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学之最 >

第10章

中外文学之最-第10章

小说: 中外文学之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秦汉时期开始设立的音乐官署名称转变而来的。乐
府诗,特别是其中的两汉民歌,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作。它广泛
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
神。这类民歌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诗歌中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
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形式上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表现方法
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活泼。它代表了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最早的断代诗歌总集
最早的断代诗歌总集,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诗文作家彭定求(1645—1719)
等10 人于1706 年编纂的《全唐诗》。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1995 年以前最大
的诗歌总集,全集共900 卷。以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和清初季振宜的
《唐诗》为底本增订而成。集中收录唐、五代约350 多年的2200 多位作家的
48900 多首诗歌。其中有白居易的2000 多首,杜甫的1400 多首,李白的1000
多首。还附有唐、五代词和作家小传,同时间有标注。它全面反映了唐诗的
繁荣景象,是人们研究唐诗的重要参考资料。解放后的断句本,还附印了清
乾隆年间《知不足斋丛书》中所收日本上毛河世宁所辑《全唐诗逸》3 卷。
最大的断代诗歌总集
最大的断代诗歌总集,是20 世纪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
它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负责,以周林、邓广铭等著名学者为顾问,傅璇
琮、孙钦善、倪其心、陈新、许逸民为主编,遍布全国各地的老中青专家参
加编纂。拟在1986 年至1998 年的13 年中完成。总集分为北宋和南宋两大部
分。拟收录宋代11000 多名作家的20 多万首诗作,共60 册,约4000 万字,
其规模是《全唐诗》的5 倍。1995 年底已出版发行了北宋部分,共25 册,
1479 卷。收录了2800 多位诗人的诗作。该书取材广博、编排科学、考订精
审、资料详备,代表了中国宋诗整理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文化整理的一
大丰硕成果,为广大文史工作者提供了一份丰富而完整的文学资料。南宋部
分的25 册,将在1998 年全部出齐并在全国发行。
《全宋诗》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大基础工程的经典巨编和诗歌长卷。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宋诗则是宋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但自宋至今1000 多年以来,却一直没有一部宋代诗歌总集,《全宋诗》的全
部问世,则将填补中国学术文化史上这一空白。
最早的一部完备的谣谚总集
最早的一部完备的谣谚总集,是清代词人杜文澜(1815—1881)汇编的
《古谣谚》。书前有刘毓崧于1861 年写的序。全书100 卷,706000 字。它
引上古至明代古籍860 余种,辑谣谚3300 余首,加上附录(亦为谣谚)和集
说共三部分。以各书所属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依序编次,并注明谣谚
出处与有关版本事项。总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谣谚材料,特别是出自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谣谚尤为可贵。这些谣谚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斗
争精神,有的则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它们对今天
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存最早的古诗总集
现存最早的古诗总集是明代冯惟讷(1512—1572)编的《古诗记》,原
名《诗记》。共156 卷:前集10 卷,辑录先秦古逸诗;正集130 卷,辑录汉
代至隋代诗歌;外集4 卷,辑录古小说和笔记中传的鬼仙之诗;别集12 卷,
选录前人对古诗的评论。它搜罗宏富,时间绵长,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收
集古代诗歌的总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藏族哲理格言诗集
最早的藏族哲理格言诗集,是藏民族诗人萨班?贡噶坚参(1182—1251)
于13 世纪前叶所作《萨迦格言》。共9 章,457 首,每首均以七言四句形式
写成。作者以宗教家的身份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处世、治学、识人、
待物的一系列主张。内容涉及区分智慧、扬善惩恶、皈依佛法等方面。其语
言精练,富于哲理,显示了藏族格言诗写作的精湛艺术,对研究西藏农奴社
会的道德标准、宗教意识、风土人情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后世格言
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最早翻译介绍唐诗的诗集
最早翻译介绍唐诗的诗集,是匈牙利著名作家卡洛查翻译的唐诗集《永
恒的花絮》。卡洛查在1930 年就已蜚声世界文坛。他于1931 年用世界语翻
译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诗作。并集结书名为《永
恒的花絮》。仅就译作的名称可知,卡洛查对唐代诗歌是怎样的喜爱和仰慕,
也说明唐代诗歌的这些代表作品不仅是世界文学特别是诗歌百花园中极为璀
