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燕谭集 >

第4章

燕谭集-第4章

小说: 燕谭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这并非捧场的话,而是事实。封建社会皇帝的好恶,是造成政治环境
好坏的首要因素,也是制约臣僚们品格行为的重要条件。裴矩前后处在两个
不同的时代,因此有了不同的表现,这是不足为怪的。


《忆秦娥》(箫声咽)与唐代长安交通

《忆秦娥》(箫声咽)不仅因为是“百代词曲之祖”,为世所重;亦以
其意境宏阔、气象浑厚、声情悲壮而被誉为“千古绝唱”。但这首词中上片
以“年年柳色,灞桥伤别”写春光,下片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写秋色,
又缺少必要过渡,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对于这一点历来注本都缺乏重要的说
明与解释。今人周汝昌先生认为上片写送别,下片写望归:“春柳为送别之
时,秋月乃望归之候。自春徂秋,已经几度;兹复清秋素节,更盼归期有讯。”
(见上海辞书出版社版《唐宋词鉴赏辞典》)此种解释是把全词看作叙写一
位思妇故事,虽然可备一说,但是周先生没有讲明为什么“秦娥”丈夫从东
门而去,却盼他从西门而归?浦江清先生在《词的讲解》中提出了另外一个
解释:“《忆秦娥》的总题材是长安景物。作者挑选几处精彩的景物,凭借
着语言的自然连串,蝉联过渡,这是一个纯粹歌曲的作法。”(见《浦江清
文录》)他还指出上下片的连结不是靠意义的串联,而是通过韵律。这确是
发前人所未发,但是为什么挑选这些景物,其意义何在?浦先生并未做深入
的探讨。

词的产生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词曲多演唱于歌宴舞筵,早期的
作品更是如此。《忆秦娥》正是演唱于别离祖饯之时的送别曲,也就是当时
的流行歌曲。

唐代经济虽然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交通、通讯条件仍很落后。人们为了
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往往要离乡背井去游幕、从军、求学,谋仕;一旦分
手、前途莫卜、生死难知。因之,人们在送别中表现出的亲情和友谊特别强
烈。告别一般都要祖道相送,此时而写出的歌词诗章特别富于感染力。《忆
秦娥》即是长安人的送别曲。

作为大唐帝国首都的长安,是当时的文化、政治中心。不得志的士人们
离开长安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长安谋仕不成,走向边庭以求建立军功、
立身扬名;一是在长安求名不遂,黯然归故里;一是在政治上失意贬谪外方
州郡。这些都不免更增加了离别的黯然悲伤的气氛。《忆秦娥》正是这类作
品中的佼佼者。词中描写了两种离别:一是春别;一是秋别。用春秋二季以
概四时,上下片似乎很不联贯,其实这正是歌曲的写法。正如现代民歌中的
《四季歌》四段各写一种别情,不必上下首尾相连。《忆秦娥》上片写春别,
春在四方中属东,因此,写春别选择了长安东路上的景物;秋在四方中属西,
故写秋别选择了长安西道上的景物。唐代离开长安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出
东门(包括通化、春明、延兴三门)踏上青门大路,经浐桥到灞桥折柳送别,
然后再分赴不同方向的水路和陆路。此路可直往潼关、洛阳,乃至河北、山
东、扬州。或经灞桥折向东南过终南山、商山、武关,可到襄阳、江西、江
东以及湖湘;或经青门折向北方去同州、太原等地。走出东门这条大路的大
约以落拓归乡和失意的迁谪者为多,故上片写得缠绵而细腻,所取意象多细
小轻倩,如“箫声”、“秦娥”、“月色”、“柳色”(柳者,留也。《雍
录》有云:“汉世凡东出函、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
等。描写出在朦胧的月色中“秦娥”被凄切箫声唤醒,她望着清冷的月色,
想起在灞桥折柳送别的情景。

离开长安的另一个方向是出西门(包括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开
远门是长安城西面的最北之门,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据《南部新书》


记载:“平时开远门外立堠云:‘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戒人不为万
里之行。”这条路经过咸阳、乾县、河西走廊、敦煌,西去阳关到西域(也
可西至凤翔出子午谷到东、西川)。这条道路在初、盛唐时期往往是士人去
国远征、建功立业的道路。下片的“乐游原上清秋节”,是从长安城中平民
最乐于去游玩的乐游原写起(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它地势最高,可以俯
瞰长安全城。立于原上也可以看到从长安西去、绵绵不绝的咸阳古道。古往
今来,这条道路给多少征人带来多少瑰丽的幻想和激起多少人进取的渴望。
可是冷酷的现实是:古来征战几人回?丧身绝域者远比侥幸立功而还者要多
得多。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写的是这个意思。丧生者已矣,永远断绝
了消息。因此,下片写秋别乃是征人壮士的生离死别,所取意象亦多悲壮、
雄阔。如“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些不仅写出了道
路阻隔、音容邈渺以及帝业终虚给人们带来的悲哀,而且也包含了对建功立
业的否定,有劝导征人不要西去之意。

