁来说说?”场上有好几位同学举手。    
    “他是我们班的,他很热心,爱帮助人!”    
    “他爱劳动,每次打扫卫生他都抢重活干!”    
    “他很勇敢——”    
    我一下子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小男孩儿的眼睛里也放着光。    
    “你看,”我对男孩儿说,“大家多喜欢你!叫你‘非洲难民’无非是想说明你比他们黑,很特殊。可是大家看的不仅是你的长相,而是通过你的行动看到了你的热情和善良的心!长得黑怎么不好?世界就是由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等多种肤色的人组成的。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美。如果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反而会很单调。我们中国人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我接着问大家。    
    “黄色的!”    
    “中国人好看吗?”    
    “好看!”    
    “非洲人也好看。你们看非洲人,眼睛亮亮的、头发鬈鬈的,他们走在路上,总是挺胸抬头,一笑还露出白白的牙齿。他们之所以那么自信,是因为他们认为黑色很美。”    
    我讲到这里,“非洲难民”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扬起头,在大家的掌声和笑声中走下了台。    
    我对孩子们说,对于长相,我们也要有这种“太好了”的心态,要向《晏子使楚》故事里的晏子学习。晏子不以自己个头矮小而自卑,而以自己是大国的使臣而骄傲,所以他能不失国格人格地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使命。一个人不怕别人瞧不起,最怕自己瞧不起自己;不怕别人朝你说“太糟了”,最怕自己对自己说“太糟了”。如果你想当个快乐小天使,你就要常常对自己说:“太好了!”    
    面对他人说声“太好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当你和沮丧的人在一起时,你一定要把“太好了”的小人儿带到他身边,给他带去快乐。那么你才叫够朋友呢!    
    记得有一次,我带《中国中学生报》的小记者到内蒙古大草原参加探险活动。在沼泽地行军时,遇到一条1米多宽的河沟,许多同学都跳了过去。我在河沟边站了好久,心里想:虽然我对同学们说“太好了”,可是如果我掉到河里也够糟糕的,因为我的腰和腿全有病。我就暗暗仔细地观察那些男同学是怎么跳过去的,看明白以后,我就憋足劲儿一跳……嘿!成功啦!没想到,我身后一直跟着一个胆小的女孩子,她也怕掉进水里,不敢跳。看到我都跳过去了,她也放了心。没想到,只听得扑通一声,这女孩掉进了河沟,水一下子没过了她的膝盖。我赶忙伸出手去,把她从河沟里拉了上来。她一边朝上爬,一边说着:“太好了,我终于掉到河里了!”我说:“真是太好了,这回数你最凉快了!”说完,我俩痛快地大笑起来。在追赶队伍的路上,每走一步,她的鞋里都会发出咕唧咕唧的声音,她神气地说:“听,多么美妙的音乐!”我说:“太好了,我们行军有乐队伴奏啦!”一路上,她一点也不觉得沮丧,反而感到轻松愉快。如果这个女孩子的心里被“太糟了”的心态主宰,她一定会想:“为什么别人没掉进河里,偏偏我就掉进去了呢?真是倒霉透了!”这样,她一定会觉得探险活动又苦又累,甚至会哭鼻子、流眼泪的。    
    等我们赶上队伍,只见探险队员们都齐刷刷地集合在草地上,等着我这个“营长”的检阅。    
    正在朝队伍走去时,两个小男生慌慌张张地向我跑了过来,说:“不好了,有个同学发烧啦!”    
    “你俩觉得怎么样?”我关切地问道。    
    “肚子有点儿疼……”    
    看到他俩紧张的神情,我口气轻松地说了声:“好,我知道了,你们先回队吧!”    
    我走到那个“发烧了”却站得直直的大个子男生跟前,摸摸他的额头——并不太烫。于是,我就站到队伍的前面,夸张地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太好了’的消息!”    
    同学们睁大了眼睛看着我,等待我发布这个“太好了”的消息……    
    “我们队伍中终于有人发烧啦!”    
    我的话音未落,队伍中已是一片哗然……    
    “有人发烧了,怎么还说‘太好了’?”……    
    “因为他比任何同学站得都直,他战胜了自己!”我大声地说。    
    这句话一出口,就像我喊了“立正”的口令一样,全体营员都精神抖擞地站直了。他们是被一种力量感动了。    
    这时,我又走到那两位喊肚子疼的男生面前,小声问道:“你们的肚子还疼吗?”    
    “报告营长,我的肚子不疼了!”两个男生齐声答道。    
    我们开心地笑了,周围的同学们也笑了……    
    我对其他的带队老师说:“此时此刻,假如我惊慌失措地喊:‘太糟了,有个同学发烧了,要马上送医院!’我相信,队伍中有一半的人要倒在草地上。因为经过一整天的行军,每个人都是疲惫不堪的,一个人的惊慌失措很快就会传染给大家的。”    
    后来,全体营员都坚持走出了草地,没有一个人生病,也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这件事使同学们感受到:能够战胜自己,真是“太好了”!    
    面对困难说声“太好了!”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事情,也会遇到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坎坷。这时候,你一定要    
    跟着那位叫“太好了”的小人儿走,他会帮助你走出困境,也会带给你战胜困难的力量。    
    如果你考试考得不错,你就想:“太好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你考得不理想,你就这样想:“太好了,我的进步又有了新的起点。”    
    如果你竞选班里的干部成功了,你就想:“太好了,我可以有机会为大家服务了。”如果你落选了,你就这样想:“太好了,我把成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不幸,你就想想比你更不幸的人,想想他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走出不幸的。就像一个为没钱买鞋发愁的人,出门见到一个没有脚的人,立刻觉得自己还是太幸福了,因为虽然没有鞋子,但是还有两只脚,还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有了“太好了”的心态,缺陷和困境对我们常有意外的帮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卓有成就的人是残疾人,或者是曾屡遭磨难的人。音乐巨匠贝多芬晚年耳聋以后,依然热爱生命,创作出了那部震撼人们心灵的《欢乐颂》;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却采取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太好了”,这平平常常的三个字具有无穷的魅力,它仿佛一个振奋人们精神的号角,把人们心里失望、沮丧的负面信息转化成催人奋发向前的正面信息,把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不愉快时的心情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    
    掌握这三个字有三个要点:一是自我激励——多从积极的方面去想问题;二是激励他人——多向别人发出鼓励的正面信息;三是学会转化——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如果你学会了使用“太好了”这三个字,从小学会乐观、潇洒地面对人生,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你都能微笑着去面对的,你的生活也会是愉快幸福的。    
    