璨的“花絮”,而且是永不凋谢、永远盛开的“永恒的花絮”。该诗集问世
以后,被译成了各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行,至今仍被列为世界文学经典之
作。
最早的民歌集
最早的民歌集,是明代成化年间刊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
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太平时调赛驻云飞》等四种。这些民歌
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了被压迫人民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要求婚姻
自主的强烈愿望,也表现了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感情,具有大胆泼辣、想象
丰富的特点,其语言朴素、自然、流畅、准确、形象。
最早的儿歌集
最早的儿歌集,是明代吕坤(1536—1618)的《演小儿语》。全书收集
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儿歌46 首。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
口头传诵。编者在每首儿歌下面加上评语,在序和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
童的理论问题。它为以后儿歌创作提供了借鉴。
最早的民间儿歌集
最早的民间儿歌集,是清代郑旭旦在康熙初年编辑的《天籁集》。“天
籁”一词出于《庄子?齐物论》,原指自然界的音响,后借指不饰雕琢而得
自然之趣的诗歌。集名“天籁”,有儿歌得自然之趣的含义。全集收吴越儿
歌48 首,其中两首仅存其目,尤以杭州地区儿歌居多。共分为两大类:一类
反映儿童生活和心理情趣;一类反映儿童眼中的成人社会。所收儿歌大多短
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多用拟人化的写法。其表达方式有直叙、问答,
形式有三、四、五、七言和长短句交错的杂言体。书中还附有作者《天籁集
醒语》17 则,每首儿歌前后有评语及按语,歌词中常有夹评,表现作者愤世
恤民的态度。此后,有署名悟痴生仿其编辑的《广天籁集》,收吴越儿歌23
首。两书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均有一定的地位。
最早的唐诗文选本
最早的唐诗文选本,是宋代文学家姚铉(968—1020)的《唐文粹》。100
卷。全书以作品体裁分门别类编辑,共分10 多类。编者认为唐代诗文《文苑
英华》收录甚多,难以通读,遂选录其中十分之一,编成本书。所选以古雅
为标准,文赋唯取古体,五言七言近体诗不录。姚铉对韩愈、柳宗元的古文
特别推崇,故特立“古文”一门,对宋初古文运动有所促进,对后世选家也
有一定影响。
最早的元散曲选本
最早的元散曲选本,是元代散曲作家杨朝英选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
雪》。约成书于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 年—1313 年)。分为前后两集,共
10 卷。前集5 卷为小令492 首,后集5 卷为套数47 套。它以曲调分类,共
选散曲70 余家。所选作品风格各异,反映了元代中叶以前散曲曲坛的概貌。
它不仅是元代散曲选集传世版本中刊印最早的一种,而且是影响最大、流传
最广的一种。全书卷首有元人贯云石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 年)写的序言,
它是对元人散曲创作及艺术风格所作的最早的评论。由于有《乐府新编阳春
白雪》和编者后来选编的《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元代散曲才得以保存至今。
现代最早的白话新诗集
现代最早的白话新诗集,是新诗社编辑部在1920 年1 月选编出版的《新
诗集》。内收胡适、刘半农、周作人、康白情、沈尹默、沈玄庐、陈独秀、
俞平伯、陈衡哲、郑振铎等54 人的新诗102 首,分为写实、写景、写意、写
情类4 辑。写实类描摹社会上种种现象,大多描写下层人民的贫苦,反映社
会的不平等,表现“五四”时代“劳工神圣”的思潮和人道主义精神;写景
类描摹自然界种种景色,多寓作者之情于景之中;写意类表达正确、高尚的
思想,大多宣传争取自由、勇敢奋斗、反对社会的不平;写情类抒写优美、
纯洁的感情,多写友人、夫妻、父女、同志之情及苦闷、愤慨、激昂、奋进
之情,真挚感人。诗集前面有编者的序《吾们为什么要印<新诗集>》,后
有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和《谈新诗》以及刘半农《诗的精神上之革
新》等文章。该诗集的出版,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最早的个人白话新诗集
最早的个人白话新诗集,是现代学者胡适(1891—1962)的《尝试集》。
诗集取名,一是反陆游“尝试成功自古无”诗句之意“自古成功在尝试”,
二是系“五四”时期最早出版的个人新诗集。集中收诗48 首,附录《去国集》
旧体诗15 首。1920 年3 月初版。分为两编:第一编所收20 多首作于1916
年和1917 年,大多为五、七言旧体诗,文言词语较多;第二编所收20 多首,
系1918 年以后发表的新诗,均用白话,句不限长短,声不拘平仄,用韵自由,
音节自然,开始打破旧诗格律的束缚,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批白话诗。
诗集内容以说理或即物感兴居多。有的针砭时政,表达对反动势力的蔑视和
对真理必胜的信念,表现反对专制暴力、歌颂反抗的思想,显示蔑视封建礼
教的精神;有的歌颂民主政治,提倡个性解放;有的写个人主义者的种种遭
遇;有的写自然景色,歌颂真挚的友谊和爱情等。《尝试集》的问世,不仅
使胡适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而且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特别
是白话文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早的白话新诗选集
最早的白话新诗选集,是许德邻编辑、崇文书局1920 年8 月出版的《分
类白话诗选》。收“五四”时期的白话诗230 多首,分为写景、写实、写情、
写意四类,书前有《自序》、《刘半农序》及《白话诗的研究》。所选均为
当时见于各报新诗人有影响的诗作,如康白情的《江南》、胡适的《鸽子》、
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俞平伯的《风的话》、玄庐的《富翁苦》、沈尹
默的《月夜》、鲁迅的《梦》、李大钊的《山中即景》、郭沫若的《日出》
