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缘 作者:乡村原野(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2-01完结)-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鼠是他自己送来的,这是后悔了,所以拿儿子出气?
真是毛病!
难道是更年期到了?
虽然疑惑,又不能管,只得随他去。
从此对林大头更没好气了。
早饭后,黄老实两口子再去后面做豆腐。
不一会,冯氏就挽着一个大筲箕回来,原来是豆腐干压好了。薄薄的,很紧实,已经切成了小方块。
杜鹃便和黄雀儿煮五香豆腐干。
这次,除了用自家制作的酱外,还有小姨提供的酱油,另外诸如一些香味调料,甚至白糖,都十分齐全。
有个富裕的亲戚就是好啊!
不过,杜鹃还是更青睐自家的酱,那个味儿才鲜呢。
能不鲜吗,每年*月晒酱的时候,任三禾都要满山谷寻觅那种大虾。也不是回回都能找到,找不到的时候,便用小一点的虾代替,做出来的酱一样味道不差。
第112章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黄家院子里,一副温馨生活场景。
黄鹂喊了隔壁冬生来,两人踢毽子。
童稚清脆的说笑声传老远,黄家的大狗站在一旁看着,连鸡也不怕,蹲在墙根下望着两个小娃儿。
厨房里,杜鹃和黄雀儿正合力烹制豆腐干。
酱油、白糖、香叶等作料下去后,杜鹃又拿来一块干净的白棉布,把自家的酱舀了四五勺子在上面。
黄雀儿忙问:“这是做什么?”
杜鹃解释道:“这酱糊哒哒的,就这么倒进锅里。把豆腐干也弄得黏糊糊的,不清爽。用棉布包起来,沾了水后,挤出酱汁。既借了味,又不会满锅都是渣滓。”
黄雀儿恍然大悟,看着妹妹满脸敬佩。
杜鹃趁机教道:“这也不是什么大学问。我本来也不知道。但煮菜也好,做其他什么事也好,学会了基本功,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肯动脑筋想,又肯用心做的人。自然就比旁人做得好;不喜欢动脑子。还怕费事的人。肯定做不好。”
黄雀儿连连点头。
她受妹妹熏陶,做事习惯、行事方式,都得到很好培养。
杜鹃问道:“要不要带一点辣?”
黄雀儿迟疑了下,道:“还是不放了。要吃辣的。等煮好了,用辣酱伴着吃蘸着吃都行。要是全煮成辣的,就不能改了。”
杜鹃便听了她的。
将棉布包挽成疙瘩,丢进大锅,拍拍手笑道:“好了。煮开了水,就焖着。隔一会再来塞一把茅草。这么小火煨出来,到下午,就能入味了。”
黄雀儿笑道:“就你耐心足。”
正说笑间,就听外面黄鹂叫道:“春生哥哥。你又来做什么?”
杜鹃听了笑道:“这丫头!”忙出了厨房。
春生道:“来喊你姐姐网鱼去。”
杜鹃接道:“网鱼?去哪儿?”
黄鹂也不踢毽子了。忙跟过来,嚷道:“我也要去。”
冬生更是扯着林春袖子喊“三哥带我去。”
林春安抚住弟弟,才向杜鹃解释道:“去山里。我二哥他们采石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山塘,里面有鱼。我们要去捞鱼,水秀姐姐也说去。我就来喊你了。你去不去呀?”