第十九部分:好心态能改变你的世界微笑着看孩子——写给爸爸妈妈

    2.微笑着看孩子    
    ——写给爸爸妈妈    
    我总结“快乐人生三句话”的教育法,最初是受上海的一位研究记忆法的先生的启发。    
    他给我讲了如何用“太好了”这三个字改变他和他儿子的故事。    
    他告诉我,过去因为儿子学习差,他和妻子常常吵架,每次儿子考坏了,他们夫妻二人就互相埋怨,还要训斥儿子是“笨蛋”,结果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差,有一天,终于落到了全班的最后一名。这位先生想,心烦也没有用,不如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接过儿子的考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再也没有什么负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您是不是有病了?”这位先生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再担心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就是在进步!”    
    儿子大受启发,一想,对啊,在童话《龟兔赛跑》里,乌龟还能跑第一呢!于是,他心里高兴起来、轻松起来。第二次考试,他的成绩是全班的第19名。    
    爸爸拿过考试卷子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比上回已经前进十几名了!”听了这话,儿子也很高兴。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的第五名,爸爸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就差4个人了!”    
    “后来,我儿子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讲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意的笑容。    
    他的故事很有道理。我觉得,今天的孩子们就很需要这种心态,应该从小学会乐观地、潇洒地面对人生,将来肯定会生活得很愉快。    
    爸爸妈妈说出的“太好了”三个字,为什么对孩子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因为这三个字表达了父母对孩子巨大的信任,激励着孩子面对现实,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这样就调动了孩子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这就叫“先接受现实,再改变现实”。有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的人,一生中不会被任何困难和挫折打败,他总会有办法站起来,再重新开始,总是会想办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人,不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第十九部分:好心态能改变你的世界我能行——写给孩子

    3.我 能 行!    
    ——写给孩子    
      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有两扇大门,一扇门叫“我能行”,另一扇门叫“我不行”。    
    走进“我能行”大门的人,在“我能行”先生的引导下,个个都充满自信,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能够抬起头大胆地往前走,有勇气迎接风雨,乐于在困难中微笑。    
    走进“我不行”大门的人,在“我不行”先生的影响下,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自卑地低着头走路,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往后退,即使成功的机会到来,他们也抓不住。    
    “我能行”和“我不行”就相差一个字,可意思也是完全相反的:“我能行”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而“我不行”是失败者最重要的原因。    
    “我不行”是一种反面的负信息,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如果总用这种负信息来暗示自己,人的心理会处在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使人本来能做的事情也做不成;而“我能行”是一种正信息,是充满自信心的表现。如果总用这个正信息来调控自己,人就会非常兴奋,事情也就能做得更好。    
    “我能行”与“我不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小对自己说“我能行”的人,对自己总是充满信心,会不断地用正信息调控自己,这比在考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还重要。    
    相信自己行——哇,我能行!    
    香港小学生叔雨有一天趴在桌边,仔细观察一只蚂蚁吃蛋糕的全过程,发现蚂蚁的身躯虽然渺小,可精神却很伟大。    
    叔雨是这样写的:只见那可怜的小东西在桌面上蠕动着,好像很疲倦似的,我暗笑它无能。它不停地用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像要找什么东西,犹如一个猎人在寻找猎物似的。终于,它找到它的“猎物”——一块小蛋糕屑。它认真地围着它心目中的庞然大物爬来爬去,好像为难了。忽然,又一只蚂蚁来帮忙了,可它们怎么搬也搬不动……它们把触角碰了碰,好像在发信号呢!不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