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却各有代表性,又在“别离”这一点
上统一起来。它们都深切感人,属于“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一类,故可合而
为一,作为一曲的上下两片,在离别的宴会上演唱,以唤取更多征人的共鸣。


不敢用比兴的宋诗

毛泽东在给陈毅论诗的信中说:“宋人多数不懂得诗是用形象思维的,

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他指的“形象思维”是“比兴两法”。

宋诗少比兴这一特点在宋代就已被人们认识到。《古今诗话》中有一段
话:“自古工诗,未尝无兴也。睹物有感焉则有兴;今之作诗者,以兴近乎
讪也,故不敢作,而诗之一义废矣。”他认为“兴”近于讪谤,诗人为了免
祸,所以不敢轻易使用。因为“比兴”不同于直接铺述的赋,它是言此意彼
的,很容易被歪曲者穿凿。唐代文网较疏,因之,使宋代诗论家无限向往。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
无隐避。”并例举了许多杜甫、白居易等人讽刺时事的作品,如《兵车行》
《长恨歌》等。后指出:“今之诗人不敢尔。”宋代封建专制主义比唐代要
严酷,自神宗以后,诗人因诗得罪者颇多,特别是鼓励告讦,也就是“打小
报告”。如陆佃所说:“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宋史·陆
佃传》)因此,使诗人在写作时不能不有所顾忌。

宋代几个著名的诗案中都有根据诗中比兴以罗织诗人罪名的。北宋“乌
台诗案”御史弹劾苏轼,说他攻击新法,诽谤新进,苏轼因而下狱。当时宰
相王珪竟捃摭苏之《双桧》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对
神宗皇帝说:“陛下龙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
何?”此话意为您是当今皇帝,苏轼不向您表达忠心,而要向地下之“蛰龙”
求其知遇,这不是要背叛陛下吗?真是个大得可怕的罪名,幸亏神宗还算明
白,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与朕事!”比苏轼案略晚
一些,蔡确被贬后写了《夏日登车盖亭》十绝,其中被人们指摘最厉害的,
也是其中运用比兴手法写出的诗句。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因《落梅》诗:“东
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被人笺注,认为是针对权臣史弥远的,
因此,被免官斥逐。临安著名书商陈起,因诗中有“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
杨柳相公桥”,被解释为揭发史弥远“废济王,立理宗”,幸有丞相搭救,
免死被刺配流放。因此一度下诏禁止士大夫作诗,有的诗人甚至改行填词(如
孙花翁等)。现实生活中有这么多教训,自然会引起诗人的警惕,他们拿起
笔写诗时,不能不谨慎对待,尽量避免使用容易引起疑似之论的比兴,这虽
然不是宋诗中少比兴的唯一原因,但也是原因之一。


冤冤相报何时了

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出任湖州刺史。到任后的地方大吏照例都要
给皇帝写表称谢,以感激朝廷对自己的信任,并表达自己不会辜负重托的决
心。实际上,这都是例行公事,没有人会认真对待的。不料此年六月廿七日
专门负责监察的御史里行何正臣上书皇帝,指摘苏轼谢表的两句话:“愚不
识时,难以追陪先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秉
性愚昧不识时务,很难在朝帮助先进分子推行新法;然而我年已老,倒是不
愿过多地搞些苛政,因此适合做地方官吏。如果仔细推敲这两句话是不免有
点情绪,对于政治现实有些不满。何正臣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已经上纲太高,而且再联系苏过去所写的一系列诗文,说他“为恶不悛,怙
终自若;谤讪讥骂,无所不为”,未免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何的上
书把所有的问题都扯到新法,因为神宗皇帝支持新法。于是苏轼就被打成不
忠于朝廷的逆臣。上书中说苏轼“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
咎新法,喜动颜色,惟恐不甚”。这简直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捣乱分子了。七
月二日,那个专门好起疑似之狱,在处理案件时以“株连考竞”闻名的御史
舒亶也上书用最激烈的言词指责苏轼犯了“大不恭”之罪。说他“包藏祸心,
怨望圣上,讪■(dú)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旁属大臣,而缘以指斥乘
舆”。意为苏轼怨恨当今皇帝,他往往借攻击在朝的大臣,实际上是在指责、
诽谤、谩骂皇帝。所以舒亶他“不胜忠愤恳切之至”,力主将苏轼处死,说
苏“虽万死不足以谢圣时”。于是,把苏轼从湖州刺史任上捉到京城,关在
御史台的狱中。御史台俗称“乌台”,此案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案诗案”。
此案档案在北宋灭亡时被人带到南宋,朋九万编纂了《乌台诗案》一书,清
张■又写了《眉山诗案广证》,使得我们得知此案审讯的全过程。在审讯中,
对苏轼所著诗文无限上纲,最后都归结到反对“新法”上来,可见此案实际
上是新党党人藉苏轼的一些反映现实阴暗面的诗文,以打击旧党党人,使他
们对新党的一切举措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满。舒亶他们是要把苏轼置之于死
地。由于旧党中一些正直人士的援救,上皇太后病笃嘱咐神宗皇帝“不可冤
滥,致伤中和”以及新党中的章惇惇(他和苏轼私谊较好)、王安礼(王安
石弟)等在皇帝面前说情,苏轼被关押了一百余天后,于本年十二月廿九日
降官,责受检校尚书水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身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实际上是个罪官的身分。大年初一这一天,苏轼带着他的儿子出京。那些承
受了苏轼“讥讽文字”的人们也分别受到了降官或罚钱的处分。这桩案子到
此了结。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三月英年早逝,
其子赵煦继位,是为哲宗。由于他年龄太小,太皇太后高氏(神宗皇帝之母)
一同听政。不久,她以母改子之新政,陆续召回旧党代表人物,如司马光、
苏轼等,由司马光执政。他将新法一件件废除,造成了基本上是旧党垄断朝
政的局面。此时又发了一件针对新党党人的文字狱,叫“车盖亭诗案”。