两眼却亮闪闪的。料准杜鹃是会去的。
原来,泉水村的人靠山吃山,但逢到过年的时候,也要弄些鱼的,取“年年有鱼”之意。
可是,村里泉水众多,却没两个池塘。要吃鱼,只能从河里捞了。冬天枯水期,鱼也少。所以,人们就从山里找。遇见那山谷中有小山塘和幽潭的,或撒网,或直接弄干了,捉些鱼来吃。
杜鹃心里一动,立即就答应了。
“你等会,我去跟我娘说一声。”
说完,就往小姨家跑去。
到了那儿,把事情对冯氏一说,冯氏眉头就皱了起来。
杜鹃抢在她开口前道:“娘,咱山里姑娘,要能上山,会下水;会煮饭,能洗衣;会种菜,会养鸡……总之,家里外面的事都要会做,将来才不吃亏。”
一番话说得几个人呵呵笑起来。
冯氏白了她一眼,道:“你想去玩就说。扯这些话。”
杜鹃笑道:“也不光是玩,不是要捞鱼么。”又凑近她些,小声道:“我们现在小,出去还没什么。等过两年大了,就不好跟秋生哥哥他们出去了。”
冯氏见她这样乖巧,又想起那事,心便软了。
正要点头,那边黄老实叫道:“雀她娘,让杜鹃去吧。跟林春他们一块出去没事。杜鹃,你秋生哥和福生哥也去吧?”后面一句话是朝杜鹃问的。
杜鹃忙答道:“嗳,也去。还有夏生哥哥呢。”
黄老实立即道:“那更不怕了。去吧,我们这就快好了,马上回家。”
冯氏其实心里也乐意了,但见黄老实那一副听命于闺女的模样就没好气,嗔道:“瞧你惯得她们!”
杜鹃见说妥了,笑嘻嘻地准备走。
忽听任三禾道:“在哪儿?说给我听。你们先去,我把这豆腐弄好了,就去找你们。我还能分些鱼呢。”
听见任三禾也去,冯氏更放心,因此道:“妹婿就跟他们一块走吧,还等什么。这剩下的活计,我跟她爹和小姨做就成了。”
黄老实忙点头。
冯明英也温柔地看着任三禾,叫他只管去。
任三禾朝她笑了笑道:“那我就去了。”一面丢下活计,进屋换衣裳。
冯氏便趁空对杜鹃嘱咐道:“小心些。跟着大家伙,别一个人乱跑。山上有狼呢。外面冷,戴个帽子,把手套也戴上。”
杜鹃连声答应着。急着要回去换衣裳。
谁知林春带着冬生和黄鹂也过来了。
黄鹂叫一声“爹”,就朝着黄老实扑过去。
杜鹃一看那架势,便明白她的小心思,因此叫道:“黄鹂,我郑重提醒你:你才五岁!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山边都不敢去,别说上山了。你今儿要闹,往后别想二姐姐再讲故事给你听,也不带你玩,也不帮你做好看的衣裳。也不烧好吃的菜、做好吃的零嘴给你吃。”
一连串的威胁。把黄鹂震住了。
她停下脚步。眼珠骨碌转,仔细衡量得失。
没说的,二姐姐的话不能违背,那损失太大了!
她便讨好地对杜鹃笑道:“我不去。大姐二姐去。我在家帮你们看着火。晚上我跟娘煮饭,等大姐二姐回来吃。”
杜鹃满意地点头道:“你跟冬生在家玩。等二姐回来,做好吃的鱼给你们吃。大鱼煮豆腐,小鱼裹了面粉炸,那才香呢;再烧一个糖醋鱼,再烧一个酸菜鱼,再来一个清蒸鱼!”
黄鹂听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杜鹃就松了口气。
可不等她转身跟林春说话,就听黄鹂委屈地拖着哭腔对黄老实道:“爹。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我怎么还五岁?”
杜鹃“噗”一声笑喷了,很无语地看着小妹子扑到老实爹腿边撒娇撒赖——她也只有找老实爹撒赖揉搓了,旁人都惹不起,也不管用。
冯氏和冯明英也忍俊不禁。
老实爹见小闺女苦着一张脸,虽然没哭。也够他受的了,急忙心疼地将她搂在怀里,哄道:“别急闺女,好快的。你每天多吃些,好容易就长大了。”
黄鹂痛苦地说道:“我天天数,都过了许多天了,我还这么小!”