和田汉的《夜》等。它汇聚了新诗之粹,检阅了新诗之威,以其崭新的思想
内容和艺术形式,开辟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纪元。
最早的优秀新诗集
最早的优秀新诗集,是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
文字学家郭沫若(1892—1978)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它于1921 年8
月出版。在它之前虽有《尝试集》等新诗集出现,但真正以崭新的内容和形
式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一个新的天地的新诗集,只有郭沫若的《女神》。诗
集除序诗外,共收诗56 首,全部创作于1918 年至1920 年间。当时俄国十月
革命的炮声已震醒了古老的中国,“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在全国汹涌澎湃,
国人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和一切封
建偶像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和破坏;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和一切新的事物则
受到了自觉的热烈的追求。就在这个生气蓬勃的充满着反抗和破坏、革新和
创造的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女神》应运而生了。它具有强烈的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精神和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其气势奔放,格调峻新,表现
了“五四”革命运动的时代精神,唱出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它绝
大多数主要篇章,反映了“五四”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最有代表性的是《凤
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
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
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人借临死前的一对凤凰之口,在滔滔的
泪水之中倾诉着无尽的悲愤,诅咒那悠长的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活,诅
咒那冷酷、黑暗、腥秽的现实和像屠场、囚牢、坟墓、地狱一样的旧的宇宙,
强烈地反映了深深地郁积在诗人心头的民族的悲愤和人民的苦难。凤凰自我
牺牲、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悲壮的英雄气概,和那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
痛苦与欢乐,热情地赞颂了“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的
伟大精神,它标志着多难的祖国和诗人已经开始了觉醒,一个向往光明、追
求理想并决心为之而奋斗的民族已经在世界东方的地平线上一天天地崛起。
《女神之再生》也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来揭示“五四”革命反抗、破
坏和创造的主题。女神们不再屑于去做那些修补残局的琐事,而是要再造一
个新鲜的太阳,来照彻天内以至天外的世界。诗人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古
老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觉醒作了色彩鲜明的象征性的反映。诗集中
不少重要诗篇,还饱含着诗人眷念祖国,颂扬新生的爱国挚情。《晨安》和
《匪徒颂》气势磅礴,笔力雄浑。《晨安》写诗人在“千载一时的晨光”里,
深情地向着“年轻的祖国”、“新生的同胞”,向着革命的先驱、艺苑的巨
擘,向着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口气喊出了27 个“晨安”。《匪徒颂》
是针对日本新闻界称“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为“学匪”而作的抗议诗篇,
诗人对历史上曾起过革新作用的一些“古今中外的真正的匪徒们”进行了由
衷的赞扬。在《炉中煤》中,诗人把自己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把祖国比
作“年轻的女郎”,表达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和殷切企望的情愫。诗人对富
于叛逆精神、气吞日月、志盖寰宇的自我的歌颂,也贯穿在了整个诗集之中。
但这个自我,不是拘囚于个人主义狭小天地里的孤独高傲、忧伤颓废的自我,
而是体现着时代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它既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
万决心冲出陈旧腐朽牢笼,要求不断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的全中国的
青年。诗集中,诗人还热情地歌颂了劳动、劳动人民、十月革命和革命领袖,
以及美丽的大自然。
《女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诗集中对黑暗现实和陈腐传统
的彻底反抗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和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革命
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
知识分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革
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诗歌奔腾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宏伟的构思与浓烈
的色彩,激昂的音调与急骤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等,同诗人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