前面说过,苏轼因诗文得罪,许多“罪名”是被罗织而成的,此案虽然
由何正臣、舒亶、李定等御史台的官员出面检举指控,但有新旧党争的深刻
背景,人们认为其后台就是御史中丞蔡确。蔡属于新党,元祐时期旧党执政,
蔡确因其弟蔡硕贪赃被贬至安州,这显然是旧党的回敬。对于这些蔡心中明
白,在安州夏日游当地名胜车盖亭,蔡赋十绝句,其中有些牢骚也属必然。


其仇家吴处厚因个人恩怨对这十首诗一一加以笺注,其所运用穿凿附会、生
拉硬扯、陷人于罪的手法与当时新党对待苏轼的方法大略相同。我们不妨据
《尧山堂外纪》所记蔡事与苏轼“乌台诗案”作一点比较。《外纪》言:五
篇(指十绝中的五篇)涉讥讽,如“何处机心惊白鸟,谁人怒剑逐青蝇”,
以讥谗谮之人;“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讥新进用事之人;
“睡起莞尔成独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确笑何事?“矫矫名臣郝甑山,
忠言直节上元间。”按:郝处俊封甑山公,唐高宗欲逊位天后,处俊上疏谏,
此事正在上元三年,今皇太后垂帘,遵用章献明肃故事,确指武后以比太后。
“沉沉沧海会扬尘”,谓人寿几何,尤非佳语。“乌台诗案”中记载苏诗《戏
子由》中的牢骚语,如“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道逢阳虎
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被说成讥讽新贵,把他们比作侏儒、优旃,讥
讽朝廷新开提举官所至苛细生事,发摘官吏,惟学官无言责。《和刘道原寄
张师民》诗中有句:“独鹤不须夜惊旦,群乌未可辨雄雌。”被歪曲成以刘
恕比鹤,谓众人为鸡,言今日进用之人,君子小人杂处,与乌之不可辨雌雄。
《和陈述古冬日咏牡丹》:“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护雪霜羞。化工只欲
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竟被说成是讥讽执政大臣,把他们比作化工,
但欲出新意擘画,令小民不得闲也。两相对照;可见新、旧两派政见虽然不
同,所攻击之人又是两相敌对之人,但用的手法极相似。对于蔡确来说,真
有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蔡不屑置辩,也不好辩,被远贬新州。
出人意外的是旧党中的有识之士为蔡作了辩护。身受蔡确之害的苏轼不同意
这样做,他为蔡说了话。旧党内正直的大臣如范纯仁等也不满意开文字狱之
风。他说:“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暧昧不明之过,窜诛大臣。”并告诫说:
“今日举动宜与将来为法,此事甚不可开端也。”这才是远见卓识,是为治
世创造条件的做法。可是被党争弄昏了头的旧党党人,不仅不听范的意见,
反而诬告范与蔡是一党;终于将蔡确远贬至新州。后来哲宗亲政,新党再次
上台,加倍打击旧党。徽宗执政时新党进一步变质,专以党同伐异,怙宠固
位为事。这样必须严打异己者。他们怂恿徽宗确立“奸党”(即旧党)党人
名单镌刻于碑,立于朝堂。这就是有名的“元祐党碑”。还销毁、禁锢了元
祐党人文字。党争越演越烈,文字狱越变越奇,冤冤相报,无有了时。北宋
也就在这种互相报复中灭亡了。


中国第一个出版家——陈起

在市场化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书也是一种商品,大约很少有人持异议。
所以想起操持出版工作的人们,大家名之曰“书商”,认为他们无非是靠出
书赚钱罢了。但是主持教化的部门(现在称为主管意识形态),又不得不谆
谆告诫出版工作者,应该把好关、出好书,把注重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并
勉励他们要做出版家,不要做书商。

当然,现在称得上是出版家的不是没有,我也有幸认识几位,日夜在为
出好书而奔忙。然而一身而二任者似乎更多,他们忽而出版家,忽而书商,
审时度势,随时改变身分。付作者稿费时是出版家,让作者为出好书做奉献,
不要计较稿酬多少;面对读者时是书商,强调物价、工价飞涨,书价定得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