杜鹃笑得弯腰捂肚子。
偏冬生在旁火上浇油,道:“黄鹂,你是要多吃饭。你比我矮许多呢。瞧我,都这么高了,你才那点高……”
林春急忙喝住这小子。
黄鹂已经气得掉眼泪了。
杜鹃把男女体格不同的道理说一通,才让小女娃不再伤心。又哄他们回家写字踢毽子,说经常运动也能增高。
好容易安抚住两个小的,任三禾也背着弓箭出来了。
杜鹃回家喊黄雀儿,说已经跟爹娘说过了,让她也去。
黄雀儿听了十分欢喜,即刻就和妹妹换了衣裳,又找篓子等物。
才准备妥当,外面就传来叫声,“雀儿,杜鹃,好了没?”
是夏生和林春进来喊她们姐妹了。
“好了!”黄雀儿高声应道,脸儿有些发红。
杜鹃忙拉了她出去,一边同他们兄弟招呼,一边把门锁上了,钥匙送到后面交给娘。
同众人会合后,发现福生、水秀等人都在,扛着网子提着水桶等家伙。只有两个陌生的少年没见过,夏生说那是他师兄石桥和石板。
且说眼前,已经长成大姑娘的水秀看见黄雀儿姐妹高兴极了,上前拉着她们,小声道:“我跟我娘磨了好久呢。还是我哥帮着说话,我娘才放我出来。”
黄雀儿瞥了杜鹃一眼,也小声道:“我也是。是妹妹跟娘说的,要不我也不得出来。”
水秀捏了杜鹃鼻子一下,嫉妒地说道:“就你最讨人喜,想干嘛就干嘛,大人都纵着你。”
杜鹃一甩头抗议道:“水秀姐姐这话不公平!是你们大了吧?姑娘大了就该在家呆着。要说婆家的人了,还到处走,像什么样子!”
水秀一愣,跟着就跳脚,撵着笑着要打她。
杜鹃早料到会这样,说完就笑着跑前面去了。
任三禾挥手道:“走!夏生,你们找的地方,你们走在前边,给大伙带路。”
夏生忙答应一声,投前往西北方向走去。
大伙纷纷跟上。
今日天气很好,冬阳暖暖地普照山川田野,几乎让人闻见了春的气息。
一行人中,除了任三禾外,其余都是少年男女,又都是亲戚,因此格外亲密投契。一路说笑声不断,转眼就上了一座山峰,将泉水村远远甩在后面。
爬到半山腰,回看身后来处,只见群山环抱的山谷中,靠山的古村已经变成小小的一簇,其中房屋隐露一星半点。
两条玉带似的流水,如灵蛇般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间游动。
一条从脚下的山峰后拐过来,直奔古村深处;一条从前面的山里钻出,往南弯去,绕过古村流入山里。
杜鹃极目远眺这情景,心怀开阔明朗。
有三个花儿一样的女娃跟着,少年们也格外热情。
夏生的师兄石板和石桥是头一回见杜鹃和黄雀儿。两人见了黄雀儿,已经脸红拘谨了,再一看杜鹃,只觉眼花缭乱,竟是不敢直视,那女娃还只顾笑。
夏生见他们老是往黄家姐妹身上瞄,不客气地喝道:“嗳,往哪瞧呢?有你们这样的么,盯着人家女娃子看?”
两少年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第113章 嫡传弟子(三更)
夏生却转头殷切地把手伸给黄雀儿,“雀儿,这有个沟,你小心些,使劲跳——对,就这样!”
