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学之最 >

第2章

中外文学之最-第2章

小说: 中外文学之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了著名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一诗,发出了“拼将十
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壮誓言。同年,参加了同盟会和三合会,
创办了《白话》杂志,致力于革命宣传。1906 年,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发粗暴
的“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她愤而回国,在上海兴办中国公学,发刊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女报《中国女报》,愿“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
提倡女权,宣传革命,大胆地与庸俗昏昧的封建势力宣战。她在离开日本之
时,写信给留日学生王时泽,表明自己“自庚子以来已置生命于不顾”的决
心,要求他要以唐才常等先烈共勉,“无忘国耻”,生动地表现了秋瑾“素
负气”的性格和革命救国的胸怀。1907 年回到家乡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
会党,组织光复军,与革命党人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7 月,徐
起义失败,清政府派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大
义凛然、英勇不屈。7 月15 日,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29 岁。秋瑾
存诗200 多首。这些诗是一个叛逆女性的心声,是反帝爱国的战歌和民主革
命的号角。它反映了一位“先觉者”克尽国民天职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世
界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先觉者置身于众醉独醒背景中的孤独与悲哀。其诗
大多慷慨悲歌,格调豪放雄健,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浪漫色彩。
秋瑾把文学与革命完全统一了起来,她以年轻的生命为中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作出了贡献,为以后的中国妇女及其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1913
年,孙中山曾亲到她的墓前奠祭,并题赠了“巾帼英雄”的匾额。郭沫若赞
誉说:“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
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
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她“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而且为妇女解
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
最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
最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楚国的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他学识渊博,明于治国
之理,擅长外交辞令。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具有远大的政
治理想,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统一
中国。因同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斗争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江南,
流浪于沅湘流域,辗转多年。他在长期的流放中,看到强大的楚国一天天衰
落的现实,忧心国事,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抒发了自己忧愤的感情,揭
露、指斥群小的卑劣。前278 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人民四处逃亡,
楚国君臣仓皇出奔,屈原悲愤至极。理想的毁灭、国家的危亡、人民的苦难,
使他痛不欲生,是年旧历五月初五,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吸收前代文学和文化成就,在现实
斗争中创作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其宏伟博大的内容,奇情壮彩的形式,
“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为我国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
他的创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25 篇,代表作是光耀千古的长篇抒情
诗《离骚》,其中《九章》、《九歌》等也很有名。《离骚》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它以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神采飞扬的语
言,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真挚感情,表现了他
追求崇高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以及他决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光辉
峻洁的人格,可谓千古绝唱。《九歌》是祀神的乐歌,共11 篇。其中多数篇
章都是描写神灵间的眷恋,清新凄艳,幽渺情深,流露出深切的思念和所求
未遂的哀伤。其中《国殇》,是哀悼卫国阵亡将士的挽歌,慷慨悲壮,充满
了爱国主义情绪。《九章》主旨近于《离骚》,共9 篇,主要反映诗人两次
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苦闷悲愤的心情,表现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群小
的无比痛恨,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浓厚的抒情成分完美结合。其中《涉
江》具体描写了诗人在流放中的痛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更加坚定的理
想信念。他向世人郑重宣告“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
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天问》和《招魂》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
文。《天问》是对天地万物的质问,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对事物
探索的精神。《招魂》极写世间的险恶和故乡的美丽,表达诗人忠贞不渝的
爱国热诚。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多方面的首创地位,他作为第一个伟大诗人,
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一个全新的时
代,即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
歌传统的奠基人,他那浪漫主义的不朽著作,把我国文学浪漫主义推向了第
一个高峰。他第一个以寓言为诗,并把神话传说作为创作素材,带进了诗歌
艺术领域。他首创以诗歌叙述个人身世和咏物言志的文学形式,使诗歌史上
第一次出现了诗人丰满而鲜明的个性形象。他第一个大胆地向天地自然、历
史传说提出了疑问和质难。他打破了传统的四言诗的格局,学习运用楚国民
歌形式并加以革新和提炼,创造了更便于表达复杂深刻的生活内容、抒写奔
腾澎湃的思想感情、句法参差灵活的“楚辞体”(骚体),为我国后世古典
诗歌的主要形式——五、七言诗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他开创了向民间文学
学习并大量采用民间素材写诗的道路,为文人的创作和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无
限广阔的天地。
屈原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那高洁的情操、
瑰丽的文辞,是后世学习的楷模,一直哺育着历代文学创作。他作为一个伟
大的爱国者和诗人,一直为后世所景仰。千百年来,在人民反抗强暴、黑暗
和腐朽以及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中,无不再现诗人那伟大的精神。诗人的人
格和他用心血吟成的爱国诗篇,更滋育了后世无数进步文人特别是进步作
家。其身世遭遇与他相似的汉初贾谊曾专著《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崇敬
的心情并寄托自己的感慨。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屈原立传,给他以高度
的赞扬。李白作为封建社会的浪子和诗人,虽“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
却深深地敬佩屈原,他在《江上吟》一诗中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
榭空山丘。”这也是千秋万世对诗人的景仰。人们为了永远纪念他,不仅在
湖北秭归县修建了纪念馆,而且还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盛大的龙舟活
动。屈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诗人,而且是全世界最伟大诗人之一。他的
作品,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一份宝贵遗
产,它已被译成了英、俄、日、法、德、意等许多国家的文字,流传于世界
各地,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1953 年,在诗人逝世2230 周年之际,全世
界进步人士还将他列为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隆重纪念。
最早掀起文人诗歌高潮的诗人
最早掀起文人诗歌高潮的诗人,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家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安徽毫县)人。
20 岁举孝廉。东汉末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在军阀董卓欲废汉献帝自立时,他