黄雀儿将手递给他,借力跳过沟去,微笑低声道谢。
夏生笑道:“谢什么!你不大上山来的,走不惯。”
也许是小时候结下的情分,黄雀儿沉默安静,不大跟男娃说话的,唯独跟夏生说话不怯不羞,坦然的很。
夏生也格外关照黄雀儿。
因水秀是他堂姐,很自然的他就跟她和黄雀儿走一块。
林大头四个儿子中,夏生最细心,除了不像林大头那么小气外,继承了他爹的一切特点——心细、顾家,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特别呵护,十分护短;而秋生就马虎些,大大咧咧,性子也冲动;春生不用说,最稳重,也最灵慧通达;冬生还小,照目前看,还是个跳脱的娃。
林家兄弟几个,秋生学打猎,得益于林大猛和任三禾的提点,本领比他爹强多了;夏生则跟人学石匠;林春最厉害,学木匠的同时,还连带读书习武打猎,一样没落下。
林大头终于实现了当年的豪言,把儿子分别学了打猎、石匠和木匠。不过,他们要想成为泉水村最出息的猎户、石匠和木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说别的,就说夏生,他的师傅只是普通的石匠。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王家石匠手艺精湛,却跟林家的木匠手艺一样,不外传的,只传给族中子孙。
杜鹃却告诉林春,说木匠也好,石匠也好,除了手底下的功夫,那些灵感创意却是要靠自己揣摩领悟的。换言之,林春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引导夏生,帮助他突破。
若是夏生用心钻研。未必不能自创一脉。
林春自然把这话听进去了,对二哥的手艺很上心。
杜鹃照例跟林春九儿走在一块。
她今天出来,一是想进山捞鱼玩,二是为了借机教导林春。一年年的,两人都渐渐大了,就算杜鹃再有心,想要跟小时候一样教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便抓住一切机会,随时随地进行自己的教学。
比如眼下。她一边走。一边跟他和九儿说话。
说的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如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西南蜀地的蛮族采用不同于寻常的战略战术,最后获得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攻心为上”;有些战术安排跟当地山里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密不可分,以提醒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养成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
还有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击败魏军的故事,这可是与木匠密切相关的,林春听得格外专心。
一路说,很快到了山顶。
四下一扫,群峰连绵,不禁豪兴大起,叫林春吟诵那首著名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九儿见杜鹃气喘吁吁,忙上前道:“杜鹃。你累了?我背你走。我力气可大了。”
少年豪爽坦荡,毫不掩饰自己对杜鹃的喜欢。
杜鹃失笑道:“背我?叫人看了不笑掉大牙才怪!说我这么没出息。我也不是没用的,我刚才不过是说话说多了才喘气,不是走不动。今年春上的时候,我都跟娘和姐姐上山采茶了呢;秋天的时候。我也上山捡菌子和打板栗了。要是这么娇气,往后怎么过日子?”
九儿听了就呵呵笑起来,挠挠头,不再强求。
林春在人前并不对杜鹃多亲密,但遇见坎坷处,也会伸手拉她一把,等过了就放开。
后来杜鹃越走越吃力,说话也气喘吁吁,他不自觉地就拉着她走了,杜鹃也忘了松手。
九儿见了,忙上来拉着杜鹃另一只手,想让她更省力些。
杜鹃这才醒悟过来。
她低声对两人道:“小姨父责怪我早上没去练功呢。你们还这样帮我,他更要骂我懒了。不如咱们跑前面去,就当练功了。小姨父见了准夸我们勤谨。”
林春和九儿听了,一齐点头。
三人跟任三禾说一声后,便往前飞奔而去。
很快,他们便将其他少年男女甩开了,只有任三禾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他是怕杜鹃出事。
杜鹃边跑边教学。
见山路难行,她就背起李白的“蜀道难”;又见旁边山崖上有一丛红梅,再念起*的咏梅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每念一首诗词,林春九儿便跟着她诵读。
读几遍后,林春就一字不差地背出来给她听。
九儿稍微差一点,但也记得大半。
身后,任三禾听得震惊万分。
原因是杜鹃忘乎所以,把自己前世伟人的诗词念了出来,他从未听说过,自然吃惊了。
若杜鹃是个书生,他还可理解。因为人家也许比他读的书多,或者干脆是本人作出来的;可是,杜鹃所学皆是他教的,读的书也是他买回来的,他可不记得