起义讨伐,后收编农民起义军,力量日益壮大。建安元年(196 年)迎献帝
迁都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北方的实际统治者。201 年,
破世族军阀袁绍,逐渐统一了北中国。208 年,受封丞相,进军南方,在赤
壁大败于吴蜀联军。216 年受封魏王。死后,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为武帝。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
的开创者。他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罗文士,造成了以“三曹”(曹操、
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殇、刘桢)
和蔡琰为代表的“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新局面。在中国文学史上,掀起了
文人诗歌的第一个高潮。他用自己大量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开创了文学上的
新风气,不仅使建安文学熠熠生辉,而且还影响和带动了其他诗人的创作。
他和其他代表诗人向民歌学习,写了不少乐府歌辞。这些诗歌继承了《诗经》
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丰富的时代精神,具
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从而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改变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而诗歌消沉的局面,成为了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
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
曹操创作较多,今存诗歌20 余首。这些诗歌继承了“国风”和“小雅”
的抒情传统,大量采用四言句式,深切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表现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壮志,风格悲凉、慷慨沉郁。《薤
露行》等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蒿里行》更被后人誉为“汉末实录,真
诗史也”。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苍凉凄楚,形象地反
映了汉末战乱的惨景。《短歌行》等表现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
神。《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句,充
分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一首比较完
整的写景诗,它以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曹操对文学的贡献是明显的。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
乐府诗歌以很大的启示,从唐代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白居易等
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都与他的旧题新事乐府一脉相承。他的四言诗,使四
言诗体继《诗经》以后再一次放射出了耀眼的光彩,对其后的诗人影响颇大,
嵇康、陶渊明等有成就的四言诗人,都是沿着他的道路走下去的。他的五言
诗,虽然篇章较少,但成就很高,与建安文坛其他诗人所创作的五言诗一起,
共同奠定了我国五言诗发展的坚实基础。曹操的散文亦有独到之处,鲁迅称
赞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最早的田园诗人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365—427)。他也是我国著名
的田园诗人。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生于破落
官僚家庭,少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和“骞翮思远翥”的雄心。29 岁出仕,
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其间,三出三隐,目睹了门阀士族把持政局、
军阀争权夺利的社会现实,深感官场的丑恶和仕途的险恶。41 岁那年,他在
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在“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愤慨
声中,最终弃官走向了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62 岁时,他在贫病交迫中离开
了人世。
他一生创作颇多,现存诗120 多首,散文、辞赋10 多篇。其诗多作于归
隐之后,大多歌颂农村田园生活。今存田园诗20 余首,其代表作有《归园田
居》、《移居》、《怀古田舍》、《饮酒》《咏荆轲》和《拟古》等。这些
诗是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大都通过隐晦曲折、托古喻今的委婉方式,
表达诗人对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污浊腐朽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幽美、
自由、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热情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倾诉自己壮志未
酬的苦闷和一生遭遇的悲惨不幸,表现诗人绝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强不
屈的意志。他在52 岁时写的《桃花源诗并记》一诗中,提出了与封建社会相
对立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朴素
而美好的愿望,与丑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虽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
的幻想,却体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否定,启发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认
识,鼓舞了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精神。
这些田园诗,艺术成就很高,诗人善用白描手法,通过平凡的生活素材,
表现了不平凡的生活情趣,达到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情景交融的艺
术境界。其语言平淡自然,质朴精练,深厚含蓄,独具风格。它冲破了当时
笼罩文坛的“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的境界,是中国田园诗的
基石,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作者本人,也因此被称为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和其他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后代有成就的诗人,包括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
苏轼、辛弃疾、陆游、黄遵宪、龚自珍等著名诗人,无不从他的创作中汲取
营养。他诗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
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他的“不为五斗
米折腰”的精神,与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一脉相
通。他那“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那疾恶除暴的精神,给后世作家如辛弃
疾、龚自珍等人以巨大的支持和鼓舞。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
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自他以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了唐代,竟形成了“王
孟”田园山水诗派。宋代以后,描写田园山水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他的桃
花源的理想,对后代如王安石、康与之等人也有积极的影响。他诗歌的艺术
影响也同样广泛,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很少没有表示过对他的创作的企
羡,受他的艺术的熏陶。
最早的山水诗人
最早的山水诗人,是南朝宋谢灵运(385—433)。他也是我国著名的山
水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
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东晋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
入南朝宋,历任太守、侍中、内史等职。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
颜延之同为江左第一。早年仕途坎坷,辞官归故,好邀游山水,探奇访胜,
所至“辄为歌咏,以致其意”。晚年因兴兵拒捕谋反,被刘宋王朝杀害于广
州。
谢灵运的作品原有集20 卷,已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其诗多写江
南山水景色,语言精工富丽,刻画细致逼真,用字崇尚声色,再现了自然界
清新可爱的美景。《古壁精舍还湖中作》和《石门岩上宿》等,情调健康,
叙事、写景与抒情结合,艺术风格亦较完整。特别是那些散见各篇的“名章
迥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白云抱
幽石,绿筱媚清涟”、“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更显示了诗人“极
貌写物,穷力追新”、精雕细刻的艺术匠心。
谢灵运的山水诗,虽然主要是诗歌题材和艺术上的革新,但它打破了东
晋以来枯燥无味的玄言诗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山水诗在士族诗坛上的优势地
位,从而使山水诗由附庸蔚为大国,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开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